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金言录》5
(四)正劝进念佛
下面第四,正劝进念佛。

前面说了那么多,目的都是为这个服务的,所以加了一个“正”字。

所谓“劝进念佛”,当然不是念普通的法、报、化三身,而是念弥陀的别意超世弘愿名号。

明念无始终、念念往生义
这两句的意思,我可能也不能准确理解,只是把我理解的意思跟大家分享。

所谓“念无始终、念念往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般人都认为,“我是初机学佛,念佛没什么功效,我的功力不够。我慢慢念佛,从开始念到最后,不断积累,等我成为老修行了,比如三年、十年、三十年之后,最终才达成往生”,这种情形就是“念有始终”。

其实不是这样的,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圆满,接下来的声声念念都是这一句的自然流现,每一念都具足往生的功能,这种情形叫作“念无始终”。

14从初一念之外,虽无最后十念,
以累念为始,以念尽为终。
这是说明,我们念佛就是毕命为期,并没有终点。当然,开始是有的,“我这是第一念,我现在开始念佛了”,这就是第一念。至于什么时候到最终呢?除非死了,念尽了,那才是终点。

所以,开始的最初一念是有的,“我开始信佛念佛了”;至于什么时候是最后十念,不清楚,不知道。就像我们点灯,初一念点亮之后,念念光明相续;初一念念佛发起,一念永念,后面所有念都是由第一念相续而来的。

因为这句名号本身超越数量的概念。我们念佛的时候往往会说“我念了多少声,我相续念了多少天”,但是不管从时间上怎么算,不管凡夫怎么计数字,它的法体就是这句名号,念千万声还是从这句名号里流现出来的。

所以,作为法体的名号本身超越数量,超越时间,它的作用功能使得我们往生,它的作用功能也显示在我们口业的声声称念上。

就像一个人吞下一颗妙香丸,这颗妙香丸只要吞下去,他呼出来每一口气都是非常香的。每一口气之所以是香的,原因在哪里?因为他内在有妙香丸。

我们信心一念,领纳名号功德,阿弥陀佛无量劫成就的功德妙香名号就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声声称念,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都是妙香飘洒而出。

所以,往生不在于一声一声地称念,是名号本身的法体决定我们往生,在我们凡夫这边的表现就是声声称念。往生根本不是我们称念的功夫怎么样,只要里边有妙香丸,不管从什么样的孔里出来,它都是香的,不管是方孔还是圆孔。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的念佛要强调功夫,要断妄想,可以讲真的是头上安头,属于画蛇添足,毫无必要,甚至有害无益。因为它让我们离开了名号法体本身,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在自己无常妄念生灭的心中另外找一种感觉,这是非因计因。所以,经文的内涵,祖师在这里的开示,都是让我们直接归入阿弥陀佛的救度。

明机法不二、能所一体义
这也是说名号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15念尽之后,虽无始终,
佛与众生一体故,名南无阿弥陀佛。
从名号本身来说,虽然是无所为始、无所为终的,但是它显现救度众生的时候,却有机法不二、能所一体的作用。“机”是指众生,“法”是指名号。我们念佛愿往生,归命阿弥陀佛,乘佛愿力,这叫机法一体、机法不二。

造罪凡夫仰仗救度的法——名号,这叫能所一体。“能”是指能称念的人,能乘佛愿力的众生;“所”是所称念的名号,所乘的法体。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是别愿超世名号,它和诸佛三身救度众生的功能之所以不一样,就因为它是机法不二、能所一体。凡夫众生归命、口称,就跟佛成为一体了,当然就能获得救度。

如果不是别愿成就的名号,不是酬因报身弥陀如来,我们称其他佛的名号没有用,因为其他佛是“理智冥合之佛”。可是,酬因报身成就的名号,我们称念的当下就机法一体、机法不二,所以它才展现出救度众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佛是佛、我是我,机和法成为两块,就没办法让我们得到救度。

像通途法门说得再好,但是法是法,你还是你,和你没关系;说开悟也是别人开悟,跟你有什么关系?“说食不能饱,数宝不济贫”。你再怎样说,什么“法界缘起、证悟空性、般若波罗蜜”,都跟你没关系,因为机是机、法是法,是两片。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机法成为一体,佛与众生成为一体。

这个法能救度我们,这尊佛能救度我们,必然要我们跟他成为一体。如果说一切万法本不生灭,一切万法本来就是真如境,本来寂灭,但是法是法、你是你,你还是妄念的存在,这样就不能救度你。

明一心专念
16应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
称南无阿弥陀佛,息绝是念之际限。
阿弥陀佛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他力救度妙用,我们都是被十方三世一切法、报、化三身佛所遗漏、抛弃的众生,得遇这样殊胜的本愿和阿弥陀佛的名号,应该怎样呢?一切事都放下,一心仰凭阿弥陀佛。

这里的“抛万事”,一个是事相上的,一个是心态上的。事相上的,就是“我什么事都不干了,我出家了,我专门修行了”。但是,有的人有这个条件,有的人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心上的。如果你一边口中念佛,心里还在想“我造了这么多罪,怎么能往生?”还在论善论恶;或者说“我念佛妄想这么多,怎么能往生?”又在论净论秽;“我虽然念佛,但是不懂大乘经典,不会诵经,怎么能往生?”把这些杂七杂八、啰里啰嗦的观念全部抛掉,这些事不要挂在心头,这才是更根本彻底的“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

什么叫“一心凭弥陀”?你一边念佛,说一心靠倒阿弥陀佛了,然后却问这些跟往生根本没关系的问题,“我有妄念怎么办?我还没吃素怎么办?我不会读诵经典怎么办?”抱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烦不烦?这容易让你摔跤。

比如我们坐飞机,如果飞机有危险,在跑道上成功降落之后紧急疏散旅客,要交代什么?“什么行李都别拿,直接下飞机”。什么高跟鞋掉了,掉了就掉了,这种状态就叫“早抛万事”。什么善恶、净秽、迷悟、智愚,这些啰里啰嗦的东西都是我们的行李,现在来不及了,不要带这些东西,直接就出去。带这些东西就有牵挂,拖拖拉拉的,要么把自己绊倒,要么把后面的人挡住了。

现在很多人就是这样,自己带着行李,自己绊倒之后,别人也过不来。有人说“像我出家这么多年,修行这么多年,我念佛都有妄想,都往生不了,你能行吗?”好了,你自己绊倒了,后面的人也被你绊倒了。

比如房子着火了,从里面把人救出来,还要折回头去拿存折吗?还会说里面有一个舍不得的古董要去拿吗?

我们很多人,阿弥陀佛来三界火宅救度他,结果他跑到门口之后又回去了,“我修了《楞严咒》的功德,我不能忘了,我得回去拿,把那个功德拿出来”。说不定回去之后,就被杂行杂修的烟雾给呛了。

当然,这个比喻未必恰当,因为《楞严咒》这些大乘经咒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之内,根本没有遗漏在外,也根本没有遗落在房间里。我们本身就得到了摩尼宝珠,只要我们出来就够了。只是我们自己把名号的功德局限化了,认为名号功德之外还有别的善事功德,“我舍不得丢掉,我再进去拿一下”,这就错了。

所以,在“二河白道喻”里,阿弥陀佛在对面很着急地呼唤“汝一心正念来”。这就像消防员说“你出来就行了,什么东西都不用带”。所谓“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考虑,“无疑无虑”,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称南无阿弥陀佛。

“息绝是念之际限”,念到什么时候为止?念到一口气不来。这也叫无间心、无后心。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张湛(可能就是《列子》的注家,晋代人):“以经络治疗(指针灸术等)和方剂为主的医术难以达到精妙的高度,由来已久,都是这样。”现在的病,有实质相同而表征不同,有实质不同而表征相同,故而,五脏六腑是实症还是虚症,血脉和营气卫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不是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一下子能够查明的,一定要诊明征候然后加以审视。而把脉寸关尺,有浮脉、沉脉、弦脉、紧脉等纷乱难辨的脉象;按俞穴、子午流注来针灸,有高下浅深的差别;按摩肌肤筋骨,有肌体厚薄、手法刚柔的差异。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说到这一层。现在,对最精微的事情,要求用最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把握,这还不危险吗?如果是实症还要用补法,虚症还要用泻法;本来通畅的再彻底撤去防卫,本来阻塞的再去筑坝断流;寒症再给冷药,热症再给温药,这是加重他的疾病,而希望他生还,我看是死路一条。故而医家、方术、卜卦、占筮,是难以臻于精妙的技艺,既然不是得自神仙教授,那么凭什么深入堂奥,得到最深最微妙的秘密?世间有自以为聪明的蠢人,读了三年方剂书,就说世界上没有病不能治;等到行医治病三年,才知道世界上的病没有现成的方剂可用。故而学医的人必须广博地深入地探究各种医学的来源,精心、勤勉,孜孜不倦,不可以根据道听途说,而宣称对医道已了然于胸,深深地贻误自己。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凡是得大道的医生治病,必须要安定心神和情志,没有其他的欲望、追求的干扰,首先生发大慈大悲的同情心,发誓愿意普遍地救度含有灵魂的个体的痛苦。如果患有疾病来求救治的,不可以计较病家的社会地位高低、拥有财富多少、年龄大小、相貌美丑、是冤家还是亲友、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愚笨的人还是聪明人,一视同仁,都当作至爱亲人对待;也不可以瞻前顾后,考虑医病下药对自己是吉是凶,维护、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家的痛苦、烦恼,就好像自己感同身受,心底里深深地凄切悲怆,不避艰难险阻,不怕月黑夜深,不顾严寒、酷暑、饥渴、疲劳,一个念头就是赶去救治,没有显示功夫、事迹的心思。像这样才是百姓的得大道的医生,反此道行之的,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戕害者。从古到今,著名的有德能人治病,大多用生命活体来救病家的危急,虽然说,牲畜的生命低贱,人的生命贵重,但从爱惜生命的高度说,人和牲畜的生命是一样的。损害他体,利益自己,生物尚且以此作为祸患,何况是人。用杀害某生命体,来延长另一生命体的寿命,这离开生命的本义更加远了。我现在的方剂中之所以不用生命活体做药材,就是出于这样的理念。但像虻虫、水蛭之类,市场上有已经死去的卖,就买来入药,不在这个规定范围之内。只有鸡蛋,也可以说是生命,但混沌未分,还没有表现出生命活性,一定要在重要、危急的当口,万不得已,才忍受住对生命的同情之心,而用到方剂里。能够完全不用虻虫、水蛭、鸡蛋等生命活体,是大智慧人,是我所够不上的。有患疮痍、下痢的,恶臭污秽,不堪入目,人们见到了都心生厌恶,对这样的人,只是生发惭愧(想到这是过去世罪业的恶报,生起自己对现世罪业的忏悔之心)、怜悯、忧愁、照顾之心,不可以存有一丝一毫厌离之心,这是我的意愿。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那得大道的医生的德行,他希望能以澄明的精神反观内心,见到本地风光(本性)。所以,别人看他,庄严肃敬,待人宽容,予人充裕,博大深广,不炫耀,也不故作神秘。看顾病人,诊断疾患,用最大的心思,寄予很深的关心,详细考察表征迹象,一丝一毫不能有过失,开药下针,不能有偏差。虽然说救病人越快越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事到临头不迷惑,所以,只应当慎重地分析症结所在,周密地思考对策,不能在病家的性命安危之上,草率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和处理敏捷,来沽名钓誉,这是非常没有爱心的行为!又要注意,到病人家里,纵然满目都是身穿绫罗绸缎的女眷,也不左顾右盼;哪怕动听的音乐凑上耳来,也不要表现出欢娱的神色;山珍海味不断端上来,食用时好像辨不出味道;美酒摆满,视若无睹。之所以这样,因为有一个人躲在角落发呆,满堂的人都快乐不起来,何况病人的痛苦,片刻不能脱离,而医生安然欢娱,傲然自得,这是人和神都认为是无耻的行为,至性至善的人是不肯这样做的,这也是“医”的本意。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衒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那做医生的准则是,不可以多教训人,也不可以与病人调笑,道听途说,搬弄是非,背后议论他人和物事,炫耀自己的声名,诋毁其他的医生,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水平。偶然经过治疗,使病情减轻,就昂头扬脸,自以为了不起,说是世间找不到第二个人了,这是对医生来说最危险的膏肓之病。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所以医生不可以凭着自己的特长技能,一门心思谋取财物。应该发起救济苦难的心愿,在冥冥的轮回中,自己感应,增多福报。还不可以因为那个病人有钱,就开出用珍贵药材的处方,让他难以办到,以显示自己的功夫技能,这可不是负责、宽厚的态度。因为我一心想救苦济世,故而来说这些琐屑的事,希望学医的人不要因为言语的下里巴人而瞧不起。

大医精诚论

唐·孙思邈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张湛(可能就是《列子》的注家,晋代人):“以经络治疗(指针灸术等)和方剂为主的医术难以达到精妙的高度,由来已久,都是这样。”现在的病,有实质相同而表征不同,有实质不同而表征相同,故而,五脏六腑是实症还是虚症,血脉和营气卫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不是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一下子能够查明的,一定要诊明征候然后加以审视。而把脉寸关尺,有浮脉、沉脉、弦脉、紧脉等纷乱难辨的脉象;按俞穴、子午流注来针灸,有高下浅深的差别;按摩肌肤筋骨,有肌体厚薄、手法刚柔的差异。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说到这一层。现在,对最精微的事情,要求用最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把握,这还不危险吗?如果是实症还要用补法,虚症还要用泻法;本来通畅的再彻底撤去防卫,本来阻塞的再去筑坝断流;寒症再给冷药,热症再给温药,这是加重他的疾病,而希望他生还,我看是死路一条。故而医家、方术、卜卦、占筮,是难以臻于精妙的技艺,既然不是得自神仙教授,那么凭什么深入堂奥,得到最深最微妙的秘密?世间有自以为聪明的蠢人,读了三年方剂书,就说世界上没有病不能治;等到行医治病三年,才知道世界上的病没有现成的方剂可用。故而学医的人必须广博地深入地探究各种医学的来源,精心、勤勉,孜孜不倦,不可以根据道听途说,而宣称对医道已了然于胸,深深地贻误自己。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凡是得大道的医生治病,必须要安定心神和情志,没有其他的欲望、追求的干扰,首先生发大慈大悲的同情心,发誓愿意普遍地救度含有灵魂的个体的痛苦。如果患有疾病来求救治的,不可以计较病家的社会地位高低、拥有财富多少、年龄大小、相貌美丑、是冤家还是亲友、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愚笨的人还是聪明人,一视同仁,都当作至爱亲人对待;也不可以瞻前顾后,考虑医病下药对自己是吉是凶,维护、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家的痛苦、烦恼,就好像自己感同身受,心底里深深地凄切悲怆,不避艰难险阻,不怕月黑夜深,不顾严寒、酷暑、饥渴、疲劳,一个念头就是赶去救治,没有显示功夫、事迹的心思。像这样才是百姓的得大道的医生,反此道行之的,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戕害者。从古到今,著名的有德能人治病,大多用生命活体来救病家的危急,虽然说,牲畜的生命低贱,人的生命贵重,但从爱惜生命的高度说,人和牲畜的生命是一样的。损害他体,利益自己,生物尚且以此作为祸患,何况是人。用杀害某生命体,来延长另一生命体的寿命,这离开生命的本义更加远了。我现在的方剂中之所以不用生命活体做药材,就是出于这样的理念。但像虻虫、水蛭之类,市场上有已经死去的卖,就买来入药,不在这个规定范围之内。只有鸡蛋,也可以说是生命,但混沌未分,还没有表现出生命活性,一定要在重要、危急的当口,万不得已,才忍受住对生命的同情之心,而用到方剂里。能够完全不用虻虫、水蛭、鸡蛋等生命活体,是大智慧人,是我所够不上的。有患疮痍、下痢的,恶臭污秽,不堪入目,人们见到了都心生厌恶,对这样的人,只是生发惭愧(想到这是过去世罪业的恶报,生起自己对现世罪业的忏悔之心)、怜悯、忧愁、照顾之心,不可以存有一丝一毫厌离之心,这是我的意愿。

#佛教[超话]#说一件极为可怕的事
说王舍城边有一个污水大坑,粪秽不堪,而人们还不断的向坑里边投臭秽之物。
坑中有一个像蛇一样但有四只脚的大虫,在坑中游来游去,头出头没。
释迦牟尼佛在坑边为弟子们说了大虫的这段因缘:
毘婆尸佛时代,有十万比丘在一山中修行,都是证初果乃至四果的圣人,无有凡夫。
有五百商人路过此山,发心供养。等他们到海中取得珍宝后,回来将最好的宝贝,供养给众僧。僧人们将此宝交给一个叫摩摩帝的僧人保管,等日后没供养时,拿出来解决饮食问题。后来饮食有缺时,向摩摩帝取这宝贝,摩摩帝不但要据为己有,而且口出恶言:你们沒吃的就去吃屎吧!
因此恶口,死堕阿鼻。身体常处于沸屎之中,这样反复,过了九十二劫。
从尸弃佛开始,贤劫中的已出现诸佛,都在这坑边为弟子讲这大虫的因果故事。这大虫从阿鼻出便生这粪坑中,从粪坑中死又入阿鼻…
到释迦佛时代,大虫的悲惨虫生仍未结束。因为释迦佛说了:贤劫当来诸佛,还会在这粪坑边说大虫因缘,来教育弟子。
我看到此,一身冷汗,身口意业,慎护慎护啊。愿这大虫早日解脱
此故事出自《贤愚经:汪水中虫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或者是喝点牛奶,牛奶本身就有养胃的功效,进入肠胃后可以保护胃黏膜,当中的蛋白质还会和酒精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更好的解酒功效。除此之外,薯类停留在肠胃的时
  • 大早上因为室友无敌大的闹钟我们吵架了事后她给我发消息我的内心毫无波澜就这样吧反正也不会成为什么好朋友不太接触中午真的疼死了直接给我疼醒了我的天一个人爬下床去穿衣
  • 该天出生的人喜独来独往,有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易对配偶表现出不满的态度,八字中见戊寅则显富贵;此日生在冬季,是文笔命,最喜有食伤生财;生在春季,与佛道有缘,最喜年
  • 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
  • 地肤球位置:马鞍山森林公园花海乐园(导航至森林公园南门驿站,有地下停车场,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亦菲前两天来我家吃饭,说梦到我了,忸忸怩怩不肯讲,说怕以后没法面
  • ”李金雪的诊断,让管金秀心里踏实了不少,“社区有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女们也放心多了!“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就在家门口,有钱挣还不耽误照顾家,幸福指数飙升!
  • 持久定妆控油遮瑕粉饼#pp今天吃啥#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觉得很好吃做法又简单还低脂的香煎鸡胸肉!我吃了两三天香煎鸡胸肉,主食就自己煎一个鸡蛋饼,结果今天上称发现瘦了
  • #双11来了#双十一红包来了,最大红包22888,[酷][酷] 预售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与争取~原谅,只和爱的深浅有关,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原谅。其实想想,孟
  • #好多宇[超话]# #好多宇有双人舞台了吗# 晚睡福利昨天我们家香香,家胃口大了,只吃好饭,最近俩宝活动多多,妈咪开心[哇]抽一套俩人的秋日生写吧要求:队内cp
  • #眉山新闻# 【优化营商“软环境” 筑牢发展“硬支撑”】注册一个公司一般需要一个月,现在在眉山有专人进行窗口指导和代办协调,我们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注册好了,办事效
  • 谢谢他的DR,让我知道自己是坚定的选择,也拥有了一生稳定幸福的爱情。人生最大的障碍,不是困难,而是自己的内心。
  • 说起来 京北草原大汗行宫有多美 那便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四季之景虽不同 却同样迷醉着人们的心 你或许会留恋春天的暖阳 迷恋夏日的碎花裙摆 沉醉秋
  • 对热刺和切尔西时他们已经展现了积极的信号,但这还不够,因为你必须保持8-9场不败的那种状态,对排在你前面的对手给予压力,在对方状态不好或遭遇伤病时抓住机会。#请
  • 眼干眼涩的宝子都可以用这个哦【26.8】瑞珠 聚乙烯醇滴眼液0.8ml*20支像平时眼睛容易敏感流泪的都可以试试,新鲜使用日抛装,一支一天内用完不担心浪费它是一
  • 他是《风格》杂志的创刊人和主持者,也是该杂志重要的撰稿人。他曾用好几个笔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让人们以为那些文章是由不同国籍的好几个人所作,从而人为地扩大了风格派
  • 减龄的中式新娘合集❗️#潮汕化妆师丹妮##婚纱礼服##婚礼跟妆##日常妆容##新娘跟妆##潮州 汕头 普宁 揭西 揭东过门妆# ​​​ ​​​#澄海·庵埠·
  • “生”就是陌生, “意”就是满意, 把陌生的人服务到满意 就能达成“生意”!然而2016年12月一场大火把我的房子烧毁,很多好心人帮助,朋友还推荐了阿纯的前身
  • 之后吃午饭的时候,她说 can I sit with you. 我说why not! 然后我也在尽力关心她,帮助她。NEWS:由#Hey! Say! JUMP#
  • 这几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去学车自信满满准备第二天买车了结果科目二挂了3q我真的3q[跪了][跪了][跪了]霸王茶姬真的太好喝了[馋嘴][馋嘴][馋
  • 2017年被评为省级“五星级金牌合作社”、“十佳优秀先进合作社”2019年被评为全国3.15绿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2020年正式注册商标;建设了“日光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