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言2021.06.14

圆满教言 今天
受持居士五戒的机会并非俯拾可得,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还是应当珍惜。现在普遍存在着自称已经皈依却没有受持皈依戒、自称是居士却没有受持居士戒的现象,这是很可惜的。如果没有受持任何戒律,就算不上是佛教徒。因为,所谓的四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优婆塞)和女居士(优婆夷),只有在皈依的基础上,受持相应的戒律,才能成为这四种人。如果不具备任何一条戒体,就不能自称为佛教徒。所以,受戒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

——该教言选自:《慧灯之光》第三册《居士五戒》

虚云老和尚【一日禅】

这才是了脱生死的护身符 !

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朝山礼佛,沿途历经九死一生,数次蒙佛菩萨救护。后于扬州高旻寺参禅开悟。老和尚一生历经四朝五帝,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示现奇迹无数,历坐15个道场,复兴6大祖庭,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为中国佛教培养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1959年10月13日于江西云居山圆寂。世寿120岁,戒腊101岁。以下为云公老人1955年于云居山开示节选。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然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我们自己检查一下,看这四料简中是哪一类呢?

我惭愧,身虽出家,几十年骗佛饭吃,表面出了家,内心未入道,未证实相理体,未能四大皆空,未能如如不动,这就是心未出家,我就是这样苦恼,还有和我一样的,可见身心俱出家就为难了。

古来身在家心出家的的大居士,如印度的维摩诘,月上女,末利夫人,韦提希夫人;中国的庞蕴,宋仁宗,张襄阳,都是深通佛法,居尘不染尘。

身心俱出家的大祖师多了,都是佛门模范,为后人钦式,弘法利生,作大佛事,功德无量。其身心俱不出家的就不要说了。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扣冰古佛说:“古圣修行,须凭苦节。”黄蘖老人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故出家人能做到底也不容易。

了生脱死,门路很多,《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就有二十五法门,门路虽多,总不出宗、教、律、净。宗是禅宗,教是讲经,律是持戒,净是念佛,这四法最当机。禅宗虽是直下明心见性,动静一如,头头是道。就禅来说,差别也多,还有邪正大小,种种不一。

讲经也一样,要到大开圆解,一念三千,性相融通,事理无碍,念佛亦要念到一心不乱,当下亲证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入萨婆若海。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如不断淫,必落魔道;如不断杀,必落神通;如不断偷,必落邪道;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何以如此呢?因为修行以戒为体,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会沉沦汩没。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丝毫破损,浮囊稍破,必定沉溺。所以宗、教、净三宗,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

文本源于《虚云老和尚全集》•随喜分享• https://t.cn/AigyUjla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学 亲戚的大哥哥借给了我哈利波特的书 只模糊地记得有三本都特别厚 看到了魁地奇世界杯后就没再看过了高中 有个室友特别喜欢哈利波特 刷了好几遍电影 还跟我炫耀她
  • 戒托材质是S925银+7层18K金白金镀层,每层加厚37%,光泽亮丽,历久常新。■购买:进入我们V店,搜索关键词【UYDF】或者下方的图片,保存下来用V心扫码即
  • 周刊,27分钟下一顿饭,是要被噎着的程度吧,拍一次剪成两期给我们看,糊弄谁呢,孩子们晚上不睡觉吗,录那么晚还录成这个鬼样子,不会拍就别拍,他们十一个人一个人录一
  • #佰付美油惠# #吉林#2021年5月15日—2021年11月15日,手机号归属地为吉林省的邮储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在活动期间登录邮储银行手机银行APP-生活-去
  • 其实郭麒麟早就把孟子义的性格看得透透的,在一开始拍合照时,看到孟子义“明目张胆”抢C位的举动时,郭麒麟这样评价她:孟姐这人挺有意思的,老想跟你耍点小心眼,但是吧
  • 我们号称学佛修道的人,是要明白,破除这些执著,等无差别,本来如是。凡心才是道心,才是佛心,大家讲道理都知道,但是你很难去和这个能量真正的能融入自身的身体里面,所
  • #败家开团# 【浮力】+【KEHEAL科西负离子净化无叶风扇】 [good]点赞+评论,30日揪一位宝宝送KEHEAL科西A2新品负离子净化无叶风扇免单~
  • #EXO[超话]# #金钟仁[超话]# #KAI# 210525 kim_min_chan4226 yinsi更新6P 민찬아~~~~~~~~~~~~ #엑소
  •      会上,安建军传达了余建副省长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整改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全市春运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求,并对春运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张晓平就做
  • [LOVE]愿你能成为那朵开在时间上最绚丽绽放的花儿[米奇比心][鲜花]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心]从孩子上幼儿园起,这是我们母子俩每周风雨无阻必来一起泡
  • 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每天多看公告,跟着管理组的公告方向走,你爱一个人,你就会多为他考虑,我们爱两个人,考虑的就应该更周全。将心比心,不要舞出圈,给你体面让你想嗑
  • #JUN文俊辉[超话]#wjh#文俊辉0610生日快乐# -/弘大地铁站LED四联屏应援 夏季的夜晚总是会升起无数星光挺立在浩瀚时光之中你是我们宇宙中最闪耀的一
  • 要明白“一空万有”“真空妙有”的禅理。不空不有,空是有的因缘之一。
  • #scd饮食##ibd饮食##一个cd患者的自我管理·饮食##关爱克罗恩病人[超话]# 今日饮食:早餐:自制南瓜蛋糕中餐:豇豆炒鸡腿肉+煎蛋+西葫芦加餐:SCD
  • 脱毛仪又来咯!这次比店铺活动更低!   它们家的脱毛仪宝子们知道我其实之前已经使用过一断时间了,我大概一周操作使用仪器一次,一个多月时间了现在手臂腿真的都光溜溜
  • #守望大湘江,保护母亲河[超话]##守望大湘江,保护母亲河##点亮志愿者[超话]##点亮志愿者##湖南志愿服务[超话]##绿色卫士# @所有人 《缱绻慵懒
  • 人的命,天定三分,人定七分! 《金刚经》上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人生,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来往之间,生出无数因缘。 活了一辈子,才看懂这因
  • 所以,那些告诉你防晒要严防死守到嘴巴的博主,一定要涂防晒唇膏/口红的博主,真的可以取关了,看他们的内容就是浪费时间。#挂人# 一般不挂人 除非遇到这样的极端情况
  • 阿弥陀佛,感恩上人开示!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 宣化上人讲述 —— 佛在往昔修菩萨道的时候,捨己为人,慈悲救众生的苦难。曾经捨身餵虎,
  • 聊得来的火象星座和风象星座,希望你足够成熟善良且真诚,有担当和责任心。520,愿爱幸福… love觅爱家心动一刻✨(已提交身份认证)昵称:西西来自:喜喜部落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