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坛变动:王晓东辞任 “救火队长”王忠林履新代省长】5月7日下午,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王忠林为湖北省副省长、代理省长。会议决定,接受王晓东辞去湖北省省长职务的请求。

王忠林原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就在5月1日,他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身份,检查督导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交通秩序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王忠林是十八大以来,首位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升任湖北省政府党组书记、代省长的。

一位曾在人事系统工作的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王忠林到武汉属于“临危受命”,扮演了“救火队长”角色,这次调整属于重用。

近期,湖北省委领导有多人调整:湖北省委原副书记王瑞连已任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原任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已任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曾主政济南、武汉两省会

王忠林今年59岁,山东费县人,曾在山东枣庄市公安系统工作多年,历任基层多个岗位,官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据说在当上交警支队支队长后,王忠林坚持每天执勤40分钟,现在网络上仍有其早年指挥交通的视频。

之后他担任过枣庄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枣庄市峄城区区长、区委书记,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聊城市长,山东省发改委主任等岗位。

主政济南和武汉是王忠林仕途中两个重要的节点。2016年11月,王忠林空降济南任代市长,转年4月正式就任。2018年5月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

王忠林出身于政法系统,作风硬朗,执行力强,做事雷厉风行是其标签。这给济南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招商引资会上,他说“不要想着说不,多想想怎么说行”。

之前山东媒体提到,不管是在济南,还是在聊城、滕州,王忠林都留下了不错的口碑。“每个假期都出去调研或考察。”

讲话朴实也是王忠林的一大特点,比如“吐口唾沫砸出个坑”、“像给自己父母建房子一样对待棚改旧改”。

济南要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王忠林展现了“铁腕”的一面,曾经一次问责30起“不担当不作为”,问责155人。在他的推动下,济南“秒批•秒办”“极简审批”全面推行,出口退税实现“即办即退”,政府回应指数位居全国第三、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七、政商关系指数位居全国第九。

值得一提的是,王忠林在济南工作还创下了一个纪录——改革开放以来,首位从济南市长升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的官员。

为抗击新冠疫情,王忠林“临危受命”主政武汉。2020年2月中旬,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双双调整,应勇接替蒋超良任省委书记,王忠林接替马国强任武汉市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也有政法背景,曾在浙江政法系统工作多年。

“绝不让市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履新武汉时,王忠林表示,将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以过硬举措把握防控工作主动权,以强烈担当为全市党员干部作出表率,以百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任第二天,武汉市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王忠林在会上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激发城市英雄气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中,王忠林展现了执行力,调研“方舱医院”,部署开展三天集中拉网清底大排查。同时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市领导要加强对口督导,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此外,他还以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暗访武汉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当时媒体报道,当年2月下旬,王忠林再次暗访社区防疫工作,在拉网大排查之后再“杀回马枪”。暗访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武汉洪山区团结大道一处城中村,没有围挡、没有专人值守。硚口区一小区贴着“有疫小区”的告示,但只有一名来自公交集团的值守干部,且测体温的仪器坏了。

暗访第二天,武汉市纪委监委就发布通报,因干部下沉社区不到位、封闭流于形式等问题,武汉市交通局副局长郭万水、市交通局科研所所长李志强等人被处分。

就在今年1月,王忠林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视频调度会时还强调,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忧患意识,严防死守、严防反弹,绝不让市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确保武汉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截至如今,武汉市已连续近11个月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与此同时,武汉的经济也从当初的“暂停”到如今的强劲复苏。

就在今年4月下旬,武汉官方媒体提到,一季度武汉GDP增长58.4%,工业生产全面恢复,投资大幅增长,市场主体新增5万户。

此外消费也稳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4%,进出口增势强劲。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2.2%,出口额增长123.4%。

在武汉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王忠林说一季度武汉经济恢复快,呈现“高开高走、量质齐升”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

“一季度的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勠力同心、加压奋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王忠林还提到,“开门红”来之不易,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

此次辞去湖北省长职务的王晓东出生于1960年1月,江西信丰人,曾在江西、贵州、湖北三省工作,2016年9月出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2017年1月当选湖北省省长。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网友知道吗野田秀樹《Q:歌舞伎之夜》[哇]老實說演技&體力不行真的無法演出這部戲,演員都沒用MIC聲音全場卻都能聽清楚。中間穿插"燒蛋幾勒"
  • 国家能源集团还承诺3年内将其他存续风力发电业务陆续注入龙源电力,目前大概还有21GW左右的规模。火电6.3GW,水电0.59GW,风电0.19GW,生物质0.0
  • 芬兰萨沃日报报道,在中国烟台举行的由70个国家参展的Gourman国际美食节上,由芬兰库奥皮奥Kuopio的厨师Anssi Kantelinen,美食家Ari-
  • 我HOBO五年还剩两年,这个姑且放着吧[允悲]brelio马缰皮A5,深棕色,这系列好像也停产了,不过市面上还能买到,准备等GANZO到手对比一下手感。凑三件九
  • 被毛豆爸夸好看的一套[doge]他183,平时看我的穿搭都是像小朋友,虽然他自己很喜欢御姐范儿,但是也不会强迫我穿他喜欢的衣服,怎么开心怎么来~我偶尔成熟一下,
  • 那这个人眷属“假因业故”他的眷属各有各的业——业是堕到恶趣当中去了,那时间有很长的,“计当劫数”但是得到他弟兄姊妹给他这样地供养地藏菩萨形像,“瞻礼功德”他就能
  • 妈妈:额……我也只看过孵小鸡,但我不知道蚕宝宝的妈妈是怎么“孵”的,学一学再来玩吧。宝贝:妈妈,我还想再玩一遍!
  • 咨询电话:0839-8622495广元市朝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0月21日【10月21日】广元朝天紧急寻人① 请与密切接触者轨迹重合人员主动报备因
  • 为达到令群众喜闻乐见的目的,柏堰雅苑社区工作者们发动奇思,创新妙招,将宣传用语印在便当包上,“行走便当包”如同一张反诈“名片”拓宽了反诈宣传覆盖面。 在反电诈,
  • 甚至还有亲额头亲脸这个动作,库洛这么亲月和小可,四一也是这么亲小全小多的【魔卡40话、xxx笼动画、xxx戻40、53等】最难解的是大川段子里侑子说库洛戴眼镜是
  • #芳香生活美学# 姐姐店里屋顶喝茶的地方就叫雅集,很适合三五好友小聚,带着闺蜜们来这做spa,分享自己调的按摩油,有玫瑰为主的香调,也有以茶香茉莉+白兰花+橙花
  • #大连##互粉##大连别墅聚会##大连绿谷别墅聚会王宝健##大连绿谷别墅聚会王宝健#绿谷不仅仅是提供聚会的地方,还是远离喧嚣,释放活力的花谷,在这里,您可随行,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
  • 每次做关乎我人生计划的决定时候,反正都避免不了和我妈大吵一架…想起来高考报志愿时候,在最后提交志愿ddl的一个小时里面,我们俩歇斯底里hhh虽然有点夸张,但就是
  • 整体家居 整体橱柜 榻榻米 酒柜 庆十一 迎中秋凡在9月20日————10月10号之间定制全屋定制的客户,均可享受8.8折的优惠厂家直销专业的品质 独特
  • 小伙伴都惦念老陈,今日是来自西安的火晶柿子,感谢[作揖]那个还没到22岁的小孩儿真的厉害;想想2022年就剩两个月了,有点儿可怕啊;拖延症犯了,稿子开了个头,就
  • 是是日煞方在西面,行走该方可吃笋瓜、红米,幸运颜色是红色,大家吉祥!明日属:兔,虎,马,的朋友因吉星的护佑而多主运势不错事事皆顺。
  • ”李雪英主任介绍,在小雅的手术中,团队极其注重子宫内膜的保护,并建议她术后1~2个月再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李雪英强调,如果这些患者在备孕或试管前宫腔粘连得不到
  • 能领略到其中的幽默和尖锐是大学毕业两三年之后,那时候我正在谈一段除了没领证其它都和结婚无异的漫长恋爱,一向靠听有声书助眠的我,在听《围城》的那段时间经常入睡失败
  • 中品下生者,在临终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引领许多比丘、天众来到他的面前,阿弥陀佛手持一朵莲华,身放金色光明,照耀到莲华上,使莲花亦呈现黄金般地光芒,当金色的莲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