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法华经》譬喻品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其车“高广”,“高广”比喻佛知佛见高深而广大无边,含法界“空谛、假谛、中谛”,这三谛具足一切法之真实义理。
这部大车“众宝庄校”:就是用很多的珍宝所装饰的大车,非常豪华,以此比喻修六度万行而庄严法身。此车“周匝栏楯”:就是车的四周做得有非常漂亮的栏杆,此比喻周遍圆满的陀罗尼,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三业清净,具足“戒、定、慧”三学。车的“四面悬铃”:此比喻四无碍辩,即:辞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四无碍的境界非常高,修行至九地菩萨位才能得此四无碍。“又于其上,张设幡盖”:“幡盖”如伞,是以绸缎作的车顶,又名华盖。装饰在古代帝王坐的车乘上,非常高贵,以此比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慈”拔众生生死之苦;以“悲”予众生涅槃之乐;以“喜”劝修一切出世善法;以“舍”离“贪、嗔、痴”三毒诸恶。如此则成就菩萨万行。
这部大车的整体又用“珍奇杂宝”而严谨装饰:这里说的“珍奇杂宝”比喻四无量心须以六度万行而自庄严、即庄严大乘法。又用“宝绳交络”:就是用七宝绳串成的璎珞,满挂在车的四周,以此比喻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大乘人在因地必须要发的愿,发了此愿,依愿而行,才能成佛。不发此愿,最多只能当个自了汉,就如二乘人一样,终将住于静而顽于空,不得大自在。
此车还 “垂诸华缨”:就是车的四面垂挂着织有花色红缨的丝绸,以此比喻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四摄法为大乘人所修。布施含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修布施须三轮体空,即不作我施想、不作被施想、不作所施内外财想,施后心地干净,不存一念,名为三轮体空,是真功德。言出必善名“爱语”、专门利人名“利行”、众生如果有一人因缘成熟,菩萨即化现与其相同身份而为其说法,名“同事”。
车内“重敷婉筵”:指车内重叠铺设的垫褥,供休息或睡觉用,此比喻修禅定,得轻安。还“安置丹枕”:指车内安放的红色枕头。比喻动静一如,一行三昧。由此可见这部车的装饰,已豪华到了极致,拉车的也不是一般的牛,而是非常高洁雄壮的白牛,因此而“驾以白牛”:“驾”是驾驶、“白牛”比喻一乘法。“白”表法清净无染,名无漏实智,是本有的,从未丢失。“驾以白牛”意为驾驶一乘法、为法自在。
前面“羊、鹿、牛”三车比喻的是三乘法,得者名得有漏权智,有漏权智是自性中本来就没有的,只是借来一用,用了就应该丢,不丢就会障道于一乘,此意为:学三乘而不生执着,才能进入一乘佛道。
此白牛“肤色充洁”:此比喻过去世、现在世,善行圆满,诸恶已灭,心地如充满光洁的肤色一样,无染无杂。白牛的“形体姝好”:意为白牛膘满肥壮、形体极好。比喻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三身四智。白牛“有大筋力”:指白牛的力气极大,比喻佛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大功德。白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是说白牛行走时四平八稳、奔跑时快如疾风。以此比喻甚深禅定,平稳时于当下一念,如如不动;动念时,不离观照,观照中,不移一步而遍满虚空法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四、重点任务1、对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夹心彩钢板或其他易燃材料,违规设置室外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雨棚,外窗、疏散走道安装防盗网、广告牌、铁栅栏的,必须拆除;2、对居
  • …【西藏11】#西藏##国土##思想##自由##民族#【#时尚产业周报#|#中国虚拟偶像市场今年有望达13亿元#;#首店经济引领北京消费升级#】戳1. 中国虚拟
  • 没想到也收到啦3.没想到小旭,还能记得我生日,一个连自己和自己妈妈生日都记不住的人,我压根就没有抱希望他能记住听到生日快乐,竟然还有一丝丝感动。当然还有麻麻和爸
  • 原来过生日也能体会到被人惦记的感觉真的好好啊~[兔子]从小到大都非常喜欢过生日唯独今年 明明心理暗示了自己不要太期待生日 但真的到来了也会是很开心 一句生日快乐
  • 【哈尔滨冰江男科医院】当然,这些患者在选择就诊的医院时,[哈尔滨医院哪个更专业]虽说市面上有很多打着治疗男科疾病旗号的医疗机构,[哈尔滨医院哪个好]但患者还是应
  • 享受美味好茶,给繁忙的工作充充电~此外还有同样招牌款 鸳鸯奶茶可选,甄选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在搭配罗布斯塔咖啡豆,茶香馥郁,碰撞咖啡焦香,三重美味交融,口感丰富,
  • 无臂兄弟于磊成了众成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张文博成了陕西愣娃农副土产有限公司,于磊的土鸡蛋,土鸡,鸭鹅们也走到了国家精准扶贫的网络销售平台,他在接受帮助的同时,自己
  • ”他的妻子在病痛中幸存下来,但这位教练现在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死亡和自己的短暂反映出来,改变了你的一些东西。这对弗利克本人来说也很糟糕:“我晚上躺在床上,眼含
  • 假如一大早就被红包砸中,将会是怎样的感觉?要不怎么说,我昨晚做的梦有点好呢,原来是发财了[嘻嘻][嘻嘻][嘻嘻] 唉,说起来,我还真是好长时间没到罗定去了,自
  • 要说缺点,除了依然小贵就是龙眼果肉有些难吸,我第二次点的时候选择了加倍果肉,最后是打开盖子用吸管捞起来吃的……(喝葡葡那会儿也常这样)买一送二到手共三盒耶[赢牛
  • 林湘为了追回失去记忆的爱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为等陆长天再次爱上她的时候,对他说一句,我等你好久了…… 可是,一连串的误会和错过,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浪一浪将
  • [微笑]旅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圣农觅事——舌尖上的神农架,只做高品质的食品,让您吃得健康,吃出好气色。
  • 而且更恶心的是,石女士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去找中介,中介表示自己不知情,推卸责任让她自己找买家,可买家辩解说自己不是买房人,那个代持的小A消失了,也没有联系号
  • 虽然这有点痛苦,但如果想要成功,就要记住:成熟的人做该做的事,而非只做喜欢的事。”“你少胡说八道,我们刚来,什么时候弄醒你了,而且我们都在那边”“巧了,我就是住
  • #心情日记##光遇# 我似乎应该很爱你,你叫我宝宝的时候,心里却没有一点甜蜜;我似乎应该很在乎你,明知道我不是唯一,我也只是一笑而过;我似乎没有情绪了,对你没有
  • 当你在念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随着你念的声音,一作意;观世音菩萨不要耳根听,观世音是心,你这一作意,观世音菩萨就知道了,就得到解脱。观音,你得念,你念观世音,观世
  • 刚刚偶然刷到她新拍的照片,点开她的主页发现她居然在做豆音网红公司的编导,天那我感觉她活得真的很洒脱。 最新一期我所向往的职业啊 中,杨天真、陈铭等向往团的成员们
  • 肖战我喜欢你,我是Elaine ,我喜欢肖战[心][心][心]#王俊凯主演票房破25亿#说实话小凯走到今天不容易,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他走的每一步都脚踏实
  • 我们的焦虑是自己造成的,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对我们的限制,这条“魔咒”能帮我们重新找回平静。比如,当想到我们最大的梦想时,我们会胸口发紧、呼吸加速,一堆思绪在我
  • 往后余生,要活得自信洒脱,无惧所有的风霜刀剑,敢于在困境面前冲锋上阵,又能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去欣赏人间风景,山间明月,这样的人可谓是人生赢家。曾几何时,我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