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买来放在书架上已经很长时间了,因为忙、其实是因为懒(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对吧),直到疫情被封在家里……

这本书看得让人揪心,难受,但又放不下!上校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都在牵引着自己往下看,终于到最后一页,泪像泄了堤的洪落了下来!

感慨,人的命怎么可以这么苦,上天即使不厚待好人,也不要捉弄,和他作对啊!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上校如此聪明、爱国的人,竟因此而让命运跌入了悬崖!心疼上校、心疼林阿姨、心疼作者的前妻,他们本可以拥有好的未来,上校也许会成为副院长,林阿姨会拥有自己的爱情,作者的前妻从此摆脱恶魔的纠缠和真正想爱和爱她的人开启新的人生之旅,可是这就是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虽然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想,上校被抓起来之后,是不是又离奇脱身,展示他真正神奇的一面,可是,我们忘了这就是生活,他再聪明也不过是个凡人,不是神仙!我更无法想到他会疯,无法接受,可静下心来想想,这才是人的情绪使然,才合情合理!面对命运的捉弄,上校却活了近百岁,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书里还有两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1.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2.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自己眼的。


让我更加认清了生活。

《霞霞》

霞霞是我们这一门子大哥家的女儿,辈分上,我比她高一辈,但身高,她比我高很多,所以我小时候把她叫了好多年的姐姐。大哥以前是个乡村老师,我们那有一个岘子,岘子路很难走,两边都是沟,只有人和牲畜才能过去,大哥有一天早上去学校,天太黑,不小心从岘子上掉了下去,摔坏了腰,从此瘫痪在床直到去世。

大哥瘫痪后大嫂就走了,留下了只有几岁的女儿霞霞,卧床的大哥和孤苦伶仃的霞霞就靠六十多岁的三妈来照顾。

几年之后三妈也过世了,于是照顾大哥的担子就压到了霞霞的身上,至于这么多年霞霞是怎么照顾大哥的衣食起居,吃喝拉撒的,我后来一直在外面上学也不得知,直到有一年放假回家,妈妈说,霞霞要结婚了,招了个上门女婿。他叫富正,个子不高,胖墩墩的,人勤快,老实,村里谁家有农活忙不过来,都会叫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干得很卖力,村里人都对他赞赏有加。可是两年后,霞霞却离婚了,至于细节我也不清楚,反正结婚两年,他们没有小孩。离婚不久,大家再次张罗着给霞霞招了个上门女婿,这一次,却招了个懒汉,一年之后生下了儿子帅帅,柴米油盐的琐碎,贫贱夫妻的悲哀,让这个懒汉离家出走了,留下了三代人,三个光棍,自始至终,我没有见过他一次。后来,大哥走了,经别人介绍,霞霞又嫁给了孙家寨沟一个带着女儿的单亲爸爸。和前两个相比,这个算是优秀的,他勤快,健谈,深得长辈的喜欢。每逢村里有什么事,他都会带着霞霞和孩子回来帮忙,可是霞霞还是不满足,她一直想要一个自己的女儿,为了生一个自己的女儿,她一连生了三个儿子。

现在霞霞总共是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始终没能生下自己的女儿。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如是诠,岂特《弥陀》一经不能统摄群机,一代教典之圆顿妙谈,皆当以
  •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朋友询问关心我在上海的状况,我想说我很庆幸在学校,有吃有喝,一日三餐免费且送到门口,有菜有肉。做了志愿者,没有特别的高危,没有特别的累,比其他
  • 《临江仙·七夕六问》 秋夜无心酣睡,今宵且问红鸾。何人伴我再凭栏?何曾弹锦瑟?何日是华年? 霜露凄风寒雨,远帆羇旅孤船。何诗救我客愁眠?何时人历久?何处共婵娟
  • 【佳木斯市汤原县发布18例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黑龙江佳木斯18例阳性感染者轨迹# 4日,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获悉,佳木斯市汤原县发布18例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
  • 跟小胖相处了两天 还是比较怕我 性格跟可乐相反 接回来发现耳朵有点脏 要每天清洗 大概一周时间吧养第二只猫一定要跟原住居民隔离开 要不打的不可开交[微笑]
  • 男人分手后为什么会那么绝情 男生分手后会比女生更绝情,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很多女生认为的他已经放下我了,他不爱我了,或者他已经有别人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今晚好物合集速看呐[打call] 上午好物 下午好物 秋冬服装大合集 【1.8】老耐刀 小号美工刀3把 【29】魔性扭动跳舞仙人掌 【179】森马 男歀保暖
  • 【投稿时间】NO.561 《我靠吃火遍全网》by暮七七,bg,晋江已完结。 写得挺好的一篇美食文,女主是美食博主+吃播,做菜好吃性格开朗,能看得出作者写美食是很
  •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终极预告##牛城说事##邢台生活# 【邢台一男子酒后致人重伤后出逃23年,终被抓获】近日,隆尧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经大量分析研判,远赴新疆,
  • ”小飞反倒一本正经好似在说正事,“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是对的,这就叫知己知彼;锋哥已经告诉我嫌疑人为李雙虹,我就想方设法接近她、了解她;你猜怎么蛰?”这句话倒是提醒
  • 我一上去它们就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有照片里最喜欢的一张是第六张,当时也是拍这里的时候最有感觉,背景的墙面特别干净,应该是重新刷过的,正好衬托了水管(是这样说吗
  • 为国铸核盾,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这位老人,名叫林俊德,他生命中的最后10个小时,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他隐姓埋名52年,扎根戈壁荒漠,见证了中
  • !!
  • 原创 木子左 药自学 经常讲五脏六腑,五脏大家都知道,而六腑有的人就不知道了,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比如全身水液的代谢是肺、脾、肾等共同完成的,
  • 于禁和乐进的故事线,没有任务,我就当看小说了,问题是,他们俩说话,为什么,这么暧昧啊[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 ​​​就是那种经典原耽人设
  • 33啦[笑哈哈]没事没事不老男神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开心在《周生如故》这部电视剧看到了你、“喜欢”了你、可以成为你的粉丝备感荣幸[嘻嘻],因为我也交到好几个好朋
  • 【67岁布鲁斯威利宣布息影家人证实患“失语症”】67岁好莱坞巨星“老布”#布鲁斯威利# (Bruce Willis)因《终极警探》奠定他在影坛中的地位,但北京时
  • 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不可弃也。修炼好自己的品德,言行如一、内外
  • #钟南山称想更快复工复学要继续保持距离##开学复课 为爱护航#4月7日,全市高三学生开学,交警四大队全力保障开封高中,新世纪高中高三学生复学工作,确保校园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