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长回应河南大学搬到郑州猜测#:以全市之力支持河大】据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

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开封市长回应河南大学搬到郑州猜测#:以全市之力支持河大】据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

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开封市长回应河南大学搬到郑州猜测#:以全市之力支持河大】据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

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什么,网购了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有淘宝优惠券?( ج_ج )在淘宝购物时,很多宝贝都有大额内部优惠券,能帮你省一大笔钱,但这种优惠券在淘宝店铺是领不到的,商家为了
  • 在《阿飞正传》里有一段经典台词:“世界上有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时候”。附一首十几年前写给张国荣的一
  • 千年之前的张通儒为了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大肆收敛;千年之后的农民老杨,为了梦想中的飞来横财,伸手去拿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这可把老杨吓坏了,赶紧解释黄金不是自己盗
  • 如果说2007年1月9日,第一部iPhone的发布让智能手机获得新生,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时隔十四年后,智能手机正缓缓步入中年,步履之间已
  • 你们上海太重要了,可以不顾其他地区,该点名表扬,毕竟现在还是没有高风险呢[微笑]#天官赐福广播剧[超话]#作为追过连载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合适”无论如何,广
  • 我读心经的时候,光芒是蓝色的还有少许紫色,读的时候整个心的部分全是心经在围绕,就是读完好几个小时我也观察了一下心经的光芒还在呢?我想是红色的热热闹闹的气氛和蔼可
  • 马云说,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变坏了多少钱都买不回来。马云说,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变坏了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 简直喜欢死学生给我的这份惊喜(拼图)办一次活动总会收货很多很多,但这次,最大的感触就是:现在的00后都是可塑之才,将会在未来发光发热,爱大家❤️❤️❤️。你们在
  • 总之舞台A爆的油画男孩又总给我一种美国西部自由洒脱的感觉。》、《太阳风琴》等,荒井良二曾说:”语言能表达清楚的, 我不想画成绘本,我更在意的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
  • 都好好过生活吧,我们祖国的民族是言而有信的民族,我们祖国的外交的心声就是我14亿人民的心声,你们完全可以信赖我们祖国外交官们的每一句话,我们祖国的外交官们,你们
  • 罗汉林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打造成为生态康养旅居示范点,还未建成的罗汉林已在去年夏天和冬天“热”了几波。”叙永县江门镇高家村村民沈程书说,家门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经典系列丨标准收藏 CC】189. 白酋长 (1952)「伊凡带新婚妻子旺达到罗马度蜜月,这是历史上最缺乏浪漫色彩的蜜月之行,严格死板的安排与亲人朋友见面、
  •    今天讲讲大家被坑过的葡萄酒,之前讲过波尔多西拉干红这种假酒,今天讲讲市面中流通的一种进口酒—VCE,扫码价夸张要死,动辄4888元等等,那么今天讲讲什么是
  • 谢谢在jiachen这半年来对我们信任[心][心][心]【免中介费申请澳洲留学】英国留学|爱尔兰留学|新西兰留学,10年工作留学经验,给你中肯留学方案!绝不会因
  • 前世从不相信什么爱情,男人对她来说,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可偏偏遇上了他们……霸道王爷,权倾天下;冰兰公子,绝代风华;纨绔少爷,富甲一方。小道士很穷很贪财,却质朴
  • 同时,需要让宝宝开始练追听啦另外,为了下个月的抬头做准备,在后半个月的时候,可以慢慢帮助宝宝进行俯卧抬头~宝宝在1月龄快到2月龄的时候,对红色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 【“我眼中的十四运”走,去看看西安奥体中心】#你好,我的城# 7月30日上午,共青团未央区委联合区委文明办、区青企协、中建钢构西安分公司、未央区益人行志愿者协会
  •   (二)天猫慈蜂堂官方旗舰店(经营者为黑龙江小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黑龙江小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北黑蜂雪蜜,经中国检验
  •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龙霄飞:乘牛车可能在普通人一般来说,感觉好像另类的这种做法似的,魏晋时期牛车也是适应了当时这种慢节奏的生活的一种反映,因为当时也讲究玄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