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IPO入冬 “壳”交易入伏:多家A股企业控制权变更】

自今年8月份IPO改革与阶段性收紧以来,沪深两市IPO行业审核条件趋于严格,受理数量骤然减少,IPO踊跃申报的高峰自9月以后也试水者寥寥,直接融资市场进入寒冬。

另一方面,在IPO大门稍掩的当下,“炒壳”这一资本市场古早运作方式,近来却有“死灰复燃”之势。

“最近确实很多方面在求购壳资源,”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近日确实有买壳活跃的情形,并告诉记者此类求购方以民营企业居多。

所谓“买壳”,即通过股权转让,参与资产重组等手段,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地位,进而推进公司进一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或业务重整等,从而避免通过IPO实现上市。

虽然市场求购热情非凡,但据记者了解,目前通过买壳借壳方式曲线上市的难度也并不低。

绕道上市还是“炒壳”?

Choice数据显示,自9月28日赣州水务、和1特能源分别获深圳主板、上证主板受理,纳百川、皓吉达、三清互联三家公司获得深市创业板受理之后,截至12月13日,沪深两市已无获IPO受理企业案例。

与此同时,10月以来,共有15家企业获得北交所IPO受理,而同期沪深交易所IPO获受理企业数为零。

虽然北交所仍可为企业资本化提供场所,但大部分企业仍然希望登陆沪深交易所,在享受充分流动性的同时,也能享受充分再融资潜力。

于是乎,“壳资源”成为了很多企业资本化“曲线救国”的保留手段。

记者注意到,近期已经有多家小市值上市公司公告了控制权变更事宜。其中包括天汽模(002510.SZ),中天精装(002989.SZ)、电工合金(300697.SZ)、*ST园城(600766.SH)、三湘印象(000863.SZ)等。

其中,除*ST园城外,在已经披露受让对象的案例中,大部分仍属于地方国资领衔的收购。但*ST园城的洽购方高息借钱买壳的情况,却较为受到市场关注。

11月20日晚间,*ST园城首次披露公司控股股东转让计划,公司实际控制人徐诚东计划对外转让466.9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1%,转让价款合计3.54亿元。

而受让标的天机同升的成立情况却遭到各方质疑。根据工商资料,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13日,即披露控制权变更计划前一周。天机同升控股股东天津沃商同创则成立于2023年11月9日。由于受让人成立时间极短,注册资本有限,受让资金来源存疑,故该转让计划立刻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此后的12月4日,*ST园城2提交回复函称,受让方资金由天机同升自行出资1亿,剩余部分向天津沃商同创借款2.6亿元,借款期限36个月,借款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上浮10%。另外,天津沃商同创实缴资金来源亦为其控股股东上海沃贵上层股东借款,利率同为银行基准利率上浮10%。

新设实体,层层嵌套,重重贷款,*ST园城的控制权变更事项,引发市场对“炒壳”行为的警惕。

“虽然洽购壳资源的买方很多,但其实这些公司很大一部分距离IPO的条件还比较远。”前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他还透露,虽然大盘指数不太景气,但由于炒壳很热,所以当前的“壳价”其实并不低。

另一位投行人士则告诉记者,由于壳价值目前再度被炒高,除部分买家的确希望通过买壳进行重组,但也不排除其希望通过买卖倒手赚取差价的可能性。

借壳成功率不高

借壳上市,对于近年才接触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其实略显陌生。

2013年期间,因两市IPO一度暂停,借壳上市行为屡见不鲜。2013年-2015年期间,每年成功实施借壳上市的企业有约30家。

但自2018年以来,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借壳上市行为逐渐减少,而因借壳财务资质审核与IPO企业趋同,通过重组审核实现借壳上市者亦寥寥。

事实上,2018年,证监会对明确IPO被否企业再度通过重组实现并入上市公司有过一系列政策安排。比如IPO被否决企业至少在三年以后才能再度筹划通过重组上市。但后来该项政策在这一年中时就进行了松绑,三年等待期的相关规定也被松绑至6个月。

与此同时,IPO申报受理企业在申请过程中为避免直接被否,也会采取类似主动撤回的方式,保留公司重组上市的可能性,包括由被否带来的审核压力——甚至舆论障碍。

但是,条件的放宽,并未让借壳上市的门槛实质性地变低。

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仅路畅科技(002813.SZ)、日播时尚(603196.SH)、大连热电(600719.SZ)、中航电测(300114.SH)推出借壳上市计划。其中锦源晟借壳日播时尚计划已经于今年11月流产,中航电测、路畅科技则分别嫁接国央企资产成飞集团和中联高飞,而包括大连热电借壳亦由千亿民营巨头恒力石化(600346.SH)分拆上市康辉新材主导。

而如2021年筹划借壳的福达合金(603045.SH)在一度重组计划折戟后,近期也再度宣告终止了三门峡铝业对该公司的借壳计划。

换而言之,若非实力允许,借壳上市如今或非是企业实现资本化的坦途大道。

对于借壳成功的概率,前述投行人士向记者介绍,在如今的市场状况下,一年“最多过个一两单”。

“借壳上市成功的案例很少,每年只有几个案例。如果是为了借壳上市买壳,我们真的会尽可能去劝退。”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零跑“价值驱动”背后,国内资本“护航”车企开启第二曲线】

15亿欧元,零跑的“方法论胜利”。

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伴随新能源产业逐渐建立起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后,“狂飙突进”的新势力们给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中国震撼”。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8月,中国汽车共出口321.6万辆,同比增长68.8%,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107.5万辆,同比增长超1.1倍。

不仅出海速度跃居世界第一,一些技术型、创新型企业也在这轮浪潮中获得海外资本的青睐。10月26日,欧洲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投资15亿欧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随后不到一个月,零跑便与Stellantis集团完成合作交割,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此次合作,Stellantis集团不仅获得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成为零跑汽车的重要股东,还将与零跑汽车以51%:49%的比例成立“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合资公司,独家向全球市场出口和销售零跑汽车,这种合作关系也成为行业首例,即由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新势力在全球电动车项目上展开合作,更进一步说,零跑找到了中国汽车出海的另一条路。

欧洲老牌车企重金“联姻”中国造车新势力,无疑证明了海外资本对零跑汽车的认可。但此次官宣不免引发业内好奇,为何这家欧洲老牌车企将橄榄枝伸向零跑汽车?零跑汽车又如何在中国资本加持下“扬帆出海”?海外巨头重金入局“深度合作”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趋势?

01

15亿欧元

零跑的“方法论胜利”

所有的连续成功,都是方法论的胜利。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末,是国内最早的造车新势力车企之一,这家企业的成长毫无疑问是“技术驱动”方法论的胜利。创始人朱江明曾任职大华股份副董事长,拥有30年研发制造经验,擅长嵌入式算法及计算机底层的芯片及软硬件结合领域。成立不到3年,在朱江明的带领下,零跑便成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自主研发了包括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如今,不到8年时间里,零跑汽车自研成果已达到LEAP3.0,不仅有智能电动整车架构,还包括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四域合一中央超算)、高性能油冷电驱、电池底盘一体化、智能驾驶等能力,这些均已成为行业领先的技术竞争力。

今年7月31日,零跑对外发布了“四叶草中央集成平台”,不仅实现两颗芯片下的四域(动力域、座舱域、自驾域和车身域)合一,并且具备四种技术输出商业合作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合作需求提供灵活度极高的技术共享服务。换句话说,任何规格需求的新能源汽车,零跑都能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并支持技术共享。朱江明还指出,零跑未来的产品都是全球化的车型,都符合全球化的标准,包括欧盟的标准,这对于海外车企而言更具吸引力。而就在9月4日,零跑汽车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旗下首款全球化车型零跑C10,并在广州车展完成国内首秀,兑现了国内国外“两手抓”的战略布局。

正如Stellantis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所说“零跑汽车是少数具有高效且灵活特点的电动车新势力企业”

02

国内资本“价值驱动”

助力零跑快速发展

无论是对零跑汽车亦或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Stellantis集团的重金投入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证明了零跑在业内突出的技术实力,也意味着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换道超车”。然而,进一步深挖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牵手背后的故事,就能发现,这绝不仅仅是一家中国新势力车企的“逆袭”的故事,更有国内资本对“长期价值主义”的坚守,以及对于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前瞻布局和深入思考。可以说,零跑的“方法论胜利”,离不开强大的国内资本对主动赋能创造价值这一理念的践行。

作为零跑汽车的主要投资方,核聚资本在零跑汽车从一级市场走向IPO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零跑汽车的成长,核聚资本创始人、董事长何宁深有感触,他说:“国内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优秀企业基业长青奠定了基础,对零跑这样的企业而言,它和国外优秀企业的共同点比差异点更多,也应当更有效地利用海外市场。”

何宁曾说:“现代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离不开能源技术的进步。能源是不断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的过程,而能源真正走上有序,将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更多的进步。”事实上,核聚资本的名字,正是来源于可控核聚变,而可控核聚变意味着人类对能源有序化和智慧化管理的最终极解决方案。他笃定中国在相关领域的产业未来,并在很早前便预测“掌握能源密码就是掌握未来投资回报最大的价值来源,而能源数字化和智慧化,则是AI算力和能源最好的结合。”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任何技术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革新”与“融合”。正如特斯拉带来的这一波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是一个从燃油车时代到电动汽车时代的革新,重塑了整个商业模式。而这样的重塑,又为整个汽车产业链数字化的升级与融合奠定了基础。同时,这种新的融合也会带来新的全球化分工,加深国际化的合作。所以核聚资本认为,经济效率的改善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并不会被个体意志所左右,“小院高墙”终会被打破,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是那些能够推动技术和生产力生产效率进步的优质企业和企业家,而投资人追逐的,正是这些优质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希望能够成为陪伴他们一路成长并给他们带来助力的左膀右臂。

于是,在零跑汽车后,核聚资本又投资了视联动力、国科炭美、珈云新材料、正泰安能、云谷科技、天数智芯等多家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电动化领域,有研发属性和技术背景的优质企业,他们的发展需要资本的助推,而他们的技术与研发正在带来行业的变革,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在技术的革新与融合中,行业的腾笼换鸟会带来无数的投资机遇。在核聚资本的赋能过程中,不少拥有产业与技术背景的创业者都得到了加速成长,由核聚资本投资的一个做智能转向国产替代的公司,已经以其先进技术和成本控制为优势,成为零跑汽车的重要供应商,并将业务拓展到国内其他主机厂。同时,这种深耕产业链的方式,让核聚资本能够通过更高维度看到更全面的产业链发展进程,也使得核聚资本更准确的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并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维度视角的建议与赋能。

在零跑汽车上市经历股价走低之后,何宁仍旧坚定看好零跑汽车,他表示:“(核聚资本)相信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的背景下,中国会有一批拥有自身技术优势的公司和平台,可以来帮助海外一些国家来提高他们的商业效率。包括一带一路的国家,以及跟欧洲的传统技术和潜在优质市场的结合,这个机会将是巨大的。”

带着这种信念,何宁为零跑引入一位关键人物,这便是如今担任零跑汽车联席总裁的武强。作为香港投行圈内有相当口碑和出色业绩的资深专家,武强与何宁曾在美林集团共事,彼此之间有很深的默契。2023年初,在零跑市值低迷之际,正是武强推动了零跑后续的资本市场运作,由此实现零跑股价转折上行,而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成功达成合作,也离不开武强的努力。

据了解,在疫情严峻时期,何宁第一时间给他的老同事武强打电话,劝说武强加入零跑。当时,武强已有国际大投行反复邀请希望他出任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但最终武强还是认定何宁的眼光,决定将自己的金融经验付诸实业,这才有了之后零跑的触底反弹——走向电动车的下半场,在国际舞台一展身手。

据武强透露,零跑早在3月初便与Stellantis集团展开接触,并通过法国南部合作伙伴为唐唯实调来了零跑生产的T03和C11,对方在试驾之后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并进一步与零跑进行了深度沟通,这些正是促成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的重要原因。并且,作为今年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资金投资,同时也是中国车企自主技术对外输出的探索性合作,此次双方相关合作涉及到港交所、监管单位、知识产权、增资增发、反垄断等多个复杂的领域,若无成熟的资本团队提供持续性的深度支持,这样的合作恐怕并不会如此进展迅速,可以说,正是国内资本的支持让零跑在中国跑出了全球“加速度”。

在核聚资本看来,代工一台车的工业化能力不稀缺,而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和更贴近市场的产品定义,以及塑造新的生态场景和新的品牌才更为稀缺。零跑汽车作为中国新势力车企的代表,若以深度合作方式走向海外,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今,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走高的同时,行业“内卷”也在加剧,谁能率先开拓海外市场,便能进一步保持优势,实现向上突破。在武强看来,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传统汽车巨头,拥有的更多是资本、渠道等资源优势,而中国车企拥有的是产品、技术、产业链上的先发优势,通过优势互补,也有助于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03

“长跑”开启

中国车企的第二曲线

当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行业格局也在“革新”与“融合”中变化发展。经历了多年资本市场“烧钱”扩张之后,当下的中国造车企业已经开始进入“长跑”阶段,真正的比拼将考验车企的持续创新能力、差异化的品牌影响力、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能力,这些都需要技术和资本的“双轮驱动”。

在朱江明看来,与Stellantis集团的深度合作,将有助于零跑实现一系列目标,更好推动品牌走向海外。他表示:“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的合作,到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都作为其支柱产业,所以完全是合作的模式才能出海,才能将中国好的一些技术、好的一些产品为全球创造价值,中国的汽车才能走出中国,能够做全球化。”在他看来,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极快。但仍需要注意的是,在销售、售后、生产甚至政商等各个要素环节,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化运作,仍然需要全面本地化支持,以便充分融入不同国家。

近期,我们注意到华为车BU的拆分将为整车厂提供零部件和智能化方案,这一定程度上也将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实际上,以中国为核心技术平台,正在形成一股推动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浪潮。围绕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和软硬件会延伸出数据打通,智能管理的数字化需求趋势,汽车也会在这一趋势下形成一个广泛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神经网络,这意味着原先油车时代机械化的供应链网络也将迎来重塑,而在类似零跑和斯塔兰蒂斯这样的合作就是这个时代下典型的融合,在这种国际合作下,新的生态体系和产业联盟也将产生,全球化很难脱钩,反而会因为这种智能化的大趋势而融合的更加紧密。

中国站在这样新的融合背景下,既拥有本土的技术与平台和生产效率,又拥有广大的市场支撑。这样拥有独特优势的时代,既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核聚资本此前曾指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应围绕电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深耕,打造产业生态,积极参与国际化机会。显然,面对这些情况,零跑汽车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结盟走向海外,不失为积极的尝试,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厂商有机会通过更灵活、更轻巧的方式实现走向海外,布局全球的同时,亦能兼顾国内市场。可以预见,以此次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牵手为代表,更多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将在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上获得进一步提升,成为引领全球电动化浪潮的弄潮儿。https://t.cn/A6lqklvO

【温商首富李革为何不“装”了?】

温商首富李革卷入了风波之中。

最近3个交易日,李革一手创立的CXO(医药外包)龙头药明生物股价重挫近三成。

股价大跌的直接导火索是,该公司日前主动下调了2023年营收预期,公司增长(包括新冠疫情高基数)将达不到最初目标;同时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整个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

按理,药明生物下调业绩指引,是个十分正常的动作。疫情之后失去需求支撑的CXO行业陷入阵痛,属于投资者意料之内的事情。

但令人疑惑的是,药明生物更新业务展望的时间点,是在分拆药明合联上市的10多个交易日之后,该公司对药明生物等关联方依赖较重。因此,市场上有质疑声认为,公司此前坚持的高业绩目标,或是为分拆做铺垫。

除此之外,这次调整全年经营预期后,投行也纷纷下调了药明生物的目标价。而在股价急跌之后,该公司年内累计跌幅已达48.71%,市值较2021年7月高点蒸发上千亿。

下调业绩预期带崩股价

在医药行业,李革和其一手打造的“药明系”颇为知名。而药名系也给李革带来海量财富。

据温州媒体报道, 2023年胡润百富榜10月24日发布,今年上榜门槛为50亿元,共收录了1241位企业家。其中温商有36位,在前百名里,祖籍平阳的李革以财富450亿元并列97位,领衔温商。

不过,今年以来,CXO领域市场预期非常脆弱。

12月4日早间,药明生物召开投资者电话会,并在官网更新业绩展望,其中提到,随着新冠疫情收入的快速下降,药明生物整体增长(包括新冠疫情高基数)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药明生物称,整个行业都在经历阵痛期,增速由过去几年的15%下滑至个位数。具体到公司,药明生物的药物开发业务端收入增速低于预期,这主要是由于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显然过于激进;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约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

与此同时,药明生物的生产收入端下降15%-18%,主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主要意外是由于监管机构批准滞后,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新冠生产收入2022年占比约35%,今年非新冠项目填补了大部分新冠收入空缺,因此今年生产收入基本持平。

总结下来,药物开发端新增项目数减少导致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以及生产收入递延带来1亿美元收入降低,这是今年收入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此外,药明生物还表示,新产能爬坡、以及收入增速放缓均将导致公司利润下降。其中,全球基地的产能爬坡将导致2023年毛利亏损1亿美元。

因此,药明生物将今年收入增长目标由按年增30%,下调至按年增10%,同时经调整净利润增长目标亦下调至单个位数按年下降。

今年6月份和投资人交流中,药明生物CEO陈智胜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25个项目,低于往年新增。当时交流完后,药明生物股价暴跌了17%。

有观点指出,在此次业绩预期下调中,虽然市场已有预期因行业投融资景气度下滑导致新药开发订单下滑,但生产业务的大订单延迟和海外运营导致利润下降并未被市场充分预期。

展望未来,药明生物认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最具挑战,预计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

对此,多家投行下调了药明生物的目标价。建银国际指出,药明生物增长放缓是无可避免,对其2023至2025年销售预测平均每年下调8.2%,目标价由77港元降至66港元。

交银国际下调药明生物目标价至34港元,下调评级至“中性”。该行认为,药明生物在中短期内面临较大行业压力和业绩不确定性,未来数月内股价仍有一定的下行风险。

药明生物一直被视为CXO行业风向标,其悲观的业绩展望直接带崩整个板块。12月4日当天,药明生物重挫23.79%,当日A股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等CXO概念股分别跌6.92%、10%和9.87%。

12月6日早间,药明生物公告,公司获准于香港联合交易所购回最多4.2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受此影响,当日该公司股价小幅反弹1.15%,尽管如此,过去三个交易日里累计跌幅仍达29.43%。

沟通时间有玄机?

值得关注的是,药明生物选择在临近年末的12月份调整全年经营预期,尤其在其子公司药明合联上市后这一时机,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公司透明度和沟通策略的质疑。

11月17日,药明合联成功登陆港交所,盘中涨幅一度超40%,成为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外包服务第一股。

股权关系上,上市后药明生物持股大于50%,药明合联继续是药明生物的并表子公司。

药明合联业务最早起源于2013 年,彼时是药明生物在其内部单独的偶联药物业务单元,以研究、开发及生产ADC。2021年5月,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正式合资成立了药明合联。

据了解,ADC药物由于在抗肿瘤方面具备靶向的选择性以及较强的杀伤力,已成为继PD-1之后的新风口。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球ADC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0.4%。

不过,该赛道具有一定进入门槛,ADC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制造过程,需要同时覆盖大分子和小分子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因此,一些创新药企业多采用外包方式介入,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去年全球ADC外包率已达约70%。

至于药明合联,其项目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10个进行中的整体项目。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收入计,公司位居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第二位。

趁着ADC大热,药明合联火速上市。今年7月份,药明生物正式宣布了将药明合联分拆上市的消息。

当然,药明合联也离不开药明生物的加持,后者既是客户又是服务提供方。

其中,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药明合联向药明生物等关联方提供ADC CRDMO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分别为3.73亿元、1.44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7.67%、14.52%。

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药明合联向药明生物等关联方购买的相关服务支出金额分别为4.22亿元、5.05亿元,分别占当期企业总服务成本的57.9%、66.03%。

在药明生物等关联方的护航下,药明合联分拆上市进展顺利,从宣布到通过港股聆讯,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

药明合联的发行价为20.6港元/股,市盈率高达50倍,但上市后股价进一步走高,最高价触及32.9港元/股。

不过现在回看,药明生物一直对更新业绩指引秘而不宣,直至药明合联上市后的第12个交易日,股价一路上行至远高于发行价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其业绩“熄火”,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有媒体直言,药明生物或早已预料到业绩下滑会带来冲击,便提前利用药明合联分拆融资,做足了缓冲。

实际上,考虑到药明合联对药明生物等关联方依赖较重的现实,药明生物的财务状况变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药明合联的预期。

李革资本版图持续扩张

资料显示,“药明系”背后站着一位学霸李革。

李革的起点比大多数创业者高。1967年,李革出生于北京,高中就读于北大附中,1985年顺利考入北大化学系。

也是在北大期间,李革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赵宁,后两人共赴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1996年至1999年间,李革在Pharmacopeia Inc.任高级科学家及科研主管;1999年至2004年间,于美国施贵宝制药公司任高级科学家及部门负责人。在国外药企任职的经历,李革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为后续成功创业打下来基础。

2000年,他与妻子赵宁在江苏无锡共同创办了CRO(合同研究服务)企业药明康德,第一笔订单来自于Pharmacopeia公司。同样依靠老东家的牵线搭桥,为药明康德早期拉来了大量的海外客户。

后来,药明康德经历了海外上市,退市并“一拆三”,拆分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药明生物登陆港交所,推动药明康德于A股、港股两地上市。

一番拆分下来,让学霸李革从此谙熟了资本运作之道,并变身资深玩家。具体而言,近年来,李革通过拆分、上市、减持、再投资的“组合拳”,持续拓宽“药明系”资本版图。

2020年,药明康德与美国Juno公司合资成立的细胞免疫疗法企业药明巨诺在港上市。算上近期上市的药明合联,“药明系”拥有4个上市平台。

另一边,减持套现也不停歇。Wind数据显示,2017年,药明生物上市时,李革控制的Biologics Holdings共计持有其75.43%的股权,而至2023年6月30日,其多轮减持后持股比例已降至13.75%。

药明康德也被多次减持。同花顺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6月10日至2023年8月期间,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就累计进行三次减持,套现约98亿元。

投资端,李革也大展拳脚。据媒体报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从药明康德原风险投资部门独立而来的毓承资本与通和资本合并形成的通和毓承,李革任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

官网显示,通和毓承管理7支基金,在管资金规模逾百亿人民币,投资案例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欧康维视等公司。

据统计,“药明系”参与投资的公司中,已成功上市的多达十余家。而这也为药明康德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达4.6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74%。

不过,就在李革不断扩充资本版图时,旗下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两大公司,却因为业绩失速而市值大幅蒸发。https://t.cn/A6lySZM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直接舞台の感想とか伝えてくれて沢山元気貰いました!「オニがみたにじ」ご視聴お忘れなく!
  • 五一之Luga's卢卡斯餐厅酒吧水西门杜家鸭子店安家桂花汤圆许阿姨青团青梅酒肆凡夕Fancy终于到了我最爱的一part吃吃喝喝怎么能这么幸福呀[哇]卢卡斯的玉米
  • 《长陵》现在正在跟吴磊团队沟通,就,这部剧的男主也遛了不少人了啊。爱无疆,问候无边界快快给母亲多一声问候吧了解AIC 请拨打:010-67861097​《没有母
  • (柠檬树下你和我)九连真人-说一个乐队其他成员的秘密:阿龙:阿麦睡觉流口水。(与操怎么回事哈哈)梅卡德尔-你生命中最爱的人是?
  • “N”字二浪回调法就是让我们在1浪之后,计算测算2浪回调位置,即使在3浪早期位置介入,享受主升浪。(3)第三支撑点=(A-B)*0.382 +B这个也是最后一个
  • 肥胖的城市 递给他一个 传统的方法 来克制恐慌 卖掉武器 风暴喉咙 换取饮食 背叛能让你获得自由 停电之后 暂时摆脱了 坚硬的时刻 倒转的河 肥胖的城市 驱赶着
  • #写给廖俊涛的一些碎碎念# 突然意识到距离我上一次发微博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并非沉迷现生无法自拔只不过是疲于奔命囿于生活闲暇之余听了涛的歌新的老
  • -“现在愿意给我打电话嘛,我要保证在我睡觉的时候你完全是好的。” -“我现在可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我说话吧。” 在接起电话之后我发不出任何一点声音,只
  • 认认真真的一心只想搞事业不搞爱情,就连美女柳莹对他主动表白,都无动于衷,只回赠给人家一块令牌。#荀诩是风起陇西第一卷王##荀诩搞事业不搞爱情# 荀诩你真的是一卷
  • ”结果这才一个多月我就炫了这么多……刚才还在纠结冲不冲西塞罗sp,翻柜子看见bking 觉得真的非常适合臭屁小查,然后又all了 可恶啊啊啊啊啊!坐前排又不敢玩
  • 突然有点感触,这大概是我唯一一个那么长时间还有联系的亲友了的说[悲伤]说起来还要感谢饿死,毕竟高中时我俩是因为小野狗认识的,后来我爬墙了加上她中考了我们就没联系
  • 但是过了半天我突然回过味来,卖家的包装超级好,我收到的时候摇了一下,里面都不动的,怎么会有运输伤呢?这里是松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接受度挺高的,什么都可以,不太
  • 2020年,北京曲艺团选送6组优秀演员参与了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奖。【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榆林说书艺人熊竹英喜摘“牡丹”】9月25日,记者从省曲艺
  • 我哭是因为我以为k终于熬出头了,打投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们的努力终于有结果了,我以为未来的他会很顺利很平坦…可是风暴中心的他被辱骂被造谣被攻击,真的那段黑暗的日
  • 还有就是,我想说,我要是真救了他,他就不会这四个月做这种龌龊事儿了啊,骗了所有人,他还是在阴沟里,他哪是把我拉入了深渊,这tm明明是臭水沟子下水道好不。[笑而
  • #你微笑时很美#韩国确认买入都市情感剧《你微笑时很美》播出版权开始禁韩网非官方资源及字幕。该剧讲述了被游戏“抢”走男朋友的懵懂少女童谣,因战绩出色收到游戏战队Z
  • 4.28 昨天又爆了一例阳 6岁的孩子 据说可能是妈妈去医院产检带回来的病毒 孩子抵抗力弱中招了 昨天爸爸陪着孩子去了方舱 其他人都被拉去了隔离点隔离 听着就难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HO亲亲]#阳光信用# (较好及以上指路huitaghui字)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
  • ⭐️碎碎念:月嫂阿姨回去有一个多月了,还给我们寄了宝宝的衣服,昨天还跟我婆婆和宝宝视频来着~今天是母亲节啦,从此我也多了个节日♥️⭐️运动:tabata,凯格尔
  • Behind the bubble(位于空气泡之后):形容一个骑在领先车手后面的车手,他只能被“困在”前方车手的空气泡后面,而无法追上对方的情况。Flag-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