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肖长谈#
天医科仪同样是分清亡两用的法事,意在迎请上清天医院中方脉诊疾列为医仙,为人调理气脉或为亡魂补全形神。而道教神仙体系内负责医治的部门上清天医院,正如现代的医院一样,分科诊治,由三皇大帝主掌,普天福主许真君主礼,好道布医的神祇在上清天医院中都有神职,共辖天医十三科。在道教,天医法是道教治病法术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治病法术的总集。

【证道歌~浅释】(十三) 

【37.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在见性的瞬间,就圆满具足了八万四千总持法门。剎那之间,无明打破,就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而且不历僧祇获法身。

所谓过了河,不用船,对于明心见性者而言,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千七百则公案,毫无用处,于大觉佛性,毫无交涉。

【38.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佛性湛寂圆满,涵摄太空,无量无限,毁誉不可及,无你寻觅处。

佛性当下即是,觅即转远,况且觅即不得,得亦不是。世智辩聪到这里,半点也派不上用场。

【39.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古德云「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如何取?你就是佛,你怎么舍?无边虚空,河沙世界,就是你自己,另外你还想得个什么?更何况如来禅本无所得耶!

默时觌面全体相呈,说时以有言显无言。「默时说」的像拈花、举拂、擎拳、竖指、张弓、吹毛、挥棒……都是离言说法。「说时默」的典型如陈睦州大师的「秦时镀轹钻」,只这一句,就唤醒了云门大师生命的觉醒。虽损一足以为药引,倒亦很值得。

此外,汾阳、慈明师徒的诟骂、临济的大喝,乃至好大哥、主人公……无不以有言显无言,即言无言,说是奇特,未免太糟蹋大师,其实这不过是完成了法的人格化,离心意识的自然流露,若说这是禅的性格,倒很接近。

自从六祖受衣南下,得青原、南岳、荷泽……等诸龙象,而点睛除尘,以至五家七宗,可谓大开法门,广施甘露。今且光被寰宇,普度众生矣。

(此文依据台湾大徳耕云居士原著基础上的编辑整理)

「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思想。

十八 、結語由上所述,可以得知,

師範借資《華嚴經》所載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得以證入法界,

最終「 卻來徑山面前,鞠躬而立 」,

以便強調禪門的重要性,禪法的殊勝性。

辨圓說:
「 一機未露,毘盧元是凡夫;

萬法摐然,普賢得其境界」,

這是藉資《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與普賢菩薩來說明禪宗的禪悟境界。

祖元非常重視《華嚴經》,他以

「 毘盧樓閣,
處處門開;
普賢境界,
重重涉入 」,

描述《華嚴經》所說的清淨莊嚴、重重無盡的不可思議境界。

紹曇藉取《華嚴經》

「 普光明殿重重見,
端的傳從七佛來 」,

來比喻禪門心法光燦剔透,傳承無盡。

又以
「 十三華藏重重現,
照徹微塵古佛心 」,

來期勉參禪之士必須應契佛心,彰顯禪心。

原妙認為若要篤實參修,則須

「 如善財童子參勝熱婆羅,大火聚中,投身而入 」,

真積力久之後,必能悟透個中消息。

明本說:
「 華嚴性海盧遮那,
疑團全破全機露 」,

認為透過禪修,掌握禪機,打破疑團,

就能彰顯「 華嚴性海 」

( 真如本性 )。

惟則認為《華嚴經》

「 七會並是次第而說,謂之行布法門。

第八第九兩會,

...... 凡說一法,則一切法總在裡許,謂之圓融法門 」。

他主張
「 圓融不礙行布 」,
「 行布不礙圓融 」。

元長說:
「 又向何處入彌勒樓閣,會得赤肉團上有一箇無位真人」。

他藉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樓閣的入處,來闡明眾生肉身某處藏有真我或自心。

圓悟說:
「 善財彈指登樓閣,
普化入市搖鈴鐸 」,

這是勉勵禪修之人要效法善財童子在步入彌勒聖境之後,仍須深入世間普渡眾生。

法藏認為參禪妙悟,
「 正如善財初參文殊,文殊作象王回顧勢,善財便得頓悟 」。

這是借資文殊菩薩作勢,

來說明參禪者的豁然開悟,頓明真心。

隆琦期勉弟子效法《華嚴經》中法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篤實修行,邁向解脫。

通容以《華嚴經》中的香水海與華藏界的重重無盡來開示參禪學人,

並主張禪宗和華嚴宗一樣,具有圓融行布兩門,彼此相融不悖,含攝無餘。

道忞說:
「 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

毘盧遮那佛淨土的所有聖境,都可以映現一切事物。

又說:「 法界全真,是處是彌勒;

塵塵佛剎,無門無善財 」。

所有法界處處都是彌勒示現之境,一切佛土都是善財參訪之處。

海明以《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樓閣、善財童子為機語,來啟發學人的禪悟。

由此可見,這些禪師大多重視《華嚴經》,

並且借之以開示其禪法。

兀菴主張「 持五戒生人道,修十善生天道,皆由心作。

至於捨有漏入無漏,棄有為入無為,皆由心作」。

辨圓說:「 一念遍十方 」,一心可以遍映十方世界。

祖欽強調
「 心為萬象之主 」,
「 法逐心生 」,
「 一心生萬法 」,
「 無上妙道,唯心可傳 」。

祖元說:「 境無定相,隨心妄生 」,

「 心外無相 」,相由心起。

原妙倡言:「 所有一切奇異殊勝,善惡應驗之事,隨汝心設,隨汝心生 」;

甚至「 魔境皆從自心所起,自心所生 」。

明本認為百千世界,

「 萬塵交接,一一皆是自心成就,自心出生 」。

而且「 一大藏教舉果明因,皆自心現量,更無一法從心外至者 」。

惟則說「 心外本無法 」,「 心外無別法 」,

又說:「 一靜一動,一語一默;

喜怒哀樂之情,取捨向背之行,皆心之所為也。」

在他看來,一切行為舉止都是由「 心 」所主導,不能離開「 心 」的作用。

「 廣而論之,則二十重華藏世界海依此心而變造也,無邊香水海依此心而流注也 」。

《華嚴經》所說的二十重華藏世界海、無邊香水海都是由「 一心 」所變造、所流注。

「 十法界本無自體,本無自性,亦無自種,亦無自根,皆惟一心所造也 」。

元常以為「 羅紋重重,寶印縱橫,

...... 一一從夫人心中流出 」。

圓悟說:「 離心外別無有佛 」,

又說:「 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虛空中乘六牙白象 」,

由此呈顯出「 一心 」的靈知妙用。

法藏說:「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 」,

「 心不生滅 ......,安復有我人眾生壽者等相 」。

一切諸法,所有色相,完全都是由一心所顯,一心所現。

隆琦說:「 千佛萬祖皆從一心而成 」,

「 宇宙萬法皆從光明藏中湧出 」。

光明藏喻為一心。

宇宙萬法、千佛萬祖都是由一心而顯。

道忞說:「 心生諸相 」、

「 百萬億阿僧祇善根功德所共同成就,於一念間於此殿中一時顯現 」。

一心能夠展現形形色色諸相,可以彰顯無量無邊功德。

海明說:「 法出於心 」,心現萬法。

他剴切指出:「 罪福由人,唯在一心 」,

「 世出世法,
一法所印,
凡心聖心,
總歸一心 」。

一切萬法不外都由一心所現,不能捨離一心而獨立存在。

由此證成,前述禪師的禪法大多具有《華嚴經》所說:

「 所有諸法,皆由心造 」、

「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意涵。

祖欽描述了「 理 」與「 事 」的關係,

他說:
「 事本無名,
因理而得;
理本無形,
因事而顯 」。

又說:
「 事即理也,
理即事也,
事與理融,
是為極也 」。

這種「 理事相即 」的觀點,

正是發揮了華嚴宗所倡四法界中

「 理事無礙法界 」的義理。

明本以手中的拄杖來闡釋華嚴宗的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的義理,

他認為一心周遍含容,圓融無礙,

「 此心無礙則法無礙,
法無礙故,
則理無礙,
則事無礙,
則理事無礙,
則事事無礙 」。

惟則主張「 從理起事,因事顯理 」,

又說:「 理即事,事即理,而事理無礙 」。

圓悟說:
「 法界有事有理,有理事無礙,有事事無礙 」,

未能開悟的人,「 只見其事,不見其理 」。

若悟得者,則「 處處圓融,事事無礙 」。

隆琦認為在一心的圓融攝受下,

「 事無礙理,理無礙事,事理無礙,法法全彰矣 」。

通容主張「 一 」入於「 多 」,

「 多 」入於「 一 」,

一多相入,一多相攝,

才是不可思議的「 事事無礙法界 」。

道忞則站在禪宗的立場,以禪境來闡釋華嚴宗的「 四法界 」,可謂別有新義。

師範主張「 融十虛於毫端,置塵劫於當念 」,

又說:「 一毛頭獅子,百億毛頭現;

百億毛頭獅子,一毛頭現 」。

這是指「 一 」「 多 」相即不離,圓融無礙。

通容強調宗門一事,照用同時,縱橫無礙,

「 以海印三昧印諸群生,

以諸群生入於海印三昧,一多相攝,古今一際 」。

又說:「 一即一切,天高群象正;

一切即一,海闊百川朝」。

圓悟強調:「 帄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

一身入多身,多深入一身」。

從而顯示了《華嚴經》所說「 一多相即 」,

以及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十玄門中

「 一多相容不同門 」的圓融意涵。

祖元說:「 大中現小 」,「 小中現大 」。

隆琦主倡
「 小能含大,大能含小,小大相含,重重無盡矣 」。

通容說:「 攝大千界於微塵,縱微塵為一大千 」,

他們的觀點都已呈現出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十玄門中「 廣狹自在無礙門 」的意涵。

師範認為彌勒樓閣,清淨道場,

「 重重華藏,
處處莊嚴,
交光相羅,
如寶絲網 」。

兀菴說:「 祖佛付授,以心傳心,猶如燈鏡交光互照。

...... 燈燈相攝,鏡鏡交羅,......。

所以道,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

紹曇認為「 華嚴法界,如帝網交羅,重重攝入 」,

「 只這箇,如帝網絲,交光相羅,上下相映 」。

明本主張一切法界圓融無礙,

「 如帝網珠,相攸相攝 」,

又如「 網珠接影,互融互攝 」。

惟則強調「 即事即理 」,「 即一即多 」,

「 如帝網重重顯現,如香水海處處含容 」。

元長以為客塵與道場

「 交光相羅,如帝珠網,互相攝入,互相顯現 」。

又說:「 帝網之珠,光光相羅;

啐啄之機,聲聲相和」。

他借取華嚴宗的帝網重重,珠光交映,來呈顯禪宗的機鋒往來,密切相應。

圓悟認為法身無窮無盡,遍滿虛空,

「 各各身光,互相涉入,映徹交羅,如寶珠網 」。

隆琦認為苟能大死一番,便有大活之時,且能綻放寶光,照徹大千,

「 返炤交光,重重無盡 」。

通容說:「 祇要回機自得,便見左右逢源,如寶珠網,彼此互融 」。

這些說法也都展顯了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十玄門中「 因陀羅網境界門 」的意涵。

綜上所述,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師無準師範、兀菴普寧、圓爾辨圓、雪巖祖欽、無學祖元、希叟紹曇、高峯原妙、中峯明本、天如惟則、千巖元長、密雲圓悟、漢月法藏、隱元隆琦、費隱通容、木陳道忞、破山海明每每借資《華嚴經》義與華嚴哲理來開示禪法。

入宋以來,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師大多重視《華嚴經》,

並借之以開示其禪法,且其禪法大多具有《華嚴經》所說:

「 所有諸法,皆由心造 」、

「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意涵。

某些禪師描述了「 理 」與「 事 」的關係,

且以禪境來闡釋華嚴宗的「 四法界 」;

也顯揚了華嚴宗
「 一多相容不同門 」、
「 廣狹自在無礙門 」、
「 因陀羅網境界門 」等意涵。

由此可見,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法與華嚴義理有密切關聯,

且大多朗現出華嚴意涵,從而成為其禪法的圓融特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8.《文献通考经籍考》马端临著 浙江图书馆本 通行本是书系根据上列两书而增广之,并旁及其他。11.《旧唐书经籍志》二卷 刘熙等编 《旧唐书》内此书系根
  • #45岁大叔用泥塑还原网友故亲容貌#艺术无国界,可是艺术的话语权是有国界的。#45岁大叔用泥塑还原网友故亲容貌#艺术无国界,可是艺术的话语权是有国界的。
  • 二:耳朵薄而露骨其实传说中反骨耳并不可怕,怕就怕在露骨且薄,尤其是如果看着直接红色通透似穿到另外一边的“半透明耳”那么这一种一定是幼年运艰辛的穷苦面相之一,非常
  • 在街上碰见一小哥 给我搞推销 一问年龄 比我小是个零零后 但是瞅面相好像个八零后 有点显老给我推销这么一玩意 是个清洁剂 还在街上用这玩意把我的鞋擦的巨白亮..
  • 但是每次看到你唱歌时候亮晶晶的眼睛和快要溢出来的快乐,我就会想,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人喜欢你就好了,你的才华和实力配得上顶流。恒生珠宝早安分享:你想要做成某件事产生
  • 而此次新路已通车,因此大家认为陆送车队会直接经新路进入车辆基地,不会再绕行大村市内,因此第一夜选择在东彼杵町内拍摄(此地无任何住宿设施,非常艰苦)。但随后传来陆
  • 所以,这一次在美国这家动物园拍到了疑似“狼人”的画面后,人们才会对此特别关注,但是在笔者来看,狼人大概率是不存在的,都是民间流传的一些怪谈传说罢了,或者是周围居
  • 我相信一個被富養的女人,也會對家庭有更大的回報,她會給你溫柔體貼,會教出懂事的孩子,會給你一個平凡而又溫馨的家。感情上的愛惜,會讓她更加美好,矜持而尊貴,無需討
  • 劳可团说,之前浩坤村群众走的是羊肠路,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玉米糊……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村里依托浩坤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了景区,不仅山美水美,临湖村寨的房
  • 本土确诊病例4:男,27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棠景街道岗贝路东十一巷,在管控区域排查中发现。本土确诊病例18:男,27岁,中国籍,居住在番禺区员岗大道顺达大街
  • 交代之后,就置之度外,立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都是障碍,使自己受到祸害,所以不应该生起一念系恋的心。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
  • 这几天拿起手机都是为了记录和分享当下的生活,感谢小狗,「消失的附近们」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和邻居友好的交往,交换食物、心情和赞美。酥糖妈妈嗓门超级超级超级大,对酥
  • 谈谈工科类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PaperCross论文检测与查询官网】和【沐古论文检测与查询官网】两大著名论文查重与检测平台【联合重磅推荐】:各类论文查重与学
  • 满低保了————————一把过了非常的爽[赞]枪刃:好耶我的外卖还是热的正当枪刃哥开始冬眠,召唤进了个绝亚还是巴哈队伍,武士去打黄金大肥龙,舞者准备月底去玩水基
  • 【️爱又憨憨的一天】昨晚斌哥还说什么都没给你准备会不会可能觉得怕我偷摸地下午调休制造惊喜其实是惊吓[嘘]我下班了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回家真是吓我一跳这铁憨憨出去把
  • 女子用のスラックスも用意。夏は男女兼用のポロシャツ。
  • 满小区找他时也得喊,哈哈,哈哈,哈哈你在哪儿…想要揍他一顿也得哈半天,打人的心情都没了…算了,还是听希姐的,叫“芝麻“吧!”张航希:那时候我太年轻……上一季他在
  • 是的,是因为思想,思想把糖所提供的能量变成了梵谷的名画、台北的一零一大楼、肖邦的《波兰舞曲》和米尔顿的叙事诗《失乐园》这些都是思想的结果;思想创造物质,这本书
  • 重到北京生活后,城市的快节奏、年龄增长带来对未来的焦灼感常常将我吞没,以致在几乎每一个周日的晚上,我都陷入失眠。今晚突然开窍得出结论,大概也是每一个像我一样25
  • 날 스치는 그대의 옅은 그 목소리 擦身而过的你那浅淡的声音 nar seu-qi-neun keu-dae-e yeo-teun keu mok-s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