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1.5亿人口大省,诞生了

广东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已赶超俄罗斯、韩国,人口总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11位。广东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年轻人口和高学历人才,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河南等地。广东的经济与产业是人口增长的最大支撑,正在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还是中国生育第一大省,连续5年出生人口蝉联全国第一,广东的人口结构优秀,成为全国养老金调剂、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最大的地方。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活跃跃的人气带来的是蓬勃的朝气、兴旺的财气。
“常住人口”,指的是在一地居住超过半年的人口,是人口能级的体现;而“实时人口”还包含了短期出差、旅行、探亲的人口,是一地经济活跃度的标志。
无论常住人口还是实时人口,广东都是不折不扣的第一省。
这也意味着,自2007年首次赶超河南位列第一之后,广东已经连续17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
从国际上看,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赶超俄罗斯、韩国,而人口总量超过日本,放在全球可排在第11位,以一省之力赶上了许多大国的水平,成为大国省域经济最卓越的代表。
一个仅占全国陆地面积1.87%的省份,集聚了超过了1/10的人口,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更是大幅翻倍,足见其强劲吸引力所在。
孔雀东南飞,广东为何能“抢”到这么多人?

01
哪些地方的人,正在涌入广东?
广东人气之旺,从“堵”在路上的春运返程大军就可见一斑。
“6小时的车程开了22个小时”、“走了1天竟然还没出省”、“湖南乡村县道上挤满了粤A、粤B、粤S”……
春运返程,全国最堵的高速当属京港澳、许广、二广、武深,这些路线的目的地,无一例外都是广东。
庞大车流的背后,正是数以千万计的返粤大军,是一路东南飞的“打工人”,是无数怀揣“搞钱”之梦的年轻人。
就此而言,春运返程客流走向,代表的是全国人口大迁徙的方向,也是人口流入流出最直观的指标。
根据百度迁徙地图,春运返程高峰,流向广东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西、湖南、江西、湖北、河南。

这与高速堵车的“重灾区”不谋而合,也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契合。
根据七普数据,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4左右,总量位居全国之首。
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省份,基本都是人口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
在广东的外来人口中,来自广西、湖南的双双超过500万人,而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也都超过了200万人。

与各自户籍人口规模相比,广西每8个人、湖南每13个人,就有一个来到了广东。
湖南高速,为何堵满了粤A、粤B、粤E、粤S等返程车辆,不难理解吧。

02
广东,并非一开始就是人口第一大省。
以常住人口衡量,目前中国TOP5人口大省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广东以1.27亿的人口总量稳居首位。

但从历史上看,广东首度成为人口第一省是在2007年,而在此之前,人口大省一直都是河南、山东、四川的三省争霸。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只有5000万人口,不及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人口大省,也少于江苏、湖南等地。
最初的人口第一大省是四川。早在1990年,四川全省总人口就已率先破亿,当时河南、山东只有8000多万人,而广东只有6000多万人。
转折发生在川渝分家。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剥离,拉上万县、涪陵、黔江等地,“重组”为直辖市,切走了3000多万人,四川人口自此被山东、河南赶超,河南得以晋级人口第一大省。
不过,河南的人口第一大省之位,只坐了10年时间,在2007年被广东赶上,自此广东坐上人口第一省之位。
一开始,凭借生育形势,河南、山东与广东人口仍有一争之力;
但随着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出生率趋势性下行,加上人口流入流出带来的巨大影响,广东的 领先优势不断增大。
从1978年到2023年,短短40多年时间,广东常住人口从5000万人飙升到1.27亿人,实时人口更是多达1.5亿,上演了人口大逆袭的奇迹。
即使人口大盘已经见顶,多数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广东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广东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人,而同期全国合计新增人口为6800万人,广东占了近1/3。
唯一的例外是在2022年。由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受限,广东常住人口罕见出现负增长。
而在2023年,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广东已迎来强劲的人口回流,人口流入指数连续数月全国之首,而今年春运走势更是提供了新的佐证。
以此来看,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人口仍非广东的终极上限。

03
广东人口为何增长这么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新增7000多万人,相当于腾挪了整个河北或大半个东北的人口,而这背后最大的支撑就在于经济与产业。
人随产业走,这是孔雀东南飞的逻辑所在,也是广东人口总量一路飙升的背景。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过去几十年来,广东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年轻人口,更吸引了无数高学历人才涌入。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借助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勇气,探索出“无数个第一”,从农业省份迅速蜕变为“世界工厂”,成为全国就业的最大蓄水池。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正是在当时不胫而走的。“搞钱搞经济”,成为许多人对广东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面对地缘变局、国际博弈以及其他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广东又率先挺进“无人区” ,以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
如今,广东正在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不仅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智能家电、软件和信息服务等8个超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而且培育出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步形成,无疑将为广东未来的“抢人大战”,奠定更强基础。

04
广东不只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还是生育第一大省。
人口大增背后,除了外来人口带来的直接增量之外,来自强劲生育的贡献不容低估。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广东2022年出生人口达105.2万,超过江浙沪“包邮区”总和,连续5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且连续40年出生人口破百万。

当江浙沪生育率一路走低乃至垫底,广东为何仍旧“最敢生”?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城镇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开放,观念越进步,生育意愿就越低,发达国家如此,西部与沿海地区出生率的悬殊也是如此。
然而,广东,却成了唯一的例外。
在广东,无论是广府地区,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都高于全国水平,深圳出生率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而汕头的出生率也稳居普通地级市前列。
汕头等地位居前列,得益于浓厚的生育文化。
潮汕地区,宗社制度保存相对完整。这种传统,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为生育政策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在当下又让“多子多福”的传统得以保留。
而深圳等地的遥遥领先,则不无“孔雀东南飞”带来的人口流入效应。
广东外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在不断抬升人口总量的同时,还让广东保持着相对独特的人口结构。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23》,广东60岁以上人口仅为13.45%,而全国已经接近20%,江浙沪地区普遍超过20%乃至更高。
得益于优秀的人口结构,广东不仅成了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省份,也成为全国养老金调剂、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最大的地方。
相比经济体量,财政贡献和养老金贡献上的第一,是广东更为可贵之处。

接上~中国第一个1.5亿人口大省,诞生了(2/2)

文|凯风

03
广东人口为何增长这么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新增7000多万人,相当于腾挪了整个河北或大半个东北的人口,而这背后最大的支撑就在于经济与产业。
人随产业走,这是孔雀东南飞的逻辑所在,也是广东人口总量一路飙升的背景。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过去几十年来,广东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年轻人口,更吸引了无数高学历人才涌入。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借助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勇气,探索出“无数个第一”,从农业省份迅速蜕变为“世界工厂”,成为全国就业的最大蓄水池。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正是在当时不胫而走的。“搞钱搞经济”,成为许多人对广东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面对地缘变局、国际博弈以及其他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广东又率先挺进“无人区” ,以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
如今,广东正在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不仅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智能家电、软件和信息服务等8个超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而且培育出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步形成,无疑将为广东未来的“抢人大战”,奠定更强基础。
04
广东不只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还是生育第一大省。
人口大增背后,除了外来人口带来的直接增量之外,来自强劲生育的贡献不容低估。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广东2022年出生人口达105.2万,超过江浙沪“包邮区”总和,连续5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且连续40年出生人口破百万。

当江浙沪生育率一路走低乃至垫底,广东为何仍旧“最敢生”?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城镇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开放,观念越进步,生育意愿就越低,发达国家如此,西部与沿海地区出生率的悬殊也是如此。
然而,广东,却成了唯一的例外。
在广东,无论是广府地区,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都高于全国水平,深圳出生率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而汕头的出生率也稳居普通地级市前列。
汕头等地位居前列,得益于浓厚的生育文化。
潮汕地区,宗社制度保存相对完整。这种传统,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为生育政策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在当下又让“多子多福”的传统得以保留。
而深圳等地的遥遥领先,则不无“孔雀东南飞”带来的人口流入效应。
广东外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在不断抬升人口总量的同时,还让广东保持着相对独特的人口结构。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23》,广东60岁以上人口仅为13.45%,而全国已经接近20%,江浙沪地区普遍超过20%乃至更高。
得益于优秀的人口结构,广东不仅成了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省份,也成为全国养老金调剂、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最大的地方。
相比经济体量,财政贡献和养老金贡献上的第一,是广东更为可贵之处。

中国第一个1.5亿人口大省,诞生了(1/2)

文|凯风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活跃跃的人气带来的是蓬勃的朝气、兴旺的财气。
“常住人口”,指的是在一地居住超过半年的人口,是人口能级的体现;而“实时人口”还包含了短期出差、旅行、探亲的人口,是一地经济活跃度的标志。
无论常住人口还是实时人口,广东都是不折不扣的第一省。
这也意味着,自2007年首次赶超河南位列第一之后,广东已经连续17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
从国际上看,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赶超俄罗斯、韩国,而人口总量超过日本,放在全球可排在第11位,以一省之力赶上了许多大国的水平,成为大国省域经济最卓越的代表。
一个仅占全国陆地面积1.87%的省份,集聚了超过了1/10的人口,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更是大幅翻倍,足见其强劲吸引力所在。
孔雀东南飞,广东为何能“抢”到这么多人?
01
哪些地方的人,正在涌入广东?
广东人气之旺,从“堵”在路上的春运返程大军就可见一斑。
“6小时的车程开了22个小时”、“走了1天竟然还没出省”、“湖南乡村县道上挤满了粤A、粤B、粤S”……
春运返程,全国最堵的高速当属京港澳、许广、二广、武深,这些路线的目的地,无一例外都是广东。
庞大车流的背后,正是数以千万计的返粤大军,是一路东南飞的“打工人”,是无数怀揣“搞钱”之梦的年轻人。
就此而言,春运返程客流走向,代表的是全国人口大迁徙的方向,也是人口流入流出最直观的指标。
根据百度迁徙地图,春运返程高峰,流向广东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西、湖南、江西、湖北、河南。

这与高速堵车的“重灾区”不谋而合,也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契合。
根据七普数据,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4左右,总量位居全国之首。
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省份,基本都是人口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
在广东的外来人口中,来自广西、湖南的双双超过500万人,而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也都超过了200万人。

与各自户籍人口规模相比,广西每8个人、湖南每13个人,就有一个来到了广东。
湖南高速,为何堵满了粤A、粤B、粤E、粤S等返程车辆,不难理解吧。
02
广东,并非一开始就是人口第一大省。
以常住人口衡量,目前中国TOP5人口大省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广东以1.27亿的人口总量稳居首位。

但从历史上看,广东首度成为人口第一省是在2007年,而在此之前,人口大省一直都是河南、山东、四川的三省争霸。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只有5000万人口,不及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人口大省,也少于江苏、湖南等地。
最初的人口第一大省是四川。早在1990年,四川全省总人口就已率先破亿,当时河南、山东只有8000多万人,而广东只有6000多万人。
转折发生在川渝分家。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剥离,拉上万县、涪陵、黔江等地,“重组”为直辖市,切走了3000多万人,四川人口自此被山东、河南赶超,河南得以晋级人口第一大省。
不过,河南的人口第一大省之位,只坐了10年时间,在2007年被广东赶上,自此广东坐上人口第一省之位。
一开始,凭借生育形势,河南、山东与广东人口仍有一争之力;
但随着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出生率趋势性下行,加上人口流入流出带来的巨大影响,广东的 领先优势不断增大。
从1978年到2023年,短短40多年时间,广东常住人口从5000万人飙升到1.27亿人,实时人口更是多达1.5亿,上演了人口大逆袭的奇迹。
即使人口大盘已经见顶,多数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广东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广东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人,而同期全国合计新增人口为6800万人,广东占了近1/3。
唯一的例外是在2022年。由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受限,广东常住人口罕见出现负增长。
而在2023年,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广东已迎来强劲的人口回流,人口流入指数连续数月全国之首,而今年春运走势更是提供了新的佐证。
以此来看,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人口仍非广东的终极上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 [鲜花]#阳光信用# 人们所以称赞,是因为他那颗乐于助人而又善良的心,使他施以爱心,不求回报。#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正能
  • 尽管苹果官方并没有给空间计算下一个直接的定义,但还是在官方的新闻中,还是给Vision Pro的能力做了一个详细的表述,这里我们直接放原文吧:“Apple Vi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今日热文❗❗《兵王养成记》江凡(全章节完整版)全文阅读OYDlEX ❗书名主角:《兵王养成记》江凡又名《兵王养成记》江凡 ❗书名主角:《兵王养成记》江凡又名《兵
  • 标识设计公司-众艺联合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中不同功能分区不断增多,交通日益发展,小到一幢写字楼,大到一个区域甚至城市都要求有科学和人性化 的导 视标识标牌
  • #淇淇周边站[超话]##淇淇周边站[超话]# 淇淇生日快到啦,入坑陪淇淇过的第一个生日,想收点大家的祝福[打call] 在主超搞了几个免邮送活动,奖品有爱普诗
  • 3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希望可以更加地坦然面对一切:曾几何时,有三个位和尚,他们以笑著称,他们总是结伴而行,传递笑声,被称为笑和尚。记住鹿妈妈说的话,天无绝人之路,
  • 好奇妙,大一成天戴着耳机与世隔绝的i人,四年后成了e人,还结识了相见恨晚的好朋友,遇见了值得我一辈子感恩的贵人。先发一波花絮正片得六月[抱一抱]好神奇,去年看到
  • 也有网友说,那如果有人意外去世,卡里剩很多钱,家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银行会主动取出来给他家里人吗?阿丽知道上面的字迹是陈凯写的,她无法否认,只能把房子卖了还债,
  • NO.5 初夏复健,跑崩的第二天…满月高悬的夜空总是比平日里显得更加悠远,羽状云层轻柔地拂过月色,肉眼几不可见的若干星辰交辉闪烁。空寂的夜色中,没有白日的喧嚣,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朋友问我暗恋是什么感觉,下意识的回答:好像在商店看到喜欢的玩具,想买,钱不够,努力存钱,回头去看的
  • 赛后发布会上,深圳新鹏城主教练塔托表示:“这场比赛非常激烈,双方都有打得好的时候和打得不好的时候。最终能够回到中国继续踢球,还是很开心的。
  • 倘若车友们是从个人卖家那儿买的汽车,那么卖方一定是最了解这辆机动车的人,车子有没有投保车辆交强险跟车辆交强险投保时间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截止、投保公司是哪家,她
  • 但是我们看到光伏大部分集中在创业板20厘米,主板几乎没有连板的票,唯一一个汇绿有光伏属性,但是搞园林装饰的,从爆发时点来看,英力的回封带动起来光伏和电池等。但是
  • 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随勾践质吴三年,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想要一生幸福,想要一生安稳,想要一生吉祥,唯善为宝
  • 我当然想把自己听的比较多的歌曲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出一整个歌单,是:单车,明年今日,富士山下,还是:浮夸,葡萄成熟时,人来人往,最佳损友,亦或是:十面埋伏,夕阳
  • #TF家族三代周边中转站[超话]# 换or出or收 画圈是全套 - [ ] 未完成的约定 宝 2极1顺1(无卡)航1 (复数未拆) - [ ] 团秋海报 -
  • 这些解释不仅颠覆了我们的世界观,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它让我们认识到,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宇宙中,我们仍然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探索空间。
  • 无论是20岁还是30+我永远是竭尽全力尽情为自己而活————————我会结婚也会生娃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受束缚的旅游闲时喝杯咖啡看个展抑或是找个时间的空
  • #爱奇艺尖叫之夜为谁尖叫#你们是在说24小时破五千万的《秘果》、首播破亿的《亲爱的活祖宗》、央视上星《绝代双骄》、在甜宠剧top里,骨朵第一的《暗格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