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

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

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事。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

(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功德回向。

以此诵经功德,回向累生累世的,父母,师长,宗亲,眷属,及一切有缘,无缘,有仇,无仇的冤亲债主,及一切婴灵,及为国而亡的烈士们。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位证菩提,荣登极乐净土。

恭送各位大德,善菩萨们,回归本位。龙天护法隐身护持。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 付嘱品

有一天,大师把他的门下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你们和其它的徒众不同,我灭度以后, 你们都是住持一方弘法教化的禅师。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说法,才能不失本宗顿教法门的宗旨。说法时,应先举述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法,如有出没就会落于两边,说一切法不要背离了自性。如果忽然有人向你问法,说话都要双句相对,彼此来去相互为因,最后两边的对待全部去除,更没有其它可着之处。

所谓三科法门,就是陰、入、界。陰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也就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门。界是十八界,也就是六尘、六门、六识,自性能含容万法,所以叫作含藏识;如果起了分别思量,就是转识。由转识生起六识,出于六根门头,对外接 触六尘,就这样,十八界都是从真如自性而起用。自性如果邪,就产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产生十八正。如果表现出恶用,就是众生用;如果表现出善用,就是佛用。用自那里来呢?由自性而来。

相互对待的诸法,外境无情方面有五对法:天和地相对,日和月相对,明和暗相对,陰和陽相对,水和火相对。这是五对相对法。

法相、语言方面有十二对法:语和法相对,有和无相对,有色和无色相对,有相和无相相对,有漏和无漏相对,色和空相对,动和静相对,清和浊相对,凡和圣相对,僧和俗相对,老和少相对,大和小相对;这是法相和语言的十二对相对法。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对法:长和短相对,邪和正相对,痴和慧相对,愚和智相对,乱和定相对,慈悲和狠毒相对,持守净戒和为非作歹相对,直和曲相对,实和虚相,险和平相对,烦恼和菩提相对,常和无常相对,悲和害相对,喜和瞋相对,舍和悭相对,进和退相对,生和灭相对,法身和色身相对,化身和报身相对;这是 十九对相对法。”

六祖说:“三十六对法如果懂得如何运用,就能使道贯穿于一切经法,而且出入不落于两边。真如自性随缘起用,和人言谈时,对外要能即于一切相而不执着一切相,在内要能即空而不执着空。如果完全着相,就会助长邪见;如果完全着空,就会增长无明。执着空见的人,有的诽谤佛经,肯定地说‘不用文字’。既然说不 用文字,那么人也不应该有语言,因为这语言本身就是文字的相。又说‘直指之道不立文字’,就是这‘不立’两个字,也是文字。又见到别人在说法,就诽谤别人所说着在文字。你们应该知道!自己执迷还罢了,又诽谤佛经。千万不可诽谤经法,否则将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如果外着于相,而造作有为法来寻求真道;或者到 处建立道场,而辩论有无的过患,像这样的人,即使历经多劫也不可能明心见性。只许依照正法修行,又不可甚么都不想,这样反将造成佛道上的障碍。如果只是听人说法而不实地修行,反而会使人生起邪念。因此要依照正法修行,说法不要住相。你们如果能够悟解,并且依照这样去说、去用、去行、去作,就不会失却本宗的 宗旨了。

如果有人问你法义,问‘有’,就用‘无’来答;问‘无’,就用‘有’来答;问‘凡’,就用‘圣’来答;问‘圣’,就用‘凡’来答。就这样,二边对待法的相互为因而离却二边,就显出了中道义理。像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也完全依照这样作答,就不会失却中道的理体了。

假如有人问:‘甚么叫做暗?’就回答他说:‘明就是因,暗就是缘,光明消失了就黑暗。以光明来显现黑暗,以黑暗来显现光明,一来一回相互为因,而成中道义理。’其余的问题都可以这样回答。你们今后传法,要依照这种方法转相教导传授,不要失却顿门宗旨!”

惠能大师在唐睿宗太极元年(七一二),也就是后来改元的延和七月时,命门下弟子到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又派人催促早日完工。到了第二年夏末,终于落成。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徒众,对他们说:“我到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你们如果有甚么疑问,须趁早发问,我当为你们解答,消除你们心中的疑惑。一旦我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教导你们了。”

法等人听了这话,都伤心的流泪悲泣,只有神会神情如常不动,也没有流泪哭泣。

大师说:“神会小师却能懂得善与不善平等,不为毁谤或赞誉所动摇,不生悲哀或快乐的情绪。其它的人都作不到这一点,你们这几年在山中都修的甚么道?你们现在悲伤涕泣,是为谁担忧呢?如果是忧虑不知道我的去处,我自己是知道要去那里的;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伤涕泣,是 因为不知道我的去处;如果知道我要去那里,就不应该悲伤涕泣了。法性本来就没有生灭去来,你们都坐下来,我为你们说一首偈,叫作真假动静偈。你们诵得此偈,就能与我的心意相同;依照此偈去修行,就不会失却宗门的宗旨。”

所有的徒众都一齐向六祖作礼,请大师说偈。偈语是这样说的:

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看作真。

若是当作真实看,此见完全不是真。

若能自心识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

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

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

若是偏修不动行,则同木石顽不动。

如寻自心真不动,不动自存于动中。

不动若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只要能作这样看,此见就是真如用。

告诉诸位学道人,着力必须要用意。

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着生死见。

彼此谈论若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

所言若实不相契,也应合掌使欢喜。

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

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当时徒众听完偈语,都一起向六祖顶礼,并且都体会大师心意,人人收摄散乱的心,依照正法修行,更不敢有所诤执。大家知道六祖不能久住世间,法海上座于是再礼拜大师,请问道:“和尚灭度以后,衣法将要传给甚么人呢?”

大师说:“自从我在大梵寺说法,直到今天所说,记录流通,名为《法宝坛经》。你们守护此经,转相传授,度化一切众生。只要能依照此经说法,就叫作正法。我现在只为你们说法,不再传付祖衣。因为你们的信根都已纯熟了,决定不再存有疑虑,足以胜任弘法大事;但是根据达摩祖师传授的偈意,祖衣不应该再传。 达摩祖师的偈语是这样说的:‘我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法度迷情。一华开展为五叶,菩提道果自然成。’”

六祖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人人各自清净心意,听我说法:如果要想成就佛的一切种智,必须了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如果能在一切处而不住一切相,并于一切相上不起怨憎或喜爱,也没有执取和舍弃的心念,不计较利益成败等事,安闲恬然平静,清虚圆融澹泊,这就叫做一相三昧。如果在一切处,无论行住坐卧, 都怀有一颗纯净正直的心,不必在道场中别有举动造作,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叫做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具有这二种三昧,就好像地下种子,由含藏到长养,终使果实成熟。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是如此。我现在所说的法,譬如及时雨,普遍润泽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你们的本有佛性譬如一切种子,遇到这及时雨的滋润,都能发 芽生长。凡是承受我的旨意的人,一定能证得菩提,依照我所说去行持的人,决定能够获证妙果。听我说偈:‘心地含藏诸种子,普获法雨皆发萌。顿悟华情行持 后,菩提妙果自然成。’”

六祖说完偈语,又说:“佛法没有二法,心也是这样只有一种。佛道清净,没有甚么可以执着。你们切勿偏着‘看静’和偏落‘空心’,自心本来清净,原本无可执取和舍弃。你们要各自努力,随缘珍重!”

这时,徒众都向六祖顶礼而后退出。

六祖在七月八日那天,忽然对门下弟子说:“我要回去新州去,你们赶快去准备船只!”

大家坚决哀请挽留,六祖说:“诸佛随缘应化出世,尚且还要示现涅槃,有来必定有去,这是正常的道理。我这肉身骸骨也应该有所归宿。”

大众说:“师父!您现在去了新州,甚么时候可以再回来?”

六祖说:“叶落归根,生来本无法可说。”

大家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了甚么人?”

六祖说:“有道的人得我法,无心的人自宗通。”

又问:“以后有没有事难?”

六祖说:“我灭度后约五六年时,应当会有一个人来偷取我的头。听我预记:‘取头顶戴如养亲,为了口腹代人行,遇到满字的事难,州县当官是杨柳。’”

又说:“我灭后七十年,将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是出家人,一位是在家人,同时兴盛佛法教化,建立我的宗派,修建佛寺,昌隆法嗣。”

门人又问:“自从佛祖应现以来,不知一共传授了几代?愿请垂恩开示!”

六祖说:“应化世间的古佛,已经无数无量,无法计算了。现在只以七佛为始来说:过去庄严劫时,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现在贤劫时,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所说的七佛。

释迦牟尼佛首传正法眼藏给摩诃迦叶尊者,二传是阿难尊者,三传是商那和修尊者,四传是优婆毱多尊者,五传是提多迦尊者,六传是弥遮迦尊者,七传是婆须蜜多尊者,八传是佛驮难提尊者,九传是伏驮蜜多尊者,十传是胁尊者,十一传是富那夜奢尊者,十二传是马鸣大士,十三传是迦毗摩罗尊者,十四传是龙树大士, 十五传是迦那提婆尊者,十六传是罗睺罗多尊者,十七传是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传是伽耶舍多尊者,十九传是鸠摩罗多尊者,二十传是阇耶多尊者,二十一传是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传是摩拏罗尊者,二十三传是鹤勒那尊者,二十四传是师子尊者,二十五传是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传是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传是般若多罗尊 者,二十八传是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传是慧可大师,三十传僧璨大师,三十一传是道信大师,三十二传是弘忍大师,一直到我惠能是第三十三代祖。从上面所说的诸位祖师,都各有所禀承。你们以后也要代代相传,不可有误。”

六祖大师在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初三当天,在新州国恩寺用过斋饭,告诉所有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

法海说:“和尚留下甚么教法,可使后世迷人借以得见佛性呢?”

六祖说:“你们用心听着!后代的迷人如果能够识得众生,就是佛性;如果不能识得众生,即使历经万劫,想要觅佛也是难遇难逢。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见自己心中的佛性。想要求得见佛,只在能够认识众生,因为是众生迷失了佛性,不是佛要来迷惑众生。自性如果能够觉悟,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迷失, 佛也就是众生。自性若是平等,众生就是佛;自性若是邪险,佛也就是众生。你们心里如果陰险不正,就等于佛在众生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就等于众生成了佛。我们自己心中本来就有佛,这自性佛才是真佛。自己如果没有佛心,到何处去寻找真佛呢?你们自己的心性就是佛,再不要有所怀疑!心外并无一物可以建立,万法 都是从我们自心里变现出来的,所以经文里面说:‘心念一生则种种法随之而生,心念一灭则种种法随之而灭。’我现在留下一偈与你们告别,这首偈子叫作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如果了解此偈的旨意,自然能够见到自己本心,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这首偈是说:“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的时候,魔王住心房,正见的时候,真佛坐心堂。自性起邪见三毒同时生,那就是魔王住在心房。有了正见,三毒心自然去除,这时魔王就如实变成真佛。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就是出自一身。如果向自性中能自见三身,那就是成佛的菩提因。本是从化身而生 清净法性,清净法性常在化身中。清净法性使化身行于正道,将来报身圆满功德无穷。婬性本是由净性而生,除去婬欲就是净性身。性中各自远离五欲,见自清净本性刹那就是真佛。今生如能遇到顿教法门,忽然悟到自性,就是亲见世尊,如果想要修行寻求作佛,不知要向何处求真。如果能在心中自见其真,有真就是成佛的 因。不能见到自性而向外觅佛,起此心念总是大痴人。现在已经留下顿教法门,要救度世人必须先行自修。告诉你们及将来学道的人,不作这样的见解实在是太愚迷了。”

六祖说完此偈,告诉大众说:“你们要好好安住,我灭度以后,不可和世俗人一样地悲伤涕泣,接受人吊祭慰问时,若穿着孝服,就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如来 的正法。只要能识得自己本心,就能见自心本性原来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因为恐怕你们心里迷惑,不能领会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使你们能得见自性。我灭度以后,依我所说修行,就好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违背我的教法,即使我在世间,对你们也是没有甚么益处。”

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着。”

慈诚罗珠堪布:

回向的意思就是分享。诚心实意把善的能量给予、分享给所有生命,愿天下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这个善根,暂时拥有幸福的日子,最终早日成佛解脱。

从此以后善根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天下所有生命的。回向所起的作用就像电脑保存文件。回向后所有善根都不会受到破坏,一定会成熟善果。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月18日周五布局小结】[威武] #日内布局一单共计90点利润收益# 第一单:黄金1887位置多,在1896位置止盈90个点利润。 市场行情千变万化,输赢皆
  • #焦点时刻#【十堰郧西县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开展春季防火宣传】“大爷,您把宣传资料拿回去给家人看看也给街坊邻居们看看,多宣传一下防火知识。”“同志,春季天气干燥加上
  • #感受公平正义## 我为群众办事实#【病房开庭温暖群众心 现场判决彰显司法情】 2月18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县法院云龙人民法庭进行了一场没有审判席
  • 身边的人物与‬,都对会‬我们产生应感‬。​ ͏  尤其是们我‬看得到、感觉得的到‬,更会影响着们我‬。 人际上就,‬像家人、亲好朋‬友、熟人、上司属下‬起一念
  • 达真堪布:世间福报都是成就的障碍 在你没有真正放下之前,钱、权、财富、荣誉、对方的恭敬、神通、神变等世间福报都是成就的障碍。比如,对方一旦恭敬自己了,心里就很
  • 绍兴约拍|胶片写真|日系少女感 常驻绍兴杭州,主要拍摄日系胶片氛围感照片。 一直都喜欢各种类型闪闪发着光的女孩,记录她们的美好真实,布满生活感的瞬间。 因
  • 给男宝宝取名:明彰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明”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引申为照亮,公开等意思。形容男孩明事理,以德服人的品质,以及如同日月一
  • #零食[超话]# 恩施土家糍粑 糯叽叽的糍粑配上甜蜜红糖浆,团团抹上炒香磨细后的黄豆面,这味道,太巴适,太香了! #微商##零食##少女の零食藏宝箱##零
  • 看了关于hanser那个视频剪辑 我也不了解这东西 评论有说当年有道歉 我也不是很清楚 清楚的是 突然一个人跳出来发一个这样的视频 就说百大UP主XXX流量恰满
  • 【新品介绍】MegaHouse MEGA CAT PROJECT系列 今天2月22日~猫之日[心] 推荐这款萌萌的火影忍喵[礼物] 第5弹 #火影忍者疾风传
  • 小可爱们一个月10天了 早起发现小苹果在窝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排泄!真的是只会吃不会用猫砂盆 今天小葡萄依旧是和小苹果 小草莓打架的一天 作为大哥哥总是欺负弟弟妹
  • 宋朝有个富商王宏,他妻子见丈夫把小三直接领到家里居住,就对王宏说道:“我要和你离婚,女儿归我,你分一半家产当做抚养费,明天我们公堂上见!” 王宏在江淮一带是有
  • #如何能成为更好的人# 1、保持阳光般的心态,好事就会发生在你身上。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子。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很不幸,就会接二连三地招来更多的不幸;如果你总觉得
  • 说点政治不正确的啊。我第一次以企业身份参加学术会议,果然有不同视角。以前做博后时,你要和老人聊天,要让大牛记住你这个人,为了搭上话你必须要顺着大学阀的研究方向和
  • #Tch-Liu日常# 近期全天的快乐几乎都被闹大眼子承包 肉嘟嘟的脚丫子 憨皮的大脑瓜子 顺毛时仰着头眯着眼满脸舒适的样子 舒心呶[心][心][心] 神兽大
  • 张承中、尹馨爆悄悄复合!甜蜜挽手共进晚餐 疑热恋进行式 Selina前夫张承中离婚之后,传出桃花不断,不过最后传出情落女星尹馨心上,两人曾经一度分手,不过最近
  • #文手求约稿[超话]# 开一些三月份的稿位。 接稿类型:原创/oc/同人/剧本/文案/语c戏录/诗文。 文稿支持类型:bl/bg/gl/gb/梦女梦男/清水/车
  • #20220222也是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适合今天发的爱意满满的文案 1、20220222除了爱你还是爱你 2、“春天是宇宙的入口 遇见是双倍的运气” 3
  • 有的场景可能一转身就是永别,即将拆迁的寸滩老街就打开了繁华都市下尘封的历史记忆,石板路、青瓦房、始建于道光年间的至善桥,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时间就这样缓慢的停滞在
  • 爱情诗简 爱情诗简 宝贝, 我俩茫茫人海, 相遇不易, 相爱更要珍惜。 宝贝, 让我俩多一些真诚, 才能倾心以对; 让我俩少一些谎言, 才能长久相守。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