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晓得,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的标准,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标准,一定要依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的心行,我们才真正能得救。你要晓得恶道可畏,恶道可怖,你才会真正发心,求出离三界六道,这样我们才是一了永了,真正是超越了生死轮回。如果是不能了,那将来就不得了,你要说是不堕恶道,给诸位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这一生修福,来生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颠倒。现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都是前生在佛门里修福,他这一享福,他就迷了,迷了之后,他又在那里造罪业,他不肯修福,所以这一世死了之后就到恶道。 

佛法讲「三世怨」,第一生在佛门修福、修行,第二生享福,第三世堕恶道,这叫三世怨。所以决定不要求人天福报,我们修行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人天的富贵。我们所求的,现前弘法利生,虽弘法利生也不着弘法利生之相,我们自己心才清净。对个人来说,专心立志求生净土,这是我们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唯一的事业。除这个之外,其他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顾虑。 

决定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要为自己求清净平等。绝对不要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不是好东西。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亏就吃在这里,放不下人天福报。虽然不是积极在追求人天福报,但是贪恋人天福报而不肯放下,我们亏就吃在这个地方,把清净平等的方向、目标偏离了。现在明白了,赶紧回头,回头是岸,希望从今而后永远不再偏失我们的方向。 

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劝导我们,修福是应当的,没有福,不能帮助苦难众生,帮助苦难众生需要智慧、需要福德,我们修慧、修福都是为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自己要贪图福报,没有不堕落的。人间这一点小小福报都放不下,天福来的时候,你怎么能够不被它迷惑?这不可能的事情。福不能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到什么时候来享福?到你什么时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时候享福不会堕落了。无明没有破,法身没有证得,享福肯定是障碍,这个道理要懂。 

善要不要修?要修,好事做得愈多愈好,不要贪图福报,你心就清净了。也就是说断恶修善是修行人应该要做的,不要着相,就叫净业。念念将功德回向净土,我为什么断恶?我不是怕堕地狱,我为什么修善?我也不是想上天堂,到底为什么?我想到极乐世界去,我想去亲近阿弥陀佛,这叫净业。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福不能享,享福没有意思。你看看多生多劫的修福,你做到帝王、做到宰相、做到元帅,譬如将相,或者是你发了大财,你能享受几天,福就享完了。享福,自己在高位享福,就很少想到修福,福报享完之后,你这一生所做的行业要是有了过失,麻烦大了,享福很容易造罪业!福享完了,业报现前了,来世要堕落。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警惕我们的三世怨。 

我们就要认真修福报,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诸位要知道,人生很短!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能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福报享三成就够了,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你修福修慧不要修别的,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就行,念到心清净,福慧就现前了。这个道理要懂,要肯定,要深信不疑。为什么?如果不能深信,现在社会提倡慈善事业,我们多做些好事,多修一点福。随缘修福是对的,作意去修福错了,为什么?清净心没有了。换句话说,是夹杂,你功夫里面夹杂,你所修的福那是有漏之福; 念佛念到心清净,所得到的福是无漏之福,这不能比。无漏的福将来往生净土,无漏的福报,这依正庄严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那有漏福报怎么能比? 

念阿弥陀佛就是修福。最大的福报、圆满的福报无过于念佛,世间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念佛不是修福,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知道念佛的福报比什么样的善事都大,而且都圆满,圆修圆证。不论做多大的好事,比不上念佛,这个道理、这桩事情必须要知道。我们才真正感觉得念佛太重要!不念佛就没福报,愈念福报愈大。佛这个福报里头还带着智慧,只要念佛,福慧双修。

我们晓得,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的标准,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标准,一定要依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的心行,我们才真正能得救。你要晓得恶道可畏,恶道可怖,你才会真正发心,求出离三界六道,这样我们才是一了永了,真正是超越了生死轮回。如果是不能了,那将来就不得了,你要说是不堕恶道,给诸位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这一生修福,来生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颠倒。现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都是前生在佛门里修福,他这一享福,他就迷了,迷了之后,他又在那里造罪业,他不肯修福,所以这一世死了之后就到恶道。 

佛法讲「三世怨」,第一生在佛门修福、修行,第二生享福,第三世堕恶道,这叫三世怨。所以决定不要求人天福报,我们修行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人天的富贵。我们所求的,现前弘法利生,虽弘法利生也不着弘法利生之相,我们自己心才清净。对个人来说,专心立志求生净土,这是我们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唯一的事业。除这个之外,其他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顾虑。 

决定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要为自己求清净平等。绝对不要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不是好东西。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亏就吃在这里,放不下人天福报。虽然不是积极在追求人天福报,但是贪恋人天福报而不肯放下,我们亏就吃在这个地方,把清净平等的方向、目标偏离了。现在明白了,赶紧回头,回头是岸,希望从今而后永远不再偏失我们的方向。 

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劝导我们,修福是应当的,没有福,不能帮助苦难众生,帮助苦难众生需要智慧、需要福德,我们修慧、修福都是为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自己要贪图福报,没有不堕落的。人间这一点小小福报都放不下,天福来的时候,你怎么能够不被它迷惑?这不可能的事情。福不能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到什么时候来享福?到你什么时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时候享福不会堕落了。无明没有破,法身没有证得,享福肯定是障碍,这个道理要懂。 

善要不要修?要修,好事做得愈多愈好,不要贪图福报,你心就清净了。也就是说断恶修善是修行人应该要做的,不要着相,就叫净业。念念将功德回向净土,我为什么断恶?我不是怕堕地狱,我为什么修善?我也不是想上天堂,到底为什么?我想到极乐世界去,我想去亲近阿弥陀佛,这叫净业。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福不能享,享福没有意思。你看看多生多劫的修福,你做到帝王、做到宰相、做到元帅,譬如将相,或者是你发了大财,你能享受几天,福就享完了。享福,自己在高位享福,就很少想到修福,福报享完之后,你这一生所做的行业要是有了过失,麻烦大了,享福很容易造罪业!福享完了,业报现前了,来世要堕落。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警惕我们的三世怨。 

我们就要认真修福报,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诸位要知道,人生很短!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能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福报享三成就够了,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你修福修慧不要修别的,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就行,念到心清净,福慧就现前了。这个道理要懂,要肯定,要深信不疑。为什么?如果不能深信,现在社会提倡慈善事业,我们多做些好事,多修一点福。随缘修福是对的,作意去修福错了,为什么?清净心没有了。换句话说,是夹杂,你功夫里面夹杂,你所修的福那是有漏之福; 念佛念到心清净,所得到的福是无漏之福,这不能比。无漏的福将来往生净土,无漏的福报,这依正庄严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那有漏福报怎么能比? 

念阿弥陀佛就是修福。最大的福报、圆满的福报无过于念佛,世间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念佛不是修福,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知道念佛的福报比什么样的善事都大,而且都圆满,圆修圆证。不论做多大的好事,比不上念佛,这个道理、这桩事情必须要知道。我们才真正感觉得念佛太重要!不念佛就没福报,愈念福报愈大。佛这个福报里头还带着智慧,只要念佛,福慧双修。

我们晓得,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的标准,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标准,一定要依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的心行,我们才真正能得救。你要晓得恶道可畏,恶道可怖,你才会真正发心,求出离三界六道,这样我们才是一了永了,真正是超越了生死轮回。如果是不能了,那将来就不得了,你要说是不堕恶道,给诸位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这一生修福,来生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颠倒。现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都是前生在佛门里修福,他这一享福,他就迷了,迷了之后,他又在那里造罪业,他不肯修福,所以这一世死了之后就到恶道。 

佛法讲「三世怨」,第一生在佛门修福、修行,第二生享福,第三世堕恶道,这叫三世怨。所以决定不要求人天福报,我们修行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人天的富贵。我们所求的,现前弘法利生,虽弘法利生也不着弘法利生之相,我们自己心才清净。对个人来说,专心立志求生净土,这是我们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唯一的事业。除这个之外,其他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顾虑。 

决定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要为自己求清净平等。绝对不要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不是好东西。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亏就吃在这里,放不下人天福报。虽然不是积极在追求人天福报,但是贪恋人天福报而不肯放下,我们亏就吃在这个地方,把清净平等的方向、目标偏离了。现在明白了,赶紧回头,回头是岸,希望从今而后永远不再偏失我们的方向。 

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劝导我们,修福是应当的,没有福,不能帮助苦难众生,帮助苦难众生需要智慧、需要福德,我们修慧、修福都是为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自己要贪图福报,没有不堕落的。人间这一点小小福报都放不下,天福来的时候,你怎么能够不被它迷惑?这不可能的事情。福不能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到什么时候来享福?到你什么时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时候享福不会堕落了。无明没有破,法身没有证得,享福肯定是障碍,这个道理要懂。 

善要不要修?要修,好事做得愈多愈好,不要贪图福报,你心就清净了。也就是说断恶修善是修行人应该要做的,不要着相,就叫净业。念念将功德回向净土,我为什么断恶?我不是怕堕地狱,我为什么修善?我也不是想上天堂,到底为什么?我想到极乐世界去,我想去亲近阿弥陀佛,这叫净业。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福不能享,享福没有意思。你看看多生多劫的修福,你做到帝王、做到宰相、做到元帅,譬如将相,或者是你发了大财,你能享受几天,福就享完了。享福,自己在高位享福,就很少想到修福,福报享完之后,你这一生所做的行业要是有了过失,麻烦大了,享福很容易造罪业!福享完了,业报现前了,来世要堕落。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警惕我们的三世怨。 

我们就要认真修福报,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诸位要知道,人生很短!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能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福报享三成就够了,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你修福修慧不要修别的,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就行,念到心清净,福慧就现前了。这个道理要懂,要肯定,要深信不疑。为什么?如果不能深信,现在社会提倡慈善事业,我们多做些好事,多修一点福。随缘修福是对的,作意去修福错了,为什么?清净心没有了。换句话说,是夹杂,你功夫里面夹杂,你所修的福那是有漏之福; 念佛念到心清净,所得到的福是无漏之福,这不能比。无漏的福将来往生净土,无漏的福报,这依正庄严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那有漏福报怎么能比? 

念阿弥陀佛就是修福。最大的福报、圆满的福报无过于念佛,世间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念佛不是修福,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知道念佛的福报比什么样的善事都大,而且都圆满,圆修圆证。不论做多大的好事,比不上念佛,这个道理、这桩事情必须要知道。我们才真正感觉得念佛太重要!不念佛就没福报,愈念福报愈大。佛这个福报里头还带着智慧,只要念佛,福慧双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智能化日益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主要还在于是否更先进,当长安汽车将前沿的智能科技应用至UNI-K时,其实带来消费者的就是触摸未来的机会,而这一
  • 呵呵,偶尔看到一双鞋,就想起一段少年往事,想起一个人……#每天记下三件快乐的小事#1.跟同事学了五禽戏2.妈妈做了好吃的焖面和爸爸聊法国对德国⚽️⚽️⚽️3.批
  • (平安湖北微信公号) #47岁民警抓捕嫌疑人时牺牲#本 肖战粉丝 小飞侠 觉得 肖战好帅!经连夜蹲守,9月16日8时许,民警发现嫌疑人驾驶一辆面包车出门,立即
  • 该公司构成了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APP的出路】很多人对新媒体的APP并不看好,原因在于APP饱和现象,每个人会使用的APP是有限的,又没有类似
  • 李平亚教授认为,随着政府和市场对人参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未来会涌现出一批化学药物无法替代的人参类创新药物,让人参这一瑰宝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进一
  • ​我对其中一个网友的留言印象挺深的,他说:这种话题不太适合那些理中客型的言论,如果说你有喜欢把蛇当宠物喜欢的自由,那汪涵也有不喜欢蛇的自由,看完那个嘉宾说的,
  • 性别酷儿,不被定义有空可以一起听听歌聊聊天,你陪我我也在陪你,一起交流生活互相帮助(我能做的一定尽力,陪聊,传话,助攻……)互相鼓励互相治愈,关系真的好的话未来
  • 没事的时候就叫人家男菩萨,被拉出来挡枪就说人家玩咖,更何况这样烂瓜还没有实锤,当代网友真就不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是吧?[鼓掌][鼓掌]还死不投降,是觉得0-13的
  • 我:“嗯……” 三三:“你居然犹豫!!” 我:“……”我本来想说,嗯,挺想的。 三三:“想医生不?” 我:“想。”不敢加语气词了。 三三:“
  • ”8月20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指导、广东省安徽商会主办的“新理念、新格局、新发展”2020粤港澳大湾区徽商峰会在广州盛大开幕。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携
  • 真的很无语 看到这个标题有时候发条微博 就有下面评论在说这部剧真的是从开播一直在看上了这么多次黑热搜虽然我是翰哥粉丝但如果我不是他粉丝的话我也会说 这部剧
  • 虽然是公众人物但请私生不要去追踪他的私人行程,真的很危险,给他点自由让他活得洒脱点吧……给他个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吧!当我失去它的时候更像是丢了底气也没了快乐
  • #赵今麦[超话]# zjm#30天安利赵今麦# [DAY1:入坑契机及初印象]我虽然是从一周的朋友开始入坑粉的但是从看到你的第一眼起就已经喜欢上你,也从中看到了
  • 我藏在你的心里,却消失在你的记忆中。每一集所带给我的感触都很深,此处就只写出最后一集,关于忘记吧~我一遍遍呼喊你的名字,一次次期待你的回应。
  • 短到,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不够;更不要说用来犹豫,以及妥协——尤其是,妥协给那些——你自己都清楚“这只是妥协”的东西。短到,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不够;更
  • 眼看老太爷要大宴宾客,老太爷发话了,这成什么体统,给孩子换身新衣服出来迎接客人,等客人走了再打......转:在赵家大院里,日子好的时候,几房姨太太都拼命护自己
  • 但是能从显老的长相蜕变为气质女神,也算是很有本事了,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线以及妆容特点,而且总体给人感觉都非常舒服,犹如一股清风,让人如沐春风。娃娃脸就是有优势
  • #知道分手是对的但还是难过# 姻缘天定。当你懂了这四个字,就知道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嫦娥姐姐现身说法:没事别瞎发誓|神话万年|08】 上回说到嫦娥姐姐吃了
  • ”陈祉妍表示,“MBTI测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的性格特征,但不能仅以单一的测试结果,就推断一个人的心理特征。”陈祉妍分析道,“此外,一个人觉得测试准不准,更
  • 看着远方落下的秋叶,心儿不觉跟随着被风带走那一枚落叶回到从前,回到曾经我们相遇三年,又匆匆分别的那一段时光。但是,那份隔着天涯,隔着海角,深深的念,连同那份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