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更有力 湿地添活力(美丽中国)】(来源:人民网)编者按: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从黄河流域的戈壁城市甘肃张掖,到长江流域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近年来,多地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力的保护让湿地显现出更多活力。
甘肃张掖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戈壁滩边湿地润城
本报记者付文
不等天亮,刘成俊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绑好护膝、穿上大衣,已经55岁的他麻利地跨上摩托车,一头钻进了刺骨的寒风里。
这里,是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双泉湖黑河湿地管护站。这条12公里长的巡护线,4年多来,刘成俊常走。管护站离老家28公里,刘成俊“家里有事才回去一趟”。
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素有“戈壁水乡”之称。当地湿地面积达25.13万公顷,占甘肃省湿地总面积的14.84%,其中黑河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还是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
近年来,张掖市在湿地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建设、资源管护、生态修复、环保问题整改、保护区优化调整等方面聚焦发力,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三级管护体系,大小湿地皆有人管
入冬以来,大批白天鹅、赤麻鸭等鸟类飞抵黑河湿地越冬。刘成俊每天都要在管护区内巡护。
“我们刚来那会儿,风大沙大。一起大风,屋顶上的瓦片经常被吹跑。”刘成俊说。最近几年,随着保护力度加大、生态意识提高,湿地水清了、草也多了。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科科长谷文平介绍,当地从2015年开始就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湿地管护体系,乡上设管护站,村上有管护员,所有湿地不论大小都有人管。管护员有专职也有兼职,按管护面积给予补助。
此外,保护区管理局每年两次会同国土、水务、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破坏湿地行为从严查处。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郭建平介绍,当地先后制定印发了《张掖湿地资源巡护管理制度(试行)》《张掖湿地管护员管理制度(试行)》等多项涉及资源管护、保护与修复、湿地监测等方面的制度,为维护湿地资源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湿地环境明显改善
冬日暖阳下,高台县罗城镇天城湖波光粼粼,鸥鹭翔集。见有人来,一群黑鹳振翅飞走。
“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性情高度警觉。”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阎好斌告诉记者,全球黑鹳数量仅2000多只,在当地栖息繁殖的就有七八百只。
“黑鹳一般在人迹罕至的绝壁上筑巢,前年我们曾经做过野外调查,发现了80多个窝。有的窝距离村庄不算远,这也充分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阎好斌说,每年冬季,都有大量白鹭、天鹅等候鸟在张掖境内湿地越冬。
高台县在候鸟活动集中的罗城镇、合黎镇设立了两个监测点,并安排专人对鸟类活动、种群数量、疫病疫情等情况进行监测。候鸟迁徙季节,当地还购置玉米等饲料在候鸟聚集地段投放,每年投放量达3000多公斤。
隔三差五,合黎镇五三村管护员王汉生就往黑河边跑。每年冬天,候鸟迁徙路过湿地时,王汉生都会在河边投喂玉米,“一共3个投喂点,一天得六七十斤。看着鸟儿自在飞翔,咱心情也舒坦。”
据介绍,张掖先后争取2288万元黑河湿地生态补偿资金和中央、省级财政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湿地周边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生态补水修复监测等项目,保护区重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张掖已经累计投资2.2亿元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恢复退化湿地11.5万亩,封滩育草9000亩,疏浚水系20多条共37.6公里,补偿因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受损耕地面积7万多亩。
拆除建筑设施,还湿地以宁静
红金度假村位于甘州区新墩镇流泉村,占地89亩,一度是张掖市主城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
2011年4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理位置在保护区范围内,红金度假村被彻底关停。如今,度假村建筑设施全部拆除,并栽植了苜蓿、芦苇,原本喧闹的餐饮点重归宁静,成为鸟类乐园。
老家与红金度假村一路之隔的周振斌,是流泉村五社村民,2019年底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协议,2020年6月拆除了老宅子、腾退了耕地。如今,周振斌已是黑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洁员,“一周工作40个小时”。
周振斌说,村里像他一样的共有60多户,“每家都发放了租房过渡费,缴纳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村里有45亩自住安置开发用地,已经完成了建设分配方案,即将开工建设。”如今,老家原址也已经恢复成了湿地,周振斌上班时经常过去转转。
湖南常德构建湿地生态保护新格局
洞庭湖畔湿地入城
本报记者何勇孙超
最近,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72岁的刘绍春,搬回了离开21年的湖畔小院。20年前,珊珀湖的湖水因大规模投肥养鱼变得臭不可闻,他和老伴不得不搬了出去。如今,从他新家的后院望去,冬日的珊珀湖湖水清澈,芦苇在浅滩中摇曳,水鸟时而掠水而过,留下一串串涟漪。
常德河流水网密集,拥有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世界重要湿地。曾经,常德的湿地一度面临污染、萎缩等问题。近年来,当地高标准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湿地成为这个洞庭湖畔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2018年,常德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
防治污染,清除黑杨,修复湿地生态
近日,记者在建设中的珊珀湖7号湿地看到,人工种植的水草已经在枯水季节裸露出的湖底生根长叶。
“多年投肥养鱼严重污染水体,珊珀湖水质一度处于劣Ⅴ类,湖底也寸草不生。”安乡县珊珀湖水利风景区管理处主任王钟济说,珊珀湖治理修复团队在湿地外围布置了柔性防浪墙,设置了防鱼网,再这样反复添补三到五年,数千亩的“水下森林”将再次出现在珊珀湖湖底。
而在常德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是从砍黑杨树开始的。该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科长彭平波介绍,上世纪70年代因发展经济林木需要而从国外引进的黑杨品种,生命力极强。这样的速生经济林木收益高,许多洲滩都种上了黑杨。
彭平波说,为了排水种黑杨,人为改变水底地貌,很多湿地逐渐陆地化,影响了调蓄功能;同时,湿地底栖螺蚌大量减少,鱼类繁殖地、鸟类栖息地也大量丧失,连本土树种都因为黑杨的入侵而减少。2017年,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开始清除黑杨。2020年底,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杨全面清零。
“近年来,保护区修复湿地21.5万亩,整治岸线14.5公里、洲滩92个。保护区内越冬候鸟从不足1万只,到如今已稳定到了3万只以上。”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钟丽琴说。
立法执法与公众参与共同发力
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刘克欢,曾经为大闸蟹养殖场退出而想不通,“承包合同到2024年,要我提早退养,我想不通。”
转变来源于一次故地重游。刘克欢发现,退养后,自己留下的是一地狼藉——大闸蟹蜕下来的蟹壳腐烂后,已经堆积出了一层厚厚的污泥,滩涂地上都是大闸蟹吃剩的贝壳、螺壳,水草几乎绝迹。
“以前热闹的湖泊湿地,现在变成了这样,我感到非常羞愧。于是,我开始主动承担志愿者的工作。”刘克欢说,2015年,在保护区管理局指导下,西洞庭湖湿地环保协会成立,他当选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不少退捕渔民转型成为志愿者。
“仅2020年,就有400多人加入了西洞庭湖环保志愿者分队,其中七成是退捕渔民。”保护区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郭灿说。
2019年,常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行政执法整合,赋予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足够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如今,我们可以直接扣押和没收偷捕的‘三无’船舶,对不法分子的震慑作用大多了。”郭灿说。
城市水系与小微湿地综合治理
常德市区柳叶湖畔的荷花公园,水草随浪整齐摇曳。56岁的戴家岗村村民徐敬华,正撑着一叶扁舟,巡护水面。
“以前,我们3个村的人围着这片湖面,要么围田,要么养鱼,要么养珍珠,规模怕是有上万亩。”徐敬华说,“不过,现在都恢复成清清的湖水了。”据介绍,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内所有区域被划定为畜禽禁养区,如今畜禽养殖已全部退出,柳叶湖水上餐饮和珍珠养殖项目也已全面取缔。
常德市排水管理处副主任周峰说,从2020年10月以来,管理处一直忙着组织人员在常德市区割芦苇。市中心哪来的芦苇,又为什么要收割?这要从穿城而过的穿紫河说起。据介绍,作为城市主要河流和湿地的穿紫河,一度成为臭水沟。近年来,常德市启动了新一轮穿紫河治理,在穿紫河流域建设了一批人工生态湿地,对城市雨水和部分污水发挥着拦蓄、净化的作用。
“湿地的芦苇老化后,净化作用会减弱,因此要及时收割、重新种植。”周峰说。
此外,常德还注重小微湿地的治理。散布在城郊和乡村的河道、沟渠等小微湿地的治理,工程虽小,作用却大。在湖南鼎城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小沟渠、小水塘、小河汊也被纳入保护范围,发挥着净化水源、防治污染、修复生态等作用。

重庆立法让河长制有名有实
法治日报 2021-02-01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三峡库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储备库,维系着全国35%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多人饮水安全。制定河长制地方性法规,为保护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保驾护航”。

  2017年,重庆制定了《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建立起了河长制。但当时,河长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责任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健全、机制不够完善。2021年1月1日起,《重庆市河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随着《条例》的出台,河流管理保护工作的困难局面将成为历史。

  《条例》共6章35条,主要对河长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各单位工作职责作出了规范。从全国来看,重庆市属于较早对河长制进行立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设村级河长打通“最后一公里”

  立足大局谋一域,做好一域为大局。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一级巡视员贾天平看来,《条例》是保护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的法治保障。

  《条例》明确要求设立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总河长;按照河流流域分级分段设立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

  “《条例》在法治轨道上基本建立了管河治河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贾天平表示,《条例》明确规定了河长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职责,整合了“多龙治水、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体制,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督严格、保护有力的系统治理体制机制。

  记者注意到,为了进一步增强河长办公室统筹协调能力,《条例》规定河长办公室主任由本级副总河长担任,将河长制责任单位和河长制牵头单位负责人作为河长办公室成员,进一步形成管河护河治河合力,有利于解决河长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设立村(社区)级河长,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打通河流管理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黎藜说,其中,第十六条对村(社区)级河长的职责作了规定。但是,村(社区)一级的河长在统筹协调方面力量有限,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条例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避免给基层增加过重负担。

  不改变原有行政管理体制

  “河长制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界定各方工作职责是条例的重点。”黎藜介绍,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条例》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明确了各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办公室,河长制责任单位、牵头单位以及四级河长的工作职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河长制是凝聚各方合力的工作机制,主要在河流管理保护工作中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并不改变原有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替代政府及有关部门原有的职责。”黎藜强调,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积极主动履行法定职责。

  “《条例》聚焦于河长制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水治理的整体性要求,将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的治理要求统合在一起”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杜辉表示:“这从根本上推进了从单纯治水向系统性督政的转变。”

  督查考核是推动各级河长、河长制有关单位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

  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介绍,在压实责任上,《条例》已明确各级河长、河长制责任单位、牵头单位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下一步重点要强化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要通过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河长履职情况,加大明查暗访的力度,监督检查各级河长、责任单位履职情况,依照有关规定实施提醒、约谈、通报和问责处理。

  杜辉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河长制进一步将治理脉络向下延伸,形成了从市到村的四级河长制,弥补了传统体制下顶层组织领导传导力不强、督政问责不足以及末端治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能力欠缺等缺陷。”

  一河一策提升河湖治理质感

  《条例》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完善了河长制中的10余项工作机制,并在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中予以体现。比如签发河长令、编制一河一策方案、组织开展巡河、推动信息公开、落实联防联控、加强部门联动等。

  实际工作中,每一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方案是做好河流管理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为此,《条例》第二十条对编制一河一策方案从主体、原则、内容、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保一河一策方案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方案由河长办公室确定的河长制责任单位负责编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必须提出河流管理保护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具体措施,应当涵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经河长审查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黎藜介绍说。

  在杜辉看来,一河一策的思路充分体现了工作机制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以精细化的理念提升了河湖治理的质感。

  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河长、河长办、河长制责任单位和牵头单位的工作方式、工作职责,涵盖了河长制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提高重庆市河流管理保护水平。

  打造“智慧河长”系统平台

  “河流管理保护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水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依然存在。”贾天平对记者说。

  针对这一情况,《条例》不仅建立完善了市区共治、部门同治、社会合治的治河管河机制,还规定了经费保障、技术支撑等治理手段,对于有效解决管河治河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条例》,重庆市将统一建设“智慧河长”平台,目前重庆市“智慧河长”正在招标建设。

  “随着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改革创新,河流管理保护成效突出,实现了河长制有名、有实。”任丽娟表示,市水利局计划整合共享各级、各部门涉河涉污数据资源,通过运用卫星遥感、5G及高清VR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为河流管理保护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力争2021年基本完成“智慧河长”系统平台,服务各级河长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履行上游责任,借助与地方立法权的灵活性将重庆市河长制的先进经验予以法治化,实现了行政治理向法律治理的转变。河长制的法制化、规范化运行将大大提升河湖治理的效能。”杜辉对《条例》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刘海滨)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200天

全国首个“8K城市之眼”带你走进“#好看成都”】2021年8月18日至29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盛大举办。1月29日晚,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200天倒计时。200天后,这座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千年之城,将向世界呈现一场“国际范、中国风、巴蜀味”的体育盛事。

当“8K”邂逅“城市之眼”

1月29日,全国首个“8K城市之眼”智能联动系统在丹景台丹景阁启动内测。8K“城市之眼智能联动系统”又称“8K城市之眼”,是为了城市慢直播而定制的全新设备。本次将8K超高清双机技术应用在风景摄像方面是行业领域的首次突破,除了内置8K超高清摄像头,提供4倍于4K超高清、16倍于高清的画面信息外,外形也采用IP66超强防雷防风防水材料的球体机,可实现360全方位无死角拍摄。

而总面积约955亩的丹景台景区,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首批启动示范点之一。站在此处,视野广阔,满眼绿色,是成都最好的观景台。“林间飞虹”的自然场景一览无余:“人在虹中,虹在林间,晴可观澜,雨亦牧云”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而得名“城市之眼”

当“8K城市之眼”邂逅风景独好的“城市之眼”,将龙泉山脉的绝美风光尽收眼底,更可俯瞰成都的东进区域的三岔湖、空港新城、天府国际机场等地标性建筑。这一科技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将全方位、无死角、超高清地捕捉成都的城市风貌和人文之美,为关注成都大运会的全球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全城采风 评选出属于你心目中最具成都特色的风景点位

成都既有慢悠悠和老本味,也有快节奏和现代化和国际范。随着全国首个“8K城市之眼”智能联动系统在丹景台丹景阁启动内测,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广播电视部主办的“好看成都·多彩大运”成都大运会赛事转播风景点位评选活动也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将组织专业团队在成都全城采风甄选出包含自然生态类、历史人文类、城市地标类、大运会在内的16个风景点位进行短视频制作并开启线上全民评选活动。通过专业意见征集和全民评选活动结果,最终评选出民众心中最期待,真正代表成都特色的8个风景点位。

届时也将利用包括“8K城市之眼”在内的设备制作网络“慢直播”信号,向全社会360°呈现成都特色美景。同时,今年8月大运会期间,风景点位的直播画面还将提供给全球持权转播机构选用,在CCTV和海内外媒体播出,向全世界展现“好看成都”。

划重点,本次活动风景点位的选择权真正在市民手中。成都如此多的美景,你会pick谁呢?

(一)成华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公众教育和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研究机构和最佳旅游目的地。

(二)天府新区——兴隆湖公园

天府新区“生态之肾”,充分体现了“湖山画境,智慧生活”的设计理念。展示全球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

(三)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

桂溪生态公园位于绕城高速以南,西起益州大道,东临红星路南延线,与锦城湖公园相望,面积约1800亩,是“锦城绿道”项目启动最早的点位。

(四)高新区——锦城湖公园

成都市区内面积最大的公园之一,草木葱郁,湖水荡漾,整个自然生态浑然一体,是“锦城绿道”项目重要的一环。

(五)青羊区——浣花溪公园

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是鸟类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六)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道教文化发祥地。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

(七)都江堰市——都江堰玉垒阁、秦堰楼

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玉垒阁是都江堰最高点,可俯瞰鱼嘴工程,天气好时可远眺岷山山脉雪山。夜幕降临时,可赏灌县古城、南桥夜景。

(八)龙泉驿区——东安湖公园十二景——东安阁

东安阁——东安湖公园十二景中的第一景,未来有望成为成都文化新地标,国际对外交流和展示中国、四川文化的新中心。

(九)龙泉驿区——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火炬台

成都大运会火炬对标深圳大运会、武汉军运会等国际赛事,定向邀请知名设计艺术家团队设计火炬外观,历经3个月的打磨优化,将融合大运元素、天府文化元素。

(十)青羊区——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一场大运会 正推动成都走向世界

从“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从公园城市示范区到“三城三都”。今天的成都,已站在中国对话世界的前列。第31届大运会的举办,正用体育的激情涵养着这座城市奋进的精神,以赛事营造美好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好看成都·多彩大运’成都大运会赛事转播风景点位评选活动”的开启,也将是一次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充分展现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水平形象的极好机遇,并将以此为新起点,为公园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文均来自:看度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又笑又哭的像个傻子,下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劲的给姐妹们推销,真的巨好看,33块钱买不了吃亏阿吹爆 黄色游泳圈那男孩真帅 张伟冲向队伍的时候直接泪崩了 一个人在泳池练
  •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有时我也想任性,只是现实不允
  • !。
  • !!
  • #早安,早安#【#大公报头条#丨市民呼声:我想回乡过年】市民希望香港与内地尽快恢复正常通关,但政府顾问专家透露,探讨过关安排料需时最少四至五个月,意味着可能要到
  • 别人的十一假期在养精蓄锐。我觉得我每天都在掉血。[裂开][裂开] 第一天。他从早上睁眼就开始在我耳边重复喊:爸爸呢?我想找爸爸。我只能重复告诉他:爸爸去上班了,
  • 她明眸善睐、平易近人,对撞色拼接有着极为敏锐的天赋,通过饱和度极高的黄、红二色的使用,她的仪态简洁明快,富有律动感。Life is a train of moo
  • 我的父亲在七八年前因为腿脚的问题干不了活,一直在家做点家务啥都没有做,他每天都会辱骂我妈而且骂得非常的难听,我妈在这个家里真的是生不如死,几年前我父亲打我妈打很
  • 一条古道,半部西藏史唐竺古道从唐至清,兴盛了一千多年使臣往来,商旅繁茂,文化交流曾创造了东亚与南亚交往的辉煌历史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它渐渐沉默,荒凉偏僻、行人稀
  • 而无论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中华诗词[超话]#“野者,无求之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再卓越的人也会有为生活苦恼、卑
  • 我们也很想读懂自己的江湖,读懂自己的人情世故,依着夜色去读懂秋风的故事,读懂,去读生命里那些无法藏匿的锋芒,也懂得人生的真谛与生命需要的温暖与温柔。尤其是在一切
  • 毕竟动力底盘什么都是一样的,提速同样是七秒内的[微笑] 朋友推的国乐摇滚有创新性,劲歌劲舞到目前会选择性听。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南京的夏天,哪里轮得上小龙虾主宰自
  • / /. 最幸福的是,你只是做你自己,就有人爱你。 / . 张爱玲是骗人的,时间和新欢都忘不了一个人。
  • 隔行如隔山,别说你有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即使有,也不一定懂业内的规则(别拿线上道听途说的当经验)每一件事成的背后有多少的弯弯绕绕,多少外人看不到的难处,这些有想
  • Dancer:よしえさん、かりんちゃん#池晟[超话]#~#百变演员池晟#~#恶魔法官# 【INZ】20201218 给我们的姜法官做衣服啦!再来看一下西装设计师
  • 然后被问到玩的人多了对游戏有什么改变吗,近藤说大局上讲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是面向喜欢pjsk的、想一直玩下去的玩家来设计游戏。小菅:从某种程
  • 而每一个百倍,千倍,万倍币,都有基金会,机构参与 黑马家人 冲叭 而这个时代属于我们 [玫瑰][玫瑰][玫瑰]#黑马社区[超话]##区块链##财经##比特币[
  • 你见过深海吗 你喜欢森林吗 如果森林有童话 请带它来到我的身边 如果童话有结局 请让我爱上它 如果它也爱上了我 就请星星来见证 如果你惧怕海洋 那就陪我去森林
  • 自2018年首演以来,改编自金宇澄茅盾学奖同名的舞台剧《繁花》第一季迄今已经演出40余场,不仅票场场爆满,还获得了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等
  • 一个人生活得如果不开心,原因只有一个:智商不够高。 一个人最大的祸患是认知不足,一个人最大的痛苦是欲望和认知不匹配。 如果一个人的智商足够,认知到了一定层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