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
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
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
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
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
那个真正接收的人,
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同理,
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
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
而是你自己。

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
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
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这是一个保证有效的秘方,
可以适用在任何情况。

佛说往生净土很容易,为什么你偏要说很难?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 净土关要: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如:一心不乱、实相理体、菩提心、如量的出离心等。

净土法门的关要,就是蕅益大师的教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往生就看你是否有真信切愿,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有真信切愿,就是“万修万人去”。

所以,你不要自己加上许多另外的要求,比如:一定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一定要实相理体才能往生;一定要发世俗菩提心才能往生;一定要中士道如量的出离心才能往生。这些往生的条件,都是我们后人加上去的。

你只要有真信切愿,就决定往生。释迦佛讲“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三心”就是真信切愿。蕅益大师讲“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也是依据释迦佛的讲法。

净土法门的关要就在这里。我们不要被种种疑惑所破坏。比如有没有一心不乱、有没有福报等等,这些疑惑如果产生,影响了你的信心,那就麻烦了。

对往生这件事情,我们要充满信心。如果产生了怀疑:“我这样念佛能往生吗?”那就要马上把教证拿来,把它打破。或者依第十八愿,或者依“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或者依蕅益大师讲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这些教证拿来,就像锤子把瓶子打破一样,把自己内心的疑惑打破。

要知道这些疑惑会障碍我们往生。那我们给大家引用这么多教证是干什么的?你是拿来用的,到时候你可以拿来打破自己内心的疑惑,所以教证非常重要。

本来考虑到,可能大家有些初学者不容易懂古文,是否教证就不用了,全用白话讲一讲算了,但想想教证实在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教证才能让我们真正生信心,这都是佛言祖语。

我们不能依现代任何一个凡夫人讲法,而要依佛言祖语,这是绝对可信的。通过这些佛言祖语,我们才有可能生起决定无疑的信心。如果一个不可靠的人怎么能让你生起信心呢?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把原文放在这里,我尽量用白话给大家再讲一讲,这样可以照顾到初学者、久学者这样不同根机的人。

歧 途

❖ 修法歧途、讲法歧途:
强调往生不容易,拔高了往生条件。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修法歧途,也是讲法的歧途。有些大法师、大居士在这里也有可能误入歧途。讲法的时候,美其名曰是在弘法,但也有可能是在坏法。好心是为了利人,最后有可能害人。

因为他自己没有通达净土关要,因此就会跟别人讲:“你没有一心不乱不能往生,而且是决定不能往生;没有实相理体相应不能往生;没有菩提心不能往生;没有对整个轮回刹那不生羡慕的出离心不能往生。”

反正他都觉得很有道理,也是好心来帮别人,但其实最后的结果,却使大多数人对往生产生了怀疑,退失了信心。

破坏了他的信心,好心办坏事。甚至讲法者这样的也不少。因为好多讲法者他不是专学净土的,而是修其他宗派的,那他来理解净土就不一定到位。到时候以通途法门来解释净土,好心弘扬净土,最后破坏了人的信心。

❖ 净土关要:
“佛曰易往,子曰难生。乍可顺教而谈易往,开人解脱之门。不须执迷而说难生,塞彼菩提之路。”(樝庵有严大师)

我们来看樝庵有严大师的教言。这也是一个净土的关要。反面就是修法歧途,也是讲法歧途。

许多净土学人,甚至讲法者,都会强调“往生不容易”,拔高、加上了好多往生条件,自己把“和实相理体相应”、“一心不乱”都加了上去。实际上这非常麻烦,反而破坏了人的信心。

我们看有严大师是怎么讲的。他也是在书信当中,对某人的一个回答,说:“佛曰易往,子曰难生。”这是有严大师对对方的批评:佛说净土是很容易往生的,但你偏说很难往生。

现在有好多“好心人”都会这样来劝你:“往生不是这么容易!”我们碰到这样“好心的人”要警惕小心,你如果受影响了,那就麻烦了。“佛曰易往,子曰难生。”佛讲净土是很容易往生的,但你偏偏说很难往生。你这不是跟佛对着干么?你是跟佛有仇。

我们只可以顺佛的教言而谈容易往生,这样就可以“开人解脱之门”,让人往生净土。你要顺着佛的教言来,不能跟佛违背。佛既然说容易往生,那我们也要说容易往生,让人生信心。

你不能执迷而说很难往生,这样你就堵塞了对方的菩提之路、往生之路,他的信心就被你破坏了。这可以说是佛经的密意、佛讲法的密意。佛讲净土的时候,为什么说很容易往生?你只要发愿就能往生。

我们看《阿弥陀经》里讲:“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则“已生,今生,当生”。本来,“已发愿”要“当生”,就是已经发愿的人,要等临终的时候往生。但是《阿弥陀经》里讲:“已发愿,则已生”。你如果现在、当下,发起真信切愿了,那你当下就往生了。往生就是这么容易。

就像我们昨天给大家讲的“一信之后,更不再疑”,王仲回居士真的不怀疑了,他就绝对往生了。或者像王慧常居士一样,听印祖讲了之后,再也不怀疑了,相信自己决定往生,相信自己已经是极乐世界人了,当然他就决定往生了。所以这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内心生起怀疑:“我这样念佛能往生吗?”马上就要观察到:“哦,我这是自己障碍自己,我不应该这样怀疑。佛说能往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我为什么要怀疑呢?我如果怀疑就是对佛不信任,那是不对的。”这样马上把自己的疑惑打破。

当然,你要掌握打破的方法。这个铁锤你有没有到手?能不能运用你所学的这许多教证?所以最好再再、反复地看。理解了之后,你平时念佛时就能拿来用,把自己的疑惑给打得粉碎。疑惑一起来,就给它打破,打破之后你就会充满信心。这样来念佛,自然就会不一样了,那你句句都是充满信心的。

也有可能一会儿你念着念着又怀疑了,因为你的信心不稳固,刚刚产生一点,那接着你就再把教证拿来,再打破……这样反反复复,慢慢你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直到再也不怀疑,再也破坏不了,生起真信切愿的时候,你往生就决定了。

所以往生不是等临终的时候,就看你什么时候产生真信切愿,什么时候你就决定往生了。净土法门最殊胜处就在这里,它是靠信心成就的法门,是不修而成就的法门。

当然,不修而成就不是说不念佛,千万不要这样误会。有真信切愿者是决定会精进持名的。如果有人说:“有真信切愿的人不一定往生,还需要念佛。”那说明他对“信愿行”三个字没有理解。有真信切愿的人会不念佛吗?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信愿行”三者,我们有时候说“有信心必定往生”、“有信愿必定往生”、“有信愿行必定往生”,这三句话有没有差别呢?没有差别。具一,具二,具三,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因为信愿行是不能分的。

什么叫行?我们千万不要理解错了。这个行不是念佛功夫,而是不离信愿的身口意、落在身口意上的念佛行,或者说“五念门”:落在身上,礼拜阿弥陀佛;落在语业上,赞叹阿弥陀佛、持阿弥陀佛名号;落在意上,观察、忆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念佛行,是不离信愿的行而已。

所以信愿行的行不是念佛功夫,我们千万不要把行理解成念佛功夫。信愿行实际上是不分的。行不过是信愿在身口意上的显现、落实,无非这样而已。所以说“有信愿绝对往生”,“有决定信也决定往生”,乃至“有信愿行当然决定往生”。

这样我们就知道,最根本的在信愿上,信愿最根本的又是在信心上。“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前面的信是根源。

信心怎么生起?印光大师讲,要亲近净业知识,还要深入净土典籍,通过净土教理来断疑生信;信心生起来了,“由信发愿”,强烈的希求心、愿力,想往生的愿自然就产生了;“由信发愿,由愿导行”,自然精进持名、念佛行也会起来。

但是根源在哪里呢?根源是在信上;信心怎么产生的呢?要通过闻思净土经典来断疑生信,要观察、思维、抉择,断除疑惑,产生信心。要在这个地方去用功,按照印祖说的“半日学解,半日学行”来做,这非常重要。

本文摘自念西法师《净土法门关要及修学歧

中村恒子《人间值得》| 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无论是谁,都是从感受孤独、不安、痛苦中走完一生的。

对于自己当时的悲伤或痛苦,如果能有人分担,哪怕一点点,自己也会感觉轻松不少,精神满满。因此,大家都想找到这样的人,倾诉内心的苦闷。

我最初一个人去大阪的时候,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想,正是当时有那么多人与我一起分担疲惫与痛苦,我才能走到今天。

和周围的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维系和谐关系的关键。我们也是有感情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平衡就会被打破。

或许是对别人期待太多,或许是对自己太过严苛,总之与他人交往总会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

在我的患者中,基本都是难以掌控好生活的平衡。

与人交往并不容易,没有人能做到绝对公允、完美。我有一句座右铭:“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无须功成名就,只要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

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能为周围的人提供温暖的光亮就足够了。

当然,我并不是要让大家追求这样的活法。这只是我有生以来的感悟而已。

也许,最关键的是,自己能够认真、真诚地面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课题。

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当然也有大器晚成的人。此外,还有在别人看来平平凡凡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没有必要和他人比较。

我没有当医生的志向,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目标,我只是一个职业医生,七十多年来,一直普普通通的。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也没想着过奢侈的生活。现在89岁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

对于工作,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就希望继续做下去,不过最近腰腿不如以前灵活,想来只有逐渐减少工作量。

长子夫妇也说:“一下子就辞掉工作可能对身体不好,慢慢减少更好。”所以我一边寻找自己与生活的平衡点,一边逐渐减少工作量。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无所谓好坏,大体来说还算过得去。

两个儿子都找到了好媳妇,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孙子个个都健康活泼。后来,我的丈夫去了彼岸世界。

人做事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到底“应该这样生活”还是“应该那样生活”,常常会做出片面的决定。有的人认为赚很多钱就是厉害,有的人觉得实现梦想才是伟大的。

如果觉得这种想法不正确,就会产生否定自己的感觉。

人生的满足感并非由别人决定,也绝不应该追求和别人同样的生活。

因此,请务必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只有这样,人才会活出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直被他人影响而疲惫不已,那么就想想这句话。

来源:中村恒子《人间值得》第六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叶儿古柏2022##艾美勒琪2022# 由于疫情原因,我和姐姐还没开学,你也是吧,没能去你爸那儿,又被控在老家了吧。”原来是我把(工作)
  • 此外A型血的人,容易患胃癌,根据数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a症病人,都是A型血。与所有血型相比,B型血的人,是z健康的人群。
  • 这里有精妙的创意结晶,博大精深的的徽州文化本身就是徽州先人的创意经典,独拥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整座城市犹如一座可以随手触摸、亲近对话、没有屋顶
  • 一个简单的人,一定是心地纯净的,如冬雪,如春花,他们不奢望不强求,用最疏朗的线条,刻画自己的人生轨迹,懂得心安,便是活着最美好的状态,读懂了生命,也就是读懂了自
  • #飞猪全球游#我要不要这么贱呢花了一晚和一早做了很没意义的作呕的事只是要你陪我上一节课就这么难不陪就算了还去看其他女生这报复有意思吗你们是有多熟要不要我祝你和青
  • 下午开始多找鸡蛋割弃不好的,发挥更好的,努力加油[加油]#我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我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第一,吃煮鸡蛋,其实我小时候也不是吃不到鸡蛋,但是就是
  • #任嘉伦[超话]#rj#任嘉伦请君# rjl#任嘉伦陆炎# ✨ [心]°ʚ任嘉伦 ɞ°[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六年以前,恐怕很少有人能看上储蓄类保险,因为那时候手机里随便一个短期理财也可以达到5%以上,P2P可以到8%甚至两位数以上​后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包括中国)
  • ⁴⁷Noon云南 Vol.7(回昆明啦▫️滇池▫️云南民族村p1·我第一次骑小黄 竟是在昆明 去滇池的路上 刚开始我抖抖豁豁见到行人就怕 路过一个爷爷他轻声和我
  • 【奋力显成效 全力再推进——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召开2022年1至9月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如果业务数据指标是检察办案成效的“标”那么遵循司法检察工作规律,不
  • 淄博开辟文旅经济新领域,围绕提升城市的“年轻气质”和“青和力”举办麦田音乐节、城市戏剧节、啤酒节等新派活动;重点推出“夜游”主题观光、“夜娱”文化体验、“夜食”
  • 希望各位能给文荒的我推文……[泪]然后欧美本命是德哈一般不拆逆,最喜欢的角色是我凡哥!虽然现在不怎么刷欧美了还是欢迎同萌小伙伴来找我玩……目前还在es坑中是个明
  • 疫情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从严从实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力夺取疫情防控斗争最后胜利。疫情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我们越要
  • 虾仁日版豆腐— 用 料 —生抽、日本豆腐、鲜虾 、水、黄瓜(或者青豆)、淀粉做 法:1,日本豆腐1袋,鲜虾10只左右、清洗后挑出虾线去除表壳,洗净,加盐、料酒腌
  • 今日头条 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一片枫红,一缕秋风遮掩了心事,安排了一眼的寂寞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因为懂得,一切美好
  • 今之自律由己,则平静共等;得之公平正义,便法约治人。今之自律由己,则平静共等;得之公平正义,便法约治人。
  • (专注广东地区征婚:好缘来)第二个方面的原因,除非母子一直关系都不好,儿子结婚有了家庭,慢慢的就会和母亲冷淡了,偶尔来来也是完任务而已,还有就是找了不喜欢母亲的
  • (对了,最近好像好多粉丝朋友吵起来了,其实我们磕cp 不就为了让自己开心吗?这下真的是叫也叫不回去了[doge][微风]赚了很少的钱,吃了很多的肉还有拍了很多的
  • ✨一:缺水20天,角质层缺水..洁面不擦护肤品5分钟有紧绷感。✨一:缺水20天,角质层缺水..洁面不擦护肤品5分钟有紧绷感。
  • 峰会将会通过历届优秀校友,教育、政府等行业领军人物的亲身海外奋斗历程告诉各位家长,曾经做出的决定让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番茄炒蛋,而是在经历风雨后,依然能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