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从确诊肺癌到去世仅2周#
这个事情之前在微信里有很多转发,是一篇题为《我妻之死》的文章,作者为逝者丈夫,对妻子诊疗过程提出诸多质疑。这篇仅根据微信原文里提到的情况,分析不吸烟的人出现肺癌,以及相关诊疗里的一些专业问题。

大致情况是加拿大37岁年轻华人女性,从不吸烟,身体也很健康,2023年10月开始不舒服,主要是肠胃问题,吃了些药没好转。11月7号被告知癌症血液标记物筛查结果很高,建议复查。之后病情恶化,两次去急诊。

11月17日确诊癌症且是晚期,11月20日告知是肺腺癌,21日在基因检测结果没出来前开始吃EGFR突变靶向药,不幸28日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是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原靶向药无效。此时医生告知该突变没有靶向药,建议接受临终关怀,次日,患者丈夫根据查阅的资料向医生指出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有靶向药。但医生说加拿大没有。但第二天,11月30日,患者不幸病重去世。

患者丈夫提出了对医疗过程的一些质疑,例如患者8月做面部手术,9月体检,两次都有做身体检查,医生却没发现异常;17日确诊,因双休日缘故,20日才给治疗方案;28日查出之前猜测的突变不对,医生马上建议临终关怀。

在这些质疑中,唯一让我觉得医生做法有误,也很意外的是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后说没有靶向药以及加拿大没药,不过这或许也不会改变什么。下面仔细分析。

关于患者的癌症。

30多岁从来没吸过烟的女性突然查出来肺癌晚期,这让很多人诧异。从后来的检查结果看,她不幸碰上了如今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种肺癌:从未吸烟人群的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有两大类: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得的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下的一个类型(另一种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其中肺腺癌能占到六七成。

无论是哪个亚型的肺癌,烟草都是首要肇事者,但不吸烟的人也可能得肺癌。如果把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单独列出来,会是全球第五大癌症,需要引起重视。这类肺癌还有非常明确的特点:绝大多数都是肺腺癌。

中国女性在内的亚裔女性需要特别注意肺癌风险,因为不吸烟的东亚裔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更大。实际上在中国,女性肺癌患者里只有13%吸烟,绝大多数都是属于非烟草导致的肺癌。在美国,2019年确诊肺癌的患者里,55%的亚裔女性不吸烟。族裔和性别(不考虑族裔,不吸烟人群里女性肺癌风险是男性两倍)两个因素都会影响不吸烟群体的肺癌风险,而亚裔女性是最高风险。

患者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是她很年轻,37岁。如果看普遍确诊年龄,吸烟与不吸烟的肺癌患者类似,前者中位确诊年龄65岁,后者67岁。即无论是否吸烟,绝大部分肺癌患者都是60岁以上老人。但如果看极端情况,就是非常年轻的患者,40岁以下的肺癌患者,有研究显示约七成是不吸烟。

把上述族裔、性别、癌症类型、年龄代入,会发现这位不幸患癌的患者实在是太符合所患癌症典型情况了:从未吸烟的亚裔年轻,确诊肺腺癌。

既然“典型”,很多人可能会想:患者有没有机会早点发现癌症,或者说医生能不能早点确诊呢?像患者丈夫对8月面部手术与9月体检没发现异常就很难理解。

但患者做的小手术与常规体检,本身不是筛查肺癌的有效方式。像是体检的常规项目,血压血脂血糖等,是针对常见代谢疾病,少数癌症比如乳腺癌、结肠癌有筛查方法。可对于健康年轻人,并没有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而且患者10月才出现症状,之前检查的时候她也没有身体问题可以向医生表述,医生也不可能想到去做进一步的癌症检测。

有人可能会疑惑,不是有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吗?确实有,但那是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参考美国的标准是戒烟不到15年,年龄50-80,吸烟20包年——每年吸烟包数x年份,比如每天一包,吸了20年,或是每天两包,吸了10年,都是20包年。

是否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呢?既然不吸烟的亚裔女性患肺癌风险更高,为什么不针对她们也做肺癌筛查呢?

因为低危人群里做筛查,效率与有效性非常低。尽管不吸烟的亚裔女性患肺癌风险比其他不吸烟的人群更高,相比吸烟这样的高危人群,她们的癌症风险仍然低很多。这位患者虽然符合了不吸烟的肺癌患者的各个特征,但这种“典型”放在肺癌患者群体里是极少数。美国肿瘤学会2019年的数据,55岁以下肺癌患者不到10%,45岁以下更是不到2%(图1)。以现有技术,很难想象对40岁以下没有吸烟史的年轻人,也就是患者所属的人群,做肺癌筛查会有效。

低剂量螺旋CT尽管是低剂量,仍然有辐射,大概是1.6-2.4毫西弗,普通人一年接受背景辐射大概是2-3毫西弗。年龄越低,此类辐射成像带来的远期风险(引发肿瘤)就更不能忽视。

对于50岁以上有严重吸烟史的人,每年做一次肺癌筛查,即便大规模实行可能导致一些辐射引发的癌症,筛查到的肺癌以及早发现带来的早治疗收益,应该会大于辐射引发癌症的伤害。但如果把这种筛查推广到30多岁的普通年轻人,在社会层面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远远大于收益。因此,这位患者的癌症以现有科学认知与水平,非常遗憾,真的没有标准有效的办法去早发现。

从一些40岁以下年轻肺癌患者研究来看,很多都是偶然发现,比如有呼吸道感染、外伤,做成像检查时看到原来有肺癌。这当然不理想,如果以后可以进一步在该人群里区分出高危因素,也就是进一步做风险分层,或许能为部分年轻人提供有意义的筛查,但这不是短期内可实现的,更别说当下。

患者不仅人群特征很典型,初始症状也很典型。根据年轻肺癌患者与老年肺癌患者——也可以视作“正常”肺癌患者的症状表现,年轻患者有呼吸局促的比例更低(42%,老年患者是55%),非特异症状的比例更高,像这位患者表现出的胃肠道症状,年轻肺癌患者里的发生率是44%,老年患者是31.3%。

这种典型年轻人症状背后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年轻肺癌患者确诊时更有可能是晚期,癌症侵袭其它器官导致了更多的非特异性症状。其实不论年龄,大部分肺癌确诊都在晚期,美国非小细胞肺癌大约40%确诊在四期,即1-4期分期的最晚期,小细胞肺癌该比例更高,能到三分之二。这是因为早期肺癌没有明显症状,而年轻患者更是容易忽略,像是呼吸局促,可能觉得只是过敏或是哮喘——绝大部分情况或许确实如此,但对于极少数不幸是肺癌的人来说,这就会导致确诊延误,在疾病发展到较晚时才发觉。

晚期肺癌治疗方法以及预后都比较有限。那位年轻华人女性,她确诊时就是晚期,应该是四期肺腺癌。这意味着癌症已经扩散到肺部以外的地方,此时手术一般认为没有意义,因为癌细胞不是集中在一个位置,不可能有效切除。治疗选择就是靶向药、免疫治疗、化疗三种,而基因检测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法的必要条件。

这位患者的丈夫觉得17日确诊,却要过了双休日才给出治疗方案,是浪费了两天。家属焦急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从实际角度,确定治疗方案很难一确诊就给出。像前面提到的靶向药、免疫治疗、化疗三种选择,不是随便哪种都能上,如果没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没法用靶向药,如果存在适用于靶向药的基因突变,免疫治疗效果往往不好。这种互斥性意味着患者往往要等基因检测结果,才能确定治疗方案。

是否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化疗呢?仍然需要考虑化疗的副作用。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需要考虑什么药对肿瘤有效,还要考虑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治疗强度。如果化疗后患者身体虚弱,后续想换别的治疗也未必可行。从描述看,患者此时是急症住院,医生后来盲试靶向药已经是对患者身体不断恶化的妥协。周末的焦急等待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情绪照顾上可能有问题,但从医学选择上很难指责。

再到盲试EGFR靶向药,不吸烟的东亚女性肺癌患者里EGFR突变尤其多,比例可以到6-7成。而这里面超过85%属于外显子19缺失和L858R点突变。这两种突变可以用EGFR激酶抑制剂治疗,也就是常说的EGFR靶向药。医生很可能是考虑东亚女性里这类突变的比例非常高,做了盲试的决定。

其实如果患者情况比较稳定,等待基因检测结果是更稳妥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猜测这是因为患者情况不好而做出的妥协。我们当然希望癌症治疗能基于证据,可实在难以或来不及获得证据,有根据的猜测(educated guess)也没错。

基因检测结果不到两周就出来了(确诊17号,基因结果出来28号),这非常快。哈佛附属医院之一MGH负责做肿瘤基因检测的人去年一个采访说那里周转压缩到两周以内,多伦多大学有篇论文说用院内优化的检测流程,把中位周转压缩到3天。之所以那么快,一是院内自己做,节约样本转运时间,还有是检测顺序做优化,先测一些最有可能的变异,再测其它,这样有部分患者第一阶段就能确定了,压缩了周转时间。

可患者的基因检测出来并不慢,而且测出来是罕见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不确定用那篇论文的方法,这种罕见的突变能否也被加速。

测序结果出来后,是我认为在整个治疗过程里唯一有问题的地方:医生告知说没有靶向药。患者丈夫在网上检索找到有两个靶向药mobocertinib和amivantamab(简称m药和a药)。他找到的是对的。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对前面提到的EGFR激酶抑制剂不敏感,但不同于一般EGFR靶向药,2021年上述m药与a药都被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化疗后进展的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

不过2023年10月,m药由于后续试验显示疗效不佳,已经要撤市。但a药在2022年4月就被加拿大医疗监管部门批准。作为患者的肿瘤科医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没有靶向药非常令人诧异。就算肺癌靶向药比较多,肿瘤医生也未必全部清楚,这可不是饭馆里随便碰上个路人甲问你XX肿瘤有没有药的突击抽查,而是拿到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后,再和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怎么能给出这种患者家属一上网就证伪的信息呢?这显然会影响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信任。

而且患者丈夫查了两个药给医生看,回复说加拿大没有也不对,加拿大批准了的,怎么叫没有呢?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加拿大批准的a药适用情况是用化疗时或用了化疗后进展,也就是所谓的二线治疗。可是a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也就是一开始就上a药,3期临床试验结果是2023年10月21号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个医生花个十几分钟做文献检索应该就能发现,第一,加拿大有治疗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的靶向药,第二,这个靶向药在一线治疗里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有效。

有读者和我说加拿大各省医保不一样,有的药可能在那个省没有或不报销。有此可能,只是理论上来说没有基因检测结果,靶向药都不会报销。既然能盲试靶向药,医生似乎没有看医保下药。另外,至少微信原文里,医生说的是这个突变没药,不是当地没药这些操作上的困难。

因为化疗在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里治疗效果不好,近几年的文献也有提到应该鼓励患者通过临床试验等方式,尝试a药这类靶向药。

尽管告知没有靶向药有争议,但对最终的治疗结局应该没影响。患者的病情飞快进展,即便是针对性的靶向药,起效仍然要时间,有些人身体状况可能也不适合用药。

靶向药、免疫治疗带来很多治疗改善,但美国四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9%。这是群体数据,到个体,有的确诊后可能可以存活几个月几年,但有的可能只有几周甚至更短,25-30%的晚期肺癌患者确诊后生存时间不到3个月。

这位患者非常不幸,疾病进展快。因此,虽然医生说没有靶向药不对,但建议不再继续治疗,转为临终关怀,可能也是对患者最好的选择。

当然,中西方对生死价值判断、家属在医疗决策里的地位等文化冲突,很难说医生都考虑周到,只是也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地方,包括加拿大整体医疗的方式方法。
再完善的医疗体系,再先进的治疗方案也不可能救下所有人,同时,再糟糕的医疗也不会“杀死”所有人,这是疾病与人的异质性决定的。

看到原本健康的年轻人能如此快地被癌症夺去生命,对我们又能有什么启示呢?

最重要的一点倒是不要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健康年轻人得肺癌的概率还是很低,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小概率事件也会发生,可作为个人,真没必要因为听到看到的小概率事件而恐慌。

面对亚裔尤其是亚裔女性发生非吸烟导致的肺癌风险更高的现实,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族裔背景,但一些研究提示了多个我们可以去改变潜在环境风险因素。二手烟可以导致肺癌,因此,在个人不使用烟草外,我们也应该致力于营造零烟草环境。
在美国,氡是烟草外第二大的导致肺癌的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地下室更有可能出现氡气富集,搬新家时需要考虑检测。

空气污染也是肺癌的潜在环境风险因子,亚裔传统烹饪的高温煎炸容易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很可能也是不吸烟的亚裔女性肺癌风险更高的原因之一。倒不是说大家应该天天吃白人饭,可确实该注意室内空气质量。

最后,《我妻之死》作者的争议我不评价,毕竟很多事我没法核实,反正人在做天在看。

想象一下,你用80万买下的房子,十年后,竟然以900万的价格售出,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勤劳致富”这一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
在财富的阶梯上,我们发现成功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资源,比如请个保姆来节省时间,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活动。这个秘密,他们心照不宣。
隐藏财富的来源和数额,这是一种智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和富人的筹码并不相同。穷人依靠时间的积累,而富人则懂得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没有被动收入,那么你可能真的需要工作到80岁。这是一个现实,但也是一个激励我们去寻找更多可能性的动力。
社会阶层的流动往往出人意料,上层社会的人并不总是品德高尚,而下层社会的人也不都是道德沦丧。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真正的支持,是行动而非言语。恰到好处的言辞和贴心的礼物,能够打动大多数人的心。这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也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有时候,赚钱的机会就像一阵风,来了就要抓住。比如,过去几年,多少人因为抓住了房地产的风口而一夜暴富。但同样,也有人在顶峰时期没有及时收手,最终落得一场空。
在房产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在顺境中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然后在最高点卖出,转而寻找下一个机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
不要让你的财富成为你的束缚。适时地放手,才能在商海中游刃有余。成功的商人知道,长久经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是一种幸运。
在这个时代,要么抓住风口,要么不断提升自己。不变则退,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社交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与富人交往,可以拓宽视野,增加机会。而与穷人交往,可能会限制你的发展。这是现实,虽然残酷,但却是真理。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选择与一心赚钱的人为伍。因为他们的认知、自律、社交圈、能量和格局,以及执行力,都隐藏在他们赚钱的背后。
最后,记住,富在策略,不在劳累。利润在形势,不在耕种。这是房产投资的真谛,也是通往财富之路的指南针 #北京买房[超话]##买房攻略#

²⁰²⁴⁄₀₅₋₀₈

​‍
、 开心就

不开心就

、 我的

现在就剩一个了

、 努力苦一阵子

不努力苦一辈子

、 人间一趟 积极向上

不负春光 野蛮生长

、 生活就是顶着一分的甜

冲淡那九分的苦

、 越长大你越知道

有钱比有什么都舒坦

、 生活远比想象中委屈

但你也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背景图##朋友圈文案##朋友圈背景图##文案##正能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信状态个性签名1、“会者定离,一期一祈”2、“不和爱意摇摆的人吹晚风”3、“人生百年不过是教人如何取舍”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5、“勇敢丰盛,自在如风
  • 观驾山——古时传说薛礼征东时,薛礼上此山观望太宗李世民,是不是从海上来的,由此而得名。经过跋山涉水,穿林越岭,终于在一座山前(即观驾山)相遇。
  • 来自住在山上的RAN哔哩哔哩动态: 公众号反黑: 他的性格,是鬼祟的人吗?他聪明 堂堂正正的,大事面前,加上过节 冬奥 本人还在舞?过节都不休?2G老汉变勤快了
  • 目前,桥梁建设已完成80%,剩下的200米不仅考验着团队效率,更磨炼着所有人的意志。”初一晌午,项目副总经理李国峰在施工现场,发现有一处护筒管节对口并未在同一轴
  • 抹茶味的圣诞树,下面还有草莓果酱,这么好看怎么舍得吃呢~老板娘还在街边卖起了热红酒,15/杯,圣诞的热红酒才是冬天标配呀~(ps:热红酒只有双井店有哦)③ 半日
  • 车头部分,最低配青春版相比其它R-DYNAMIC运动版车型要简洁素雅一些,蚌壳式机盖造型为路虎车型的经典元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部的水流进发动机舱,同时对于车身
  • #kpl东方[超话]#【春季赛观赛管理公告】俱乐部及大名单选手个超管理团队联合声明如下:一.应援相关:第一轮赛程不开票,俱乐部决定暂不代收摆放任何粉丝应援物,后
  • ●聚焦源头管控,筑牢安全“防火墙”——长期霸屏“黑榜”的“隐患王”下榜了“今天约谈的这些运输企业、车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可以说它们是交通安全的‘隐患王
  • 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待我长发及腰,此生难觅至交,悟心误德勿要,水转桃花破晓。
  • 好累 不想讲话 不想打字 别人讲话总是点点头摇摇头 微信消息还有一大堆没回 我的年假就结束了 在睡觉中结束了 这几天感觉都在补去年一年的觉 翻翻朋友圈 发现今年
  • 洗澡的时候我甚至想好下次他再说我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回怼他,可从除夕开始他就再没讲过类似的话了,可能是我没有找到对象,他很着急也有点生气,就说那些话。......
  • #西安生活##好物分享##购物分享# #穿搭分享#日系穿搭中的冷淡风格欧美穿搭的冷淡风格~两者都显得很高级,只不过在高级中似乎又️那么一点的不同❓观察一下,日系
  •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每日一善[超话]#[虎爪比心]#阳光信用# [虎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tánɡ yú t
  • 这支诞生于黄浦江头的精干建筑力量,上世纪50年代伊始,先后西迁南下、北上东进,在国家“一五”计划、茂名石油城、三线建设、“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等重大建设任务中都留
  • #ROSÉ0211生日快乐#【欧盟设定亚马逊收购米高梅批准决定期限为3月15日】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将在3月15日之前
  • 多多少少有点尴尬或者难受吧。不然他们要怎么样?
  • 你们那理解我国文化两个极端啊[最右]!不是全国都是黄土地,就是全国都是辣椒男[哼]我眼睛还想要呢,辣眼睛[最右]欧美帝国主义根深蒂固的脑残思维@观察者网 @北京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
  • 比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太阳依旧升起,life goes on#188男团[超话]##188男团##李简##鱼鱼の稿# ————————《Maf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