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其实应该叫做《我是这样活下来的》。

前段时间我家买的一个大件商品出了点问题,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但我弄不好,只好打电话找售后。本来满口承诺能保我千秋万代的售后突然变成一个不那么爽快的人,说,你这个事,我们也很难办。

她只说难办,没说不能办,估计是实体店售后惯有的一种说辞,给自己留点余地。但她不知道的是,我是一个怂人,怂人最怕跟人过招,只要稍稍被人为难,就觉得是个过不去的难关。那么怎么办?一个是认怂,一个是拼命。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选择认了。比如以前我们家楼上朝我家漏水,我担心对方不给我修,主动提出出一半钱,有个姐姐听到之后简直震惊了,说你这么怂以后人家事事欺负你。

我想的是,反正我最近收到一笔加印的版税,这种本来没指望的钱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嘛,这个亏咱吃得起。

但是,我最近遇到的这个问题,我扛不了,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就拼命吧,打这里上路吧,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搞定。

我无权无势手无缚鸡之力黑白两道也没个三朋四友的,拿什么跟人拼命呢?只能是动家底了,我说:“你们不要把老实人逼到极限!”

我明显感到电话那边工作人员怔了一下,本来还口口声声“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变成“姐,有事好商量,别生那么大气嘛。”

事情很快就被妥善解决了。

这个工作人员是个明白人,知道老实人惹不得。为什么老实人惹不得?我从自身出发,总结出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老实人长期忍气吞声,看似默默消化了,总还剩一点残渣,那些残渣积累在那里,只等某个节点,如果你正好触发这个节点,老实人半辈子的委屈都会瞬间大爆发,你是他们所有仇人的总和;

另一方面,发飙这种事,也是要有经验的。精明强势的人不可怕,因为他们有经验,不会做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老实人不一样,他们竭尽全力与人为善,一旦迫不得己必须发飙就掌握不好分寸,加上对自身力量不自信,很容易用力过猛,甚至带有某种自毁倾向,一种鱼死网破与之偕亡的崩溃。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动用这种非常规武器,我害怕自己气大发了,不小心把自己和银河系一起毁灭了。

作为一个怂人,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长现场发挥,私下里总得准备个三招两式。除了这种夸张的拼命之外,我也有比较缓和的拼命方式,不暴力,但也很拼,很吓人,效果也不错。比如说写信。

还是跟楼上邻居,是再早一点了,我买的第一套房子,欢欢喜喜搬进去,半夜发现有来历不详的滴答声,不疾不徐,不轻不重,就像在你脑门上,滴答滴答一下下地敲,把你敲成一只困顿的木鱼。

我翻身起床,找遍家里每个角落,又打着手电筒,研究天花板上每个角落,都没有发现声音来源。

这种不得其门太捉急了,唯一的办法是把水闸关掉,我跑到门口关掉水闸,再回来,果然不响了。但是当我打开自家水龙头,发现水淌得哗哗的,显然,我关错了,而我无意中关掉的这个水闸正是声音的来源。

立即破案了,声音来自于楼上。好容易敲开他们家的门,一个大婶带着包租婆式的不耐烦的表情看着我,我使劲堆出满脸笑,终于获得进入她家检查的允许。就在她家厨房里,我看到一只水龙头很有耐心地滴着水。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懂这是怎么回事,有一个都市传说是,如果你把水龙头拧到接近于最小但还能滴出水来的程度,水表就没法被带动,你这聚沙成塔攒出来的一桶水就可以不交水费。

我的天,这一桶水能值多少钱?大婶追求的是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乐趣吧。

我很想跟大婶说,你家这个月的水费我承包了,看着大婶那张不好惹的脸,默默咽了下去,只能是恳请她不要再这样接水了。她用鼻子哼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回到房间,涛声依旧,我没有勇气再去敲一次门,漫漫长夜,人生多艰。怎么办呢?不能就这么算了,既然不会吵架,就拿自己拿手的事儿跟人死磕,我拿手的是什么?当然是写作,你以为没用是吧?我可以给这大婶写封信啊。

这一写就有点刹不住车,从这个声音给我造成的困扰(写得非常细),到邻里相处是大事,隐晦地表示我愿意“补偿”她的损失,以及祝她生活愉快等等。

某人在旁边骇笑,以为大可不必,说人家可能都没耐心看完,又笑话我的字写得差。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把这个这个纸条从大婶家门缝塞进去的第二天,那个声音消失了。

后来再有诸如此类需要沟通的事,我都是用写纸条的方式沟通,以至于后来我妈到我家来,那个大婶在电梯里碰到她,说,你闺女动不动就写个纸条,早晨一开门看到个纸条好吓人,以为是贴票的呢,还写那么长。

你看,写得长的用处在这里,对于不热爱文学的人来说,写信是个很头疼的事,若是收到一封长信,便可以想象对方有多悲愤,信有多长,悲愤就有多深刻,收到信的人若是不知道我是以写作为生的,就会困惑地想:“这个人怕不是疯了吧”,认为你付出很大的代价,搞不清你下一步的动向,是很有分量的一种震慑。

不过,作为一个纸条达人,我也有失手的时候。

现在我家住一楼,自然有很多局限,好处是楼间距较大,窗外只有葱茏而无窗口,像住在森林里。然而有一天,我发现窗下停了一辆老年代步车,就是有点像汽车的那种电动车,上面还顶一块惨绿色的地毯,估计用来遮阳的,怼着我的窗口。

按说窗口这块地是机动车不能上来的,但是世上很多“按说”都扛不住“我偏要”,我想了下,让老人家移走估计难,但起码不要顶这么难看的地毯吧。

要不送他一个我觉得顺眼的遮阳车衣?我在网上买了个银灰色的,挂在他的倒车镜上,还留了个条,不敢说嫌他的地毯难看,只说我家凑巧有一个,送他了。

然后我在窗内看见老人家疑疑惑惑地读我的纸条,吓得大气我也不敢出,怕待会儿有人砸门。我再出去时看到看到车还在那里,老人家给我回了封信,我忘了写的啥了,就一个印象,似乎我写得太客气,他完全没发现我觉得他车碍眼,也没打算挪。

我于是又写了个更清晰的字条,他又回了我一个,还是没体会到。

我不敢再写了,老人家太有创作热情了。我以为就这么以失败告终了,然而并不是,有一天,我在门口,被正在锁车的老人家喊住,问是不是我送他的车衣,又送了我一袋花生。

从此后,再抬头不见低头见之际,我们就要打!招!呼!了,这对于一个网上话痨现实社恐的人来说多可怕你能明白吗?我真是自作自受。而他的车还停在我窗下,中国大爷太厉害了。

有天我在路边的车位上停车,倒车时,那个大爷和老伴正从旁边经过,但见他笑吟吟地就走过来。我想老人家要指导我倒车不成?不用不用,我是老司机,还有倒车影像。可是他径直走到我的车窗前,我只好百忙中摇下窗户,但听他说:不错啊,有钱啦,换宝马啦?多少钱?

我这破车(有次蹭到柱子上了,我一直没去修)开了三年了,用我娃的话说是宝马中最弱的一款。我分辩说还有更差的,娃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跟差生比,他一直希望我换个正常的大众,他认为性价比远比虚荣心重要,然而我买这车只是挑花了眼一时不耐烦)这是余话。

可是我怎么回答大爷呢?说我没发财?我只好告诉他大致价钱,他说不错不错,发财了,然后满意地走开了。

看着他为我感到高兴的背影,我承认,在下输了。

本文首发于公主号“闫红和陈思呈”

明就仁波切:慈悲可消一切业!

西藏有一个喇嘛在小时候认为只要智慧足够,便可修空性。至于慈悲呢,他还认为“像我这种人,哪有可能生起什么慈悲呢?”

当他讲以慈悲时,觉得那是一样不可思议、只能挂在嘴上而不可能实际做到的东西。但当他锲而不舍的慢慢去观修慈悲时,慈悲便逐渐在心中增长。

当他具足慈悲与智慧后,才知其不可思议性,而这些东西是真正强以在众生身上生起的。若说这个喇嘛没有慈悲,我们相信吗?此种慈悲心可以让自己和他人过得快乐。

一个人若不具慈悲,再加上遇到大的苦难,便一定会对自己发脾气,自己伤害自己。慈悲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助益极大,而且也能消除我们此生和过去所累积的恶业。

古代印度有一位大成就者,名叫圣者突眛。那时印度的佛法遭到邪魔外道的破坏,于是他立志将来要将佛法再兴盛起来。

但当时他并不是一个什么修行人,于是想到要修弥勒菩萨的法而到了山洞闭关。他在洞里修了三年,但连一个好征兆、好梦境也没出现。

因此,他想弥勒法太难修了,便离开山洞。在山洞外面,他看到有一个人拿着一支铁槌在劈一块大岩石。

他问那个人在做什么,那个人回答道,由于岩块太大,挡住了阳光而无法照射到房间去,因此他想把整个大山劈开。他问那人山这么大,何时可以把它铲平。

那人说,只要自己肯精进的话,相信一定可以做到。于是他开始思考,那人只是为了获得阳光的暂时性快乐,便拼命的想把大山劈开。

而我为了究竟的成就而修弥勒法,难道它不值得我继续修持下去吗?于是他又进了山洞修行,同样情形再次发生。不要说有好征兆,就连一个好梦也没有,更不必说有何成就了。

于是他又出了关,在洞外他看到一个人拿了一根很粗的铁棒在磨擦一块很细很滑的石头。他问那人在做什么,那人回答道,他想把铁棒磨成一根细针以缝补他那破烂的衣服。

他再问那人,何时才能铁棒磨成针。他答道,只要有精进心和恒心,终有一天铁棒一定会磨成针。他又陷入沉思,之后又回到山洞继续修行。

这样又过了三年,他开始感到绝望。于是他把念珠丢在地上跑了出来,最后来到河边。当他正要渡河过去时,突然看到岩石中间有一条生病的狗躺在那里。

狗的下半身已完全腐烂,并长了很多蛆,但狗还是露出凶猛的样子,想要咬他。这时他看了很不忍,心想这只狗已经这么惨了,还想咬他,瞋恨心还这么强,于是掉下了眼泪。

他想把狗身上的蛆弄掉,但若用手去抓的话,却又嫌手太粗,弄死了蛆。于是他想到用舌头把蛆舔掉。他慢慢靠近狗,但因腐烂味太臭,只好闭着眼睛,伸出舌头准备往狗的身上舔。

当他舔下去的那一刹那,却舔到了土。于是他张开眼睛一看,狗不见了,化成一尊非常庄严的弥勒菩萨。

当他看到弥勒菩萨时,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对菩萨说:“您不慈悲,我一共修了十二年,您却连一个吉梦也没有给我。”

菩萨说:你莫要这样想。其实从你入关那一天开始,我就已在你身边,只因你业障未消,所以见不到我。

今天由于你慈悲心的发露而消除了业障,所以便看到我了。若你不相信,你可以背着我到城里走一周,问问别人你的身上背了什么东西。

于是他来到了城里,见了便问他身上背了什么东西。大家都以为他疯了,因为他身上根本没有东西。

有一个业障较轻的老婆婆看到了,骂他:“你是不是疯了?你背了一条狗尸,而且狗的身体还生了很多蛆。你赶快把它丢掉吧!”

弥勒菩萨曾在经典上说,一个人的所见,完全依于自己本身业障的轻重而定。这个我们可以说就是慈悲心。

众生因缺乏慈悲而生颠倒想,受种种苦,所以今天我们来此听法,以及上师说法的功德均是为了要让众生得到解脱。

我们要观一切众生正在受种种苦,因此,祈愿他们都能离苦。我们以此生慈悲心后,再慢慢培养它,以后就修成究竟菩提心。

嗡嘛呢叭咪吽

阿底峡尊者在聂塘时,有天看见一匹马将脖子卡在树中,拼命地在那里嘶叫挣扎。尊者忙对旁边的人说:“我的老母亲正在受苦,请快救救她!”所以真正修过菩提心的人,无论看见什么众生,上至梵天帝释,下至蝼蚁昆虫,都会生起与父母无别的想法,绝不会产生杀害之心。法王在《怀业时语》中也说:“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
~~摘录来自:前行广释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想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这些品牌都是黄酒业耳熟能详的,但其实其他一些老品牌也一直在默默发展,期待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能了解黄酒,爱上它的滋味。五、好喝的黄酒品牌推荐
  • 初时听的是糖醋排骨的《艳骨》后来就慢慢发现了相爷的《纨绔》《不疯魔不成活》等等。15年的《很想很想你》里面提到了二次元cv。
  • 佛法的各种法门都强调要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肯定也是在瞬息万变,不管这一念怎样变,只要你的觉照力盯住它,不要让它转移了目标,你的心就有一个安顿的地方。如果
  • 我不喜欢心机这个词,希望大家用可爱来代替吧,就算是他故意有些小动作,我也觉得那是阿部的优点之一。!
  • ❸“会者定离一期一祈”❹认真生活 就能找到被人生偷藏起来的糖果❺◞‸◟ 所有的最好 都不及刚好❻生活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❼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❽枸杞女孩 | ❾抓不
  • 下车后两人又抬着那副挑子晃晃悠悠的走了一里多路才到了连队拱门前,一下子看到我们十二班的姑娘们簇拥过来,大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昨晚班里每个人都没睡好,担心我
  • 已与 Dior Men 合作推出2021 早秋系列的美国波普画家 Kenny Scharf在这里拿起了著名的老虎“ Mizunomi no Tora ”(可译为
  • ​心存善念,阳光就会照耀你; 心存美丽,温暖就会围绕你; 心存大爱,崇高就会追随你; 心存他人,真情就会回报你; 心存感恩,贵人就会青睐你。努力和坚持,会给我
  • 尹启相出道至今也已经22年了,是韩国著名的影视歌三栖艺人,其主演的《酒神小姐》、《为爱疯狂》等影视作品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河智苑、苏志燮、林智妍等人都有过合作
  • ”作为党支部书记,田磊将“企业家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的为企服务理念融入三支部党建工作中来,从项目招商、建设、竣工、投产、运营和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并联
  • 可惜我这样的人依然有明天。在过去的2021年里,国产剧有不少悬疑题材上线,但却没有任何一部像这部戏如此抓人眼球,让人跟着请节走,期待接下来的故事走向,猜测到底才
  • 女孩子真是这世上最可爱最值得爱的了,懂你的情绪,照顾你的心情,开导你的难过,如果可以给我你们一辈子在我身边和我共处,那今后就可以告诉桃花不必开了。以前你觉得我的
  • 阿SA自曝已经提前准备遗嘱跟遗照,照片五年换一次,阿娇妈妈让她立遗嘱,她直接不理妈妈了,容祖儿:如果某天自己发生了突发情况,当下你想到的一个人,一定是你最爱的,
  • !!
  • 天宝十载,李白在漫游的旅途中与好友岑勋和元丹丘相会,在豪饮之间将自己这多年来被贬的心情宣泄的淋漓尽致,此时的李白,人生进入到了巅峰状态,一首《将进酒》也就呼之欲
  • srds之前累积胖起来的肉还没下去2022的第一张自拍洗了头发没梳状态下每个人都可以是发量王者 ​​最近几天总是被冻醒,脚丫子也暖不热,好烦哦“我一生无题 多
  • 」婆婆:「我怕什么?我儿子有本事,她是城里千金大小姐,最后还不是给你当媳妇了?现在是看她怀孕了,所以供着她。」婆婆:「我怕什么?我儿子有本事,她是城里千金大小姐
  • #动漫# [微笑]《卡片战斗先导者 over Dress》(D系列)与《通灵王》动画新系列联动商品第2弹公布!化猫也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开始觉得好看了么,并不,而是
  • "MJ儿子Prince Jackson回应,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定义,我非常尊重Drake做的任何事情。本次中国国际时装周携手仙梓博主【ABeckyBB】
  • 电视动画原本由云雀工作室制作,并预定于2016年4月播放,但官方在2016年3月宣布延期播放,官网删除已经公布的制作人员资料。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