【【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18年后,#崔天凯再次在香会上犀利发问#】 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下简称“香会”)即将收尾,中美关系主导着整场峰会主题。观察者网注意到,在昨日(6月11日)的会场上,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崔天凯,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也出现在镜头中,并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犀利发问。主持人也注意到这位已离任大使的出现,在隆重介绍他时,还回忆道崔天凯18年前曾在“香会”向时任美国防长提出犀利一问,“今天,您又来了”。

“法国是否准备将北约和欧盟的方式强加给亚洲?” “日本还试图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吗?”崔天凯这次在“香会”上向法国国防部长和日本防卫大臣接连发出尖锐问题。

“今天,您又来了”

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香会”11日第二场全会开始,主题为“管理多极化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法国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Sébastien Lecornu)、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和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发言。

“香会”主办方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总负责人兼CEO约翰·奇普曼(John Chipman)博士主持发言之后的部长级圆桌会议和答问环节。

奇普曼表示,要“隆重介绍一个人”,接着邀请崔天凯提问。

奇普曼回忆道,“我记得18年前,您还是中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观察者网注,2005年崔天凯已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当时您(在‘香会’上)问了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 Rumsfeld)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rough question)。在担任过中国驻美大使之后,今天,您又来了。请问问题吧。”

接过话筒的崔天凯首先对印尼国防部长提出“用亚洲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发言表示非常感谢,“特别是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今天早上的发言一比。”

首先,崔天凯向法国新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努提出问题:“我们当然欢迎欧洲朋友参与我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建设),但你准备好尊重、并欣赏‘用亚洲的方式解决问题’了吗?你有没有什么试图强加给我们的,比如北约的方式、或欧洲的方式?”

紧接着,崔天凯指出,我们必须对这场会谈主题中的“多极化地区”一词有深刻的理解,“当我们谈论‘多极化地区’时,我们谈论的不是一两个所谓‘超级大国’,我们必须平衡地区内所有国家的需求和关切,包括重要的地区国际组织,例如东盟。”

崔天凯抛出第二个问题,给到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日本还试图将核废水(原话:nuclear waste water)排入大海吗?因为这在地区内引起了许多关切,无论是安全还是环境上的。”

年轻的法国新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努当天正好是36岁生日。他在正面回答崔天凯问题前,先对提问的“坦率而直接”表达了感谢。

勒科尔努强调,“我们就存在在地区内”。他提到波利尼西亚等法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多个属地,并称“我们在这里的法国人捍卫‘地区方式’。”

对于崔天凯提到的东盟,勒科尔努强调,“这是个优秀的地区组织”,所以法国想加入东盟防长会议(ADMM)和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Plus)的讨论,这也“证明了法国的外交方式,都是从区域内出发的。”(观察者网注:最早在2013年,法国就提出参与ADMM-Plus的意愿。)

勒科尔努称,法国不想“留给我们的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只是二元的选项……法国作为欧盟国之一,也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法国的策略是‘基于主题’的,我们想把环境、渔权、基建、新冠等等议题都摆在台面上,这样才能跳出二元框架,不在那些主权问题或是被曲解的主权问题上纠结。”

最后,勒科尔努表示,法国要倡导多边主义,倾听地区内所有国家、甚至最小的国家的需求,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崔天凯关于福岛核废水排海的发问,岸信夫简短地表示,只有在适当、彻底地处理后,我们才会(将其)排入海洋。

在回答问题前的讲话中,岸信夫公然将俄罗斯、中国和朝鲜三个国家抹黑为“无视规则的主体”,他呼吁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并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由,称“我们正处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历史性十字路口”。

虽然崔天凯没有向其发问,但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强调,中国一直是反帝国主义运动的主导力量之一,也一直是印尼的好朋友。“我们有分歧、有过分歧。但‘亚洲的方式’,就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每个国家都要和邻国、和所有世界上的大国保持良好关系。”

11日早晨的“香会”发言阶段,美国防长奥斯汀在讲话中大谈美国与“印太地区”伙伴的合作和友谊,声称要寻求建立一个没有“侵略和欺凌”的亚洲。奥斯汀抹黑中国对周边地区采取了“更具胁迫性和侵略性的态度”,并污蔑中国在东海、南海及中印边界等地区与邻国制造争端。

然而,东南亚国家纷纷表示不愿意选边站队。马来西亚政府高级部长兼国防部长希沙姆丁11日在讲话中同样强调,“东盟将决定自己的道路”。“无论美国的要求是什么,我们都必须让他们相信,这必须符合东盟的利益,而不仅仅是美国的利益。”

18年前,会场上的“交锋”

香格里拉对话会是亚洲最高规格的防务峰会之一。多国国防部长级官员们在会上讨论亚洲紧迫的安全挑战,并开展重要的双边会谈等外交事务。

昨天的“香会”上,主持人奇普曼对于崔天凯18年前的提问还记忆犹新。观察者网翻阅了印度媒体《Frontline》2005年的有关报道,发现时任美国防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在当年“香会”发言时大谈中国内部局势和军费问题。而在时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主任崔天凯的追问下,拉姆斯菲尔德竟开始傲慢地给中国“开出药方”。

首先拉姆斯菲尔德在讲话中宣称“没有国家威胁中国”,崔天凯一针见血地问道,“你是否真的这么相信?”

“我不知道有什么国家威胁中国,”拉姆斯菲尔德坚称,“是的,我真的相信。”

崔天凯追问,“你是否真的相信,美国对所谓的‘中国崛起’感到威胁?如果是的,是以何种方式?”

拉姆斯菲尔德先是傲慢地表示,“不,美国不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感到威胁。”然后又大谈中国该如何做,“必须开放政治制度”云云。但也许是觉得在重要场合妄议别国内政不谨慎,拉姆斯菲尔德赶紧找补称“应该是由中国人民自己做出决定。”

印媒称,中美官员之间的问答环节,竟成了这场会议的“重头戏”(main event)。

据当年报道会议的凤凰卫视记者郑浩回忆,2005年是中美两国第一次在“香会”正面交锋。拉姆斯菲尔德发表对中国不怀好意的言论之后,崔天凯第一个举手提问。主持人齐普曼立马就注意到了他,第一个点他提问。“就在崔天凯讲话结束后,会场内一阵骚动,很多代表窃窃私语。”第二天,多家中、英文报章都对这件事进行了详细报导,标题类似“中国团长反击拉姆斯菲尔德”的报道登上许多报纸头条。

崔天凯出生于1952年,是中国资深外交官。他曾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驻日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美大使等重要职务。2013年4月,崔天凯担任第十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驻外8年后,崔天凯在2021年6月底发表辞别信,宣布将离任回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种子使用交流博 因为一部分小伙伴们还不会使用种子,所以特地发了这一条微博,我一个人也教不完,如果有关于种子使用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这条微博下留言,会使用的小伙伴
  • #葡萄牙移民##海外房产##移民##马耳他移民##希腊移民##海外置业##欧洲投资移民##投资移民##希腊购房移民[超话]##希腊买房##西班牙移民##购房移民
  • #沧州身边儿事# 【明天我市多地停水】来自沧州市供排水集团的消息:因供水管网施工,清池大道(志强路—新华路)沿线两侧区域停水,解放路(解放桥—清池大道)沿线两侧
  • 【微商】老公不支持我做,怎么办❓——那,只因为你做的不够好看朵朵姐,490起步做的微商,改善了一家人的健康,3天卖了5盒青汁直接特约跳一级代理,老公反对从事微商
  • #健康 我们关注# 【舒适的隐形眼镜,可能更伤眼[跪了]】现在的隐形眼镜注重舒适感,有些日抛、柔软的产品,戴一天眼睛也没有不适。【舒适的隐形眼镜,可能更伤眼[
  • 这项来自英国Cardiff大学的研究发现人类最普遍的HLA A02,可以呈递SARS-CoV-2原始野生型Spike上的269-277线性表位YLQPRTFLL
  • 姑嫂饼姑嫂饼在乌镇至少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了,出炉的小酥饼比棋子略大,不腻不寡,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充满乡野滋味,但不粗砺。美食推荐▼▼▼安昌腊肉曾被《
  • 本周正式开启双城生活~[飞机][飞机]办公室的第一杯喜茶找房的辛苦和惊喜和girls们一起活动...一切都是新鲜的体验喜欢这座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听着旧上海女子的
  • 虽然该公司现在的销售额几乎都来自政府客户,但帕里克认为,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以及核电站安保和工厂安全检查等应用场景的激增,企业客户最终将被证明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   假设2025年我国/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3%/21%、储能需求为168GWh,PET铜箔渗透率提升至21.7%,则2025年PET铜箔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市场
  • ” 冯老汉见她楚楚可怜,忙道:“当然可以,只是这屋里也没什么东西,只要你不嫌弃便好。平时他根本不让我碰到他的手机,甚至一靠近就躲开了,我也不知道他的密码,可是
  • 你对比下就知道啦~夏天限定冰爽~千万别错过啊~ 内馅&面包体 ❎“油腻”内馅和面包体的比例需要严格配比,内馅多了甜了都会腻,星野家的冰面包就非常优秀~米
  • #航海王梦想指针##航海王梦想指针[超话]#正式成为巴萨球员后的拉菲尼亚:“对我来说,这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家人和朋友的梦想。最近四场比赛阳光的对手并不强但
  • ”褚丽娟告诉记者,没实施黑土地保护前,村里土地有机质含量不到2个百分点,”在佳木斯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园区内,水稻种植大户刘春和记者唠了起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
  • 《网游之我不配》配角塑造得太好了呜呜呜从来不磕竹马情的我却因为竹马竹马的错过心酸难受彼此爱慕的人,在一起16年的陪伴呐就因为一场误会永远地错过了大悲过后,有人折
  • 十六运的承接举办,是中卫软实力的体现,是向全区人民展示体育中卫的绝佳机会,也是引导全市人民向西走、向西看的赛事盛举。我们始终相信,她火的不只是昨晚拍的“中卫火了
  • 但是牛莉的演技,真的不如其他几位,演戏的痕迹过重,其他人都是角色在生活,就她看起来很明显是在演戏,让这个角色和人设与整部剧融合度不高,不够自然和高级。于文文:拽
  • 作为奥迪国产最高级别的旗舰车型,全新奥迪A7L自然能够成为各行各业先行者追求恣意激情、于事业上攀登高峰的完美座驾;当想要从忙碌中抽身,放缓节奏之时,全新奥迪A7
  • 和都是自家田里长的满满一桌都是老爸老妈对我的爱呀[抱一抱]平安喜乐是最大的愿望~[许愿星]上班这么多年好像难得能在家过一次生日感恩居家办公入职两个月上班两星期仿
  • (《论衡》)●亲客蟏蛸,长踦,亦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更有趣的是古人认为把蜘蛛或蜘蛛网放衣领里可以治健忘(七夕也可蛛网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