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上山遗址(李游指数90.9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的考古工作,在全国做的应该都是比较好的。目前已发现的考古遗址,基本上时间都连续起来了。上山遗址,是距今时间最早的。
上山遗址,距今一万年左右,跨湖桥遗址,距今七八千年,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都是距今六七千年,崧泽文化,距今五六千年,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这就构成了浙江地区,非常完整的史前文化序列。之后,就是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
上山遗址,不仅时间早,而且,内涵丰富。陶器、磨制的石器、栽培水稻、木建筑,都有发现。新世纪初,上山遗址发现后,2007年,省考古所以此为专题,在四周探寻新的遗址。至今,在周边县市,总共已发现20处和上山遗址同时代同类型的遗址。上山遗址,已构成上山文化。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中国距今一万年左右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考古成果,这可真是:人努力,天帮忙。
遗址现场,建成了考古公园,展示了发掘出土的文物。虽然现场展示的文物并不算多,但意义极为重大。
当我们身处繁华喧闹的都市,是否有留意过,我们日常所见的一切,手机、电脑、沙发、衣服、汽车、地铁、高楼大厦,都是怎么来的?我是说,这一切东西,并不是这个星球上本来就有的,而是,由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所处所见的繁杂世界,是怎样从一无所有逐步创建为现在这样的?
我们把国民经济分为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房地产,第三产业,是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农业,是种植和养殖,都是需要依靠土地才能生长出来的食物。工业和房地产,是通过把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石头、沙子、矿石、原油,通过加工,变成这个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然后,再用这些东西,加工和组装成一切产品和房子。商业和金融之类的服务业,是不创造有形产品的,只是对世界上已有的商品和财富,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分配,使得经济运行效率更高。
农业,是人类将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野生动植物,驯化后诞生的。上山遗址中,水稻的发现,就证实了这个问题。虽然之前河姆渡遗址,已经发现了几千公斤的水稻,但并不是水稻的源头,而是人类已经培育的非常成熟的栽培水稻。上山遗址,虽然发现的水稻很少,只有几颗,但是,通过这几颗水稻和陶器上的稻壳,基本已经确认,这些水稻既具有野生水稻的特征又具有栽培水稻的特征。也就是说,上山遗址发现的水稻,证明了人类正在驯化水稻的过程。而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猪下颌骨,牙齿排列排列混乱,也证明了这是野猪在向家猪的驯化过程。
因此,上山遗址和跨湖桥遗址,就具有极为重要的考古学价值,它们证明了,农业的诞生,就是人类通过逐步驯化野生动植物得来的。
有了较为成熟的农业,才有了人类的定居。人类定居,就需要建房子,聚集为村落。然后繁衍发展,人口增长,成为城邦。之后,就是国家。国家的诞生,必然就需要与之匹配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就有了现代的社会治理体系。
工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好像一说起工业,大家都会讨论工业革命。但工业革命,明显不是人类工业的起点。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蒸汽机,是由铁做的一个动力机器。这个机器和铁,都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东西。
我们需要追根溯源。铁的冶炼,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常见。铁之前,是青铜器,这是距今三四千年前商周时期的贵族用品。青铜器,是人类最早的金属用品。青铜器的诞生,需要模具,这个模具,就是陶器制成的“范”。陶器,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江西万年仙人洞的陶片,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而上山遗址,也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陶器,是由土与水和成泥烧制的。土与水,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东西。
所以,人类的工业历史,起源于陶器的诞生,最早距今大约一万年到两万年之间。比人类的农业起源,要早一些。
工业的诞生,离不开火。火,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所有动物都避而远之。只有人类,敢“玩”火。而学会使用火,也是人类从动物界真正脱离出来,成为地球之王的开始。目前,对于人类最早掌握火的时间,还不是很确定,大概是距今50万年到5万年之间。
会用火,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再是动物的唯一标志。
创造出陶器,是人类工业时代的开端,也是人类文明开始的唯一标志。
至于那些石器、骨器、木器,都是人类使用的工具,大多诞生于人类开始使用火之后,创造陶器之前。吃,是所有生物能够活着的前提。这些工具,是人类创造出来捕获食物的。
我们追根溯源,找到了人类农业和工业诞生的源头。而上山遗址,正是为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源头,提供了相关的文物证明。因此,其历史文化价值,极为重要。距今一两万年前的中国先辈,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人类早期,在距今五千年之前,所有人的劳动,全部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展开的。没有战争,所以没有政治,没有交易,所以没有经济,没有文字,所以没有知识。
文字和数字的诞生,是人类拥有知识的开始。当然,在这之前,人类首先拥有了语言。语言诞生的时间,现在无法得知,我以为,应该是在人类会用火之后,创造陶器之前。
人类开始拥有知识的历史,应该有五千年左右。这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历史发端。之后,人类社会内部的组织能力快速提升,从原始部落的几十个人,到城邦的几百人几千人,到后来城镇和城邦联盟的几万人几十万人,一直到最后商周时期封建社会的几百万人。如果没有文字和数字这样的知识作为工具,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让人类管理和组织几百万人形成一个整体的国家。
文字和数字,除了为人类带来政治和战争,也为人类带来了宗教和哲学。宗教能让人安心,哲学能让人思考。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与形。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论,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数构成的。同样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欧几里得,著就了《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的标志。古希腊,为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人类通过纯逻辑思考,发明出一些数学知识,并把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对自然界奥妙的发现中,从而增加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
人类的科学时代,开始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科学,只是知识,并不是产品。而利用科学知识来改造现有产品的做法,叫技术。
三百年前,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蒸汽机,而对蒸汽机的改良,并不是科学,仅仅只是技术。巧合的是,在同一时期的同一个国家,牛顿把人类带入了科学大爆炸的时代,也应该称之为科学革命。
同时开启的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互为促进,使得人类整个工业和科学都得到快速的发展,领人目不暇接,感觉自己都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另外,我们也要重视的是,同一时期,科学革命也为农业带来了革命,二者也互为促进,使得过去三百年农业的发展,收获的食物,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和家畜。
这种互为促进,在过去农业与工业之间,也发生过,只是,没有科学带来的影响这么巨大和快速。古代,工业冶金技术带来的铁器,就为农业提供了铁犁等工具,用于替代之前的石器和青铜器,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必然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去从事非农业的活动。
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为农业带来了产量更高的种子、化肥、农药、灌溉设施,杂交的品种,反季节的瓜果蔬菜,使得农业的种植和养殖,几乎已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
工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贵州大山里建设一个口径500米的射电望远镜,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宇宙科学知识。而如果没有相关化学和物理知识作为科学依据,人类是不可能创造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
如果没有科学的诞生,人类以往的工业技术无论怎样发展进步,也无法让人类离开地球。当然,人类具有离开地球的能力,对人类自身是福是祸,现在还不知道。
农业、工业、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撑,三者互为依托和促进。农业是基础,没有农业,人类无法生存。工业是手段,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应用,以工业技术的进步为手段,实现人类想要得到更多科学新知识和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为目标。
至于政治,只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方式,军事,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经济,是社会运行的自然结果。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小薇薇的书单##八月书单#
2020阅读37#西游记#
电视看了好多遍,但真的读书还是会读到很多以前并不知道的细节。比如作者给小妖怪取名的诙谐: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伶俐虫、精细鬼……都让人不禁好笑。书中的景色描写也是十分细致,虽无甚修饰,但写实且有画面感。电视里的孙悟空总给人桀骜不驯,不服管教之感,但读过书之后真的很喜欢这只小猴子,它聪明,学东西只需稍稍点拨;它勇敢,对自己觉得不公平的人和事敢于反抗之;它也忠心,唐僧几次驱赶不走,不像猪八戒遇事就要分行李;它还懂礼貌,从菩提老祖学艺,请菩萨收服妖魔,它都知道表示感谢。个人觉得,这一路与其说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不如说是孙悟空的个人修行,因为其他三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改变,而孙悟空却变得沉稳了,团结了,懂规矩了,是四人中变化最大的一个。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经典,也许多年后再看,我又会有不同的想法。
2020阅读38#被讨厌的勇气[图书]#
刷微博刷到别人给焦虑症患者推荐这本书 ,我感觉自己每天也挺焦虑的,很有必要看一看,这本书确实也颠覆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原来世界是那么简单地运行着,人生也一样,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眼中的世界复杂了,但如果我们自己有了变化,世界又会恢复它简单的姿态。所以,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事,不必把结果寄托于外界,而应该转而向自己的内心求索,是感受求索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这样,我们最终能平静地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勇敢地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2020阅读39#空山灵雨(许地山随笔)/大学者随笔书系-许地山[图书]#
好多篇目看不懂,偷个懒不写记录了。
2020阅读40#Threecupsoftea三杯茶-GregMortenson著[图书]#
这是一个用生命践行承诺的故事。在巴基斯坦人的世界,“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客人;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用生命保护的家人。摩顿森在一次攀登失败后迷路来到了科尔飞,当他看到那里落后的条件时,决心要为他们建造一所学校。他回到美国写了几百封信,花了很长时间募捐到一些钱经历千辛万苦回到了科尔飞,哈里请他饮下了这”三杯茶”,摩顿森从此心系巴基斯坦的教育,致力于募捐建造学校改变巴基斯坦的教育条件,即使是在战乱中也没有停下脚步,他的行为终于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也算是用另一种形式攀登了人生的高峰。
教育有多么重要,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越是不重视教育的地方,经济越是落后,人越是不平等,越是愚昧无知,越是容易出现战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摩顿森那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哪怕只是为教育做一点点事,这个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
#九月书单#
2020阅读41#中国最美的语文-夏昆[图书]#
2020阅读42#西南联大行思录-张曼菱[图书]#
对《西南联大行思录》慕名已久,一读果然名不虚传。朴素的文字与学者的纯粹相得益彰,它带着那些学者像电影般一幕幕走到你面前然后隐没,在你心里留下了有血有肉的形象,让你深深震撼,深深感动。这些学者是真正的国家”脊梁”。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常常阅读,长久回味,他们的求学精神、民族气节、坚韧意志……每一遍读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
最近看书速度很慢,还好今年的任务也快完成了,希望还可以有很多时间再读一读那些好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版蜘蛛侠,超凡系列大反派都将齐聚一堂,出现在《蜘蛛侠3英雄无归》中,这已经足够让观众期待了。果然不出观众们所料,三版蜘蛛侠将会在《蜘蛛侠3英雄无归》中来一个世
  • 有人天天往超话发,天天发,有人抗议了,后援会也说了,温和的表述了“因为有妹子会害怕”有些人耳朵是聋的眼睛是瞎的,心还是黑的,把这个舞到老师同学大众那是要干什么?
  • 不属于你的,那就放弃吧,大千世界,莽莽苍苍,我们能够拥有的毕竟有限,不要让无止尽的欲求埋葬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7、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离你
  • 只是我们不想让你看到为你伤心的样子,总是用最美的微笑把这份心情给掩藏,好让你开心的放下曾经的过去,一路生花的奔向你重生的幸福!我们都是永远爱你的人,一直都在平凡
  •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贤菩萨佛
  • 张居正心中骂高拱,是因为高拱再一次拒绝了玉娘,伤心欲绝的玉娘羞愤之下一头撞在了柱子上,高拱见状也只是吩咐下人救治玉娘,然后和他的夫人悻悻离开了京城……张居正再次
  • 为世界学术名校,加拿大顶级大学之一 ,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最著名及规模最大的大学,拥有接近200年的建校历史,各类专业齐全。 学校的法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久负盛
  • 【家庭路由器什么牌子好】路由器是连接各个网络的设备,它能够以最佳的路径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出去,是互联网络的枢纽。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网络地址和选择网络IP的功能,
  • 也是holiday开的 直接开在了老店隔壁的隔壁位置交关显眼我晚上去也有得吃.想蹲个【开心果】网友们说是很好吃!但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店名:Ho
  • 辛亥日出生的女性,因为在异性的选择上,多重外貌,喜欢漂亮、做事潇洒,出手大方的帅男,所以,若真正找到这样的异性为夫,则又会因丈夫生性风流,从而处处要管制丈夫,闹
  • 两人一个人是幼师,一个人是18线的模特,两人各自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呵呵当初觉得白鹿的颜值很高,然后呵呵就希望白鹿有一天能够成为大明星,然后带着自己吃香的喝辣的
  • #创作星计划#别看狮子男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在外面呼风唤雨其实强势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只要遇到的真正爱的人狮子会付出全部的信任也会变得非常粘人甚至秒变小
  • #健身日记# 实际上我一年健不了几次身 经常因为受伤停训 一停就是个把月 论天赋 也没啥天赋 屁股不练基本上打回原形 停练的后果就是腿越来越细 腿围臀围一起变小
  • 前两天还是60的啊!!
  • chillmore的五大香调我每一个都很喜欢,仿佛黑白的自己被染上了彩色的味道。不擦香水却隐隐自带清澈幽香,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只有贴近你才能寻得香味
  • bui宝还说要开开心心的,这个本人可能暂且办不到哈哈哈哈哈(被教资折磨的[允悲]能不能过看天了)教资人是真的开心不起来[悲伤]明天就要考了,只能说顺天命哈哈哈哈
  • ② 布施要有平等心“ 平等 ”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间社会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意思是说,世人不论亲近与否,都应该鼓励宽慰人心,才能修菩提,得吉祥。
  • 作为发小一路陪伴着您,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未来的日子还请多多关照[羞嗒嗒]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每个周末发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您的时评,看您祝大家周末愉快,看您推荐
  • 方法很简单,你们可以找一个橡皮筋儿,圈在手掌上,当你开始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儿,你可以拉动橡皮筋弹一下,自己会有一点点小疼,重复个几次之后,你的大脑就会有一个肌肉记
  • 累了把心靠岸;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秋风吹起了离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