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说 :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少了善根或福德,
都不能成功往生,
你若不管,
不理它,

怎么会成功?

整个的佛法,
小乘之外,

凡是学佛的,
只要学大乘佛法,
就是以菩提为宗要。

「 菩提正道 」
这四个字,

是说发菩提大心执持名号,
是菩提行的正道,
不是小道。

「 菩提正道 」
是甚么东西呢?

「 菩提正道 」
名字叫 「 善根 」,

譬如种树要先扎住根,
不扎住根,
这棵树不能活。

学佛的人没有
「 菩提正道 」,

如树无根,
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
「 亲因 」。

因是甚么呢?

凡事都离不开有因,
然后才结果。

往生西方就是结果,
结果以前得种因。

因有 「 亲因 」,
有 「 疏因 」,
亲因很密切,
很近,

这个 「 因 」 最要紧,

「 疏因 」 则是
「 远因 」。

《 阿弥陀经 》 上讲
「 善根 」 叫亲因。 ……

善根福德,
要怎么样具足呢?

「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 」。

修净土有三要,
三要是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怎么个用法呢?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当菩萨不是光做了好事就当菩萨,
内里得明心见性,
懂得心性,

外边做种种的功德,
救多少的人,
这两条缺一条就不能算菩萨。

无论是修持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或是持名念佛,

皆须发菩提心,
尤其是执持名号,
亦须发菩提大心,

这即是
「 菩提正道 」,
并非一般的小道,

是 「 善根 」、
是往生的 「 亲因 」。

「 亲因 」 相对于
「 远因 」
(「 疏因 」) 而言,

「 善根 」 即是
「 亲因 」,
亦是 「 菩提正道 」。

因此,
具足
「 善根 」 的做法是在
「 信愿行 」 三要里体现,

李炳南强调 :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可见求生极乐净土,
必得发菩提心。

但是,
令人遗憾的是,
曾几何时,
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行者,

竟然有绝大部分不明事理,
认为只须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
至于古今之祖师大德等前贤,

苦口婆心地劝导发菩提心、
勤修 「 净业三福 」 等教诫,

乃至奋力修持,
证入空性以达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等等教法,
都充耳不闻,

实不知往生十方净土,
亦须从人间做起。

实际上,
一个志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他应是一位主体自觉的人,
在娑婆人间的种种,

对他必然具有积极、
正面的意义,

因此,
他对于弥陀信仰的超验觉受亦必在这人间的世俗中体悟。

进一层来说,
往生极乐国土的真实意义,
是为了将来能够摄受众生而求生彼国,
并非为了自求了脱生死而已。

可见,
在往生之前的一切作为须以关怀人间众生为要,

同时藉此积聚往生资粮,
往生净土方能有望。

如果往生极乐世界是修净行者自身的
「 终极关怀 」,

那么,
顺此推论,

这个
「 终极关怀 」
则须在此世呈显,

由此岸迈向彼岸的契机不在于放弃人间的种种事务,

而是更应积极地投入。

这种为众生的投入行为,
即是菩提心行。

如此说来,
菩提心亦是慈悲心。

无论凡心、
佛心,

「 心 」 的本体无异,
凡心即佛心;

但凡心跟佛心的差异在哪?

在于一是染污心,
一是清净心。

因而当凡心 ( 染污心 )
开始忆佛 ( 清净心 ) 时
便由染污转为清净。

由于凡心与佛心的本体无异,
即有相同的本体
( 心体 ),
因而能达到相同境地。

那么
「 佛心 」
( 清净心 )
指的是甚么?

《 观无量寿佛经 》说 :

「 诸佛心者,
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佛心即是慈悲心,
因慈悲心,

有缘或无缘众生,
同被摄取,
这是行菩萨道者所展现出来的菩提心。

足见,
慈悲心亦即菩提心,
此心能够令众生策励修行,

例如道宣
( 五九六 - 六六七 )说 :

「 三涂罪人若为能救?

若不能救众生,
何名慈悲?

既无慈悲,
菩提分法,
依何为本?」

没有慈悲心即无法生起菩提心,
而菩提心则是呈现慈悲心的另一面向。

四 、

近来听闻坊间的一些教法,
有人直以称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之教说,
大张旗鼓。

这种教法颇能吸引信众,
原因在于娑婆极苦,
贪瞋痴三毒具足的众生,
无不沉浮于六道而不自在,

今天有人告知只要念佛,
乃至只要 「 信 」,
即可了生脱死,
一般信众无不趋之若鹜。

然而,
古代祖师大德在不同时机因缘所开设的方便说,

竟被用来成为究竟之义。

本来是 「 权 」 说,
却成了 「 实 」 义。

殊不知,
在忘失菩提心的情况下,
使得大部分念佛人被视为自私之人。

实则,
念佛行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这个 「 发愿往生 」 的意涵,

除了有愿往之心,
尚有迴入娑婆度化众生之意。

一般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去
「 享福 」、
「 享乐 」,

对念佛法门
( 净土法门 ) 而言,
是一大误解。

中国弥陀净土法门的倡始者昙鸾在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

( 即一般所谓的
《 往生论註 》)

早已提出
「 往相迴向 」 及
「 还相迴向 」 的训示,

如将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给自己跟他人,
愿共往生极乐净土,

则称为
「 往相迴向 」;

往生净土的念佛行者,
已成就方便力,

兴起大悲心,
返回娑婆世界,

济度一切有情众生,
共向佛道,

则称为
「 还相迴向 」。

在净土法门的教义里,
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并将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给众生,

愿共同往生,
是一再被强调的修持要义。

另外,
在 《 观无量寿佛经 》 里
亦提到往生者,
须具备三种心,

其中一种即是
「 迴向发愿心 」,

足见,
「 发愿 」
是极重要的事,

且须配合
「 迴向 」,
才能成就净业。

这里的 「 迴向 」
即涵摄了甚深的菩提心行。

在传统的净土教说里,
如莲宗二祖善导
( 六一三 - 六八一 ) 的

《 往生礼赞偈 》云 :

「 愿共诸众生,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王龙舒的
《 龙舒增广净土文 》亦云 :

「 愿同念佛人,
共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这里的
「 共生 」 极乐与
「 同生 」 极乐,
意思一样。

因而,
一般通用的迴向偈便如此云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在净土相关经论中使用
「 同生极乐国 」 的
情况很多。

此 「 同生 」 思想
具有大乘平等观,
如善导指出:

「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可看出
「 同生 」 思想
须具有平等心、
发菩提心,

期待所有众生
「 同生极乐国 」。

这让我们反省到昙鸾的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曾云 :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
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
受乐无间,
为乐故愿生,
亦当不得往生也。

昙鸾强调没有发菩提心,
不可能往生彼佛国世界。

一般人听说
「 极乐 」,
便想说到那儿去享受无穷的快乐,

假若如此,
这种人是不可能往生,

因为没有发菩提心,
没有度众的大慈悲心。

我们在民间也常听到这样的错误见解,
说人死了之后,
期待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

在这人间的苦痛、
无奈、
不幸,

皆可一笔勾消。

在台湾的丧葬礼仪已发展得很不错,
我曾有一位学生从事殡葬业的礼仪师工作,

他提到 :
「 我许多 『 客户 』 都会说,
自己的亲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了。」

这是民间常有的认知,
但这是个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
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不但没有,
还严重地误解净土法门的意涵,

印顺法师说 :
「 佛与净土,
是我们的师范,
理想世界;

但同时,
并非向外驰求,

而是内在德行的体现,
能达到与佛一样的究竟圆满。」

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是净化身心世界,
惟有如此,
才能充分体现净土法门的意义!

否则,
极乐净土不就成了自私鬼的天堂、
或是避难所了。

蕅益智旭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 中亦说 :

「 为度众生求生净土,
非为自身独出生死。

有此菩提弘愿,
方是往生正因,
不然纵令念佛菩萨,
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
不能生净土也。」

这样的见解跟昙鸾所说的一致。

求生净土,
并不是只为了自己享乐,
而是须发
「 菩提弘愿 」,

这样才能与
「 佛菩萨气分相契合 」,
否则往生不了极乐世界。

修持净业的行者应特加注意,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

这个菩提心涵摄
「 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 」 的真实义。

往生西方净土是属于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皆须建基于菩提心;

离开了菩提心,
即不成为大乘佛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净土,
因此,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
都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总之,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

不可没有悲心、
菩提心,

也不可缺乏广学一切法门,
成就一切智的宏愿。

不能不挺起胸膛、
坦荡迎接人生;

不能不去实地关怀身旁周遭的眷属,
乃至与自己有着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

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修行,为什么没有能修成功?(放下117)

内学365 2022-02-19 19:09

收录于合集

#老法师开示锦集569个

#老法师开示“看破、放下”555个

老 法 師 開 示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94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修行,为什么没有能修成功?我们修行决定不是这一生一世,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修行,不止一个阿僧祇劫,不止三个阿僧祇劫,无量个三大阿僧祇劫,我们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要觉悟!就是有我执。谁修行?我修行!「我修的比你好,我比你用功」,处处都有我,你看糟糕不糟糕?「你一天拜三百拜,我一天拜三千拜,我比你强得多!」不修,好像我执还少、轻一点,愈修我执愈重,修什么?修我执、修法执,唯恐我执、法执还不够多,天天在增加!这个东西麻烦大了。佛门常讲看破放下,看破什么?看破我执,放下我执,看破法执,放下法执,你才有指望。我们天天在这里念佛、拜佛,在那里诵经,好像是那么回事情一样,结果仔细去研究研究与修行毫不相干,就是我执、法执并没有淡薄一点点,还是那么执著。这就是我们自己修行一辈子、修行生生世世都没能入得了门,原因就在此地。

  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晓得破我执要紧,非常重要。从哪里下手?先从「我所」下手。先把我所放下,比较容易。「我所」是我所有的,所谓身外之物,先把身外之物能看破、能放下,能够淡一点,这就是讲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我们所享受的。先学,学什么?我自己有多余的,我能够把它放下。我吃得饱穿得暖,我有一栋房子可以遮避风雨,再有多的,把它舍掉、放下,我所有的,我所放下。再进一步,「我」也能放下。《华严经》在「第六回向章」里面,举了很详细的例子,完全讲布施、讲放下,讲七、八十种,从身外之物到头目脑髓,从外财到内财,没有一样不能舍,没有一样不看破的。那就是破我执、破法执,显示出『心源本寂,心体本明』,大光明、大圆满,显示出这个。

  处处都有个「我」,你这个迷永远打不破,不管你怎么修,一天十万声佛号,一天磕十万个大头,你所修的人天福报而已,有漏的福报,你出不了三界,你也不能往生!不要以为「我这么用功,将来一定往生」,靠不住!往生虽然讲带业往生,一品惑也没有断,这个话说得没错,你要是把净土三经仔细研究,才晓得你这个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如果往生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过去生中也念阿弥陀佛,早往生了,怎么还到此地来坐在这讲堂呢?早就往生了。

  为什么往生不了?展开经典一看,我们的心行跟经上所讲统统违背了,所以念佛也不能往生。正如古大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这不能往生的原因就是我们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上统统犯了过失,信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这上全都犯了过失,换句话说,我们没有信心,信心没建立。信心真的建立,你处事待人接物态度就变了。你发的愿,你这个愿不是真的,是假的!他说:我念念想生西方极乐世界。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如果真的发愿往生,你那个态度决定是像六祖所说的,「不见他人过」,为什么?自己管自己都来不及了,他眼睛看不到别人。还看到这个过失、那个过失,不是别人过失,是自己的过失!是自己的分别执著!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哪里会有过失?所以过失在哪里?过失在自己。自己的分别执著是过失,别人没有过失。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相左」,左是往下堕落,自己造罪业,自己堕落。

  真修道人,他心地清净,他没有是非,这样才能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对一切事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人决定往生,为什么?世间人一切是非善恶与我不相干,我管这些事情干什么?我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干什么?没有必要!放在自己心上是大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人,他能不管的他尽量不管,不得已,非管不可的,事上管心上不管,人家高明在这里。职责之所在,那不能不管,虽然管,心地清净,决定没有染污,这是修道人。事上管,心也被境界转了,这就不行了。事上管,心决定不被境界转,为什么?因为「心源本寂,心体本明」,他才有智慧观照的作用。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梨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瓈、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期C有两位二期护法在意料之中,是很普通的站位安排呢,还以为会联系到以前的什么呢,结果啥也没有,真是普普通通的感觉,普通到我觉得以后发新单站位我可能都没啥兴趣等
  • 我看很多资料里将八王之乱的锅扣在她的头上,虽然这人肯定不是一朵白莲花,但是也不能说全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吧。贯穿全书的,是一句对司马攸的谶语,说他身负六凶星象,必将
  • 甘川色彩鲜艳的童话小屋、草粱168层阶梯的散步路小缆车,别具特色的BIFF电影街,还有时尚弄潮儿都爱去的新世界百货,都是不可错过的打卡点哦!路边的各种彩绘墙简直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点阵激光day2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反思与小结昨天打完回到家脸为什么会这么红想了下是因为没冰敷到位我可能就冰敷了10分钟就因为太冰手了想着面膜也是冰的就贴面膜了怪
  • 《大骂顶流后我一夜爆火》《方黎裴御》 《拒当总裁的舔狗后,她被辞退了》孟南絮周寒之OrfDQ#大连美食[超话]# 这种锻炼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身体表面温度和水温差
  • 今日份温柔干净的文案1.最好的友谊是各自忙碌又彼此惦念2.因为有很好的朋友,所以生活很有意思3.到老的友情并不逊色与任何一份爱情4.身边人来人往,希望我们还是我
  • 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
  • 哥哥被网暴以后,灿烂的笑容慢慢变成了内敛的微笑,他现在的开怀大笑是果果们一点一点捂热的……第一次知道你是在朋友推荐的琉璃,当时觉得剧情冗长复杂,也没有过多关注你
  • #枪钻式动力系统#1,结构,枪钻式动力系统结构较简单,含钻体、电池和耗材2,优点,便于携带,不受电源地点的限制;3,常见故障:无法转动、转动过热、开关失灵等。维
  • “国家打虎拍蝇我敲龟”论定“全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都是彻头彻尾的造假”重点打击号称“中国量子之父”的“量子伪科国际骗局在华的操盘手”潘建伟,偶有敲打郭光灿—
  • 女主挺嫌弃男主的,觉得他身份拿不出手,没有文化,性子无趣,她出钱让他去念书学知识,他也不肯,女主越发觉得这赘婿是烂泥扶不上墙,除了一张好看的脸简直毫无优点。直到
  • #倪海厦经验方[超话]##微博健康公开课##倪海厦经验方##亿点曝光计划# 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药,仅仅一味药哦(民间老中医献方) 密陀僧--治疗疱疹特效药 疱
  • 我只是一个平平小人物,但是我的心中有热爱,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看到微博但,我只想做我想做的我热爱事。现在的我还有27天就面临中考了,我今天只想聊聊我的偶像黄俊捷老师
  • 不想输所以一定要用尽全力奔跑 在想要成为自己仰望之人的路上 偶尔也会感受到自身渺小 偶尔也会觉得压力大到喘不过气 庆幸的是偶尔也会试着跟自己和解当感到焦虑时为自
  • 2024年第一次见面呀[哇]尊哥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好爱哦]紫色是挺浪漫的,不过很显黑啊哈哈[吃瓜]虽然你真的是黑了[doge]要好好休息哦[抱一抱]今天又回应
  • 再多的痛苦和挣扎也只是我活着的方式,到头来也只是挽起头发出神,纷乱复杂的情绪也只能变成一句“加油 别害怕”舍利弗百劫修福报福报承载一切布施与持戒,是积累福德资粮
  • ”;他在“无姓和尚”的碑铭中说道,“生物流动,趋向混乱,惟极乐正路为得其归。明白了,一旦开了误,也就是菩萨【楞严经浅释】序分.三番破识◎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 俺家的小胖胖呀~她听不得我夸谁给我做的什么好吃…我室友炖的鱼汤好喝,他就记在心里非要做给我喝。今天虽然很倒霉,但是也很特别,对对对我就是如此乐观开朗,我错过车之
  • 哦莫哦莫莫 怎莫办其实还没睡捏还好在还想着帅扬的时刻又阔以收到消息咯而且还是如此令人振奋激动动的消息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