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杲禅师:决定信心

来源:大慧宗杲禅师书信

示妙智居士(方敷文务德)

从上诸佛诸祖,真实为人处,先教立决定志。所谓决定志者,决欲此生心地开通,直到诸佛诸祖无障碍、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无决定之志,则无决定信矣。佛不云乎:“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云:“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即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是也。

在昔归宗拭眼禅师,曾有僧问:“如何是佛?”宗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僧云:“和尚诚言,焉敢不信?”宗云:“只汝便是。”僧闻宗语,谛审思惟,良久曰:“只某便是佛,却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目,空华乱坠。”其僧于言下忽然契悟。这僧初无决定信,闻归宗直指之言,犹怀疑惑,欲求保任,方能自信。归宗老婆心切,向他所乖执处,以金刚王宝剑用事,劈面便挥。这僧方在万仞崖头独足而立,被归宗一挥,始肯放身舍命。

又罗山法宝大师,尝致问于石霜普会曰:“起灭不停时如何?”石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全清绝点去。”罗山不契,复持此语问岩头。问声未绝,被岩头震威一喝曰:“是谁起灭?”罗山于言下大悟。

又教中说:“菩萨修行,从初地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諠诤,寂灭现前,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谓从初地至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谓不起第二念。又怕人理会不得,更引喻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度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寐寤,既寐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第八地菩萨,佛心、菩萨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世间心既灭,寂灭心即现前。寂灭心既现前,则尘沙诸佛所说法门一时现前矣。法门既得现前,即是寂灭真境界也。得到此境界,方可兴慈运悲,作诸饶益事。是亦从决定志、乘决定信成就者也。若无决定志,则不能深入如来大寂灭海。

无决定信,则于古人言句及教乘文字中,不能动转。如六祖大师为江西志彻禅师说常、无常义,彻问祖曰:“弟子尝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师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祖曰:“《涅槃经》,吾昔者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此亦彻禅师决定志中乘决定信,而感报祖师决定说之一也。

又记得安楞严看《楞严经》,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处,不觉破句读了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沉吟良久,忽然大悟。后读是经,终身如所悟,更不依经文。此亦决定志中乘决定信、依义而不依文字之一也。

妙智居士有决定志而乘决定信,于此一段大事因缘,矻矻孜孜,以彻证不疑为决定义,但未得喷地一下耳。因以此轴求指示,故引祖师为志彻禅师、岩头为罗山、安楞严破句读《楞严经》悟道数段葛藤,且作他时喷地一发之契券云耳。
阿弥陀佛 https://t.cn/RRUda5w

鄙人认为:六祖慧能自皈依的理论已经超越了宗教范畴,到寺庙里接受的皈依并不是真皈依,自皈依才是真正的皈依。

《六祖坛经》忏悔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事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如果人生是一场梦,修行便是在告诉我们觉醒的方法!
一. 道家求真的意义,在于能看到万事万物都是帮助证悟自身的阶蹬,甚至连参悟本心也只不过是合道的必经阶段。梦境唯心造,心在己身,修行终究要跨越的仍还是自己。
东坡居士有一篇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因游赤壁旧地有感于多少英雄豪杰抵不过岁月历史的变迁而成此作。与悠悠今古相对照,人生百年不过是一场从生到死的短暂过程。于是他感叹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生时即便有再多荣华,死后也不过黄土一堆。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炁化生而来,死后又归于自然虚无之中,因此人生一世便可比作大梦一场。正如吕祖当年因受正阳祖师点化而做了黄粱一梦,梦中他历经人生百态后才明白万千执念皆成空,一生所求不过是镜花水月。待到梦醒时会发现,梦中恋恋不舍的事物不过都是自己意识上的执着。而在这场人生中,让你我都放下不的执念又有多少呢?道教常劝人及早醒悟,便是要从人生大梦中醒来,从而悟得修行的真义。
道家人说梦的始祖,必然要追寻至南华真人庄子这里。庄子最为知名的有两则梦境:其一是庄子前往楚国途中路遇骷髅,因而在梦中与骷髅有了一番对答;另一则是最为知名的蝴蝶梦。两则不同的梦境,真人诉说的主旨各不相同。

二. 在与骷髅相梦的故事里,庄子曾追问骷髅,人生究竟遭到什么磨难而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贪生失理、斧钺之诛、不善之行、冻馁之患而惨死,还是人到终年而老亡?梦中骷髅前来应答,只一句“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便把庄子所有的追问都回挡了。在骷髅看来,庄子提出的诸多死因都是属于人生所累,因为追求名利、礼仪、忠孝、福禄、康健等内容,所以才会在得不到的时候而为其拘累身心。
如今,骷髅已经是一个亡人,自然不再需要为人间事所累,庄子再去问其死因如何实则是在以人的视角来思考亡灵的存在,自然无法得知亡者的至乐是什么。骷髅早已不再为身心而累,“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整个身心都与天地自然相合为一,此便是无拘无系的逍遥。

这一段故事出自《庄子·至乐》篇,所探讨的主题乃是究竟何为世间至乐。是我们所追求的物质上的丰足吗?还是如同做梦时节的“一晌贪欢”呢?在庄子看来,这些都不是乐之极致,因为你既然有所贪恋,必然要有所依待。人的情志若被外物困系,又何来真正的快乐与自由呢?

由此,也就引出了“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蝴蝶梦。这一梦曾被多少后人所推崇,当身心与蝴蝶相融为一时,所有的拘束在那一瞬间都将不复存在。逍遥不在于你能向外求得多少凭借,而在于你能够内忘自我,乃至于忘忘。心中无一物时,又能被何物拘系了心呢?后世慧能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与庄生的境界也就相合了。
道教以追求终极的逍遥为修行事,认为唯有超脱人世间的种种限制,才能达到无待逍遥。然而既然生之为人,便免不了升起受想行识等诸多人为意识,同时又不得不受困于诸多生理上的需求。身为一介凡人,真的可以通过修道而达到餐风饮露的仙人境界吗?有人把道教的修真理想当成是一场美梦,认为可以通过心灵净化的力量来使人们洞悉一切执着皆是虚妄的哲理,从而使人们能够安心于当下的生活。因为修行正在当下,能做好现实的功夫,才有可能成就未来的美好。这不过是其一。

三.道教中存在诸多以梦做隐喻的故事,并非要说明修神仙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指出你的一切所执、所欲和所求都是梦幻泡影。只因我们都在物欲之中,尚且无法脱离躯壳去谈论真道,所以我们的认知都是基于物质世界的欲求而言的。然而,有形之躯必然会有毁坏,恰如沉迷在美梦之中也必然要会苏醒。若能真醒,便是悟了虚空假相的关系;若是颠倒不清楚究竟是梦还是醒,恐怕还要陷入更大的迷思中。

《文始经》中提到,普天之下的人们可以用亿兆的数量计算,这些人每日每夜都在做着不同的梦。在这些梦中,“有天有地,有人有物”。仔细想想,梦境中的“真实”不过是人们意识的创造,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执着的一景一物又当是谁的意识创造呢?道教信仰中并没有创世的唯一真神,一切的有形都是道炁的自然运化,修行必然要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洞明而合道,但在这个过程,不论是执着于万物还是执着于道真,其实都是一种迷。迷了,便进入了自己所造之梦中。
道家求真的意义,在于能看到万事万物都是帮助证悟自身的阶蹬,甚至连参悟本心也只不过是合道的必经阶段。梦境唯心造,心在己身,修行终究要跨越的仍还是自己。
儒家有“格物”一说,朱子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要穷达万物的妙理所在,此是为“知”。在道家看来,这一妙理,正是道也。朱子又言:“格物是梦觉关,格得来是觉,格不来是梦。”唯有真知者,才是能够勘破人生大梦而清醒的人。

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些装睡和不愿意醒来的人,只因为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有太多诱惑,人们沉沦在其中,早就忘了什么是梦、什么是醒了。书中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修行,就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什么才是从人生大梦中觉醒的唯一真方。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道教常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
  • 。。
  • Ấn thứ hai: Chiến tranh thế giới thứ 3 Thứ tư ngày 16 tháng 5 năm 2012, lúc 03:1
  • 达观既有朴实无华的平凡,又有胸怀天下的伟岸;既可笑看红尘喧闹、人世繁华,又可超然物外、追寻心灵自由;既可以享受参禅者内心的平静,远离名利的纷扰,又可享受奋斗
  •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收跌,苹果收涨 0.31%,ARM跌1.14%,微软收涨 0.02%,Sam Altman正式回归OpenAI任CEO,承认了Q*项目
  • 最近上班上的好累,室友也是天天幻想被炒,最近挖路修路搞得他通勤时间更加无敌长来回差不多4个多钟了,说就100米塞了差不多40分钟,今晚加班就说那在xx地铁站等,
  • 然而,选择同样的菜品后,该商家在另一外卖平台的外卖包装费却为3元,在“打包费说明”中显示的是“按件收取”的收费方式。饿了么称:平台对商家包装费设定收费上限,确保
  • 是啊,跟他们说这些话,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呢,共勉[哆啦A梦微笑]最后,祝自己生日快乐吧[蛋糕],顺颂时宜,前路和每一天一定顺顺利利[爱你]第一次购于24岁再
  • 你,没有理由不是最美丽的,至少,你发现了最完美的自己……[比耶][比耶][比耶]【见义勇为英雄榜】靳日增——寒江中托举出落水老人人民尚正义,社会有正气,民族才会
  • LOEWE帽子也是必备的时尚单品,戴上让搭配增添气质又不单调~现在天气降温了️,想shopping的宝子们可以展开剁手模式啦!RO家和Saint家是我最爱的“靴
  • 第三名:天秤座天秤座总体还是比较高的,智商不够,颜值来凑,好运总是会降临在又准备的天秤座身上,当然,这种人品不是从天而降的,天秤座总是为其他人的利益着想,对待朋
  • 平时有住户或做卫生的阿姨来都会逗逗他,渐渐的我家猫对出门也没那么畏惧了,但是也越来越喜欢在楼梯上趴着了,特别是在我出门上班前后,我妈溺爱他,都是开着门放他玩,我
  • 一些超可爱的圣诞节文案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多的少女针有30%的微球,宝尼达20%,濡白天使15%,其他都是会在短期内吸收代谢的溶液,所以没有做好叠加打算的朋友不要开始使用再生型材料,一定会失望的。每个
  • ᰔᩚ ²⁰²³ ˗ˋˏᰔᩚˎˊ˗ 任嘉伦, 星河尽明意万般皆是你 ˗ˋˏᰔᩚˎˊ˗ 「「不忘初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比钱重要,如果能让我拥有一
  • 2⃣️转租房子的概況:甲级写字楼,不是合租,是独立单间,都是隔开的3⃣️家电设施:空调,空调,桌子,椅子,阳光充足4⃣️水电:水电全包,只收房租5⃣️地理位置:
  • 云柚齐砚南云柚齐砚南(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关注即可阅读[右哼哼][赞]K7785 ‼书名:《云柚齐砚南》 ‼主角:云柚,齐砚南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号【岁月
  • 这些,我都已经答应过了这么多年,我很幸运成为你最大的分享者,每一次见面,你从不吝惜把你内心丰溢的生息倾注于我的杯我的固执不是因为对你任何一桩现实的责难,而是对自
  • 一些超可爱的圣诞节文案⸝ ⸝ ✿ ✩‧₊ ⿻ ☃️ ❄️⋆。 ⟢ ✿ ⤾ ♡ ⸝ ⸝️❆ ☆ *。*。✲ ☃️ ❄️ ✿ ✩‧₊
  • 或许我该亲自过去一趟,看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_∧ (。・ω・。)つ━☆.. ・*。我觉得人有的时候就是需要停下来歇歇 今天请了一天的假 虽然也没下多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