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给你小心心]

耶稣言行

第二卷 救世者耶稣降临

第一编 耶稣诞生之前

第二章 耶稣之前驱若翰

第一节 玛利亚往顾依撒伯尔

从天神对玛利亚说的话上看来,玛利亚早已相识了依撒伯尔;至于她们俩确定的亲族之远近,无从稽考,我们不得而知。

她一听了天神报告依撒伯尔蒙主特恩,已经怀孕将要生儿子了,于是爱情大发,切愿去看看依撒伯尔;她所以有此动机,并不是好奇心的驱使,更不是要观察天神说的话之虚实,乃是出于热爱之情,并愿意庆贺她的亲戚依撒伯尔;尤其是胎中的耶稣,鼓动着她速往依撒伯尔家去,为了好早些除去祂的前驱若翰之原罪,并施给他宠爱。

巴斯卦瞻礼日临近了,四方的犹太人,都成群结队的向耶路撒冷进发,玛利亚也在其中;那正是巴勒斯坦落雨时期已过的季节,天气日渐温暖,田间绿油油的麦子,轻风吹过,如同波浪一般的动着:原野上的花草,也都在灿烂的盛开。从纳匝助到耶路撒冷,约有四天的路程,行路的人们,时而步行、时而骑驴;由此可想见玛利亚在瞻礼目前,也是这样的经过了美丽的田间原野,而到了耶路撒冷,参加盛大的巴斯卦瞻礼之后,随同着匝加利亚,往看她的亲戚依撒伯尔去了。

依撒伯尔的家,究竟在那里,无从详知,据传说是住在荫家岭,此地在耶路撒冷的西边,约距七公里,正处于小山谷之中,傍山临水,风景幽情,村的四周,有水环绕着葡萄园,所以叫做荫家岭,意思译过来,就是“水中的葡萄树”。

玛利亚一到了匝加利亚的家中,就问依撒伯尔的安,依撒伯尔一听见玛利亚问安于她,婴儿就在她胎中跳动,她同时也充满了圣神,就是圣神光照她的心,直接的告诉她:天主圣言,因着天主的全能,已降孕于童贞玛利亚的胎中了,将生的儿子,便是先知所预言的救世者;因而依撒伯尔欢欣踊跃,高声喊着说:“女子之中,你是可赞美的!你胎中的儿子,也是一样可赞美的!我怎么得了我主的母亲,到我这里来呢?因为你问安的声音,才一入我的耳,小儿就在我胎中喜欢的跳动;你信了主的话,你是有幅的;因为主对你说的那些事,都要成就。”

所说的若翰在母胎中跳动,一定是因为耶稣来了,为他早除原罪,并赐予宠爱和圣神七恩;这毕竟是应验了天神对匝加利亚所说的:若翰在母胎里,就充满了圣神;神学士们大都是这样的说:耶稣鼓动玛利亚往依撒伯尔家中去,不但为宠锡若翰以大恩,并且又赐给若翰一个认识耶稣为救世者的殊恩;不过神学士们又这样的说:他当时认识耶稣,只是一刹那的,为时不久,即行消失,而与普通胎儿无异。

从有圣教会以来,便将天神与依撒伯尔祝贺玛利亚的话,集在一起,成了一端经,这端经直到了世界终穷时,天天有普世上无数的信徒诵念,为的是赞美玛利亚,同时也赞美了耶稣;这端经就是“万福玛利亚!满被圣宠者,主与尔偕焉;女中尔为赞美,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

料想圣神已经将若翰所受的大恩,默启给玛利亚,而玛利亚从依撤伯尔的言语上,也知道了圣神已将圣言降生成人的奇迹,默启给依撒伯尔;玛利亚因为天主显了如此的奇工妙化,不胜的欣忭,便作歌赞扬天主道:

“我的灵魂赞扬主,
我的心灵喜跃于救我的主——;天主
因为他顾念了他婢女的微贱。
从今以后,
万代的人,都要称我是有福的。
全能者——天主,
在我的身上,成就了大事;
他的名号是圣的。
他的仁慈,要世世代代,施及于敬畏他的人;
他用他的手臂,施展权能,
驱散了心怀傲念的人
从高座上,推下有权势的人
量却举扬那微小卑贱的;
饥饿的人,叫他们饱食美味
富足的人,叫他们空手回去;
他记念他的仁慈,
拯救了他的仆人一一以色列;
如同他对我们的祖先说过:
要向亚巴郎及他的后代,施仁慈到永远。”

这首歌玛利亚信口悠然的唱出,声调与音节十分的和谐;披阅古经可以知道,犹太人中的妇女,每在遇见天主为保护犹太人,或为降福自己而做的奇迹时,就称颂歌辞,以祝赞天主;如梅瑟的姐姐在渡过红海以后,底波拉在希伯来人战胜加纳罕人时,亚纳生了撒慕尔献于天主之时,友弟德杀死了敌军大元帅阿落弗尔时,他们都在欣慰之下,做歌讴唱,以表心中对于天主的感谢及赞颂之情。

玛利亚的这个圣歌,实在是给后世留下的珍品,因为玛利亚像这样的抒发其心中的感情,在圣经上不曾多见。在这圣歌中,我们分析出三种情感来:一是因天主在她身上成就了大事,乃起谦逊及感恩之情;二是赞美那抑强携弱的天主;三是抱着一颗愉快的心,述说天主要按着所许下的,救赎自己的子民。玛利亚表现了这些情感,都是引用圣经上的话,逐字逐句,都有原有本,由此可知我们的圣母玛利亚是怎样的透彻圣经之奥义了。

玛利亚与依撒伯尔同住,约有三个月,也许是三个来月,也许是三个多月;在这期间,玛利亚服事依撒伯尔,并代依撤怕尔照料家庭内外诸事,于是依撒伯尔得以平安的度其怀孕期间;她们二人谈话时,曾多次的提及各人所受于天主的殊恩。

玛利亚在依撒伯尔家中居住,为他们老夫妇二人,的确有寞大的神恩,因为他们得亲眼看见玛利亚的善行德表,而且胎中的耶稣自然要施以格外的降福,因此他二人的超性生命,得以日渐增大。

玛利亚是在若翰诞生以前回的本家呢?还是在若翰诞生以后回的本家呢?没有法子稽考;但设想玛利亚已经服事了依撒伯尔约三个月,而需要人帮忙的产期临近时,玛利亚岂能不顾而辞归么?所以我们忖度她必是等到若翰诞生以后,方才起身回家了。

第二节 若翰诞生

“依撤伯尔满了产期,生了一个儿子,她的邻里亲族,听见主在她身上,显了大仁慈,都庆贺她。”(路加福音第一章第五十七节至第五十八节。)

从这几句圣经上的话看来,匝加利亚与依撒伯尔,一点也没有显露自己所受于天主的格外降福,因此这生子的喜信,一传到邻里亲族友朋的耳中,莫不为之惊奇纳罕;而向日轻视依撒伯尔的谬见,也从此打消了;他们都在想:这决非专靠人力所致,实在是天主特别的大降福,于是都奔来庆贺他们老夫妇的鸿福。

到了第八天,他们来给孩子行割损礼;要用他父亲的名字,叫他匝加利亚。

按照着当时的风俗,为孩子行割损礼,该当在会堂中举行,不可在孩子的本家;所以若翰当然也不例外,邻里亲族在这天是先到孩子的家中,然后再带着孩子到会堂中去行割损礼;当时因为匝加利亚还不能说话,众多宾客便替他想定主意,并为表示恭敬这位受天主特别眷顾的老匝加利亚,就给孩子起名也叫做匝加利亚;实在说起来,按照当时的民俗,本来是应该以祖父的名字名之。

依撒伯尔听了,他们要给孩子起名叫匝加利亚,便回答给他们说道:“不可!该叫他若翰。”依撒伯尔之所以拒绝众意,而要使孩子叫若翰,因为这乃是天神在耶路撒冷圣殿预先报告给匝加利亚的;匝加利亚归家后,虽然不能言语,却以字示给了他的妻子依撒伯尔,必当用此名称呼孩子。

众邻里亲族便说道:“在你这一族,没有一个叫这名字的。”于是便打手式,问他父亲,愿意叫他什么名字;匝加利亚就要了一块写字的板,在板上写了:“若翰是他的名字。”众人便都惊讶。

从来宾对依撒伯尔辩论的口吻中,我们可以知道,犹太人的风俗,每一个家族,常用几个固定的名字传衍子孙,为的是后代的子孙,能紧密的与先人有绵绵不断关系。

众人一见了依撒伯尔的意见不可移,就有人出主意说:可以问问孩子的父亲,于是众人才到匝加利亚的面前,指手画脚的,表示说:孩子当叫什么名字?他们如此的问匝加利亚,乃是想像哑吧了的匝加利亚,也必是一个聋子。

匝加利亚要的写字板,是当时很流行的东西,用薄木片制成,上面涂以蜡油,写字的时候,用一根金属细管,一端是尖锐的,为写字用,一端是扁阔的,为取消写了的字;他接过来写字的板,立刻而无疑的,写了与他妻子依撒伯尔适才所说的一致的孩子的名字,这不能不使众人为之惊奇;因为他们不知道是天主的天神,已经告诉了匝加利亚,该当给孩子起这个名。

匝加利亚以前曾怀疑了天神的话,所以成了哑吧;现在他因为速照了天神告诉他的话,给孩子起名叫若翰,口立时开了,舌头也舒展了,说出话来,称颂天主;他心中同时充满了圣神,唱了下面含有预言意味的圣歌:

“主!以色列的天主,是可赞美的,
因为他眷顾了他的百姓,
为他们施行救赎;
在他的仆人达味家中,
生了有大能的,
为了救拔我们。
应验了他从古以来,
借先知之口,所说的话;
要拯救我们脱离仇敌,
并脱离一切仇恨我们之人的手。
为施行仁慈,于我们的祖先,
也为记念他的盟约,
便接照他所预许于我祖亚巴郎的话,
必定赐给我们思惠;
从仇敌手中,救我们出来,
叫我们无恐无惧的事奉他;
那便是在他面前,能以终身,能以日日的,
聿修圣善公义。
你这孩子啊!
将要称你为至上者的先知,
因为你要在主面前行走,
给他预备道路;
就是叫他的百姓,
明白救赎之恩,以得罪赦。
赖我们天主的仁慈之心,
因这仁慈之心,从天上看顾了我们,
如太阳之东升,
光照那坐在黑暗中及死影里的人;
为引导我们的步履,
直趋平安的道路。”

这圣歌里,充溢了高度的热情,的确是匝加利亚的心声;他自从蒙天神发现以后,便将天神的话,及古经上记载救世者降来的预言,与救世者之前驱降来的道理,深刻的盘踞在心头,时时的寻味着;今天遇了如此的喜庆之日,而且一度的哑吧之疾,又霍然痊愈,便怀着顶点的喜欣愉快,讴唱了这样打动人们心弦的圣歌。

这圣歌我们可以分做两大节来看:第一节的大意,是说天主预许要差遣达味的后裔救世者,来救赎自己的子民,而今这预许行将成就了;第二节的大意,是说他的儿子若翰为救世者的前驱,开辟主的道路,预备人们的心灵,使他们在救世者来时,好能领受他的神光及他的圣训。

这章圣歌,很受珍重于圣教会,所以诵念大日课的神品班人,每天在赞美的经文中,必当诵此圣歌;葬礼中也唱它,或者是念它。
来参加若翰的割损礼之邻里亲族,见了匝加利亚突然于孩子命名之际,哑疾痊愈,便都生了敬畏的心;不久在犹大的山地,就传遍了这些奇事。

凡是听见了的人,都将这些事存在心里;说:“这个孩子,将来是何如人呢?因为主的手,格外保护他。”

天主教小助手https://t.cn/Rgx22xe

很喜欢#喜马拉雅#上秦东魁的节目,快来听一听吧大家都听说过《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诗的作者就是一代名臣范仲俺。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后,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法上不遗余力。



其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天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着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两个志愿?”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

“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范仲淹少年在寺院读书时,家境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他煮一锅粥,等粥冷却后,再拿刀把粥给切开来,一餐只吃一块,称为划粥为食,可以看出,他的物质生活有如此艰难。但就是在如此坚苦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晚上,范仲淹正在月下读书,可能也没吃过晚饭,寺中长老见到了,很心疼他,就拿出一块面饼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当时范仲俺大概得了读书三昧,入了正定了,也没发现。这时,忽然,他听到一阵“吱吱”的叫声,才发现,一只老鼠竟叼起他的面饼拼命的跑,钻到一棵紫荆树下。

范仲淹赶忙放下书,一路追来,又好奇心起,就拿来铁锹去挖老鼠洞,掘开黄土后竟发现下面有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掀开,只见石板下竟全是灿灿的金元宝!谁见这个能不动心啊,当时又没有别人在傍边,家里又那么穷困,但他一分一厘也没拿,把石板盖好,重新埋上,直到他日后功名成就做上大官,这件事一直在他心底藏了几十年。几十年后,有一天,当年范公读书的寺院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范先生想起当年的情景,写了一张纸条,让来人交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



量大福大

范仲淹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子绝孙,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就不应别人去受,宁愿我自己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当时苏州有一个著名的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住宅,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



范仲淹说,一家人发达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这块地在苏州现在是一座高中的校址。将近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旁水,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

他死后,儿子范纯仁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

因此世人若想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一、穷时

宋·魏泰《东轩笔录》:“公与刘某同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日作粥一器,分为4块,早暮取2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3年。”

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勤奋读书。每天煮一锅粥,等冷却凝固了,分为4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几根咸菜,稀饭里拌一点盐,这样整整吃了3年。

二、富时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家法也。忠宣正拜后,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家风变矣。’问之,对曰:‘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

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清苦俭约。一天,范仲淹留客吃饭,客人吃过饭,对人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人问:“怎么个变法?”客人说:“几根咸豆角,像棋子一样排列在碟子里,咸豆角的上面放了两小簇肉。从前,他穷的时候,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加了两小簇肉,不是家风变了吗?”人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三、子女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文正四子,纯佑字天成,纯仁字尧夫,纯礼字彝叟,纯粹字德儒。”

范仲淹的子女应该是“富二代”了。开个宝马、打个架的、玩个女人的,应该不成问题。看看宋·朱弁《曲洧旧闻》怎么说范仲淹的儿子:“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学问,操履甚于贫儒。与外氏子弟课于觉林寺,去城二十里。忠宣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为忠宣公之子。”

范仲淹的儿子品行比穷苦人家的孩子还好些,从来不张扬:“我老爸怎么……怎么……”他在城外读书,距城有二十里地,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没人知道他老爸在京城做大官。



范仲淹善德简介

1.从前古老中国的社会,寺庙的责任是负责教化一方,一般平民这教育实实在在得力于佛教。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出身非常贫贱,他年轻的时候在寺庙里念书,生活很苦,但他有非常可贵的品德。

2.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3.我们在传记里面读到,范仲淹是虔诚的佛教徒,好善乐施。他这个人文武全才,武官做到元帅,文官做到宰相。

4.最难得的是,范仲淹做大官,那个收入很可观,他还是过着很清苦的生活。他拿那些俸禄来养三百多家地方上清寒的子弟,替国家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依然像从前做穷秀才那样,这不得了!

5.他有五个儿子,两个儿子做宰相,等于现在的行政院长,一个做御史大夫,相当于监察院长,他死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材,钱哪里去了?全部都做慈善事业,布施掉了。他晚年把自己的房子布施给佛教改做寺庙。

6.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代代出人才,都不衰。印祖讲他的家八百年不衰,为什么?祖宗之德,子孙能够继承。代代子孙都这么好,这是得力于什么?知足。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他知足;纵然自己发达有财富,这个财富去利益社会,叫大家共享,这个福就愈来愈大,子子孙孙享受不尽。

7.苏州范家,从范先生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贤人、都有好子孙,什么原因?积德修善!

8.我们要懂得积德修善,利益一切众生。聪明人会散财,散财是真正保持财富,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实在讲要节俭,节俭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9.真正聪明人,纵然得到荣华富贵,自己不享受,他让大家来享受。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实在讲,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10.范仲淹作宰相,收入丰厚,他用这些钱养活了三百多户贫困的人家,自己省吃俭用,过清苦的生活。贫苦人家里面天分还不错的,可以读书的,他把他们集合起来,培养他们、教导他们,替国家培养人才。

11.范仲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依教奉行,一生为国为民,所以他的果报非常殊胜。他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官职作到宰相,一个是作御史大夫。要用现在的话来讲,两个儿子曾经作过行政院长,一个儿子作过监察院院长,一门显赫!

12.范仲淹死后,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孔老夫子这个家,二千五百多年不衰;范先生八百年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二家。

印光大师开示——范仲淹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 https://t.cn/A65Za2N8

很喜欢#喜马拉雅#上秦东魁的节目,快来听一听吧! 大家都听说过《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诗的作者就是一代名臣范仲俺。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后,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法上不遗余力。



其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天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着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两个志愿?”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

“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范仲淹少年在寺院读书时,家境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他煮一锅粥,等粥冷却后,再拿刀把粥给切开来,一餐只吃一块,称为划粥为食,可以看出,他的物质生活有如此艰难。但就是在如此坚苦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晚上,范仲淹正在月下读书,可能也没吃过晚饭,寺中长老见到了,很心疼他,就拿出一块面饼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当时范仲俺大概得了读书三昧,入了正定了,也没发现。这时,忽然,他听到一阵“吱吱”的叫声,才发现,一只老鼠竟叼起他的面饼拼命的跑,钻到一棵紫荆树下。

范仲淹赶忙放下书,一路追来,又好奇心起,就拿来铁锹去挖老鼠洞,掘开黄土后竟发现下面有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掀开,只见石板下竟全是灿灿的金元宝!谁见这个能不动心啊,当时又没有别人在傍边,家里又那么穷困,但他一分一厘也没拿,把石板盖好,重新埋上,直到他日后功名成就做上大官,这件事一直在他心底藏了几十年。几十年后,有一天,当年范公读书的寺院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范先生想起当年的情景,写了一张纸条,让来人交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



量大福大

范仲淹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子绝孙,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就不应别人去受,宁愿我自己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当时苏州有一个著名的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住宅,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



范仲淹说,一家人发达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这块地在苏州现在是一座高中的校址。将近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旁水,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

他死后,儿子范纯仁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

因此世人若想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一、穷时

宋·魏泰《东轩笔录》:“公与刘某同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日作粥一器,分为4块,早暮取2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3年。”

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勤奋读书。每天煮一锅粥,等冷却凝固了,分为4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几根咸菜,稀饭里拌一点盐,这样整整吃了3年。

二、富时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家法也。忠宣正拜后,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家风变矣。’问之,对曰:‘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

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清苦俭约。一天,范仲淹留客吃饭,客人吃过饭,对人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人问:“怎么个变法?”客人说:“几根咸豆角,像棋子一样排列在碟子里,咸豆角的上面放了两小簇肉。从前,他穷的时候,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加了两小簇肉,不是家风变了吗?”人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三、子女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文正四子,纯佑字天成,纯仁字尧夫,纯礼字彝叟,纯粹字德儒。”

范仲淹的子女应该是“富二代”了。开个宝马、打个架的、玩个女人的,应该不成问题。看看宋·朱弁《曲洧旧闻》怎么说范仲淹的儿子:“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学问,操履甚于贫儒。与外氏子弟课于觉林寺,去城二十里。忠宣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为忠宣公之子。”

范仲淹的儿子品行比穷苦人家的孩子还好些,从来不张扬:“我老爸怎么……怎么……”他在城外读书,距城有二十里地,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没人知道他老爸在京城做大官。



范仲淹善德简介

1.从前古老中国的社会,寺庙的责任是负责教化一方,一般平民这教育实实在在得力于佛教。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出身非常贫贱,他年轻的时候在寺庙里念书,生活很苦,但他有非常可贵的品德。

2.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3.我们在传记里面读到,范仲淹是虔诚的佛教徒,好善乐施。他这个人文武全才,武官做到元帅,文官做到宰相。

4.最难得的是,范仲淹做大官,那个收入很可观,他还是过着很清苦的生活。他拿那些俸禄来养三百多家地方上清寒的子弟,替国家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依然像从前做穷秀才那样,这不得了!

5.他有五个儿子,两个儿子做宰相,等于现在的行政院长,一个做御史大夫,相当于监察院长,他死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材,钱哪里去了?全部都做慈善事业,布施掉了。他晚年把自己的房子布施给佛教改做寺庙。

6.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代代出人才,都不衰。印祖讲他的家八百年不衰,为什么?祖宗之德,子孙能够继承。代代子孙都这么好,这是得力于什么?知足。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他知足;纵然自己发达有财富,这个财富去利益社会,叫大家共享,这个福就愈来愈大,子子孙孙享受不尽。

7.苏州范家,从范先生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贤人、都有好子孙,什么原因?积德修善!

8.我们要懂得积德修善,利益一切众生。聪明人会散财,散财是真正保持财富,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实在讲要节俭,节俭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9.真正聪明人,纵然得到荣华富贵,自己不享受,他让大家来享受。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实在讲,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10.范仲淹作宰相,收入丰厚,他用这些钱养活了三百多户贫困的人家,自己省吃俭用,过清苦的生活。贫苦人家里面天分还不错的,可以读书的,他把他们集合起来,培养他们、教导他们,替国家培养人才。

11.范仲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依教奉行,一生为国为民,所以他的果报非常殊胜。他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官职作到宰相,一个是作御史大夫。要用现在的话来讲,两个儿子曾经作过行政院长,一个儿子作过监察院院长,一门显赫!

12.范仲淹死后,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孔老夫子这个家,二千五百多年不衰;范先生八百年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二家。

印光大师开示——范仲淹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 https://t.cn/A65Za2N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希望你心态好点 至少不要输了就骂我 超喜欢这个赛季的凤凰蛋头像 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上凤凰喔~!关于我平时玩的模式双排/四排都可以哒 只要看到我在线拉我就好 也
  • 作部又称事业部,有增、息、怀,诛等等法门,这都是随顺众生的愿望而起用的法,也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法,并不究竟。嘛哈瑜伽,意即大圆满相应,将观成
  • 如今,疯狂小杨哥进行矩阵布局,本质上也是在对抗抖音的算法逻辑带来的单一账号的风险,提前一步抬高疯狂小杨哥的天花板。此外,即使是垂直领域的头部主播,也开始重视起小
  • 一次,梅河口市解放街道居民崔淑荣在参加党群服务站活动时透露,自己一直认为5年前儿子受伤与邻居有关系,双方关系紧张,因此想通过信访渠道让派出所帮忙查一查。”河北省
  • #蛋仔派对代打[超话]#sheep榜一前百无敌凤凰蛋车队上分接新赛季:双系统全渠道服鹅蛋上凤凰(榜一前百车队连胜定榜分高)​鹅蛋上凤凰+小无敌标​鹅蛋上凤凰+大
  • @Falcom研究俱乐部 希望前辈能帮忙扩散一下[抱一抱]===================================================
  • 结婚一定要跟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人结婚,喜欢一点点是不够的,这一点点不足以抵挡岁月的漫长,可能孩子多哭几声,多吵几次架,就不喜欢了。[心]我奉劝大家,一定要跟自己
  • 我:想想摆个什么pose好 某王若曦:你拿那个拖把就当你做卫生我真去拿了拖把 然后我站在墙角突然我就绷不住了开始笑 然后三个人就在那笑了五分钟 把齐斌都给笑过来
  • 真的累死了,下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快五公里了吧,那个书店里也没有我喜欢的本子,随便买了三只紫色的笔,老板还问我喜欢紫色,我说嗯,正好赶上,我之前上小学的学校放
  • 揪3位爱喝咖啡的姐妹,送一盒咖啡(口味任选)我是一天都离不开咖啡的人,我总觉得是咖啡让我活力四射的,比如早餐来一杯,感觉打满了鸡血,下午很困的时候,弄点好吃的,
  • ◐恋红梅◐曼邪音:闼婆曼姿,了却病苦短事;食香谁主,喟叹长生不如。#金光布袋戏[超话]#△妇女节特辑丨銧的部分女角们◐白比丘:卸红妆,摘金钗,濯足越清溪,枕卧流
  • 我真的好喜欢这个姐妹的情谊,什么都没有姐妹彼此重要)感觉大家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我还在迷茫,不知所终,不知所措小T今天早上走了很多步是去爬
  • “真人剧的成功是我没有意料到的,我当时反对拍摄,我认为把它当做一款游戏就好了,没必要折腾。明明是逢场作戏,可他却傻乎乎动了真情......——————*图文均源
  • ”26、少年温柔的样子,融进了午后的阳光里,总有这样的时光,让我觉得一切刚刚好,恨不得就此一路老下去。它不会因为一颗星星的存在而流光溢彩,也不会因为一颗星星的缺
  • 然后看着他抱着花递给我妈,对我妈说阿姨节日快乐,我妈可太高兴了哈哈哈哈哈之后我问他为什么我的是旺仔牛奶,他说花可能会枯萎,但是旺仔牛奶还可以喝哈哈哈哈哈突如其来
  • 而且它还有有独特的“转油为光”技术,也就是说油皮的姐妹也可以大胆放心用,越油越美丽,越夜越高光。而且它不挑肤质,无论你是油皮、干皮、混油皮、混干皮都能放心用,夏
  • 妹妹知道沙包被丢了之后哭了一个课间,我有点急躁,就跟妹妹说:“我说了多少次了,不允许带玩具来学校,你是没听见吗?[允悲]小侄女一早送来一束花,已经很多年没有收到
  • 」紧接着,保存好闺蜜给我发来的礼物图片,又切换到QQ给姜屿发送图片,用萝莉萌妹的声音发语音,「哇哥哥,这条项链真的好好看,我太喜欢啦,谢谢哥哥!」别急,还没结束
  • [礼物]关注@新浪众测 并转发评论此微博并申请[礼物]3月14日从关注@新浪众测 并转发评论的申请人中选出5位送杰科GIEC UniAir真无线蓝牙耳机,中奖用
  • 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新粉,老粉应该也算不上[失望](虽然已经第四年了)我第一次见到你呢,是在2019年,一声“秋月哥哥”让我开始了解这个帅气的大男孩儿,当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