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抢人大战”又起,#用工难为何难解#?】春节假期刚过,各地的“抢人大战”就忙不迭开始上演。为了吸引更多外地务工人员返岗,不少地方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向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开设返岗专列、专车或包机,有的发放一次性返岗补贴或奖励、鼓励务工人员早日返岗,还有的地方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一些人社局甚至开起了“直播间”。

开春快速复产,保用工是前提。每年开春,制造业重地“抢人”的新闻都很常见。不过,非要说今年的“抢人大战”有何新动向的话,那就是开抢时间更早,竞争也更激烈。

去年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企业发展预期进一步企稳。而在此前,由于疫情下订单减少、产能收缩等多种因素,务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一增一减之下,扩大了企业的用工缺口。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多地都释放出“开局即冲刺”全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想要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如此,保用工的需求就更加紧迫。据媒体统计,广东计划“点对点”组织外省劳动者入粤返岗2.5万人;福建预计将“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超2万人;浙江多市抱团前往四川广元招工,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

制造业重地如此“大动干戈”招引务工人员,是因为招工确实更难了。近些年,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不少发展机遇和需求被创造出来,“回流乡村”当新农人或创客成为一种潮流。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不断加码产业政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设厂生产,对于一些务工人员来说,“家门口就业”成了性价比更高的选项,外出务工积极性减弱。

对于愿意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时间自由、收入也并不低的灵活就业显然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一直以来,职校生被视为这些制造工厂的强大潜在人力资本后备,并被寄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厚望,然而囿于有些企业的劳动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性的就业观念等因素,该群体进工厂的意愿难言积极。

而如果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和劳动人口连年下降的严峻现实,未来的“抢人大战”还将愈演愈烈。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666万人。虽然这一趋势叠加人口增长转负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劳动力资源更加紧张,企业用工成本或将持续抬升。如此观之,企业“用工难”并非一时之困,而将是一个长期之扰。

眼下,缓解企业“用工难”,需要多措并举,让用工信息及需求更精准更快速抵达潜在就业者,提高供需对接的效率和成功率。从短期来看,有必要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障、提高劳动待遇,让劳动者愿意留下,尽可能降低人员流动率。而从长远来说,如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如何加速破除阻碍人口流动的壁垒、促进市民化的发展等等,都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正视,并从长计议。(光明日报)

#多地节前赴外地招工#【多地打响“抢人大战”:节前赴外招工,包机包车确保返岗复工】“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春节的年味儿还未散去,多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的“抢人大战”已悄然打响。为缓解企业用工问题,不少地方春节前夕就“先人一步”,将招聘会搬到了农民工家门口,通过现场摆台、“直播带岗”,让招工更快捷、就业更方便。

提前出招,多地节前赴外招工

早在春节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部署保障新一年的用工安排。

1月12日,浙江省温州市启动异地招聘会,该市启动了“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相关活动期间,全市计划开展近百场系列现场招聘会,预计三千余家企业参会,提供20万余个岗位。

广东是“农民工第一大省”,农民工总量达4200万人,其中外省农民工2300万人。在春节前夕,中山市10家重点企业及人力资源机构乘坐跨省招工专车奔赴广西贺州、贵港等地招工。广东省人社厅也带领佛山、惠州、清远等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8家企业负责人,赴甘肃参加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活动。

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在春节后迎来跨省招聘。1月29日,浙江、福建、重庆、广东等省(市)及四川省内共251家用人单位带着2.6万余个就业岗位来到四川省广安市,现场吸引近2万名群众参与求职招聘,当天达成就业意向协议3941人。

浙江省多市也在节后“动起来”。在宁波,市县联动共组织43支“小分队”、超200家次优质企业,携超3万个岗位需求,分赴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12个省份50个县级劳务输出地密集开展赴外劳务招聘行动。舟山市也组织了19家企业、携1133个岗位分赴四川达州、云南保山开展为期6天的劳务协作、招工引才活动。

包机包车,“点对点”确保返岗复工

招到了人,用工大省们也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做好了保障,包机、包车接人,“就业直通车”使农民工能够从家到企业“点对点”无缝衔接。

1月26日晚,广东首趟返岗免费专列搭载400余名广西员工抵深;1月30日,544名广西务工人员搭乘入粤返岗免费专列抵达广州。据广东省人社厅介绍,春运期间,全省人社部门计划节后直接组织返岗专列14趟,专车380班次,包机3趟,“点对点”组织外省劳动者入粤返岗2.5万人,目前已通过专列共帮助1800余名务工人员及时入粤返岗就业。

福建包机接人同样受到关注。1月26日下午,福建首趟免费返岗复工包机抵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来自云南的238名返岗务工人员抵达福州;1月27日下午,闽宁劳务协作首趟包机满载新招聘的169名宁夏员工顺利抵达厦门。据悉,福建省各地市将相继开启“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预计输转158趟、超2万人。

在重庆,相关部门与车站协同推进,合理制定进站乘车路线和客运组织方案,开辟专用通道和候车区域,做好务工人员旅途接驳保障。据了解,此前重庆已集中输送超110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

留住人才,家的“诱惑”再度上演

一些地方跨省“抢人”,一些地方则开始布局,针对返乡人才提供优质岗位,为在外人才提供家的“诱惑”。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江苏盐城先后组织10多场返乡人才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拿出2200多个优质岗位,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发展。

1月31日,“回归家乡·投身自贸港”春节返乡人才对接会在海口举行,逾200家用人单位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与招聘,累计提供5800余个岗位。

据了解,此次对接会不乏高薪岗位,其中最高年薪100万元,用人单位主要集中于教育、管理、财务、医疗医药等行业领域,招聘职位包括医院医师、教师、工程师、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

地方政府和企业“抢人”为何这么拼?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中新财经表示,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国内的供应链、产业链正处于恢复的关键时期,企业用工需求上升,但用工的需求方和供应方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农民工本身较为分散,在这几年疫情中与企业的联系也可能中断了。因此,政府组织企业组团跨省招工有利于短期内解决用工问题。”徐洪才说。

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徐洪才认为,农民工跨省打工本身存在打工成本高、无法照顾家庭等问题,因此当本地收入上升后,会有更多人愿意就地打工。“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这对劳动者来说是好事情。”

徐洪才指出,企业“用工荒”现象的本质仍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一些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但也有很多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是同时并存的。”他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端产业的用工需求上升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满足,但整个行业的复工复产正走向正常化。(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评论员#开春复工“抢人大战”再起,“用工荒”何以难解】春节假期刚过,沿海各地的“抢人大战”就忙不迭开始上演。为了招引更多外地务工人员返岗,不少地方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向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开设返岗专列、专车或包机,有的发放一次性返岗补贴或奖励、鼓励务工人员早日返岗,还有的地方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人社局领导也走进直播间带岗。

开春快速复产,保用工是前提。每年开春,制造业重地“抢人”的新闻常见。不过非要说今年的“抢人大战”有何新动向的话,那就是开抢时间更早,竞争也更激烈。

去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在震荡中加速回归正常,企业竞争也逐渐恢复正常节奏,未来发展预期进一步企稳。而在此前,由于疫情下订单减少、产能收缩等多种因素,在一些制造企业,务工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一增一减之下,扩大了企业的用工缺口。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多地也都释放出“开局即冲刺”全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想要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如此,保用工的需求就更加紧迫。据媒体统计盘点,广东计划“点对点”组织外省劳动者入粤返岗2.5万人;福建预计将“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超2万人;浙江多市抱团驻地四川广元招工,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

制造业重地如此“大动干戈”招引务工人员,是因为招工确实更难了。近些年,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不少发展机遇和需求被创造出来,“回流乡村”当新农人或创客成为一种潮流。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不断加码产业政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设厂生产,对于一些务工人员来说,“家门口就业”成了性价比更高的选项,外出务工积极性减弱。

对于愿意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时间自由、收入也并不低的灵活就业显然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不同于父辈,进工厂不再是他们的首选,更多时候是不得已的选择。一直以来,职校生被视为这些制造工厂的强大潜在人力资本后备,并被寄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厚望,然而囿于这些企业的劳动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性的就业观念等因素,该群体进工厂的意愿难言乐观。

而如果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和劳动人口连年下降的严峻现实,未来的“抢人大战”还将愈演愈烈。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666万人。最近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累计减少6500多万人,远超当时专家们预测的3000万。虽然这一趋势叠加人口增长转负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很显然的一点是,劳动力资源更加紧张,企业用工成本或将持续抬升。如此观之,企业“用工难”并非一时之困,而将是一个长期的困扰。

眼下,缓解企业“用工难”,需要多措并举,让用工信息及需求更精准更快速抵达潜在就业者,提高供需对接的效率和成功率。从短期来看,有必要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障、提高劳动待遇,让劳动者愿意留下,尽可能降低人员流动率。而从长远来看,如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如何加速破除阻碍人口流动的壁垒、促进市民化的发展等等,都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正视,并从长计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https://t.cn/A6912j6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心事了就在没有人的微博角落乱喊一通,好受的多。越来越不喜欢发朋友圈和qq空间,因为被无视基本已是常态,就干脆在角落里发霉发烂发臭好了(玩笑话)常态是在县城一角
  • #文轩[超话]#[爱你]#文轩 世界第一甜#“在这个乱世 我们的碗盆依旧热恋”" , , ."“鹰眼收到,玫瑰是否收到”“为什么我叫玫瑰
  • ”所以,人生中有些悲哀,无需跟别人说,藏在心里,悲喜自渡,即便孤独,也是一个人的狂欢,活得不卑不亢,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拥有。”人和人之间,似乎是,不关自己的事都会
  • 你怎么忍心,让一个满眼都是你的人,扛着所有负面情绪,一次又一次逼着自己放下你 !你付出的感情是真实炙热的,这就够了,一段感情中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你也没有伤害任
  • 因为牛腩多,被汁浸润的河粉也很入味,兼具弹牙爽滑,非常好吃,本人表示很满意,下次再来试试其他。要了一份12元的牛腩河粉,端上来有被温暖到:牛腩超过,把河粉都淹没
  • 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爱情有闹有和,才叫情趣;心情有悲有喜,才叫体会;日子有阴有晴,才叫自然。人生,大不了就是一生一死;感情,大不了就是一聚一散;心情,大不了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年年有余]是说我们有的言情作者写文案的时候,过于认真就显得好笑了……太子爷!虽然看文案就能猜到一定是什么XX集团XX势力的太子爷,霸总
  • 他当时解释,研究培育“多利”是为了人类进步,而非取而代之。另据新华社,“多利”的诞生引发了全世界科学家研究克隆技术的热潮,也导致了大量技术和伦理方面的争论。
  • 朋友圈文案 | 五一文案⛱²⁰²²/₀₅.₀₁ ѕυη∂αу ♡² “趁着假期,把鸡毛蒜皮都变成风和日丽”-----❥ʜᴀ͟ᴘ͟ᴘ͟ʏ̆̈ 旅行用选择和努力
  • 下山时候开始回味,因为延吉糟糕的天气早就对看见天池不抱希望,也准备好了迎接山上的狂风暴雨,可没想到在登顶的时候,竟是暖阳洒下,云开雾散,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一切随
  • 因为经常住在一起所以照片其实拍得好少 1⃣️一起去喝了咖啡 好像每一次她点的都比我的好喝2⃣️从心情记录里能看出来待在一起的时候情绪都特别稳定特别开心 有小脾气
  • #每日一善[超话]#[哆啦A梦害怕]#阳光信用# [亲亲]#每日一善# 与其做一个有价格的人,不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与其做一个繁忙的人,不如做一个有效力的人。#
  •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专辑真的质量太高了,而且每个阶段的代表音乐都有一两条[亲亲][亲亲][亲亲]制作组真的好用心,做神印的粉丝真的好幸福[偷乐][偷乐]别的也不多说
  • 不信你们看,如果你们实在买不到票,它还能帮你找到转车办法,让你不再为抢不到票而烦恼!不信你们看,如果你们实在买不到票,它还能帮你找到转车办法,让你不再为抢不到票
  • .正常的额头并不是完全光滑平整的,而是有骨节点形成的面块分区、有高低起伏过渡;想要额头填充得自然,需要注意挺多的秘审美细节:1、额结节:天然好看的额头,是有着自
  • 而我,刚享尽一顿好觉,什么都不用做,静静地站在最高一层楼的窗户边上,看着世人,体悟到很久没有过的安宁。他说:“我喜欢自然,喜欢树木,我热衷于收购不毛之地,并将它
  • 明明才二十出头…却出门总被叫阿姨…快试试SDX法令纹贴多重的法令纹都能给你淡掉!3️⃣大路灯,开学了,越来越发现大路灯的重要~每天在家里能感受到9点钟的太阳~真
  • 三分钟后,李悠的电话追了过来,她兴奋极了,“瑜瑜,你要帅哥啊?听说他很喜欢姐弟恋,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他在网上有点粉丝,女友粉很厉害的,很可能被喷。
  • 师傅说:“磨你的心智,是为了以后不管你遇见任何人和事,都能稳如泰山,磨你的财运是为了让你以后不贪,不利益熏心,磨你的情关是为了放下执念,看开看淡,如果没有这些经
  • 下午到三点半也没人管我,就跑去办公室,被拉着干了点活,看情况不太对,等部长要去开会的时候,说回家收拾一下,然后就溜了。周一上午开完会,被倒手两趟,到了镇政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