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离世无继承人遗产归国家#上海浦东,一位终生未娶且无亲兄姐妹的独寡老人去世后,生前门庭冷落,死后却有多个所谓的亲戚因想继承老人的巨额遗产,而告上法庭。

(案例来源:上海浦东法院)

案情显示,张大爷离世时70多岁,父母双亡、终身未娶、未有养子养女、未立有遗嘱,但有一套房产及巨额遗产。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有遗嘱的,按遗嘱执行分配遗产;第1127条同时还规定,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法定第二继承人: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也就是说,由于张大爷生前未立有遗嘱,且没有法定第一、二顺序继承人,因此其遗产只能适用法定其他继承的情形。

《民法典》第1131条同时还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具体而言,非法定继承人但出于个人自愿的原因,在张大爷生前长期予以生活上照顾、经济上支持以及在精神上给予一定关怀等情形。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法定照顾义务,但在被继承人生前长期像照顾、抚养自己亲人一样,照顾被继承人的,就可以适当分予一定的财产。

注意!上述情形只能是真心实意且长期的。比如说,张大爷生病后,才来“照顾、抚养的”、死后只是支付了丧葬费,走一下过场的,这些情形不算。另外再强调一点,正常亲戚往来的情形也不算!

总而言之,是否“长期像照顾、抚养自己亲人一样,照顾被继承人”的情形,必须以社会大众普遍情愿认知来判定。

以下是本案原、被告三人的辩解:

首先,本案的原告是张大爷的堂妹。其一方认为,张大爷生前其每周都会去看望一次,且为张大爷洗衣做饭、陪其聊天,应当多分一点。

其次,本案的被告之一张大爷的表弟。其一方认为,张大爷生病后为其找过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地方找了房子,还照顾了一段时间,因此也想多分一点。

最后,本案另一被告人张大爷的姑姑。其一方认为,自己经常去看张大爷且张大爷死亡后的丧葬费都是由自己一个人负责的,因此其认为自己不是要分一点,而是应当继承张大爷的全部遗产。

粗看之下,这几个亲戚好像都对张大爷履行过照顾的义务,而且都是亲戚,确实是应该多少分一点遗产。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法院经过审理调查后给出了答案:

第一,法院第一个就怒斥了表弟的辩解。

法院认为,经查,表弟在住得离张大爷比较近时,确实有给予一定的照顾,但仅仅是4个月,张大爷还给予其酬劳补贴。也就是说,表弟是收了钱的。

第二,法院同时认为,张大爷的经济能力不需要任何人提供经济支持,因此三人均声称对张大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第三,张大爷患病后,出资请了护工,且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就是说,张大爷生病后实际上主要是靠护工给予更多照顾的。

第四、堂妹及姑姑是张大爷临老时,才与其有所来往的,且未有其两人所述经常照顾的情形。

第五,《民事诉讼法》第64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应当举证证明,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据此,法院认为,既然三人都认为自己不仅给张大爷提供了经济支持、履行了照顾义务,且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那么就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给张大爷精神上的慰藉,到底在哪里?

最终,法院认定三人与张大爷之间只是亲戚间的普通往来,达不到法定可分配遗产的资格,故驳回三个人的诉求。即谁也不能分。

有网友问,如果没人继承那张大爷的遗产该怎么处理?这一点无需担心,法律有明确规定的。

《民法典》第1160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也就是说,自然人死亡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话,一句话概括:归国家所有!

#极目锐评#【#极目评老人离世无子女旁系亲属争遗产#:判归国家有法可依】七旬老人一生未婚、无子女、亲生手足。离世后留下的大笔遗产,却成了旁系亲戚们争夺的目标,那么他们有权继承吗?日前,上海浦东法院就审理了这起案件,最后判决遗产归国家所有。(据11月2日上海广电新闻坊栏目)

案情有点复杂。参与老人遗产争夺的,有老人的堂妹、姑姑、表弟。他们都认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部分抚养义务,应该分得全部或部分遗产,于是上法院打起了官司。

但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这些遗产应该归国家所有。这一下,一些网友就表示不理解:旁系亲属不应该有遗产继承权吗?

根据法律法规,那还真没有。根据《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被继承人去世后,如果留有合法的遗嘱,就按照遗嘱来分配遗产,如果没有遗嘱,就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也就是说,老人的堂妹、姑姑、表弟等,都是没有继承权的。在无遗嘱、无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民法典》第1160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组织所有。

但他们为何又能争夺老人的遗产呢?原、被告三人请求分割遗产的依据是《民法典》第1131条规定,即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那么,焦点就变成了他们有没有尽到扶养义务。

最终法院认定,三个亲戚虽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扶养,但都属于一般的亲戚朋友之间的日常往来。

根据这些亲戚的理由来看,说尽到扶养义务的确很牵强。“多次帮忙清洁人造粪口袋”“帮忙找楼下的房子”“每周做饭洗衣”等,说服力不足。而且法院认为,张老伯自身经济能力较好,病后治疗后保有独立生活能力。亲戚对他的照顾,有一些发生在老人的中年时期,还有的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内。

这么一说,大家可能就理解了。综合这些情况,他们的确谈不上对老人进行了“扶养”。依据法律,判决遗产归国家所有,这没什么毛病。

亲戚争夺老人遗产,最后是一场空,是因为很多人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只是凭着“感觉和印象”,认为自己应该有份。事实上,对老人的遗产分配有意见,到法院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是正当合法的途径,值得鼓励。公众也没有必要认为,争夺遗产是什么“丑事”之类,因为这是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

对所有人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生前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这样才能达到少些纷争的目的。(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https://t.cn/A6oTc6vk

上海浦东,一位终生未娶且无亲兄姐妹的独寡老人去世后,生前门庭冷落,死后却有多个所谓的亲戚因想继承老人的巨额遗产,而告上法庭。

(案例来源:上海浦东法院)

案情显示,张大爷离世时70多岁,父母双亡、终身未娶、未有养子养女、未立有遗嘱,但有一套房产及巨额遗产。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有遗嘱的,按遗嘱执行分配遗产;第1127条同时还规定,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法定第二继承人: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也就是说,由于张大爷生前未立有遗嘱,且没有法定第一、二顺序继承人,因此其遗产只能适用法定其他继承的情形。

《民法典》第1131条同时还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具体而言,非法定继承人但出于个人自愿的原因,在张大爷生前长期予以生活上照顾、经济上支持以及在精神上给予一定关怀等情形。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法定照顾义务,但在被继承人生前长期像照顾、抚养自己亲人一样,照顾被继承人的,就可以适当分予一定的财产。

注意!上述情形只能是真心实意且长期的。比如说,张大爷生病后,才来“照顾、抚养的”、死后只是支付了丧葬费,走一下过场的,这些情形不算。另外再强调一点,正常亲戚往来的情形也不算!

总而言之,是否“长期像照顾、抚养自己亲人一样,照顾被继承人”的情形,必须以社会大众普遍情愿认知来判定。

以下是本案原、被告三人的辩解:

首先,本案的原告是张大爷的堂妹。其一方认为,张大爷生前其每周都会去看望一次,且为张大爷洗衣做饭、陪其聊天,应当多分一点。

其次,本案的被告之一张大爷的表弟。其一方认为,张大爷生病后为其找过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地方找了房子,还照顾了一段时间,因此也想多分一点。

最后,本案另一被告人张大爷的姑姑。其一方认为,自己经常去看张大爷且张大爷死亡后的丧葬费都是由自己一个人负责的,因此其认为自己不是要分一点,而是应当继承张大爷的全部遗产。

粗看之下,这几个亲戚好像都对张大爷履行过照顾的义务,而且都是亲戚,确实是应该多少分一点遗产。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法院经过审理调查后给出了答案:

第一,法院第一个就怒斥了表弟的辩解。

法院认为,经查,表弟在住得离张大爷比较近时,确实有给予一定的照顾,但仅仅是4个月,张大爷还给予其酬劳补贴。也就是说,表弟是收了钱的。

第二,法院同时认为,张大爷的经济能力不需要任何人提供经济支持,因此三人均声称对张大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第三,张大爷患病后,出资请了护工,且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就是说,张大爷生病后实际上主要是靠护工给予更多照顾的。

第四、堂妹及姑姑是张大爷临老时,才与其有所来往的,且未有其两人所述经常照顾的情形。

第五,《民事诉讼法》第64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应当举证证明,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据此,法院认为,既然三人都认为自己不仅给张大爷提供了经济支持、履行了照顾义务,且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那么就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给张大爷精神上的慰藉,到底在哪里?

最终,法院认定三人与张大爷之间只是亲戚间的普通往来,达不到法定可分配遗产的资格,故驳回三个人的诉求。即谁也不能分。

有网友问,如果没人继承那张大爷的遗产该怎么处理?这一点无需担心,法律有明确规定的。

《民法典》第1160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也就是说,自然人死亡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话,一句话概括:归国家所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一方面我觉得保持童真才是面对生活最需要的能力 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所见所感都在催促着说你快成长房间只有几个平米 几个跨步就走完了所有可走的面积 可又像边疆 大到
  • 睿智的里萍趁着公司活动,跟主管一起规划利益最大化去重新开启葆婴事业,并晋升为周收入600美金的高级经销商前几天和同学去了一天兰溪,和我妈视频通话时,骗我妈说我坐
  • 体验新的事情,你不能靠自己的经验,所以每次都是全新的开始。见过极好的繁华,学会了顺其自然;不勉强自己,也不为难别人,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就行。
  • 现在的多数女性们都爱美,并且除却常规的化妆品以外,更多地爱美小伙伴们都踏上了医美的坑里让自己变得更加精致起来~但是在医美的深坑当中,受骗上当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 (洛阳晚报记者 魏巍)#洛阳旅游攻略# 在中国国花园内,很多外地游客对一株牡丹纷纷拍照,竟有人戏称“这花长得跟菜一样,不知道能不能吃!  一听到这话,梁先生笑了
  • 受害人:饱受打击,时常哭泣深圳《中国基金报》报道,根据网上流传的文件显示,今年6月6日,张陶以汇报航天投资情况为由,约IAA吴美蓉和王晋年两位院士一起聚餐,吃饭
  • 除此之外华晨宇还有考虑到线上音乐会call-response互动性会受到削弱,交响组曲都选择了适合独唱的曲目,唯独把《国王与乞丐》的一句对唱就给了我们,谁懂!艺
  • 这位以一本英文词典开启求学之路,自在游走于中西文化之中的文学大家,一生不乏争议,但在那个家国动荡、战乱流离的年代,他著书、翻译、演讲、搞发明创造,也活出了别样的
  • 【译文】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对别人则不求全责备。【译文】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对别人则不求全责备。
  • ·同样的,只要关注+转发+点赞,到市集就可以领浩棋六周年周边一份(帆布袋/挂卡玩具)。选自#BLUE PLANET II# #强弟和多帅##BATH BOX##
  • 在数字化影像基础上, 还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变成公众能够理解的、喜欢的传播方式上到网上去,同时希望有多语种的内容,让更多国家的民众来了解故宫。王旭东说,北京中
  •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伴侣,但依旧愿意与对方携手走下去,在琐碎平淡的日常中不时地寻找小惊喜、小浪漫,这已经是爱情最好的归宿了。打卡了很多小吃,太开心啦上午虽
  • 所以,对小林的初印象是:他的真诚并不来源于还未大火,那是灵魂自带的坦荡与认真,即便是商务饭也恰的大大方方,即便是小礼物,对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心意。现印象:除了扒
  • 祝录制顺利[心]期待鲜厨宁,这节目属于深夜放毒系列,大半夜的看得直流口水,好想尝尝老大口中,超级好吃的东西,哈哈哈,老大,要不要互关呀,关注我我就让你评论[笑而
  • The illustrious The Big Bang Theory Writer’s Room, where (at least) 278 stories
  • 10月20日中国石化盐城石油公众开放日……在酒店室内主持久了已经忘记了阳光照在脸上和身上的感觉了站在中石化盐城石油分公司的舞台上尽情地享受了一下阳光倒在脸上和身
  • 【澳华人店主遭持刀抢劫,损失$14万 ​】据报道,这位店主名叫Andy Weng,在悉尼西北部Ermington区Betty Cuthbert Ave开了一家手
  • ”米兰气氛“我正在努力适应球迷的喜爱,但我认为这很难。”❤️伊布“伊布是个公众人物,有人会对他有其他的看法,但是他其实是个心地善良且非常聪明的人,他让米兰成长,
  • 当你觉得自己不够光明与纯粹的时候,只有你会审判和惩罚你自己。偏向疗愈与祝福类的信息非预测类信息当然你也可以轻松的当一段散文来看祝大家本周大快乐~#水瓶座##12
  • 三种口味,各有特色,一点都不腻,吃完以后口齿留香,错过又等一年#育儿经#幼儿小游戏——拼接属于你的小动物~普通的动物小朋友在动物园见过很多啦~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