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 【打好“组合拳” 点燃“新引擎”】

做强城市经济,促进中心城市成长;以“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万名干部沉到一线,摸实情、解难题;民生实事压茬推进……2021年,我市坚持培育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引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21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按照“一三五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打出了一套高质量赶超发展“组合拳”,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开创了邢台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1: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 加速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很刺激,身临其境,太真实了!”近日,走进河北工业大学(邢台)科技园,市民张先生正在某公司展位内体验VR滑雪。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互联网行业……科技园内产业聚集,一栋栋楼宇好比一个个“立起来的开发区”,这里也被称为“空中经济森林”。
开展中心城市成长行动,是我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时代,如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力?邢台市委书记钱三雄给出答案:要坚持产城融合,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集聚度、辐射力。要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创意经济、电子商务等城市经济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单位空间的效益。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现代化水平。
截至11月底,我市建成运营城市经济综合体46个,入驻企业3315家,贡献税收19.54亿元,带动就业4.14万人。
此外,我市2021年谋划实施了“十大标配”项目42个,任务目标启动30项。“‘十大标配’工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邢台机场建设。”邢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宝战说,“邢台机场项目是打造京津冀机场群的重要项目,也是邢台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机场运营前5年,力争年旅客吞吐量由15万人次逐年增长至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由500吨逐年增长至1300吨。”

关键词2:共同富裕
聚力“千斤粮、万元钱” 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划沟、播撒菌种、平地……冬日里,宁晋县盛吉顺羊肚菌种植基地的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去年我们收获了20万斤羊肚菌,收入超1000万。今年,我们扩增种植200亩,预计总收入将超2000万元。”盛吉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建梅信心满满。
“千斤粮、万元钱”生产模式,让广大农民更有盼头、有奔头。2021年,我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四梁八柱”之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亩均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先后引进君乐宝威县基地、节水型加州鲈鱼养殖等一批好项目,成功申报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了3个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我市实施“万元钱”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工程,截至11月底,已建成10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新增“万元钱”产业面积94.62万亩,“万元钱”种植基地2000余个。

关键词3:“急难愁盼”
“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 服务好群众和企业
今年9月的一天,任泽区西固城乡路村包村干部刘彦峰在微信群内看到一条村民求助留言:这么大的积水,啥时候是个头啊,水下不去小麦怎么种啊!
刘彦峰和同事们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联系上级部门,邀请区水务局专家到田地里研究排水工作。经过与水务局沟通并申请同意后,决定向地势更为低洼的顺水河引流排水,在其沿岸掘开3个排水口,将大量积水引入顺水河。并迅速调动乡村干部、党员群众400余人次,钩机(挖掘机)200台次,确保涉及的土地应排尽排。
守初心、担使命,就要在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
今年,我市扎实开展“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活动,利用4个月时间组织全市万名干部,走访十万户困难家庭,帮扶万家重点企业,全力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我市共走访困难家庭10万余户、企业(项目)8054个,收集并解决群众“微心愿”和企业问题7.6万余个,解决率达99.89%。从城镇到乡村、从田间地头到厂矿企业,处处都能见到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便民惠企实事的身影。
此外,邢台市委宣传部、邢台市文明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搭建市、县、乡(街)、村(小区)4级共计8500多个线上“百姓议事厅”微信群,致力解决“小问题无处反映、反映后响应慢、响应后解决慢、解决后又可能反弹”的难题。目前,“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已解决民生诉求5万余件。

关键词4:民生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展好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民生事业,让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就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午放学铃声响起,邢台市郭守敬小学的学生们,奔向学校的各个活动场所,踢足球、跳街舞、下围棋、听绘本故事……校内免费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周一至周五下午的放学铃成了该市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预备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邢台市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实施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行动,推进“双师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参与率已达100%(不含全寄宿学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层群众卫生健康守门人。2019年,邢台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队伍建设与管理、规范管理与信息化、绩效考核与奖惩、财政投入与保障“四大长效机制”,二级以上医院电子健康码上线应用率达到98%,排在全省首位。
“医护人员定期上门给我测血压、血糖,指导我进行康复训练。医生还根据我的身体情况及时调配药物,送药上门,真是太贴心了。”今年69岁的南和区和阳镇路庄村村民回焕芬对居家护理服务非常满意。
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我市积极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农村养老新路径,目前全市已有110个医疗机构建成“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模式,178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有74家增设养老服务职能,大大减轻了农村“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负担。
时序更替,岁月流金。回看这一年,在充满生机的邢襄大地上,邢台市为2021年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未来,邢台市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在“十四五”时期推动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来源:人民网 河北频道

苏州一对门卫老夫妻三次“劝学”改变了这位女大学生的一生……



 

据光明网报道:

光明网官方帐号

这两天,来自宁夏银川的女教师刘爱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20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一对苏州老夫妻,那是她这么多年念念不忘的恩人。原来,在她18岁孤身来江苏苏州求学时,因多种原因曾经三次萌生退学的念头,在校园里做保安和保洁工作的一对老夫妻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无微不至地温暖了这位女大学生的心,让她得以顺利毕业。

因多次搬家,刘爱琴和老人失去了联系。近日,她终于在媒体和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这对老人,昨晚,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说:“如果当时没有爷爷奶奶的帮助,一次次把我从逆境中拉了出来,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

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一劝

18岁女生离家数千里求学 三次萌生退学念头

12月13日晚上10点多,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刚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刘爱琴。刘爱琴2001年就读于苏州科技学院(现为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200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现在是宁夏当地一所高校的老师。

刘爱琴告诉记者,她当时的异地求学之路并不顺利,第一次离开小县城孤身一人来到2000公里以外的城市上大学,非常不适应,多种原因让她三次萌发了退学念头。“上大一的时候,刚去苏州这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感觉一下子离家那么远,后悔没有报一个离家近的学校。”孤独无助的刘爱琴没能调整好自己,再加上当时家庭也挺困难,各方面都不适应的她想放弃,准备退学。

一天中午,写好退学申请的刘爱琴准备去系里找辅导员审批,在楼道里遇到了门卫爷爷。

“爷爷问我有什么事情,我告诉他是找辅导员,想退学,爷爷一听我要退学就有点着急,劝慰我,他感觉有点说不动我,就说‘要不让奶奶跟你说说’,就把我带到他们门卫室里,他们跟我聊了好久,我就没有那么难受了,没有那么想退学了。”刘爱琴说。

再劝

为省钱天天啃馒头 门卫老夫妻嘘寒问暖伸援手

刘爱琴口中的爷爷和奶奶就是当时在教学楼里偶遇的门卫爷爷吴士良和他的老伴沈雪英。这对和善的老夫妻在她最无助想放弃的时候,不断鼓励开导她。刘爱琴回忆,过了一段时间,又因为课程有些跟不上,她再次萌生退学念头,“我的基础比较差,尤其英语课,有点跟不上,又有点想退学。”

刘爱琴表示,当时她年龄比较小,性格偏内向,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朋友,遇到事情也没有人可以交流排解,就又想放弃,于是再次找辅导员准备退学。“我刚要去找老师,在楼里又碰到奶奶了,她又开导了我好久。说刚开学大家都是一样的,慢慢调整一段时间就好了。”听了老人的耐心劝慰,刘爱琴觉得不能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迎接挑战,慢慢也就打消退学的念头了。

刘爱琴也坦言,中间还有一次因为军训,想过退学,也是爷爷奶奶的劝慰把她拉了回来。

因为家庭贫困,刘爱琴为了省钱经常只吃馒头,吴士良夫妇看到了非常心疼,隔三差五做了可口的饭菜把刘爱琴叫去“开小灶”。“奶奶在宿舍楼打扫卫生,打扫完就在门口等我放学,拉我过去一起吃饭。”

刚开始,刘爱琴有点不好意思,沈雪英就对她说,不用客气,都是自家烧的,随便吃。“奶奶还跟我聊天,问我读书读得怎么样,跟同学关系怎么样,特别关心我,真的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慢慢地,刘爱琴就没有那种拘束感了,跟老夫妻俩走得很近,“奶奶经常做了好吃的,叫我过去吃点。”

大二、大三的暑假,刘爱琴为了省路费都没有回家,留在苏州做家教赚些生活费。“因为放暑假,爷爷奶奶回西山老家了,他们还带着我回家过周末。”老夫妻俩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她,吴老儿媳还带她去镇上买了新裙子和鞋子。“婶婶(吴老儿媳)帮我买了条粉色的裙子,现在还在我老家呢!我也舍不得穿,有重要的事情才会穿,因为这不仅是一条裙子,更是浓厚的情谊,我一直珍藏着。”

重逢

搬家不慎遗失地址 多次苦寻恩人终于再相见

大学毕业后,刘爱琴回到宁夏银川,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心存感激的她一直与吴老夫妻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来因为几次搬家,刘爱琴不小心弄丢了吴老家的地址,一时心急如焚。

“2008年,我回过苏州,回母校想找爷爷奶奶,但他们都已经退休了,然后打电话到镇里、村里找,但一直找不着,那时我就特别失望,也很失落。”刘爱琴介绍,回来之后,她多次联系寻找苏州这对热心老夫妻,但都没有找到。

“每次想起那些往事的时候就很难受,就想再找找爷爷奶奶,不知道这辈子能否完成心愿。”今年12月初,刘爱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苏州当地媒体寻求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州媒体和警方的助力下,刘爱琴终于找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爷爷奶奶,一桩尘封了20年的感人故事才得以被外人知晓。

12月13日傍晚,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蔡村的吴士良老人的家里。89岁的吴老身体不太好,躺在床上,对于20年前他热心伸援手帮助小刘的事情已记不清。89岁的老伴沈雪英身体还很健朗,不时进屋照看,给吴老塞好被子。

时隔20年,沈奶奶对于以前的事一时也没想起来,但与刘爱琴视频通话时一下就认出来了,“是小刘那姑娘,她一个人跑这么远来上大学挺不容易的。”沈奶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看小姑娘离家很远,独自一人求学很艰辛,刚开始不适应、想退学,就给她开导了几次,鼓励她读下去。看小刘为了省钱整天吃馒头很心疼,“吃馒头怎么能有营养?我就烧了菜叫她过来一起吃。这没什么的,不要放在心上。”

她说

“会将这份温暖和爱心 努力延续、传递下去”

“找到爷爷奶奶我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刘爱琴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那天晚上通过视频看到久违的恩人非常激动,“奶奶其实变化不大,她一直感觉挺年轻的,爷爷变化还是挺大的,爷爷当时挺精干,看着挺精神,但那天看到爷爷已经记不清以前的事情了,心里还是特别难受。”

吴老的儿子吴建军表示,刘爱琴比他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当时父母觉得她和自己孙子孙女一样有亲切感,就多关注、帮助了些。“我公公婆婆那时在学校也是临时工,每个月工资很少,但他们都很热心,在小刘三次想退学的时候鼓励她,生活上给予帮助。”儿媳沈云妹说道。看到刘爱琴如今事业有成、儿女双全,沈奶奶一家都非常欣慰。“她有两个宝宝,可爱得很!”视频里,沈雪英看到围着刘爱琴的两个孩子,也乐开了花。“有空带着孩子一起来苏州玩,我们全家都欢迎你!”沈奶奶开心地说。

刘爱琴告诉记者,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回家经常和父母讲苏州爷爷奶奶帮助她的事,父母也心存感激,一直想当面感谢。她准备明年暑假,带着父母一起来苏州探望吴老一家。“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时光不容我们再等了,以前条件不允许,现在交通发达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一点,我会尽可能多去看看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得到爷爷奶奶的帮助,改变了我的一生,要是当时没有爷爷奶奶的鼓励帮助,我都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上大学。这份情谊我永远心存感激。”刘爱琴表示,现在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她也一直践行、延续着这份爱。“爷爷奶奶当年给我传递的这份温暖与爱心,我会努力延续,传递给我的学生。”她表示,每次遇到学生有困难时,就想到爷爷奶奶当时对她的一些帮助,“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帮助,我都一直记着,我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我的学生。”

视频时,刘爱琴也对吴老先生夫妇说道:“你们给我们传递的这份爱心,我会继续传承下去。”

来源: 扬子晚报

老金:这么件小事,看得老金眼泪哗哗!希望爱不但能传递,而且会辐射!!!

苏州一对门卫老夫妻三次“劝学”改变了这位女大学生的一生……



 

据光明网报道:

光明网官方帐号

这两天,来自宁夏银川的女教师刘爱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20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一对苏州老夫妻,那是她这么多年念念不忘的恩人。原来,在她18岁孤身来江苏苏州求学时,因多种原因曾经三次萌生退学的念头,在校园里做保安和保洁工作的一对老夫妻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无微不至地温暖了这位女大学生的心,让她得以顺利毕业。

因多次搬家,刘爱琴和老人失去了联系。近日,她终于在媒体和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这对老人,昨晚,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说:“如果当时没有爷爷奶奶的帮助,一次次把我从逆境中拉了出来,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

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一劝

18岁女生离家数千里求学 三次萌生退学念头

12月13日晚上10点多,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刚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刘爱琴。刘爱琴2001年就读于苏州科技学院(现为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200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现在是宁夏当地一所高校的老师。

刘爱琴告诉记者,她当时的异地求学之路并不顺利,第一次离开小县城孤身一人来到2000公里以外的城市上大学,非常不适应,多种原因让她三次萌发了退学念头。“上大一的时候,刚去苏州这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感觉一下子离家那么远,后悔没有报一个离家近的学校。”孤独无助的刘爱琴没能调整好自己,再加上当时家庭也挺困难,各方面都不适应的她想放弃,准备退学。

一天中午,写好退学申请的刘爱琴准备去系里找辅导员审批,在楼道里遇到了门卫爷爷。

“爷爷问我有什么事情,我告诉他是找辅导员,想退学,爷爷一听我要退学就有点着急,劝慰我,他感觉有点说不动我,就说‘要不让奶奶跟你说说’,就把我带到他们门卫室里,他们跟我聊了好久,我就没有那么难受了,没有那么想退学了。”刘爱琴说。

再劝

为省钱天天啃馒头 门卫老夫妻嘘寒问暖伸援手

刘爱琴口中的爷爷和奶奶就是当时在教学楼里偶遇的门卫爷爷吴士良和他的老伴沈雪英。这对和善的老夫妻在她最无助想放弃的时候,不断鼓励开导她。刘爱琴回忆,过了一段时间,又因为课程有些跟不上,她再次萌生退学念头,“我的基础比较差,尤其英语课,有点跟不上,又有点想退学。”

刘爱琴表示,当时她年龄比较小,性格偏内向,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朋友,遇到事情也没有人可以交流排解,就又想放弃,于是再次找辅导员准备退学。“我刚要去找老师,在楼里又碰到奶奶了,她又开导了我好久。说刚开学大家都是一样的,慢慢调整一段时间就好了。”听了老人的耐心劝慰,刘爱琴觉得不能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迎接挑战,慢慢也就打消退学的念头了。

刘爱琴也坦言,中间还有一次因为军训,想过退学,也是爷爷奶奶的劝慰把她拉了回来。

因为家庭贫困,刘爱琴为了省钱经常只吃馒头,吴士良夫妇看到了非常心疼,隔三差五做了可口的饭菜把刘爱琴叫去“开小灶”。“奶奶在宿舍楼打扫卫生,打扫完就在门口等我放学,拉我过去一起吃饭。”

刚开始,刘爱琴有点不好意思,沈雪英就对她说,不用客气,都是自家烧的,随便吃。“奶奶还跟我聊天,问我读书读得怎么样,跟同学关系怎么样,特别关心我,真的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慢慢地,刘爱琴就没有那种拘束感了,跟老夫妻俩走得很近,“奶奶经常做了好吃的,叫我过去吃点。”

大二、大三的暑假,刘爱琴为了省路费都没有回家,留在苏州做家教赚些生活费。“因为放暑假,爷爷奶奶回西山老家了,他们还带着我回家过周末。”老夫妻俩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她,吴老儿媳还带她去镇上买了新裙子和鞋子。“婶婶(吴老儿媳)帮我买了条粉色的裙子,现在还在我老家呢!我也舍不得穿,有重要的事情才会穿,因为这不仅是一条裙子,更是浓厚的情谊,我一直珍藏着。”

重逢

搬家不慎遗失地址 多次苦寻恩人终于再相见

大学毕业后,刘爱琴回到宁夏银川,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心存感激的她一直与吴老夫妻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来因为几次搬家,刘爱琴不小心弄丢了吴老家的地址,一时心急如焚。

“2008年,我回过苏州,回母校想找爷爷奶奶,但他们都已经退休了,然后打电话到镇里、村里找,但一直找不着,那时我就特别失望,也很失落。”刘爱琴介绍,回来之后,她多次联系寻找苏州这对热心老夫妻,但都没有找到。

“每次想起那些往事的时候就很难受,就想再找找爷爷奶奶,不知道这辈子能否完成心愿。”今年12月初,刘爱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苏州当地媒体寻求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州媒体和警方的助力下,刘爱琴终于找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爷爷奶奶,一桩尘封了20年的感人故事才得以被外人知晓。

12月13日傍晚,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蔡村的吴士良老人的家里。89岁的吴老身体不太好,躺在床上,对于20年前他热心伸援手帮助小刘的事情已记不清。89岁的老伴沈雪英身体还很健朗,不时进屋照看,给吴老塞好被子。

时隔20年,沈奶奶对于以前的事一时也没想起来,但与刘爱琴视频通话时一下就认出来了,“是小刘那姑娘,她一个人跑这么远来上大学挺不容易的。”沈奶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看小姑娘离家很远,独自一人求学很艰辛,刚开始不适应、想退学,就给她开导了几次,鼓励她读下去。看小刘为了省钱整天吃馒头很心疼,“吃馒头怎么能有营养?我就烧了菜叫她过来一起吃。这没什么的,不要放在心上。”

她说

“会将这份温暖和爱心 努力延续、传递下去”

“找到爷爷奶奶我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刘爱琴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那天晚上通过视频看到久违的恩人非常激动,“奶奶其实变化不大,她一直感觉挺年轻的,爷爷变化还是挺大的,爷爷当时挺精干,看着挺精神,但那天看到爷爷已经记不清以前的事情了,心里还是特别难受。”

吴老的儿子吴建军表示,刘爱琴比他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当时父母觉得她和自己孙子孙女一样有亲切感,就多关注、帮助了些。“我公公婆婆那时在学校也是临时工,每个月工资很少,但他们都很热心,在小刘三次想退学的时候鼓励她,生活上给予帮助。”儿媳沈云妹说道。看到刘爱琴如今事业有成、儿女双全,沈奶奶一家都非常欣慰。“她有两个宝宝,可爱得很!”视频里,沈雪英看到围着刘爱琴的两个孩子,也乐开了花。“有空带着孩子一起来苏州玩,我们全家都欢迎你!”沈奶奶开心地说。

刘爱琴告诉记者,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回家经常和父母讲苏州爷爷奶奶帮助她的事,父母也心存感激,一直想当面感谢。她准备明年暑假,带着父母一起来苏州探望吴老一家。“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时光不容我们再等了,以前条件不允许,现在交通发达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一点,我会尽可能多去看看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得到爷爷奶奶的帮助,改变了我的一生,要是当时没有爷爷奶奶的鼓励帮助,我都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上大学。这份情谊我永远心存感激。”刘爱琴表示,现在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她也一直践行、延续着这份爱。“爷爷奶奶当年给我传递的这份温暖与爱心,我会努力延续,传递给我的学生。”她表示,每次遇到学生有困难时,就想到爷爷奶奶当时对她的一些帮助,“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帮助,我都一直记着,我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我的学生。”

视频时,刘爱琴也对吴老先生夫妇说道:“你们给我们传递的这份爱心,我会继续传承下去。”

来源: 扬子晚报

老金:这么件小事,看得老金眼泪哗哗!希望爱不但能传递,而且会辐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说:丫丫她不小心踩到了,她觉得很抱歉,她去拿她的小汽车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西西点了点头,说:我没有生丫丫的气了,我和她一起玩她的小汽车。估计听到了我们的对话,
  • 在某些人眼里,我的敬业也许只是想多挣钱而已,这叫不够朋友;有些玩意儿,不是不会,只是不屑而已,今生我们能成为朋友,是前世修来的缘分,衷心祝愿我的朋友们都幸福快乐
  • 都是杀死高彦的凶手 你们生活在光亮里 你们就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前两天我刷到视频的时候当时热度没有这么大 我想再等等 校方也
  • 亲爱的小虎: 原谅我不能陪你走完这一遭,生不逢时,答应你的事也不能完成了,请原谅我未说的出口的秘密 如果来世,我愿出生在和平安稳,那个时代,爱很克制,恨却张扬
  • #第五人格交易[超话]#华为渠蹲短共 现任共号有点事暂时肝不了 可能共个一两周看素质不看技术 你能肝 不毁号就行就是说没空自己打骰子了()让我嫖嫖亮点:
  • #金光彌勒福袋[超话]#中路财神赵元帅圣诞天官中路财神乃商周时代鲁山东人士,姓赵名光明,原居峨嵋山九老洞,黑面浓须武装执竹节钢鞭,跨下黑虎,已修证三乘根道行,
  • 景区内的哈素海湿地,由黄河自然冲击形成,号称“大青山之肾”这里蓄存的水源,改变了周边的生态。”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包钢介绍,“今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我们
  • #白鹿[超话]#[心]#白鹿0923生日快乐#[心] #白鹿新歌你有没有看见一只小鹿# 愿所想皆如愿,所遇皆所期@白鹿my 事事顺心虽然很难,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
  • SCI1区,对你以后的工作还是继续升学都是履历上精彩一笔#江西师范大学[超话]# 最近有一篇关于心理学/教育学文章要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
  • 翻腾不尽的晨雾云海治愈人心的日出日落抬头仰望静谧的星空璀璨的星星点缀深蓝色的夜幕没有比这更美更浪漫的地方了或者在云海之间,欣赏夕阳西下,静待月亮的来临,或许这就
  • 你说我工作差,可我不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呀,我怕我努力起来吓死你。你说我品味没你好,到底是谁眼光差还不知道!
  • 被追问了一万遍的晾晒好物很多麻麻们说想要看宝宝的衣物晾晒,嘿嘿,我来安排辣~[太开心]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宝藏三剑客~-落地晾衣架这个容量真的超大,一次晾晒宝宝2
  • 【我等你,依旧】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所以我等。等你,花开了又谢,等你,枫叶红了又被一片片吹落,等你,霜重雪寒,那一刻,你知否,知否,一人对雪空守,等你,春如
  • 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
  • #阳光信用[超话]##熊猫守护者# hui如果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存在许多比金钱高尚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东西生命是自己
  • 最后,刘云清校长期末寄语:这一年,我们在学党史中,不断坚定信念;这一年,我们在保安全中,交出了完美答卷;这一年,我们沐浴在四敬中,内心不断充盈,希望大家带着追梦
  • 我最近常常想起我们在一起那段日子,我有点后悔,后悔为什么你问我你有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为什么不直接说有,为什么在你想双11那天看电影而我没去,为什么在你上海的朋友
  • #刘宇宁去温暖的地方好治愈#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爱你的人很多 但 我爱的人也很少只有一个@摩登兄弟刘宇宁 ❀━━━━━♡ℒ ♡━━━━━❀
  • ▣·日式火锅·牛肉寿喜烧·▣ 锅物沸腾之间,香气飘荡,一大片牛肉和不停抖动的豆腐,各类蔬菜都是我的心头好。 ▣·烧鸟第②式·酱烧鸡中翅·▣ 平凡又普通的
  • 于是,我们就牺牲当下去换取未来,而不能深入地活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中。真正的力量只有在心智清晰和心灵宁静时才会到来;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我们将会沦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