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散从宋朝一直用到现在,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五积伏邪症瘕所致一切病证

“症瘕(囊肿、肿瘤)”能治吗?能。因为“症瘕”就是寒湿、瘀血凝积形成的。 如果腹部积聚要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法者变而通之”。“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

所有的疾病,都离不开这“五积”,而这个方子能把这些“积”全部散掉。这“五积”虽然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只要身体不够健康或者是亚健康,就少不了其中一个或两个“积”。像肥胖的人少不了有痰湿,口气大的多半有食积,整天吵架的肯定有气积,经常喝冷饮吃生冷食物的体内会有寒气,跌打损伤、气滞严重常有血积。

或问“症瘕(囊肿、肿瘤)”能治吗?能。因为“症瘕”就是寒湿、瘀血凝积形成的。

如果腹部积聚要用桂枝茯苓丸或少腹逐瘀汤,那么,如果积滞在脏腑、经络、血脉,甚至在四肢、头脑,就要用五积散。五积散既能治疗饮食过度引起的疳积,也能治疗各类瘤结包块。

下面把5种“积”分别说一下。

寒积,指体内寒邪滞结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源流》:“寒积,感伤寒冷成积,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将物顶住稍可,口吐清水也。”是由于体内寒气积聚在一起,寒气过盛发展而成的。症状为阳气不达四肢手脚会常年冰冷,肠寒便溏,女性会有宫寒、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食积又称积滞。多由食物在胃里没有完全消化引起。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口臭、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者酸臭、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等。

气积也叫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

血积,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肤微小血脉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常见经闭。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总之以痛、紫、瘀、块、涩为特点。

痰积为九积之一,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是由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

有句顺口溜: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有病无病,防风通圣。前半句是说五积散这个方子使用面非常广,不是你在服,就是他在服。后半句是说防风通圣散是个既能预防又能治疗的药物。平时没有病,也可以适当地服用,用以疏风通肠,将体内的浊湿排出去。如果出现痤疮、便秘等上火的热证直接可以服用。

五积散,出自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异功五积散和熟料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二十两,枳壳、陈皮各六两,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各三两,厚朴、干姜(炮)各四两,麻黄六两。一两合30克。

上药研粗末,水煎,加生姜,热服。成人一般用4钱,加水适量,一次煎,煎取七分,去滓温服,这是一次量。日二三服,分次煎服。

汤剂参考量: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黄6克。

功效: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皆能治疗。

临床以寒热无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症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苔白腻,脉沉迟。

现在用于治疗感冒、肩周炎、慢性盆腔炎、产后发热、筋痹,腰痛、腹痛、重症肌无力、痛经、闭经、癥瘕、缠腰火丹等病症。

当代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先生用五积散的适应症是:

1、胃内停滞寒饮宿食,胃痛,或呕吐,脘腹胀满,或胃内有振水音,腰膝有冷感者。

2、脘腹挛急痛,疝气上冲,或冷气攻冲,呕吐,饮食不能下,上热下冷,或四肢厥冷者。

3、妇人血气不调,月经不匀,或痛经,白带下,腰以下冷痛,脉沉迟者。

4、咳嗽气喘,动悸迫促,胸内苦闷痞塞,喉间痰涎拥塞,伴有肩背臂痛,腰股挛急痛,脉沉实有力者。

5、风寒湿痹,筋骨痛,跌打宿伤,腰脊冷痛,脚气,脚膝拘挛疼痛,疝气腹中冷痛,或遇冷则发病,腰脚冷感者。

6、感冒风寒,恶寒头痛,不发热,全身疼痛,胸闷,咳嗽气逆,或腹痛,脉实无汗者。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这个方子夏天用得最多。

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五积散方解

方中重用苍术,既解表又燥湿,配厚朴,合陈皮、甘草为平胃散,功擅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消湿积。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相伍,为二陈汤,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

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以散外寒,干姜、肉桂辛热温里以祛内寒,合而用之,以除寒积。

当归、芍药、川芎活血化瘀止痛,以化血积。这是大半个四物汤去了熟地。

桔梗、枳壳升降气机,理气宽胸,善行气积,并可助化痰除湿;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散寒温里、气血痰湿并行之功,使脾运复健,气机通畅,痰消湿化,血脉调和,诸症得解。

这个药,过去药店都有卖的,现在药店基本找不到了。这么好用的药,不知为什么药厂不生产。还有应用广泛的乌梅丸也是这种情况,难道药厂只认为是“驱虫药”?

五积散方子用量比较大,可以按照比例缩减自行加工。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五积散治太阴伤寒,脾胃不和及有积聚腹痛”者。

严用和《济生方》:“本方主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或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内伤生冷,胸膈胀满,风寒湿气客于经络,腰脚酸痛及妇人难产,血滞不通,月候不调。”

明代龚信父子合编《古今医鉴》云:“五积散治寒邪卒中,直入阴经等症”,用治伤寒之阴证。

清代陈修圆《时方妙用》云:“中脘作痛,手不可近,乃内外不和,外则寒气凝于毛皮,内则垢浊停于中脘,当审其体之虚实而施治……实者宜五积散。”又《时方歌括》云:“表里俱寒,外而头项强痛,内而肚腹亦痛,较桂枝证更甚者,服此汤。”如本方去麻黄,酒煎服,治痢后鹤膝风甚效云。

云南名医来春茂先生当年在农村走街串巷,经常用五积散为贫苦百姓治病,花钱少,见效快,颇受民众欢迎。

五积散是个又好又便宜的方子,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可惜现在用的人不多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它,不要把这个治病秘方束之高阁。

文源

网络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从宋朝一直用到现在,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五积伏邪症瘕所致一切病证

“症瘕(囊肿、肿瘤)”能治吗?能。因为“症瘕”就是寒湿、瘀血凝积形成的。 如果腹部积聚要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法者变而通之”。“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

所有的疾病,都离不开这“五积”,而这个方子能把这些“积”全部散掉。这“五积”虽然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只要身体不够健康或者是亚健康,就少不了其中一个或两个“积”。像肥胖的人少不了有痰湿,口气大的多半有食积,整天吵架的肯定有气积,经常喝冷饮吃生冷食物的体内会有寒气,跌打损伤、气滞严重常有血积。

或问“症瘕(囊肿、肿瘤)”能治吗?能。因为“症瘕”就是寒湿、瘀血凝积形成的。

如果腹部积聚要用桂枝茯苓丸或少腹逐瘀汤,那么,如果积滞在脏腑、经络、血脉,甚至在四肢、头脑,就要用五积散。五积散既能治疗饮食过度引起的疳积,也能治疗各类瘤结包块。

下面把5种“积”分别说一下。

寒积,指体内寒邪滞结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源流》:“寒积,感伤寒冷成积,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将物顶住稍可,口吐清水也。”是由于体内寒气积聚在一起,寒气过盛发展而成的。症状为阳气不达四肢手脚会常年冰冷,肠寒便溏,女性会有宫寒、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食积又称积滞。多由食物在胃里没有完全消化引起。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口臭、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者酸臭、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等。

气积也叫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

血积,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肤微小血脉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常见经闭。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总之以痛、紫、瘀、块、涩为特点。

痰积为九积之一,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是由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

有句顺口溜: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有病无病,防风通圣。前半句是说五积散这个方子使用面非常广,不是你在服,就是他在服。后半句是说防风通圣散是个既能预防又能治疗的药物。平时没有病,也可以适当地服用,用以疏风通肠,将体内的浊湿排出去。如果出现痤疮、便秘等上火的热证直接可以服用。

五积散,出自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异功五积散和熟料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二十两,枳壳、陈皮各六两,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各三两,厚朴、干姜(炮)各四两,麻黄六两。一两合30克。

上药研粗末,水煎,加生姜,热服。成人一般用4钱,加水适量,一次煎,煎取七分,去滓温服,这是一次量。日二三服,分次煎服。

汤剂参考量: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黄6克。

功效: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皆能治疗。

临床以寒热无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症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苔白腻,脉沉迟。

现在用于治疗感冒、肩周炎、慢性盆腔炎、产后发热、筋痹,腰痛、腹痛、重症肌无力、痛经、闭经、癥瘕、缠腰火丹等病症。

当代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先生用五积散的适应症是:

1、胃内停滞寒饮宿食,胃痛,或呕吐,脘腹胀满,或胃内有振水音,腰膝有冷感者。

2、脘腹挛急痛,疝气上冲,或冷气攻冲,呕吐,饮食不能下,上热下冷,或四肢厥冷者。

3、妇人血气不调,月经不匀,或痛经,白带下,腰以下冷痛,脉沉迟者。

4、咳嗽气喘,动悸迫促,胸内苦闷痞塞,喉间痰涎拥塞,伴有肩背臂痛,腰股挛急痛,脉沉实有力者。

5、风寒湿痹,筋骨痛,跌打宿伤,腰脊冷痛,脚气,脚膝拘挛疼痛,疝气腹中冷痛,或遇冷则发病,腰脚冷感者。

6、感冒风寒,恶寒头痛,不发热,全身疼痛,胸闷,咳嗽气逆,或腹痛,脉实无汗者。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这个方子夏天用得最多。

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五积散方解

方中重用苍术,既解表又燥湿,配厚朴,合陈皮、甘草为平胃散,功擅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消湿积。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相伍,为二陈汤,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

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以散外寒,干姜、肉桂辛热温里以祛内寒,合而用之,以除寒积。

当归、芍药、川芎活血化瘀止痛,以化血积。这是大半个四物汤去了熟地。

桔梗、枳壳升降气机,理气宽胸,善行气积,并可助化痰除湿;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散寒温里、气血痰湿并行之功,使脾运复健,气机通畅,痰消湿化,血脉调和,诸症得解。

这个药,过去药店都有卖的,现在药店基本找不到了。这么好用的药,不知为什么药厂不生产。还有应用广泛的乌梅丸也是这种情况,难道药厂只认为是“驱虫药”?

五积散方子用量比较大,可以按照比例缩减自行加工。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五积散治太阴伤寒,脾胃不和及有积聚腹痛”者。

严用和《济生方》:“本方主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或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内伤生冷,胸膈胀满,风寒湿气客于经络,腰脚酸痛及妇人难产,血滞不通,月候不调。”

明代龚信父子合编《古今医鉴》云:“五积散治寒邪卒中,直入阴经等症”,用治伤寒之阴证。

清代陈修圆《时方妙用》云:“中脘作痛,手不可近,乃内外不和,外则寒气凝于毛皮,内则垢浊停于中脘,当审其体之虚实而施治……实者宜五积散。”又《时方歌括》云:“表里俱寒,外而头项强痛,内而肚腹亦痛,较桂枝证更甚者,服此汤。”如本方去麻黄,酒煎服,治痢后鹤膝风甚效云。

云南名医来春茂先生当年在农村走街串巷,经常用五积散为贫苦百姓治病,花钱少,见效快,颇受民众欢迎。

五积散是个又好又便宜的方子,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可惜现在用的人不多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它,不要把这个治病秘方束之高阁。

文源

网络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源[超话]##王源2022时和岁暖# 【分享一个小文案看看就好】我不求羽翼丰满 但希望一路平安这封信件不会有一个句号 意味着故事还未完结年少的我们都有一个梦
  • 我也只愿你眉眼如初,风华如故】6.Love is a play that a person who gets gains and losses. [爱情是场患
  • 插电还能保温12小时噢 外出旅游住酒店太需要了 简直爱了 家里有小宝贝的真的完美刚需!这个烧水保温杯对我来说真是完全的入手不亏[ok][ok]太实用了 值了
  • 金演员除了对自己的演艺事业会更多的思考,平时真的是超级简单的人,好基友也说遇到开心的事就像小孩一样兴奋的喊出来,会大口吃饭,想起仓鼠吃法。 很多时候都觉得
  • 2、没有销声匿迹,我在热爱生活。11、前方的风景好,我的意思是别回头。
  • 最近这个英语阅读我感觉我好像有点开窍了但还没完全开窍……滋今晚八点还要查教资成绩一整个紧张住[苦涩]晚上八点再说,先容我去瑜伽一哈[喵喵]劳逸结合[抱一抱]那就
  • #目黑莲[超话]#2.16 meme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あなたを知っている時間はそれほど長くはありませんが、あなたは私たちに来るのに10年かかりました。長澤ま
  • 须菩提已经完全理解了佛所说“法尚应舍”及一切法皆不可得的道理,于是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之义,法无定法,就是说所有的法包括佛用语言所说的法,没有一法是固定不变的,
  • ”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活动不仅局限在核事故波及地区,远在静冈县的小笠原学也是众多反对者之一,他4月10日刚在静冈车站组织了“守护大海和生命——反对核污染水排
  • 看来我不需要决定去留了,都留着吧还是,等我死了它们才可能被扔了,应该[二哈]大多数女生都有一些“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致”的行为,尤其在感情里,女生更容易“真香定
  • 车厘子超越草莓成了我冬天最爱。糖雪球大学经常吃,好多年不吃了…感觉不是一个味了呢,什么都在变化,人也是一样。
  • 这种有先天性遗传因素所引起的体毛多,一般不会给女性个人的健康带来任何的损害,女性朋友如果觉得自身因为遗传因素而出现体毛多的现象,使得个人的外在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
  • 盘后数据,上海溧阳路,进场4144万,孙哥这有点火中取栗的意思。盘后数据,上海溧阳路,进场4144万,孙哥这有点火中取栗的意思。
  • 一切平安,我们安好[good][good][good]生活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就像我20岁说的 我要在25岁有一个自己的家最好能生个虎宝宝 而这一切都已经在慢慢的
  • 50米内两家店的桃源路“牛魔王”【混世牛魔丸】郑州二中旁开了9年的丸子专卖店这家特色在手工丸子里面夹着超多的芝麻,入口即有鲜嫩的肉感,又有芝麻脆香的口感,价格实
  • 当时的白月光 如今的闲置top1 出掉好不舍得当时下裙还入了双色可见喜欢程度[泪]刚刚发快递前还打算拍个照纪念的但是我穿这个衣服实在是太丑了还记得当时等这个衣服
  • (我抢票超准哈哈)交个朋友吧~p1高p[二哈]果然 哥哥们十五年不是白混的 我日夜连班的几个月都看不完suju的综艺 感觉整个nh的综艺都有suju的身影
  • 刚开始我就是奔你有才的,不管我有多大年龄,反正我己经努力过了,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明确主动约过我,我主动约过你N次了,其实你只是拿我当平常人看待,在你眼里我一点都不
  • 但是在感情上,如果遇到了不想去面对的问题,双子们也会选择逃避,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性格比较多变所以他们也是一个很难被理解的星座,双子座男最不愿放弃
  • 最喜欢就是室外啦,入夜后餐厅变得光斑闪闪的,又梦幻又漂亮,而且这里还有网红打卡点,拍照非常好看。好吃的东西不仅在番禺,好玩的地方也在番禺,以下这两个好吃好玩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