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大家一件宝贝 :地藏招财仪轨

弘一大师甚至认为,我们始终都是凡夫,修行不能够缺少衣食住行,甚至害怕水、火、刀、兵、饥馑及天灾横祸。如果生活困难,灾患重重,对修行有很大的障碍。如果诵地藏经或念地藏菩萨圣号,就没有这些挂虑。

所以弘一大师每日除了念佛之外,都念地藏菩萨圣号。上来有修有证,并且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大德高僧,都那么推崇地藏经,我们这些福簿障重的凡夫,就更加不应该对地藏经的功德存有怀疑。

我们应该多诵地藏经,或多拜或多念地藏菩萨,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使到我们的人生更加圆满。

地藏菩萨既然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有这般大的因缘,那么,我们供养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呢?这在地藏本愿经上的阎浮众生业缘品,如来赞叹品,地神护法品,见闻利益品,嘱累天人品各章内,都有很详明的叙述,现在大概的说说。

若有众生闻地藏菩萨名时,或合掌,或赞叹,或作礼,或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若有众生彩画菩萨,或作金、银、铜、石、形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离恶道。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菩萨形像,毕此一生,便脱女身。

若有众生对菩萨前,作乐歌赞,香花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现在未来,常有善神拥护是人,永离一切恶难之事。

若有众生久处床枕,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又有在夜睡之中,梦见恶鬼家亲,或游险道,或共鬼游,因此日久病深,眠中叫苦,凄惨不乐的。这些都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所以暂不得愈,或难舍寿。这时在俗眼看来,当然莫明其妙。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等,对病人前高声说道,我某甲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这样对病人照说三遍,使他听清。如果病人到了气尽的地步,一日乃至七日以来,但高声说,高声读经,此人命终之后,宿罪永解。

若有众生,见有人读诵此经﹝此经即指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均仿此。﹞乃至一念赞叹,或恭敬此经者,如能千百方便劝此人勤心莫退,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若有众生梦见诸鬼神形像等,或悲啼,或愁叹,或恐怖的,这都是过去眷属堕恶道者,未得出离,无处可望福力救拔。如对佛菩萨前,虔心读诵此经,或者请人读三遍,或七遍,便得仗此功德,皆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若有下贱不自由人,忏悔宿业,念菩萨名满万遍,千万生中,常得尊贵。

若有新生男女,七日之中,与读此经,并念菩萨名万遍,此新生子宿殃尽灭,安乐易长,更增福寿。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能于十斋日,即每月中之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对佛菩萨像前读此经一遍,四方境内,离诸灾患。此居家人,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衣食丰溢,殃去福至。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普广菩萨说的。

召 圣 财 妙 钩 仪 轨 (地藏王菩萨招财仪轨)


祥瑞星象今吉日,庄严陈设招福物,行持勾招福禄业,诸尊怙主祈垂念,以三宝之谛实及,三根护法加持故。

尊贵之福此勾招,
伟大之福此勾招,
兴旺之福此勾招,
威德之福此勾招,
富裕之福此勾招,
权势之福此勾招,
智者之福此勾招,
净戒之福此勾招,
成就之福此勾招,
安乐之福此勾招,
幸福之福此勾招,
贤善之福此勾招,
勇士之福此勾招,
美貌之福此勾招,
和睦之福此勾招,
遍胜诸方福勾招,
意乐成就福勾招,
所欲增上福勾招,
长寿无病福勾招,
声誉权势福勾招,
祥瑞吉兆福勾招,
上至山巅福勾招,
下至海底福勾招,
囊括四方福勾招。
天福云般浩荡来,
龙福海般沸涌来,
人福羂索摇摆来,
太阳一般飞旋来,
月亮一般莹亮来,
繁星一般闪闪来,
如雾一般茫茫来,
江河一般滚滚来,
甘霖一般漫漫来,
科耶科耶福勾招,
喝耶喝耶福积聚,
喝蜡喝丹福坚住,
财之大海沸盈盈,
福之羂索旋绕绕,
吉祥之雾浓又浓,
此财不得逃山处,
此福不得漏门外,
此妙不得泻他处,
圈中福兴牲畜满,
仓廪福兴粮食满,
家中福兴人丁满,
滋身美食如海聚,
洪福之财如山堆,
庄严衣装连雨降,
诸尊祥瑞恒时住,
幻库广大如虚空,
无尽妙财悉地赐,
囊括十方虚空际,
财福精华皆摄集,
融入我及所修依,
不倒胜幢般坚固,
不坏金刚般恒常,
不变卍字般常转,
愿如日月般明亮,
愿如辽云般浩荡,
愿如妙果般丰稔,
随心所愿圆满之,
财及福德悉地增,
如意宝及如意树,
及与善妙宝瓶般,
所欲任运成就之,
吉祥如意赐于此。

此句七十二,若念一百八,即刻福及财,勾招吉兆现。绕才火猴年五月十二日,无死胜修洲,文殊喜金刚(麦彭仁波切),意海所生宝。萨玛雅,嘉,额特。佐钦堪布 丹熷扎拉译。


三宝三根咒及手印力将彼器情轮涅福庆德招集于此勿散而增盛祈愿快乐吉祥善聚兴木龙年十月六日德者(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吉祥偈福德犹如山王坚固住法脉宛若日月常明耀美誉恰似虚空周遍满祈愿当下吉祥悉如意金刚上师住世所愿成僧团兴旺讲修教法盛

眷属施主财福皆圆满

教法常久住世愿吉祥

虚云老和尚:【一日禅】

佛门兴衰,全在于此 !

勤学经律论、三藏圣教
寻求了生脱死的途径和方法

世上军令严肃,令行如山倒,谁也不能违他。佛所说法,亦如军令一般。为佛弟子,只有依教奉行,决不能丝毫违犯。前几天说的布萨时上座对沙弥说:“汝等各净身口意,勤学经律论,谨慎莫放逸。”既已出家,就要痛念生死,如救头燃,怎敢放逸呢?

勤学经律论、三藏圣教,寻求了生脱死的途径和方法。经律论名为三藏者,因此三者皆包藏文义也。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故三藏亦即三学。梵语“素旦缆藏”,或曰“修多罗藏”,译曰綖,谓佛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缦也。又译曰“经”,经者具常、法二义,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义。梵语“毗奈耶藏”,或曰“毗尼藏”,译曰“灭”,谓灭三业过非也。梵语“阿毗达摩藏”,旧作“阿毗昙藏”,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又译无比法,谓胜智无比也。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

既受三坛大戒者,便是大丈夫和菩萨,又发了菩提心,就要做大丈夫和菩萨的事。梵语菩提,此译为道,道者是心是理。心之妙理,体同虚空,遍三界十方,包罗万象。发如是菩提心,就是菩萨大丈夫,诸佛慈悲说三乘法,重重指明。就戒律言,佛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可见学戒守戒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梵网》律有十重四十八轻,犯十重是波罗夷罪。波罗夷此译为弃,或曰退没,或曰不共住,或曰堕不如意处,或曰断头、无余、他胜等,是戒律中最严重之罪也。律中有开有遮,小乘与大乘不同。开者许之义,遮者止之义,许作曰开,禁作曰遮。开要看时节因缘,是额外方便,没有因缘是不开的。遮则一遮永遮。小乘与大乘有很多相反的,小乘持即大乘犯,大乘持即小乘犯。其详细条章,可看《毗尼止持作持》等书。

具足戒中,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分为五篇。一曰波罗夷罪,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不能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曰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谓比丘犯此戒,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此篇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曰波逸提罪,译曰堕,谓堕地狱也。此篇比丘有一百二十四戒,比丘尼有二百零八戒;四曰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舍,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忏悔罪便得灭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曰突吉罗罪,译曰恶作,其罪轻。此篇比丘有百众学法,另有二不定法、七灭诤法,共一百九戒。比丘尼有百众学法,七灭诤法。比丘除在三际四威仪中严守二百五十戒,成三千威仪外,还要在二六时中遵照毗尼日用,持诵五十三咒,如是降伏其心,制身不行。

又有三聚圆戒之说,每一戒皆具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也。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者,谓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楞严经》云:“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是真脱,不酬还宿债,不游三界。”小乘有因缘可吃牛奶,菩萨吃不得,丝绵救毳等亦然。这是小乘大乘开遮持犯的不同,又比丘不拿银钱,不存一米,不吃隔宿饮食,当天化饭吃不完的不留,菩萨开了拿银钱不犯。酒是五根本戒之遮重戒,大乘小乘不准开,惟大病非酒不治者,白众后可用。戒律开遮因缘微细,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

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槃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佛又说四依法,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入圣道,为圣之种。粪扫衣又名衲衣,凡火烧、牛嚼、鼠咬、死人衣、月水衣,为人所弃,与拾粪之秽物同者。比丘拾之,浣洗缝治为衣曰粪扫衣。又补衲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故曰衲衣。比丘着此粪扫衣,不更用檀越布施之衣,在于离贪着也。乞食,梵语分卫。《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障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请主事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如废行道,有如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树下坐,不住房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腐烂药者,比丘有病不请医,不吃新药,人拾别人所弃之腐烂来吃,病医得好不好,听其自然。今世比丘,谁能守之?一有疾病,中医西医,特效药、滋补品都来了,四依法久无人行了。

梵语比丘,此云除饿,又云乞士、破恶、怖魔。比丘为世福田,人若供一饭、闻一法,能除一切饥饿之灾,故曰除馑。云乞士者,上从如来乞法以长慧,下就俗人乞食以滋身,故名乞士。乞法谓乞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之法也。破恶是把身口意所造十恶业破除之,转为十善业也。怖魔谓比丘出家,脱离魔眷,魔震动惊剧也。我们既成了比丘,谁能名符其实为真比丘呢?既出家为了生死,就要依法行持,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不要留恋世上的贪嗔痴爱,不要人我是非,好吃懒做。

文本来源于《虚云和尚全集于云居山开示》 •随喜分享• https://t.cn/R2Wx1Aq

法音 ‖ 依四念处而住

净 慧 赵州茶馆 2022-08-30 06:27 发表于湖北

佛教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次第中,八正道为见道,七觉支为修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为助道,其中四念处是修行的基础。佛陀圆寂时,教诫比丘们要以四依法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以四念处为修行的基本法门。佛陀灭后,比丘要依四念处而住,故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四念处是南传佛教最基础、最盛行的法门,如同中国的净土法门一样普及。在中国,不论男女老少、信佛不信佛的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都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这一佛一菩萨普及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色法与心法

四念处就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苦、空、无常、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五蕴是四念处的观察对象,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包括了身心组成的基本要素,概括来说,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物质就是色法,精神就是心法。五蕴是开“心”合“色”,把六根、六尘合为一个“色”法,把一个“心”法开为受、想、行、识四法。有一部分众生在物质方面的迷惑少,在精神方面的迷惑多,佛陀为此类众生说此五蕴法门。五蕴又称五阴、五众,阴、众、蕴都以积聚为义。

色是物质元素,受、想、行、识都是精神元素,识是主体,受、想、行是主体的思维活动,由受、想、行构成了识对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色以质碍为义,物质都有实体,都有质碍;受以领纳为义,即领取接纳外在的第一感觉;取相为想,想以构造为义,得到一个感受后就要进行分别、构想如何处理它;行以造作为义,对感受的事物分别构想后,要继续运作,与外界物质和内在认识保持联系;识以了别为义,即通过色法与受、想、行的思维活动完成了认识过程,得到一个印象,众生从“识”开始起了分别,形成妄念。

念者,以守境为念,能够把所接受的外在对象,毫不转移地守住,这就是四祖所讲的“守一不移”。“一”是境,是一个对象,就是我们数呼吸的数,数就是境,我们数呼吸就是要把意念放在数字上,这就叫守境,就是念。身、受、心、法都是产生“念”的处所,所以称为处,主观与客观合起来就叫“念处”。修行四念处就是要观察身、受、心、法的虚伪性和不实在性,使心能安住其中,产生禅定。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要破除世间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见。迷惑的众生认为身体是清净的,值得爱乐和珍惜;认为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快乐的;认为自心是常住不变的;认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我”的。“观身不净”就是破除“净”的颠倒见;“观受是苦”就是破除“乐”的颠倒见;“观心无常”就是破除“常”的颠倒见;“观法无我”就是破除“我”的颠倒见。四念处的修行过程是有漏法,修行证道了,四念处就是无漏法。不仅四念处如此,我们所修的一切法门,其发心是无漏的,但修行的过程属于有漏法,从证道的那一刻起,就进入到无漏的境界。

从四念处着力

“观身不净”。主要从五个方面观察不净。第一,种子不净。过去的烦恼业是轮回的种子,父精母血结合成胚胎,形成五蕴,所以是种子不净。第二,住处不净。胎儿处在母腹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为住处不净,此二种主要是指胎儿在母腹中形成的过程。第三,自体不净。我们的身体是由三十六物组成,如皮、毛、筋、骨、血、肉等,如果一层层地解剖开来都是染污不净,令人害怕。不过众生迷惑于外相,觉得人体长得有模有样,男以女为色,女以男为色,产生淫欲贪著。第四,自相不净。人体有九孔常流不净,一口、两眼、两鼻、两耳、大小便道,都是人的呼吸、排泄系统,时刻都有肮脏不净的排泄物流出,即九孔常流不净。第五,毕竟不净。身为不坚之物,人活着的时候就不干净,人死后身体更加不净。印度人死后,尸体被扔到尸陀林里,当作鸟兽的食物。尸体被虫食后就成为粪便,被火焚烧就成为灰炭,埋在地下就成为泥土。“观身不净”主要是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自身,知道我们所执著的身体是一个不净之物,就会发起修不净观的追求和欲乐。佛陀教导比丘修行有二甘露门,一个是安那般那,即息道观,另一个是不净观,由此二法可以进入涅槃之门,故称为甘露之门。

“观受是苦”。“受”属于精神方面,内心与外境的接触就产生感受。接触外界事物的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如喝一杯水,口渴时喝水的感觉就是乐受,喝美味饮料的感觉就是乐受,喝苦涩饮料的感受就是苦受,喝一般的水就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亦称为舍受,即对这件事既不起贪心,也不起嗔心,处于一种不可定位的中庸状态,一杯水可喝可不喝,就是一种中庸的感受。苦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苦就是苦上加苦,是由逆境而生的苦,身心本来就苦不堪言,再加上不顺的环境,如刀杖牢狱,使得身心更加苦恼,称之为苦苦。坏苦就是快乐变化之苦,是从顺境而生的苦,顺利的环境不会天天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时觉得快乐,但快乐很快就会结束,快乐的结束就是坏苦。行苦就是五蕴运行之苦,内心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一个主意还没有想好,环境就发生了变化,等再想一个主意,环境又发生了变化,思想总也赶不上环境的变化,赶不上因缘的迁流,这就是行苦。此外还有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

我们人生所面对的无非是一个“苦”字,四圣谛中第一个真理就是“苦谛”,这是千古以来谁也无法否认的,这是佛陀对我们现实生活非常深切明了的总结。苦不分贫富贵贱,对于所有的众生来说都是平等的,穷人有苦苦,富人有坏苦,思虑过多、执著太深的人,在环境瞬息变化中会产生种种的焦虑和痛苦,那就是行苦。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总处在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变化之中。生就是一个念头的生起;住就是念头的相对稳定;异就是变化迁流,在感觉到稳定的时候,已经在迁流,已经在变化;灭就是消失,消失并不是某件事没有了,而是由这件事的消失引出了下件事。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会多一法,也不会少一法,物质是存在的,只不过处在无常变化当中。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不是在消失,而是在相互转换位置。我们平常人认为心是常住不变的,但实际上心在不停地四相迁流,所以心是无常的。

无常有三种。第一是生死无常,也叫分段无常。我们凡夫的生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起变化,一个阶段就是一期的生命。一期的生命可以是十年二十年,也可以是一百年。分段时间最长的是(黄梅)老祖,活了一千零七十二年,但这个分段之身毕竟还是要消亡的,世间的一切都处在迁流变化之中。第二是念无常。我们的心念也是在刹那之间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环节,生不是稳定的,住不是稳定的,异、灭更不是稳定的,念念都在生、住、异、灭,迁流变化,相续不断。第三就是自性无常。一切有为法本性无常,没有一件事可以留得住,一切的法就像大江的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夫子在岸边看到大江的流水奔腾不息,感叹人生如同流水一般浪涌波腾。哲人们能洞察到事物的无常,只有我们这些痴迷的众生才觉得有常法可得,“我”是真常。

“观法无我”。“无我”包括“众生无我”和“法无我”。“众生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就是在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主宰者。“我”有主宰、自在、自由三义。“‘我’要如何如何”,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自在”已经没有了,你的“自由”也没有了,你的“主宰”已经不存在了。人的观点永远落后于客观形势,一切事物都在急剧地生灭变化,永远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佛陀告诉我们要用无住的智慧来观察迁流不息的万事万物,我们才能在变化中找到“变者不变”的那个东西,能明白这件事物,我们的痛苦就结束了。

我们出家人特别要以四念处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既要保护身体的健康,也不要过分用心保养,经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每天都以此为寄托,以此为住处,以此为修行的法门,我们就心有所住,心有所安,心有所归。

(注:本文选自《紫云禅话》,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白酒:该板块VV近期也是一直提醒布局机会,且VV加了不少子弹,今天表现还是相对较好的。我要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挫折已经是挫折了 不要反复拘泥于过去
  • 他挚友:哼~那么你老婆是谁?!
  • 为什么你们带生物学家阴井女士的《染色论》经久不衰,因为你们坂狗也爱跳靴靴 还有什么毕业为大 ,我们这是黑挑酸匿名树洞,但是弱智发言可不要无中生,还造谣高桥南的。
  • 总之就是很开心(很开心#FF14[超话]##芝诺光# 把最近的两张芝诺光一起发发!wwww常驻体型是猫娘(p1)/龙男(p2)偶尔也会发点和亲友的文/画相关pv
  • 亲春啊…B站看到刘涛剪辑的我直呼内行[作揖]P1 第一次见到,怕怕P2 第二次见到,蛇啊,还是怕怕,外加没从慕沙的阴影中走出来…P3 第三次见到,还行P4 第
  • 很好穿今天下午一点 #库洛米联名款运动鞋#二团 #转/发/抽/奖/# 专平一位送鞋子一双 截定开蝴蝶结鞋夹为购买鞋子就送 多种夹法双色鞋带 可分开or合并搭
  • 3174【投稿】这张卡10R叫Unworthy Soul配文是"You are not worthy of the power you hold.&q
  • so sweet so tight I won't bite unless u likeher lips I could kiss them all day i
  • 第二天起来一看五月雨没了[苦涩]ps:为了地下城把我家平野前田俩崽崽拉出来花札练级了[允悲]#cv风镜[超话]# To镜:另P嘻镜[lìng pì xī jìn
  • YZG与你一起倒计时,相约NBPL [给力][给力] !#永劫无间职业联赛NBPL# 常规赛:【单排】AB组赛事,共3场,17:00 — 19:20YZG丶Eg
  • 【《如龙:维新极》新实机演示将于11月25日公布】世嘉宣布,将于11月25日在YouTube上发布如龙工作室最新情报节目,届时将有《如龙:维新!极》是以2014
  • ——Vivienne_Kwon.2022.10.01. 22:22❄️@摩登兄弟刘宇宁 ❄️黑T·顺毛·唱歌·迷人❄️#刘宇宁宁远舟# . ❄️#刘宇宁一念关山
  • Yole 新闻 | 先进封装:由巨头推动的强劲势头“我们 Yole Intelligence 团队清楚地看到先进封装正随着前端工具与技术的使用而发展"
  • Dạo trc Cá ra album riêng và rất bận. Khỉ thì chuyển về ktx r vì bảo ở nhà buồn
  • #毛煜鑫[超话]# myx#毛煜鑫# | “ , ” 我会永远向着你因为你是太阳我是向日葵” #毛煜鑫[超话]# myx#毛煜鑫#
  • 星汉(不包括月升)的程少商是这几年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凌不疑的武将、深情、权谋设置全长在我的审美点上!-⚠️参观建议1⃣️二楼以观赏为主,一楼多了很多互动的场景,
  • 采用100%棉面料,满足你们对衣物亲肤细腻的需求,有一定的厚实度,适合春秋穿着,直接单穿也不会扎人刺激,喜欢叠穿的小仙女可再内搭一件白 T ,保持一定的层次感,
  • 然而Kathinka Zitz决不止是一个爱或不爱的诗人,她是一个带着血的战士。这个点被蚊子吵的睡不着.....随便发点这几天乱七八糟的吧相册有什么发什么新买的
  • #周诗雨[超话]##周诗雨翻牌# 我算是周诗雨的路人粉吧,经常有关注她,对她很有好感 印象中就是一个小小女生,挺可爱单纯的。我入河时间并不长,但也不短,就从我入
  • 在调整了种族、体重以及久坐时间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的升高,共患病患者45岁时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在共患病男性受试者中,相比于非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