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的恩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前言

卜居杭城有年矣。日久生情,不免对杭州的历史兴味渐浓。提到杭州城,便不能不提起对杭州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钱镠王。如今在西湖的“柳浪闻莺”,吴越国钱氏三世五王的塑像,矗立在肃穆的“钱王祠”里,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曲折神奇的往事。

(一)

关于杭州和钱氏的历史,市面上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追根溯源,最权威的当看“二十四史”中的记载。唐末藩镇割据,皇权旁落。除鼎定中原相继而立的梁唐晋汉周外,尚有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十个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对于唐末乱世到宋大一统这中间的历史,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其中,钱氏建立的吴越国,鼎盛时拥有13州疆域,相当于如今浙江全境、江苏苏州、上海和福建福州市一带。在宋太祖统一北方之后,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纳土归宋”,避免了生灵涂炭,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彪炳史册。记载吴越国钱氏历史的这些文字,存在于《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里面。

《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系北宋薛居正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所修。后,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嫌其文“繁猥失实”,未尽到编纂历史“垂劝诫,示后世”的目的。为“褒贬义例”,他效仿孔子编纂《春秋》的“义例”,用“春秋笔法”对五代历史进行褒贬,遂成《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里对十国的编排体例有所不同,其中对中原王朝称臣奉朔的南平(荆南)、楚、吴越三国被列入《世袭列传》,其他的入《僭伪列传》。欧阳修则认为十国不论是否奉朔中原及改元与否,皆“非中国有也……未足较其得失,故并列之,”将十国列入《世家》进行叙述。查阅钱氏历史,当在《旧五代史》之《世袭列传》二钱镠项下及《新五代史》之《吴越世家第七》中。细查之下,又发现《旧五代史》详细记载了钱氏三代五王即钱镠、钱镠子元瓘、钱镠孙佐、倧和俶的历史,而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里因为钱倧在位仅六个月,故将其纳入钱俶里面一笔带过。再读之,发现《旧五代史》对钱氏多褒扬之辞,而《新五代史》则在最后两段的评述里对钱氏进行了数落。其评价有曰:“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其人比诸国号为怯弱,而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胜其苦。又多掠得岭海商贾宝货。当五代时,常贡奉中国不绝。又曰“盖其兴也,非有功德渐积之勤,而黥髡盗贩,倔起于王侯,而人亦乐为之传欤?考钱氏之始终,非有德泽施其一方,百年之际,虐用其人甚矣,其动于气象者,岂非其孽欤?是时四海分裂,不胜其暴,又岂皆然欤?是皆无所得而推欤?术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人特喜道其中者欤?”

综历代典籍,均对钱氏家族的拓展杭州治理吴越、修浚海塘防御潮患、疏浚西湖美化杭州、保境安民维护统一赞赏有加,为什么在欧阳修笔下却对钱氏多出了如许的负面评价?到底是其他史家曲笔呵护而欧阳修秉笔直书,抑或另有隐情?带着疑惑,我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当输入关键词“欧阳修”和“钱氏”,立马就有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通过搜索,立刻可以得知欧阳修和钱氏家族的恩恩怨怨,以至于钱镠的后世、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亦卷入此公案之中。概言之,大致认为欧阳修贬斥钱氏的原因是由于他的排佛。大家知道,钱氏三世五王,尤其是末代王钱泓俶期间,大兴寺庙,建造佛塔无数,最为著名的有雷峰塔、梵天寺塔、灵隐寺经幢、六和塔和保俶塔。于是,反佛斗士欧阳修便“利用职权”在他所修撰的《新五代史》中,对崇佛的钱镠大加挞伐,进行了较为负面的评价。据说,钱氏后人对欧阳修此种假公济私的做法极其不满。钱氏后人钱勰抓住机会,利用欧阳修“私通甥女案”反戈一击,将欧阳修的名节打翻在地。说来好笑,钱勰仅仅利用欧阳修的一首词,便咬定欧阳修在其甥女七八岁的时候便已经对其有不轨之思。当时其《望江南》词有曰:“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二)

据考证,欧阳修的这首《望江南》,与他其它的一些艳词,其实是早已作之的。但由于家族恩怨,这时被钱勰抖落出来作为他“盗甥”的“暧昧”之据。此事后来又被记载于宋《钱氏私志》,成为一段公案。那钱钟书又是如何卷入此公案的呢?原来,博学低调的钱先生在其选注的《宋诗选》里,对欧阳修的《啼鸟》诗“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言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的“我遭谗口身落此”作了一个看起来非常不显眼的注释:“《居士集》(欧阳修晚年皈依佛教,号“六一居士”,作品归集为“居士集”)目录以此诗编在庆历六年。庆历五年欧阳修因甥女张氏暧昧之事,被人诬告,他出知滁州。‘谗口’就指捕风捉影攻击他的政敌。”钱先生撇开欧阳修被贬的真正原因,而将是非并不明的“甥女张氏暧昧案”通过他的注释,牢牢地再次钉进文学著作里面。最终欧阳修这件有伤风化之事,可以通过钱钟书的书籍得到流传,是不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替钱氏家族“复仇”?

(三)

国庆长假,读史消遣。为寻南北朝时期一些史事,不免又翻起唐李延寿的《南史》。该书里面的“出版说明”提到了一个修史的观念,令人颇为警醒。该“说明”写到:“李延寿继续编撰南北史的时候,《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的编撰工作也正在进行或定稿。”“既然关于《南北朝》的史书已有多种,那么,李氏父子为什么还要另外编写这一时期的历史著作呢?”李延寿认为是为了统一的需要,必须剔除里面关于“索俘”“岛夷”等不利于统一的说辞。同时打破断代,通叙南北各朝历史,以适应统一后南北各民族大融合的新形势。但“说明”提醒大家的是,由于“从南北朝到隋末到历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他们的谱牒连同他们的家业,也被革命的洪流冲刷得荡然无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迅速下降,门阀士族的‘盛世’已经江河日下。”“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法。在史书里塞进家谱,就是其中一种。魏收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枝派。’这就是企图通过修史来肯定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

(四)

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奇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创造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新书写一部历史。书里面的世界未必都是真实,夹杂着个人恩怨、家族情仇的不在少数。这是我在翻阅杭州历史时又一次得到印证的一个事实。

-☘
什么是道医

道医,形成于上古时期,约八千多年。它是上至道家,下至宫观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累积,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道医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道医,古代称“大医”。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道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道医学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发展而发源兴起的,一般认为它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中国古代的名医葛洪、孙思邈、朱丹溪等都是著名的道教人士。

为了传教弘道、广纳信众,道教在创教初期就提出了“去乱世,致太平”、“身国同治”的主张,因此对能够解除大众疾苦的医术就十分重视,再加上道教自身修炼的需要,医术成为了道教救世、救人、救己的一种必备的技能。

历史上流传着一句话:“凡学仙者,皆当知医”,同时,还有另一句话:“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可见,道教与医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道医学并非简单地借助使用中医医术,而是将中医药学与道教的思想主张、特殊修炼状态下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体悟,进行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集疾病防治、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丰富内容形成的一种综合的健康知识体系。

道医与中医的区别

中医药和道医在治疗上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使用天然药材和针灸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此外,导引术也被道医和中医使用,只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道医使用得多一些而已。

而它们在治疗上的最大不同点则是道医学还注重运用内丹功、辟谷等气功修炼之类的养生康复方式,甚至还使用画符、占卜、求签、咒语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方式。这也是道医学在在治疗方式上最具特色、也是最玄秘的地方。

治疗方式

导引术: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相当于现在的气功或体育疗法。不过,中医也使用导引术治病,如《内经》中总结导引疗法的适应症有“痿、厥、寒、热”和“息积”,临床配合“按乔”(按摩)进行;还提到以烫药、导引配合治疗筋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

内丹功:以人体精、炁、神为修炼对象,以意守三丹田、通任督二脉、追求人体的和谐通畅。修炼的层次,各家方法有别,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道士们模仿《庄子 ·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画符: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充当文字符号,代替语言的力量,用来作避邪镇妖之用。

占卜:“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

求签: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在福建白礁慈济祖宫长期保存着保生大帝吴真人的神方——药签。

咒语:咒语乃沟通精神及自然力量的一种方式。咒语的文字表现形式是符箓。中国旧时,人死后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要在房屋四壁上贴符;盖房上梁时,在房梁上贴符;孩子生病时到寺庙里求符。#道医养生##道教养生##道教##养生##健康养生##中医#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
「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
「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

这说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
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生具仙骨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
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四、神仙谪降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
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
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五、道缘浅的人如何修行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红花]季节的风,吹淡了燕巢里的呢喃,吹皱了遗忘在屋檐下的纸鸢,风干了一季又一季的花瓣,还有那荷塘里的荷,开过了几重;也不知彼岸的花,凋谢了几回?忍不住又看了
  • @TFBOYS-王俊凯#小橘神[超话]#喜欢橘宝的第三天,一开始是看视频,后来觉得这个小哥哥好可爱好温柔,就开始关注了,因为你下载了ks,也是第一次看王者主播
  • [泪]“商家告诉我们七夕是情人间过的节日 河南卫视说这是女孩的节日”![泪]不得不说,陈赫也是妥妥的女儿奴一枚了,社交媒体发文大部分都是与女儿的互动。
  •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官都怀文向李某某邮寄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新华微评#身份证挂失漏洞急需补上】丢过身份证,意味着你可能“被法人”“被老赖”成为各种违
  • ”罗胜主任中医师表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应少吃辛辣刺激及煎炸、干燥的膨化食物,而应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健胃消食的膳食为主,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 为什么在当今职场“奴才”比“人才”更吃香? 1、职场里,领导需要最高权威的感觉; 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在团队里的话语权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观点所有人都必
  • 【和睦家故事】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也是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8周年的庆生日。鲜花、汽球、生日蛋糕……最重要的还是那一张张笑脸,让康复医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 【DIPASA创意厨房】 #宝宝辅食分享# 小sa来教大家一个超级适合8个月大的宝宝吃的辅食做法哈~[偷乐] 牛油果油山药蛋黄粥 食材:西兰花 鸡蛋 山药 牛油
  • #心情随笔[超话]##佛教[超话]##心情[超话]##情感语录[超话]##生活感悟[超话]##红楼梦[超话]# 青春如歌,知命之年恍如梦 系列之 (本系
  • #道藏选读# 《太上灵宝三元三官消愆灭罪忏——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   尔时,元始天尊在九土无极世界,广演大乘,敷说道要,度脱众生,离诸苦恼,咸令安乐。是时中元
  • 当以供养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佛欲令汝超凡入圣,汝却愿得有漏之福。
  • 我们致力于上海已有10年,是在上海的一个信誉度非常高的一个家族公司。羿宝欧洲古董的前身为容宝欧洲古董(青浦批发部)始源于1937年。
  • 不过,如果选中房子之后,一定要去了解这个房子是签署在什么公司的。签合同前,要了解清楚都有哪些东西是收费,房间都有哪些家具、设备等,但凡合同上没有体现的,绝对不能
  • 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日趋完善的当下,僧人的责任与使命,是与时代社会同行的一个时代。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日趋完善的当下,僧人的责任与使命,是与时代社会同行的一个时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他影视资源还挺好的,毕竟是公司一哥,如果有好的剧本,都会第一时间问问他的意见,接到外戏本子的机会也多。一頓元氣滿滿的超快手的早餐就做好啦~#觉醒早餐 思念美天#
  • 最后我想说,感谢这个春天你选择了海花岛,刘宇,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初遇就注定了以后的缘分,可能是一眼万年。[赞]#电影# 和#电视剧# 中,他们都是我喜欢的
  • 所以,“和气”是我们来世间的使命。上面讲到生命两个频道的道理,要记往,平安的频道是佛管理,灾难的频道是鬼王管理,不舍命全交和佛同步,就自然留给鬼王管理了,所以我
  • 三个月以来,蒙受不白之冤的是你,被史无前例大网暴的是你,影响到正常工作,商业也跟着受损的还是你……而我们,再心疼,再心甘情愿,却是难以代替,如果那些磨难也能像恶
  • 世间人稍具聪明才智者,便轻视念佛,以为念佛是愚夫愚妇的事。《竹窗随笔》是大师晚年的随笔文集,内容包含大师的求道过程、见闻,以及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