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且现约世间之事,于众生界中,第一比知,第二现知,第三约教而知。
第一比知者,且如即今有漏之身,夜皆有梦,梦中所见好恶境界,忧喜宛然,觉来床上安眠,何曾是实,并是梦中意识思想所为,则可比知觉时所见之事,皆如梦中无实,夫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境界,元是第八阿赖耶识亲相分,唯本识所变,若现在之境,是明了意识分别,若过去未来之境,是独散暗意识思惟,梦觉之境虽殊,俱不出于意识,则唯心之旨,比况昭然。
第二现知者,即是对事分明,不待立況。且如现见青白物时,物本自虚,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识见分自性任运分别,与同时明了意识计度分别为青为白,以意辩为色,以言说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尘钝故,体不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万法咸尔,皆无自性,悉是意言,故云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以若有心起时,万境皆有,若空心起处,万境皆空,则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空非有,则唯识唯心,若无于心,万法安寄,又如过去之境,何曾是有,随念起处,忽然现前,若想不生,境终不现,此皆是众生日用,可以现知,不待功成,岂假修得,凡有心者,并可证知,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识者,恒观自心,意言为境,此初观时,虽未成圣,分知意言,则是菩萨。
第三约教而知者,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是所证本理,能诠正宗,广在下文,诚证非一,如成实论云,佛说内外中间之言,遂即入定,时有五百罗汉,各释此言,佛出定后,同问世尊,谁当佛意,佛言,并非我意,又白佛言,既不当佛意,将无得罪,佛言,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有福无罪,且如说小乘自证法门,尚顺正理,何况纯引一乘,唯谈佛旨乎,六行法云,诸大智人,欲学道者,莫问大小,皆依理教,若见权教,虽是佛说,知非实语,即不依从,若见凡人说有理者,虽非佛语,亦即依行,以有智人学佛法者,善解如来,教有权实,依佛实教,宣说道理,则过凡愚谬执权者,是以智人若有所说,人虽是凡,法则同佛,如瓶传水,写置余瓶,瓶虽有异,所写水一,是故凡夫结虽未尽,不妨有解,能说实义,但使解理心数,思量此初观理,则异余凡,谓思人空,则是二乘,若观法空,则是菩萨,故摄论云,初修观则是凡夫菩萨,以此文证,初学观者,虽未断结,即是菩萨,以能解理同大圣故,说则合理,一一可依。
——《宗镜录 卷二》#佛教[超话]#

自宗不許自證亦有念生-此論所說 
(入中論摘錄) [6-184]

酉二、自宗不許自證亦有念生
分二:
戌一、此論所說
     戌二、餘論所說
今初
為什麼自宗不承許有自證呢?他說:“自宗不許自證亦有念生”。是因為並不會妨礙生起後念。所以他依兩個科判來講,一個就是“此論所說”,“此論”就是本論——《入中論》所說。
“餘論所說”就是指《入行論》所說。
所以最初就是要依《入中論》本論所說,來說明自宗為什麼認為沒有自證也可以有後念。

[ 汝既不許自證,生念之理云何?頌曰: ]
唯識宗就問難:如果你不承許有自證的話,你對於生念的道理要怎麼去解釋呢?所以“頌曰”,後面就是要解釋這個道理。

[「由離能領受境識,此他性念非我許,
        故能憶念是我見,此復是依世言說。」 ]
一般來說的話,中觀應成所說的前後的關係,不會認為是自相成立的他,所以就是要相互觀待,所以這里說“由離能領受境識,此他性念非我許”,就是離開前面的領受境之識,譬如像執青識,有別於前面的有一個自性成立、體性相異的一個他,這個“他”就是說後念,並不是我宗所許,這個不是中觀應成宗所許,意思就是說,中觀應成不會承許前面的執青識跟後來的憶念二者是自相成立的他。如果二者是自相成立的他,就是說兩者不相係屬。

因為中觀應成承許前後要相互係屬、相互觀待,所以前後二者不會是自相成立的他,不會是自相成立各別而有的他。
中觀應成所說的之所以沒有自證也可以有憶念,一般來說雖然有一些理由,但是其中第一個理由就是,先前領納境的這個識來講,他在生起後念的時候,是因為兩者非自相成立的他,所以縱使沒有自證也能夠生起後念。

再者就是說,先前所領納境的識,那麼他在藉由境的顯現之力,可以觀待出有境的存在,所以藉由境的顯現而觀待有境的存在,因此不需要再由自證來去領納有境才能夠生起後念。

所以中觀應成會承許沒有自證也能夠生起後念的理由來說,就可以說有三點:
一個就是先前領納境之識與之後生起的憶念非自相成立、各別而有,是相互觀待的道理;
再者說到的就是同為一相續所攝,就是前後的覺知來說,都攝在同一個補特伽羅相續中,不是各別的;
第三點就是,前後的覺知他同樣對相同的一個境,並不是不同的境,就像對於執青識這個境,當然憶念也是針對這個境而生起憶念。基於這樣的理由,所以說中觀應成承許沒有自證也能夠生後念。

所以,之所以能夠生起後念,必然是後時所憶念跟前面必須要相係屬。因為中觀應成沒有承許自方成立,所以藉由觀待對於境的領納,就可以成立出有境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如同唯識,還要安立一個自證去領納有境,藉由觀待境的存在就能夠說明相對來說有境是存在的,而且是在同一個補特伽羅相續,又同樣是緣同一個境,譬如像同樣緣青這個境,所以基於這些理由,雖然沒有自證,但是後念還是能夠產生。

後面兩句“故能憶念是我見,此復是依世言說。”
“故能憶念是我見”,就是指憶念有境,“我見”的話就是有境,為什麼呢?因為我見不外乎是我的眼識去見,所以就是指當我們在憶念,我們的內心的念頭裡面在憶念我先前有看見的時候,其實不僅是憶念境而已,還包含憶念有境。
“此復是依世言說”,就是此復是依世間名言而說為有,意思就是說什麼呢?並非是有自性、並非是有自相。

當我們在生起憶念的時候,不外乎產生我見或者是見到境。
就是當去想我們生起憶念的時候,會憶念我先前有看見,或者直接憶念這個事物如何如何等,所以就說明他有憶念境跟憶念有境的成分。所以後面解釋到說:

[ 由離前能領受境之識,說此能憶念識是有自相他者,非我宗所許有,如上已說。 ]
就是說“由離前能領受境之識”,有另外一個自相成立各別而有的後憶念識,這個就叫自相成立的他,有關於這一點,自宗不斷地破、不斷地破的道理,在之前都已經廣為解說。

[ 如種芽等親因果法,其執為自相之他者,世人通常心中無有此執,亦如前說。 ]
“如種芽”就是種子跟苗芽。
“等親因果法”,就是說它是直接的近取因跟近取果的關係。
“其執為自相之他者,世人通常心中無有此執”,執為自相成立的他,意思就是認為這兩者沒有關聯,這兩者沒有相互觀待,這叫執為自相成立的他。一般世人庸常的心中也不會認為因果法是不會相互觀待的,一般世人的心中不會認為近取因跟近取果兩個沒有關係,他會覺得有關係,這個就說明他不會執為有自相的他。
“亦如前說”,這個在前面也有說過。

[ 故前領受境與後憶念之因果,世人俱生心亦不執為有自相之他。]
所以同樣的,這個近取因果法都是如此,那麼內在的因果來說,一個就是領受境的覺知跟後來生起憶念的覺知,兩個是屬於內在的因果法,“世人”一般“俱生心”就是指世人庸常、通常心,跟前面一樣,也不會執兩者沒有關聯、兩者沒有關係。

剛剛提到對於近取因還有近取果,就像種子跟苗芽這個近取因果的關係來講,一般世間人不會有俱生的自相成立的執著,是因為雖然在宗義遍計、宗義假立的情況下,會認為因跟果是各別自相成立而有,但是在一般世間人庸常的心中不會俱生,就是無始以來俱生,就是執因跟果為自相成立各別而有,為什麼呢?

因為從世間名言當中就可以了知,就像說,假設一開始有一個人他將種子種到土裡面,後來這個種子破芽而出,慢慢地成長為大樹的時候,那麼他就會指這個樹說,這個是我先前種的,可是他先前種的只是種子,並不是已經種下了這棵樹,所以,這樣的說法就說明,他認為先前的種子跟樹或者苗芽必然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說這兩者有相係屬的關係的話,就說明他不會執此二者不相係屬。如果他沒有執此二者不相係屬的話,那麼他就沒有執自相成立、各別而有,因為如果此二者是自相成立、各別而有的話,是不相係屬跟不會相互觀待的情況下,所以才說因跟果各別自相成立而有,並不是世間庸常者俱生的執著,但是他是屬於遍計的執著。

所以就像一般世間的名言當中,對於自身相續也會說,因為手痛而說我痛,這個就說明,一般世間庸常的心中也會認為手跟我是有關聯的,不然不會因為手痛而說我痛,所以我是假立在蘊之上而有的,所以不會離開蘊之後別有一個我,當手痛的時候你就不應該說我痛,所以世間人也會認為我跟手是相係屬的,不會有自相成立各別而有。

[ 非但不執,且於後時憶念前緣境識所見之境時,並可說言「我先亦見此境」。 ]
接著說到,他不僅不會有執前後因果為自相成立、各別而有的俱生執,非但他不會執自相成立、各別而有,並且他在後時憶念,就是當緣到了前面的執青識所見的境,就是青境,他就會說什麼呢?“我先亦見此境”。“我”就是代表有境,“亦見此境”,“境”就是青或者對境,所以他就對於有境還有境都可以生起憶念。

[ 故領受與念,及彼時二境,世間常心不執為名言有自相。 ]
“領受”就是前面的領受,前面領受的覺知,
“念”就是指後念。
“及彼時二境”,領受所領受的對境跟憶念他所憶念的境。
“世間常心不執為名言有自相”,世間庸常者他不會執在名言中為自相成立,他沒有這樣的一種執持,就是不會認為名言中有自相、有這樣的一種想法。

#恩师四部讲记[超话]#醍醐灌顶丨《楞严经》视频015:卷第一之(12)
罗定灵山寺 2023-08-29 04:00 发表于黑龙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第一

......

【显示所遗真性 令见如来藏体】
......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十番显见之一 显见是心】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xi)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十番显见之二  显见不动】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

https://t.cn/A6O4Mke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们每次喊他航酱说他可爱 也只口上说说 很生气的样子 并没有做什么 那这样以前的帮助队友是假的 队友因为压力太大 情绪不好安抚他也是假的 那什么是真的?第三
  • 那些我们期望与之比肩而立的人,那些说出了我们的心事、表达出了我们悲伤的人,是不在我们的交流对象名单里的,即便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桌吃,一铺睡,也依然有种强
  • 在这里,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跨越星辰大海,与Vcity的数字城市亲密接触。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给力]刘宇宁卓不凡[给力]刘宇宁天行健刘宇宁燕子京[
  • ” 这些字单独拆开黄捷都认识,凑在一起怎么变得难以理解了呢 “不可能..不可能,夏阳怎么会骗我..” 夏光索性不再伪装,露出卑劣的真面目 “你大可以去问他,最好
  • ”  看着他利落离开的身影,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从中劈开。”最终这块手边,成了小塞拉最为珍视的礼物之一。
  • !!
  • 觉得很可笑的就是,我从来没想过我谈的第一段恋爱就一定能一直走到最后,是你喝醉了要给我打电话,你朋友拿起电话和我说“jmh说了他想娶你”是你说如果我们毕业了以后工
  • 理更是没有,而贝加尔湖一带则是卫拉特部落和鞑靼人的地盘,从明朝建国再到被满清灭亡,明朝的版图也没有出现过这个地方。那个时候的贝加尔湖,主要是残元卫拉特部落和鞑
  • 抖音热文‼《舒可星周牧辰》舒可星周牧辰(最新全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主角舒可星 周牧辰_^J6G<9$ [给力]书名/主角:《舒可星周牧辰》舒可星周牧辰 全
  • #虞书欣[超话]##仙剑之父夸虞书欣可爱##虞书欣越祈##虞书欣#|#虞书欣越祈#|#虞书欣祈今朝#未来的路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
  • 初见你时,是在布尔津的马场上,当时的你正在烈头下认真地驯马,看着你随着马儿起伏不定的动作而扭转的身体,便知道高高大大的背影下是你那颗柔软纯粹的心灵。再见时,是在
  • 纯吐槽,真的和死/宅/男接触过或者见过死/宅/男各种逆天言论的是怎么能说出“真正的宅/男都是害羞内敛和女孩子说话都会脸红的人”这种看了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有点事儿的
  • ’这时天人又用种种的善妙辞句来答谢父母,于是父母略微有些醒悟了,就做了一个七宝盒子,将小王子的骨骸装到里面,埋葬后在上面建了一座塔。”佛陀告诉阿难:“当时的摩诃
  • #中诗简牍# 词十首 咏物抒情 一 【人月圆】中秋月 张子耀 清辉碧宇家山照,今夜月星明。三皇五帝,千山万水,最念芳卿。 去年那晚,溪边柳下,爱愿同生。人间天
  • 08.别迷信安全期09.想为你生宝宝,是女生爱你的终极体现,恋爱中的女生往往是盲目的,她甚至会下意识的渴望小孩,并增加受孕几率(比如鼓励你S进去,拒绝吃避孕药)
  • /真的是一天沒相殺就是不是光完這幾天突然有種回到當年,歡樂的各種CP糖各種鬥嘴的回憶殺就像當年一樣可愛可愛的男孩們有種特別欣慰的感覺,現在多了份大將之風的他們在
  • 现在市场上假表泛滥,象江诗丹顿,爱彼,或者伯爵,劳力士这样的一,二线名表还好一些,大都为精仿表,所以通常都是说明了当精仿表卖;然而象西铁城,天梭,精工,西铁城手
  • 赤尾 避孕套组合 [9] 克利夫顿在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是有才干和优势的,关键在于如何识别和发挥优势,并且独创了Q12至关重要的测量标尺,用12个看起来简单的问
  • 自修自路、自管自心、且走且行此谓修行,脚在路上,念在心上,觉在道上,提脚觉脚,持觉知念,此是真修道,真修行也,/* 什么是求法?法是方法,求法求一方法,此法断烦
  • 老张说我们给他充电,可是他也一直在给我们充电,哈哈哈爱意满满哦,《因为你》《小小礼物》《XBACK》都是对我们的爱[打call][打call],每次都找灯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