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15
  

水潦和尚云。若说一法。十方诸佛收入一法中。百千妙门在一毛头上。千圣同辙。决定不别。普照十方。犹如明镜。心地若明。一切事尽皆看破。从上已来。以心传心。本心即是法。

  
仰山和尚云。顿悟自心无相。犹若虚空。寄根发明。即本心具恒沙妙用。无别所持。无别安立。即本地。即本土。

  
大颠和尚云。老僧往年见石头和尚。问曰。阿那个是汝心。对云。言语者是心。被师喝出。经日却问。前日既不是心。除此之外。何者是心。师云。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外。直将心来。对云。无心可来。师云。汝先来有心。何得言无心。无心尽同谤。我。时于言下大悟。即对云。既令某甲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和尚亦须除之。师云。我除竟。对云。将示和尚了也。师云。汝既将示我心如何。对云。不异和尚。师云。不关汝事。对云。本无物。师云。汝亦无物。对云。既无物。即真物。师云。真物不可得。汝心现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

  
三平和尚偈云。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浑无事。体用无妨分不分。又偈云。见闻知觉本非因。当体虚玄绝妄真。见相不生痴爱业。洞然全是释迦身。

  
安国和尚云。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处而显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现。若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风幡不动。是心动。有檀越问。和尚是南宗北宗。答云。我非南宗北宗。心为宗。又问。和尚曾看教不。答云。我不曾看教。若识心。一切教看竟。学人问。何名识心见性。答。喻如夜梦。见好与恶。若知身在床。上安眠。全无忧喜。即是识心见性。如今有人。闻作佛便喜。闻入地狱即忧。不达心佛。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忧喜。

  
归宗和尚云。即心是佛。彻底唯性。山河大地。一法所印。是大神咒。真实不虚。是诸佛之本原。菩提之根骨。佛何者是。即今言下是。更无别人。经云。譬如一色。随众生见。得种种名。一切法唯是一法。随处得名。

  
大悲和尚云。能知自心性含于万法。终不别求。念念功夫。入于实相。若不见是义。勒苦累劫。亦无功夫。

  
草堂和尚云。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宏纲忽举。万目自开。心佛双照。观也。心佛双亡。止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也。

  
百丈慧海和尚。因拨火示沩山灵祐。因兹顿悟。百丈乃谓曰。此暂时岐路。经云。欲见佛性。当观因缘时节。时节既至。如迷忽悟。似忘忽忆。方省旧道己物不从他得。是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得无法。秖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是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又广语问云。见不。答。见。又问。见复如何。答。见无二。既云无二不以见见于见。若见更见。为前见是。为后见是。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所以云。不行见法。不行闻法。不行觉法。诸佛疾与授记。又云。自心是佛。照用属菩萨。自心是主宰。照用属客。如波说水。照万有以显功。若能寂照。不存。玄旨。自然贯于今古。如云神无照功。至功常存。又云。如今欲得蓦直悟解。但人法俱泯。俱绝。俱空。

  
盘山和尚云。大道无中。复谁前后。长空绝迹。何用量之。空既如是。道岂言哉。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非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人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大梅和尚。初问马祖。如何是佛。答。即汝心是。问。如何是法。答。亦汝心是。问。祖无意耶。答。汝但识取自心。无法不备。后住梅山。示众云。汝等诸人。应当各自明心达本。勿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汝等欲得其本。但识取汝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但心不附一切善恶而生。即知万法本自如如。时有学人。问。心外别无法耶。答。祖佛是汝心生耳。心是万法之本。岂别有法过于心耶。释曰。如六祖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以诸佛是极善边际。众生是极恶边际。以善恶收尽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归心体。但有微毫之法。皆是思想心生。如寒山子颂云。万机俱泯迹。方见本来人。泯之一字。未必须泯。以心外元无一法。所见唯心。如谷应自声。镜写我像。秖谓众生不达。鼓动心机。立差别之前尘。如空华起灭。织无边之妄想。似焰水奔腾。不复一心本源。故令泯绝。若入心体。虽云湛然。不落断灭。自然从体起用。周遍恒沙。又大梅云。此心法门。真如妙理。不增不减。种种方便。善能应用。当知总是此性本来具足。不生不灭。能知三世一切作用。所以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岩头和尚云。于三界中。有无。唯自己知。更无余事。但识自己本来面目。唤作无依。神荡荡地。若道别有法有祖。赚汝到底。但向方寸中看。迥迥明朗。但无欲无依。便得决了。高城和尚歌云。无相心。能运耀。应声应色随方照。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寻无头。复无尾。焰光运运从何起。只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心心复尔。不居方。何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谩别求的。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华针。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识取心。了取境。识心了境禅河静。若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千顷和尚云。一切众生。驴骡象马。蜈蚣蚰蜒。十恶五逆。无明妄念。贪嗔不了之法。并从如来藏中显现。本来是佛。只为众生。从无始劫来瞥起一念。从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来。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超正觉。岂用教他多知多解。扰乱身心。所以菩提光明。不得发现。汝今但能绝得见闻觉知。于物境上莫生分别。随时着衣吃饭。平常心是道。此法甚难。学人问。和尚。夜后无灯时如何。师云。悟道之人。常光现前。有什么昼夜。问。何不见和尚光。师云。拟将什么眼见。学人云。世人同将现在眼见。师弹指云。苦哉。一切众生。根尘相涉。从无始来。认贼为子。至于今日。常被枷锁。汝将眼见。意识分别。拟求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转。如此之人。对面隔越。

  
惟政和尚云。古圣今圣。其理齐焉。昔日日。今日日。照不两鲜。昔日风。今日风。鼓无二动。一滴之水润焉。大海之水润焉。又颂云。一念得心。顿超三界。见无所见。贪嗔烂坏。

  
牛头山忠和尚。学人问。夫入道者。如何用心。答曰。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汝但任心自在。不须制止。直见直闻。直来直去。须行即行。须住即住。此即是真道。经云。缘起是道场。知如实故。又问。令欲修道。作何方便而得解脱。答曰。求佛之人。不作方便。顿了心原。明见佛性。即心是佛。非妄非真故。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问。真如妙法。理智幽深。浅识之徒。如何得见。答曰。汝莫谤佛。佛不如是。说。一切诸法。非深非浅。汝自不见。谓言甚深。若也见时。触目尽皆微妙。何以高推。菩萨。别立圣人。且如生公云。非曰智深。物深于智耳。此伤不逮之词耳。汝莫拣择法。莫存取舍心。故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夫经者。以身心为义。华严经云。身是正法藏。心为无碍灯。照了诸法空。名曰度众生。

  
夹山和尚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大安和尚云。汝诸人各自身中。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览一切善恶音声。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识。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两脚牙子。大檐得石二檐。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伊倒地。且是什么。汝若觅毫发。即不可见。故志公云。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长沙和尚偈云。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为众刹。悟时刹海是真心。身界二尘元实相。分明达此号知音。又学人问。尽法界众生识心。最初从何而有。偈答云。性地生心主。心为万法师。心灭心师灭。方得契如如。

  
龙牙和尚云。夫言修道者。此是劝喻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槃。百千异号。皆是假名。虽有多名。而无多体。会多名而同一体。会万义而归一心。若识自家本心。唤作归根得旨。譬如人欲得诸流水。但向大海中求欲识万法之相。但向心中契会。会得玄理。举体全真。万像森罗。一法所印。

  
德山和尚云。若有一尘一法。可得。与汝执取生解。皆落天魔外道。只是个灵空。尚无纤尘可得。处处清净。光明洞达。表里莹彻。又云。汝莫爱圣。圣是空名。更无别法。只是个炟赫灵空。无碍自在。不是庄严修证得。从佛至祖。皆传此法而得出离。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航子非常伤心,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和小朱表明自己的心意,也意识到通过游戏维系的感情终究还是敌不过现实生活TAT航子决定将自己的逆水寒手游账号出售,这个账号承载着他
  • #sky光遇共号[超话]# 共个鸟鸟号呀老婆们是要长共(是我共你的哦)有供号经验 共过三全 伞鸟有信誉图的想要个神仙号主老婆呀方案以下1⃣️5➕6或者10➕6看
  • 每看完一集,都有种清泉流过心间的舒适感,整个人都放松舒展了~~恬淡悠闲的乡村生活,天然呆的魔女,萌萌哒的魔使 善良的朋友们,怨念的萝卜妖,没什么用途的小魔法,会
  • ONU Mulheres Brasil Em todo o mundo, milhões de pessoas estão do lado certo da
  • 对于国内各家高科技企业的高管们必须要小心每一次国外出差,即使是过境转机也必须当心,因为你不知道美国的爪牙会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等着你自投罗网!美国是见不得中国的好,
  • ✅爵士吧:想要感受30年代歌舞升平的夜上海,一定要来这里,表演者是一群平均年龄80 的老年爵士,是和平饭店的另一个传奇,记得要提前预约!这样我们给最佳的选股标准
  • 了、做好病虫害管理8、适时采收荷兰豆、甜豌豆是以采收嫩英出口国外和供应市场,采收标准一般是在开花后10天左右,果英已充分长大,当豆英饱满不露仁,鲜嫩青绿,英长6
  • 了、做好病虫害管理8、适时采收荷兰豆、甜豌豆是以采收嫩英出口国外和供应市场,采收标准一般是在开花后10天左右,果英已充分长大,当豆英饱满不露仁,鲜嫩青绿,英长6
  • སྐལ་བ་བཟང་སོང་། བྱང་ཕྱོགས་ཤམ་བྷ་ལ་ཡི་ཞིང་ཁམས་ན།། བཅོམ་ལྡན་དུས་ཀྱི་འཁོར་ལོའི་སྐ
  • 人家依然稳步向上,反观大A十年3000点保卫战…大 A 是一个迷,股市与什么经济好坏,汇率贬值外资流出,贸易地域安全都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就连
  • ✅爵士吧:想要感受30年代歌舞升平的夜上海,一定要来这里,表演者是一群平均年龄80 的老年爵士,是和平饭店的另一个传奇,记得要提前预约!✅华懋阁:想要将浦江两岸
  • 你没有看错,国内卖的最火爆的一款辣椒酱~老干妈,价格还数国内最便宜,国内一般一瓶也就是10元左右,在欧洲和美国等地方价格至少翻三倍,这也说明老干妈在国内真的是良
  •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米国的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官们,几乎都能够为着米国的国家利益在努力着?所以说,我们努力,我们尽力,我们打拼,可以说是为了:祖国,人民,为了华夏民
  • 图1这段话……说实话我要是美国人,我看到图1这段话,我已经直接气炸了。这个名字……咱就这么说吧,这个名字确实挺符合它本人。
  • 例如,塞拉伦加·阿尔巴村(Serralunga d’Alba)就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划分工作,其葡萄园的边界也相当明确;而梦馥迪·阿尔巴村(Monforte d’A
  • 不过,这么复杂的关系,赖佩霞最后说她是“中国人”还是值得称赞的。赖佩霞拥有美国国籍,但她却说自己出生在台湾,所以是“中国人”。
  •   傅三皮一紧,下意识地挺直身板,对着这个平常没什么交流的弟弟一点头:“快洗手吃饭,就等你了。   傅三皮一紧,下意识地挺直身板,对着这个平常没什么交流的弟弟
  • #KPL清融[超话]##清融选手永远期待# 突然发现小融跟阳教正在创造kpl的历史第一个联赛三连冠(21春、秋、22春)第一个杯赛三联冠(21挑、22挑、22世
  • 只不过前人留下了太多坑,如何平衡新内容开发、老内容优化是个问题,理解你的工作量分配难度,建议在游戏内定期开启相关问卷,由玩家在数十条预优化方案之中选择,按照优先
  •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年轻又稳重的他;一个寡言罕语却言简意赅的他;一个宁做十分,不说一分的他;一个做人谦虚低调却又做事拼命做到极致的他,一个最young老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