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薏米芡实,这三位同气相求的兄弟健脾益胃神效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象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危重,但总是迁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其实这样的朋友当务之急是要培补您的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而如何补气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有些人吃一点东西就饱胀不适,难以消化;还有人吃下东西,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诸般问题,皆因脾不健运造成。所以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如果脾胃连五谷菜蔬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有些人因肾虚而吃补肾的药,但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了脾胃的沉重负担,最后,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便有脾胃虚而难于消化之意。还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凉之药以清热解毒。岂知寒凉之药最伤脾胃,这就象常年把自家的庄稼地当作战场一样,最后,就算不被敌人打败,也会因无粮草而饿死。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储备——气血的储备。只要粮草充足,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只怕,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制造新鲜的气血了。很多病人只因不能纳食,无法吸收营养而丧失了最后反戈一击的机会。只要我们还能挣来钱,我们就还有的可花。我们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抵御疾病是要有本钱的。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能找到不计利益、甘愿付出、并全力帮忙的朋友,那么山药、薏米、芡实则当之无愧。这是那种不急不躁、从容有力、可以托付一生的朋友。会在我们百般无奈,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们以最无声、最持久、最平和的帮助。它们在《神农本草经中》中都被尊为上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我们需要经常和真正的好朋友在一起,也许一生我们都要相伴。但我们不会厌倦,有几个时时都支持你的朋友,难道不是我们的福气吗?如果,这样的朋友我们都不要,那你真是一个合该倒霉,而没人同情的家伙。

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我常常给他们同样的建议。那就是去喝山药薏米芡实粥。有人说,光喝粥能管用吗?能快速增长气血吗?如果你喝粥都不长气血的话,那看来没有可以进补的东西了。通常的食物,即使是那些可以增长气血的食物,我们想要获取它的营养,也要先投入一些气血来消化吸收它,可对于气血太弱的人,这点气血也拿不出来,而山药、薏米、芡实,却是不需要我们额外的支出,而却能直接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先来说说山药:山药其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广为赞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清末最有名的大医家张锡纯对此药更是推崇备至,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其言:“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山药品种较多,河南怀庆府的品质最好。所以通常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通常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再谈谈薏米,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性微凉,如果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的。李时珍说孕妇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过,把羊水也利干了,虽然在现实应用中并未见对孕妇有什么危险,且常有相助之益,但为安全起见,权且听他老人家的吧。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近代医家曾有报导,用两药各50克,每日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我们何苦非要等到病重如此再去喝粥呢?平日即将二者打粉熬粥常服,岂不是明智之举,况且此粥美味可口,长吃不厌。或有人说,粥有药味,且酸苦难喝,恐怕是您选料的品质不好。由于品种不同,有的山药会略带一点酸味,但却毫不影响粥食的美味。

最后再说说芡实,前面山药薏米好象把溢美之辞都分而占尽了,其实不然,芡实,更有其与众不同的绝妙之处。如果您是“脱症”和“漏症”,那芡实就是一只有力的大手,把您托住。不至让您的气血白白的流失。有人长期腹泄,下利清谷;有人遗精滑脱,其势难禁;有人夜尿频多,无法安睡;这时,您就会发现芡实的神奇了。清代医家陈士择说的最好:“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若能与山药同舟共济,那补益的效果就更佳了。

山药、薏米、芡实是同气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去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有人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

这三味药粥虽然好处太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无福消受。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

适,瘀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这就好比您要想引来清泉,就要先排走污水,“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清气难存”。

文源

网络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山药薏米芡实是同气相求的三位兄弟,补脾最宜。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象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危重,但总是牵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其实这样的朋友当务之急是要培补您的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而如何补气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有些人吃一点东西就饱胀不适,难以消化;还有人吃下东西,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诸般问题,皆因脾不健运造成。所以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如果脾胃连五谷菜蔬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有些人因肾虚而吃补肾的药,但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了脾胃的沉重负担,最后,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便有脾胃虚而难于消化之意。还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凉之药以清热解毒。岂知寒凉之药最伤脾胃,这就象常年把自家的庄稼地当作战场一样,最后,就算不被敌人打败,也会因无粮草而饿死。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储备——气血的储备。只要粮草充足,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只怕,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制造新鲜的气血了。很多病人只因不能纳食,无法吸收营养而丧失了最后反戈一击的机会。只要我们还能挣来钱,我们就还有的可花。我们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抵御疾病是要有本钱的。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能找到不计利益、甘愿付出、并全力帮忙的朋友,那么山药、薏米、芡实则当之无愧。这是那种不急不躁、从容有力、可以托付一生的朋友。会在我们百般无奈,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们以最无声、最持久、最平和的帮助。它们在《神农本草经中》中都被尊为上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我们需要经常和真正的好朋友在一起,也许一生我们都要相伴。但我们不会厌倦,有几个时时都支持你的朋友,难道不是我们的福气吗?如果,这样的朋友我们都不要,那你真是一个合该倒霉,而没人同情的家伙。

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我常常给他们同样的建议。那就是去喝山药薏米芡实粥。有人说,光喝粥能管用吗?能快速增长气血吗?如果你喝粥都不长气血的话,那看来没有可以进补的东西了。通常的食物,即使是那些可以增长气血的食物,我们想要获取它的营养,也要先投入一些气血来消化吸收它,可对于气血太弱的人,这点气血也拿不出来,而山药、薏米、芡实,却是不需要我们额外的支出,而却能直接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先来说说山药:山药其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广为赞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清末最有名的大医家张锡纯对此药更是推崇备至,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其言:“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山药品种较多,河南怀庆府的品质最好。所以通常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通常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再谈谈薏米,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性微凉,如果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的。李时珍说孕妇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过,把羊水也利干了,虽然在现实应用中并未见对孕妇有什么危险,且常有相助之益,但为安全起见,权且听他老人家的吧。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

近代医家曾有报导,用两药各50克,每日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我们何苦非要等到病重如此再去喝粥呢?平日即将二者打粉熬粥常服,岂不是明智之举,况且此粥美味可口,长吃不厌。或有人说,粥有药味,且酸苦难喝,恐怕是您选料的品质不好。由于品种不同,有的山药会略带一点酸味,但却毫不影响粥食的美味。

最后再说说芡实,前面山药薏米好象把溢美之辞都分而占尽了,其实不然,芡实,更有其与众不同的绝妙之处。如果您是“脱症”和“漏症”,那芡实就是一只有力的大手,把您托住。不至让您的气血白白的流失。有人长期腹泄,下利清谷;有人遗精滑脱,其势难禁;有人夜尿频多,无法安睡;这时,您就会发现芡实的神奇了。清代医家陈士择说的最好:“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若能与山药同舟共济,那补益的效果就更佳了。
山药、薏米、芡实是同气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去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有人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

这三味药粥虽然好处太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无福消受。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 适,瘀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这就好比您要想引来清泉,就要先排走污水,“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清气难存”。

【古人有瘾】假如苏东坡有聊天软件,他最喜欢找谁玩?

谈起苏轼,你可能会说这是一位极有天赋也极有趣的诗人、画家、书法家……甚至他喜欢过的美食都能念出来几样。

  但要说到苏辙,你可能只会说:哦,他是苏轼的弟弟啊。

  在“超级偶像”苏轼面前,弟弟苏辙似乎经常被大家“冷落”。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也十分有才,他们兄弟俩之间的深厚感情,更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曾是热血少年

  北宋年间,四川眉州的苏洵决定带自己的两个儿子出去试炼试炼,前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最终成绩揭晓,二人全部进士及第。

  那时,苏轼21岁,苏辙19岁。

  苏洵半生被考试折磨而不中,却一举培养出两个大学霸,他既欣慰又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几年后,兄弟俩被举荐参加制科考试,宋仁宗亲自选拔能直言极谏者,苏轼写的《御试制科策》成绩很好,“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

  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是直接丢出了一颗“炸弹”:

  苏辙洋洋洒洒写就的文章里,一上来就把矛头对准了宋仁宗,指责他怠于政事、沉溺声色、滥用民财,文章迅速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但宋仁宗倒没太生气:我找的就是直言进谏的人,如果苏辙这样的人都不要,天下人该怎么说我呢?

  于是,兄弟俩再次被同时录取,名震京城。

  朝夕相处二十多年,苏轼与苏辙感情深厚,出仕初期,他们便相约着以后退休了,要过“同归林下,对床夜雨”的闲居日子。

  各自为官、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二人也经常用唱和诗来交流。苏轼十分记挂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掌书记的弟弟,便在杭州通判任满之后请求调任密州,能和苏辙离得近些。在一个中秋团圆夜,苏轼举杯望月,乘着酒兴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小序中,苏轼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哥,我来救你!

  苏洵曾写过一篇《名二子说》,介绍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名字:

  轼,是车厢前端供人手扶的横木,苏洵希望,苏轼能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却能隐藏锋芒、善于保护自己。

  辙,是车轮碾出的痕迹,说起车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但要出事也算不到它的头上,苏洵相信,苏辙将来一定能够避免祸患。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苏轼天真率性,苏辙沉稳谨慎,两人日后的经历,的确印证了父亲的预言。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事发,何正臣等人摘出苏轼的作品罗列罪状,说他愚弄朝廷,无尊君之义,苏轼因此被监禁在御史台狱中长达百天。

  他在狱中遭受折磨,一度认为自己会死在这里,于是写下两首诗与弟弟诀别:“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收到哥哥的信,心急如焚的苏辙立刻上奏,恳切希望朝廷削去自己的官职,替兄赎罪: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乌台诗案后,苏辙不仅时常写信安慰狱中的哥哥,生活困苦的他还担起了照顾哥哥一家的任务。后来,苏轼在多方营救下终于出狱,被贬到黄州,苏辙也受牵累被贬谪筠州。

  这场事件改变了苏轼和苏辙的命运,也改变了二人的文学创作方向。在许多人看来,苏轼的文学成就要远高于苏辙,但苏轼曾评价说,子由的文章其实写得更好,“其文如其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同起同落同患难

  同科进士、同科制举,同朝为官,宦海浮沉几十年,兄弟俩升官与贬谪的命运都十分相似。元祐元年 (公元1086年),年幼的宋哲宗继位,由高太后听政,恢复起用当初因反对新法被贬黜的人,很快,苏氏兄弟开始同朝做官。

  比起哥哥,苏辙在仕途上的经历更为丰富。这次被起用之后,苏辙一路青云直上,累迁起居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来升任副相,达到了事业上的巅峰。

  然而世事无常,高太后去世后,哲宗尽废“元祐党人”,苏轼和苏辙首当其冲,两人在短短几年间多次遭遇贬谪。

  绍圣四年 (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辙贬到广东雷州,一个是荒凉的海岛,一个是陆地的南端,苏轼还对苏辙开玩笑说:没事,能允许我们俩隔海相望,都要感激皇恩浩荡啊。

  兄弟二人在贬谪途中相遇,他们同行至雷州,相别于茫茫大海。谁也没想到,那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

  隔海相望的日子里,兄弟俩经常写诗互相安慰,苏辙吃不惯当地的食物,苏轼就安慰他要入乡随俗,到苏辙生日的时候,还收到了哥哥送来的礼物——用海南特产“黄子木”制作的手杖。

  等啊等,他们终于等到了大赦天下的那一天,苏辙定居颍昌(今河南许昌),极力邀请哥哥来同住。但不幸的是,苏轼在北归的途中溽暑劳顿,卒于常州。

  死前,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见到弟弟:“惟我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留下嘱托:“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苏轼的去世令苏辙悲痛欲绝,几年后,苏辙整理旧书时发现苏轼写下的《和渊明归去来》,不禁悲从中来,泣而和之:“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兄弟二人当年“夜雨对床”的承诺言犹在耳,如今,只留一老人“夜雨独哀伤”。

  政和二年 (公元1112年),苏辙病卒于颍昌,终年七十四岁,与兄弟葬在了一处。《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能真的是因为太累了,因为每周要上六天班,因为每天六点半起床,因为每次上班来回要耗费三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即便在上述情况下仍然要不定时陪他熬夜给予他的陪伴,我太累
  • 大明开国军师刘伯温独来独往…《总有叼民迫害朕的评论:所以并非努力,就可获得一切,但不努力,一切都不会获得》你迟早会明白:真正强大的人,大都熬过三道坎,希望你也能
  • 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你找10个泰国人问佛牌的禁忌,并非10个人的回答都一样,就像每个人的礼貌方式不同,做你认为最好的,做你认为这么做是对佛的尊重就好,既然我们
  • 典型的丢了特色弱点也没补足。毕竟几周没有出去玩耍了~[允悲][允悲]#BG推文# 7.3《全球狂欢夜》从0 7.5/10分算了算不到半年内我看了三本从0的无限
  • 犹豫不决:谨小慎微的懦弱歌德说:“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会会在你犹豫的片刻失掉。 歌德说:“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会会在
  •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央网络媒体走进吉林活动##脱贫攻坚中央网络媒体吉林行# 【图们脱贫摘帽特别报道一】 脱贫摘帽,不一样的“图们经验” 中国吉林
  • 排污泵u=3761500273,3463901235&fm=26&gp=0 拷贝.jpg  (3)泵漏失具体表现形式为:泵效逐渐下降,动液面逐渐
  • 就拎着草包和水壶,骑上自行车,在路口和裹的只剩两只眼睛在外的33碰头。南京夏季的梧桐树是最安心的遮蔽。
  • 我的日记[浪]小学期第六天,继苏杭又到了魔都上海,7.7上午去少年宫看了美术展,展品贼多,看了清明上河图、大师作品和一些全国优秀作品,时间太赶最后有点走马观花[
  • 在行业配置方面,7月四因素可能会引发短期的风格切换,行业配置建议关注:(1)把握7月科技好时光—卡脖子的“自主可控”(半导体、软件);(2)中期“中国优势企业胜
  • 好了,终于你还是去了那个你想去的地方北京,你总是要我听话,我也知道你是为我好,而你说过的话也都没有兑现,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是有别的原因,今天的雨也下了差不多一
  • 年轻时候,千万不要做守着柜台的工作,要做有专业含量的工作,长期积累下去,你就有了经验,资历,人脉的优势。 一直都是做外贸的品牌,今年开始主打国内市场以及线上推广
  • 看似不喜欢这份工作,唯一的乐趣就是能到人类世界来听CD,但他,却对每一个分到自己手里的人都会认真的去了解。现在住在Campsie的Clemton Park Vi
  • 滨江道是天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每当夜幕降临,滨江道两侧的霓虹灯被点亮,街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里的夜景展现了天津繁华的一面。
  • 有意愿的朋友可以私聊我,或者身边有朋友愿意领养也可以联系我,谢谢您的爱心~马上新的一星期要开始了,上星期忙疯了,应该是我这份工作最忙碌的一星期了,train新人
  • 易经 之 离卦 离卦象征火,但它二阳在外,阴在内,有明亮之意,象征外刚内柔、外热内冷的特性。 在人体中,离卦代表眼睛、心脏、上焦。在人物中,离卦代表中女、文人
  • [话筒]突围而出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话筒]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
  • 昨日下午至傍晚,天气渐渐转好,夕阳穿过层层乌云,不一会儿,江城天边便出现了绚烂的晚霞。随后,霞光色彩渐浓如火一般,开始变幻出不同的形状。
  • 莎姐家的川菜真的蛮懂我的胃的~来厦门两年多了,由于在软件园二期上班,湖里万达就变成了经常聚餐吃饭逛街的地方,但我最近才发现这家开了应该挺多年的好店!后面还点了椒
  • 好喜欢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前几天我俩去乡下的路上拍的 当时正值黄昏 夕阳的光一路上都很温柔 我还笑着和他说 一直想要和喜欢的人看夕阳 没想到稀里糊涂就一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