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6TFgKdt

在电影《音乐ONGAKU》中,某天,高中生健治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决定和自己的两位伙伴一起玩乐队。尽管大家对乐器还处于一无所知的阶段,在当他们弹出人生第一个单音时,三个人还是忽然被前所未有的感觉猛烈冲击了一下。而这种瞬间,正是音乐场景得以丰富的第一块砖石。

忧郁的亚热带同样起源于校园中的偶遇,主唱兼吉他手nat、鼓手mg、贝斯手柠檬和吉他手lynx四位就读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有着各自的音乐冲动,成员各自对日本Jrock、地下摇滚、Emo和数学摇滚的热爱,在不断磨合中,构成了乐队美学的基础。

从客村到大沙头,成员们在陀地初探独立之声,在Portal体验复合音乐文化场景,在旧货市场挖掘价美物廉的旧声音,不间断地创作、表演、分享和聆听着音乐。

恰逢五一长假,尼龙借此邀请到了nat和mg一起临时抱佛脚,聊了聊广州的那些触手可及,但又不为人知的音乐好去处,属于广州的地下音乐之花,正在这些地方悄悄盛开。

人类文明史从来都是阶级斗争史
在我们国家五一国际劳动节有5天的小长假,虽然这小长假是东拼西凑凑出来的,实际上只放了一天,但也是放了假。我们本没必要过五一国际劳动节,因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本质上是纪念工人对资本家的伟大胜利以及取得8小时工作制的伟大胜利。而事实上,在我国很多的私企8小时工作,这是不成立的,当然了,名义上我们是早已实现8小时工作制,为什么有人会工作到11、12点甚至凌晨?因为大家是热爱工作,自愿加班罢了。
虽然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取得对剥削阶级的胜利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在那一天无产阶级们可以在这5天中休息、集会、游行来庆祝这伟大的胜利,在狂欢过后,大家不需要连续去上好几天的班或学来补回这几天的假期。一切以促进消费为理由的对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及劳动者精神的剥削将不复存在。
今年二月末,一名美国空军网络安全工程师在以色列驻美使馆门前牺牲,不是自焚是牺牲。看了多个视频都是打码的,询问多位网友才要到原视频。看完后我的内心笑了起来,此前只在书上了解过那些勇士的事迹,如今得以亲眼所见。千疮百孔的世界,尔虞我诈的纷争,亚伦让那些蝇营狗苟者、欲加之罪者、颠倒黑白者、助纣为虐者、文明自诩者们胆颤了。他们害怕自己的权力和声望被公之于众,每当有战士倒下他们便会一拥而上,将英雄的血肉以至骨头都掠夺干净,然而英雄总归是英雄,苍蝇始终是苍蝇,即使是吃了英雄的血肉,穿上了“圣人”“君子”的皮囊,也只能在昏暗的下水道里才能寻得安心。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人虽死,名可留于竹帛也。
打火机都犹豫了,但你没有半点迟疑,超越肉体的意志与死神战斗了40秒,高喊着自由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千度的高温能融化钢筋铁泥,却烧不穿你的无上意志,动摇不了你的正义良知,你俯身向地狱借来烈火,以此淬炼出升上天堂的灵魂。
致敬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亚伦·布什内尔(Aaron Bushnell)
他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张照片,一名巴勒斯坦人民右手举起国旗左手挥舞投石锁抵抗侵略者,不要问抵抗有什么意义,抵抗本身就是意义。
世界是由理想主义者撑起的,若没有这些人世界将变得分崩离析,所以那些自诩能够主宰一切的妖魔必定会失败,无论你们如何压迫,即便只剩下木棍和石头,人类也会因为真理和自由去反抗强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人类的勇气与自由意志一往无前!

【历史回眸,不能忘却的南侨机工】
历史回眸不能忘却的南侨机工

前言:“几乎每个人回国来参加抗战的经过,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这是1941年1月27日《新华日报》报道南侨机工文中的一句话。但时过境迁,南侨机工的事迹却被尘封,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华侨大学林少川教授等人的关注下,尘封多年的南侨机工历史才慢慢清晰起来。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又指其团员。南洋(今东南亚)华侨将汽车的动力部分称为“机器”,称司机为“驾驶工”,称汽车修理工及其他机修人员为“修机员”,“机工”是两者的统称。
01
祖国召唤 应征参战

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余万民众自备干粮工具,风餐露宿、肩挑锄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日夜奋战,仅用时9个月,便以血肉之躯于1938年8月打通一条全长1146公里,贯通滇西、连接缅甸的希望之路。道路通了,但当时国内熟练的汽车机工却奇缺,培训也来不及,只好向海外华侨求援。

此时的南洋华侨社会,爱国华侨领袖如陈嘉庚、李清泉等先生站了出来,他们为了联络南洋各地华侨,策动救亡工作,筹款助赈祖国难民,于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以下简称:南侨总会),为响应祖国号召,并于1939年2月7日在《南洋商报》刊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第六号通告(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服务)》。数月之间,就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3200多名南侨机工报名。在南侨总会统一组织下,仅仅在《通告》发出后10天,第一批经严格考核的南侨机工便于1939年2月18日除夕踏上了回国的征程,与祖国人民一起共赴国难。这也是南侨总会除组织华侨捐款捐物之外,以华侨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是抗战史上一段英勇悲壮的历史,也是华侨史上的一大壮举。南侨机工的历史功绩,主要突出表现在‘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的军事运输。此外,他们还在其他军事运输线上(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等地)以及中印公路抢运军火兵员,并积极配合盟军对日大反攻。”关于南侨机工的历史,林少川娓娓道来。南侨机工的到来,极大改变了当时国内的困难局面,鼓舞了抗战前线的士气。在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民参战的洪流中,这支活跃在滇缅公路上的运输大军克服了水土不服、道路险峻等重重困难,冒着被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日夜穿梭在险象环生的“生命线”上,抢运了前线急需的军用物资,并运送大量远征军将士出国参战。

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遍布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是福建侨胞最多的区域。据1939年统计,当时在东南亚的福建侨胞就已近225万人,占当时中国海外侨胞的近三分之一。在海外的福建侨胞素有爱国爱乡光荣传统,对祖国一往情深,时刻都在关注祖国的生存发展。从积极支持和踊跃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一直到今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处可见福建侨胞活跃的身影。同样可以让福建人引以为豪的是,在当年南侨机工3200多人的名册中,就有近三分之一是来自八闽大地的福建人,他们是福建的骄傲。
02
南侨机工 晋江故事

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里有一本珍藏的驾驶证,其主人是金井镇石圳村的李明起(又名李孟起,字子文),这是他在滇缅公路上疾驰的驾驶证。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在《故土情深——泉籍华侨华人奉献史》一册中展示了这一帧弥足珍贵的抗日文物,并深情地写道:“(李明起)等晋江旅菲华侨,1937年10月响应中国驻菲律宾领事号召,参加‘菲律宾华侨司机回国服务团’回国参战,服务团回国后或任教,或派任组装、接运汽车,或负责前线军火给养运送,实为‘南侨机工’之先声。”

据了解,当时国民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邝广霖总领事在菲律宾《华侨商报》发表文告,要求具有汽车驾驶技术的广大爱国华侨,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参加“抗日义勇军”,返回祖国参加战斗。两天内,报名回国抗日的华侨达240多人,他们在马尼拉市中正中学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有24人,大多为晋江人,李明起正是其中一个。

1940年10月,关闭三个月后的滇缅公路重开,日夜抢运军火物资的南侨机工们豪情满怀,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在这条“抗战输血管”上,李明起所在汽车连也战斗在其中。面对“险路关”“瘴疟关”“雨季关”“日机空袭关”,奔驰在滇缅公路上,如果没有娴熟精湛的汽车驾驶技术,决难以胜任生还。李明起回国抗日的豪情气贯长虹、无所畏惧,凭着雄心壮志和精益求精的驾车技术,屡屡闯过一道道生死关口,出色完成抢运任务。

同为晋江籍的南侨机工蔡长世却长眠于滇缅公路。1941年,运送着抗战物资的蔡长世途经功果桥时,遭遇日军飞机轰炸,一颗炸弹让英雄从此定格,26岁生命戛然而止,留下了在故乡东石镇东埕村生活的妻儿。

蔡长世,1915年出生,东石镇东埕村人,是家中长子。1934年,正值弱冠之年的蔡长世告别有着六个月身孕的妻子杨牧丹,离开家乡下南洋。一开始,他与家里还有书信来往,之后便音讯全无。直到2014年10月的一天,一个从云南打到福建晋江的电话,才让消失70多年的蔡长世终于有了“下落”。电话那头证实,蔡长世是第六批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
03
赤子功勋 历史铭记

“当时,我虽然教的是华侨史,但对南侨机工这段历史所知甚少,仅从陈嘉庚先生著书的《南侨回忆录》中找到了一些南侨机工的事迹。”林少川说提起南侨机工,可能有的读者会感到陌生,但南侨机工在华侨史上、在中国抗日战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极其珍贵,感人肺腑!在林少川看来,他始终坚信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光荣史实终究会得到历史的公论。

据档案记载,从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期间,南侨机工一共运输了50多万吨抗战物资、1.5万余辆汽车以及不计其数的民用物资。《华侨先锋》第2卷第9期也记载: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平均每日的军需物资输入量保持在300吨以上,被誉为抗战运输线上的“神行太保”。

南侨机工的英勇拼搏,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有1000余人为了祖国抗战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23岁。

据不完全统计,战后返回南洋的南侨机工有一千多人,其余的近千人留居国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以天为盖,以地为舆”,驰骋在祖国红土地的崇山峻岭中。1942年回到石圳村的李明起投入艰辛的地下斗争,1949年后出任村农会主席,积极参与农村的革命和建设工作。1953年他又响应号召,凭着驾驶技术本领,担任汽车驾驶员,支援云南边疆建设,一干25年,直至1978年才退休回乡。李明起终身革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退休后的他除了继续在村中奉献余热,还一直缅怀昔日的机工战友,回忆并留下了其他23位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英名。蔡长世的遗孀杨牧丹及儿子蔡崇远在家乡联合村中有识之士,多方奔走,发动海内外乡亲成立校董会,白手起家办起了东埕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正规学校——锦青小学(今东石锦青中心小学)……

南侨机工,曾被历史遗忘的一个群体,历经战后70多年的风雨沧桑,默默无闻的他们已渐渐远去,且凋零殆尽。但历史终究没有忘却,最终清晰地还原出他们伟岸的模样,他们回国参战的历史永存,他们的爱国精神永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圣诞# #睡前分享# Have a holly jolly Christmaslt's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Well I don
  • 迟早有一天,为了解决这些累积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出化学物质的替代品,而这替代品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鼻子底下,它的甜美香氛吸引着我们——它就是植物精油,大自然赋予人类
  • 很“中国”的故事,而且小心思很多,看透以后嘻嘻一笑,有趣!)刁刁的样子不知道为啥总能让我联想到陈冠希年轻时候。
  • #龙族[超话]##世界读书日##读书21天打卡挑战#【读书21天打卡挑战】Day6他正像野狗一样在逃亡,可家里还有人等他回去,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承认他是老路家
  • 要我说一个妈妈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但也能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发光,这样就很酷了。这部电视剧里叶舒心顿悟时的一句话却提醒了所有迷茫的妈妈们:首先你得是你自己,才是一
  • 。。。大白天的 奶奶养的老母鸡被偷了 有十几只之多; 她们就像奶奶的小伙伴, 一把谷糠,一把包米 早上放出笼,晚上唤回窝 日复一日,天复一天 辛辛苦苦养到四五斤
  • 大半辈子没出过门的莲婶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不停地叮嘱着让儿子安心上学,在学校不要舍不得花钱,要好好吃饭,可每次儿子都是那么的心不在焉。大半辈子没出过门的莲婶看在眼
  • ▌感恩德不感恩,就别指望有下次: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及时感激,切莫等到花儿都谢了;感谢你的对手。▌欣赏德使别人拥有优越感:渴望被欣赏之心人皆有之;“高帽
  • #考研调剂##考研调剂[超话]#【#国内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今日首发# 居家自测15分钟出结果】3月13日,首个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产品今日已上线,居民搜索“新冠抗原
  • 我个人真的很爱直屏~ 指纹识别指纹识别功能很灵敏,无论是在解锁还是付款的时候,识别速度都很快,很方便,让我很满意 ·再来讲一下功能 我着重介绍一下三星的OneU
  • 是啊我确实没见过什么好的家庭,可能就是因为我能接触的层面也仅仅如此吧,没有哪一位已婚女性不是挣扎在生活的琐碎中,甚至绝大多数还要挣扎在不如意的工作中。而心理上,
  • 可笑的是我总天真地捡拾一些琐碎的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人间真情了。人们的私心像一座山,阻隔了千山万水的情绪,大家都像戴了面具的演员,表演着自己的人生。
  • ” … “你说,未来,你会为我买iPhone41吗?:因为我的钱都在你那里了吖,只能你给我买娃儿套路深呐……随笔6851: 小婧婧的未来父亲,告诉你个秘密
  • #上海疫情# 下的天 我有天中午,躺在床上,看着天空,好久没有看了啊,看云飘,听风吹过,好像回到了我最想回去的那个夏天,可是,为什么,好像都没有变,又好像都变
  • 哎呦喂,这赖爷是怎么着才好呦,真是没法想象赖爷该何去何从了,好好的朋友金木乔四,他已经不信任了,信任的人是幕后黑手,人也被拿捏着呢,那点事还马上要见报了,不禁再
  • 我固然坚强,上山下海我极力适应,可终究不愿受半点委屈,自说自话自悲自喜,扛起一切欣然跟随,可既然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席之地,我也不该再为难自己,人生也短短数十载,也
  • 1.养宠物的人每日运动量相对更大,比如经常遛狗,更容易养成规律的作息方式,有助远离肥胖。1.养宠物的人每日运动量相对更大,比如经常遛狗,更容易养成规律的作息方式
  • 2022巴菲特股东大会实录精华:在中国能收获更低价的好公司,应对通胀最好的方式是提升自己,当下投资其他公司比回购更划算》#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 伯克希尔无
  • 前天做韭菜盒子时还剩下了一块面团,于是昨儿就搜了鸡蛋灌饼的教程,教程上说要烫一半凉水放一半调的面团,但我就常温状况下醒的面也一样可以,油酥调制的椒盐的,成功起酥
  • · 天蝎座 · 是否与你聊过去很多人喜欢吹嘘自己那段“想当年”的经历,而对于天蝎来说,自己过去的事情都是隐私,自然是不愿意没事就拿出来讲的。 · 射手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