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研报】医药基金投资机会

关于配置时点
医药下半年要找好的买点,每年都如此,今年可能要提前,原因是医药今年阶段性落后非常多,过去连着4个月医药都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但是每个月跟踪的医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基本面新的增长点比过去几年可能还要更明确更强。
为什么认为下半年可以找机会来加仓医药?因为下半年在医药择时的收益有可能会比明年单纯在医药行业选股收益要高,目前找个一段时间买进去,一般到年底或者年初,这段时间医药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一般第二年对组合贡献最好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是在四季度左右开始重仓买入的个股。
具体对于当下医药投资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可能向上的动能仍然比较强,周期现在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后面会不会回调?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性价比没什么问题。大众消费可能阶段性基本面会较弱,且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包括在冬奥之前经济重启或者管控放松得可能性不大。且进入冬季后,疫情风险会大幅增加。虽然大家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很高,但是现在离我们中国人接种的新冠疫苗的峰值点已经超过6个月,基本上灭活苗在6个月后抗体的滴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我们接种都是灭活疫苗,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观察,针对德尔塔毒株的有效率可能在50%以下。这样到冬天,如果一旦有地方出现一点苗头,就有可能爆发。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在冬奥会到明年的上半年之前都不会有太大的防御措施的改变。
目前资金最多的几个大板块中,医药的基本面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虽然大家都在讲集采,但是目前组合中已基本没有集采的品种。目前政策的风险是分几个级别,风险级别最高的是集采,其次是非医保品种。在19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还重点的投资过非医保品种,后来发现非医保品种,包括医美、眼科、齿科等所谓的消费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打压。其他子板块比如CXO属于政策风险相对比较弱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了一个小政策,肿瘤临床的指导原则,但这个政策影响不大。一是因为CXO是tob的,客户都是药厂;二是因为CXO收入的来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海外,所以国内政策对海外药厂如何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生物制药上游
我们今年又继续进一步挖掘了一个新的板块——生物制药的上游,或者说CXO的上游。从创新药的流程上,临床前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然后到商业化,所有的创新药产品都要经过这个流程往市场上推。
前几年我们看CXO的繁荣,实际上是D端的繁荣(CDMO的D),主要是帮忙做了一个研发,研发

的这段主要在临床前、一期二期临床,这个地方是景气度最高的。过两年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的产品现在开始进入三期、以及商业化阶段。那么商业化它的产能需求跟以前做临床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随着前几年的临床研究情绪的高点逐渐往后推移,接下来我们认为景气度最强、爆发增长性最高的就是在生物制药的上游领域。
之前上游板块配置不多,明年会是这个板块最繁荣的时候,很多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在明年开始上市,所以今年要提前做布局。比如像东富龙,虽然最近有调整,但问题不大,符合我们这个大逻辑。顺着这个逻辑推移,所有东西都是验证的,包括泰格医药。前几年泰格医药的订单增长是最慢的,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有50%-60%的订单增速,泰格只有20%-30%。但今年就反过来,从半年报来看,泰格医药订单的增长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泰格医药主要是做大临床,收入的大头是在三期,所以可以看到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再到商业化,景气度的波峰逐渐在往后推移。
从我们在投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上游的资产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第一,在接下来2~3年中,它的增长动能可能最强,也就是波峰刚好到上游。一级市场上很多项目在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了6~7倍,甚至10倍,而且未来几年基本上预期都是每年翻番的增速。
第二,生物药上游的大部分公司,实际上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太像医药,而是交叉学科。所以之前给它的定价属于非药物的定价,比如说机械行业、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定价,但是他们实际上医药属性非常强,所以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有可能从一个低估值行业的估值切换到高估值行业的估值。像美股的这种做生物药上游的公司,基本上估值中枢都到七八十倍PE。
过去两年A股的CXO公司,实际上也是跟着全球CXO订单景气的趋势一起起来的,全球CXO的beta很强,那么中国的CXO又是全球CXO的alpha,因为中国的bio-tech大量的爆发,所以需求更强,而且中国的公司效率也更高。所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CXO表现是冠压全球的。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的话,上游的收益就会很亮眼。这是我们对A股加港股医药投资主线的判断。
外部性风险
那么医药中便宜的资产怎么办?因为现在医药上市的公司有600家,除了CXO或者上游这两个强的板块,其余500多家公司现在是不是要抄底?我认为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主要原因不在医药行业之内,而是企业的外部性风险。
我们以前选股一般只用看商业模式、企业家、财务、行业竞争格局等,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选择

赢家,选择跑得最快的马。但从今年开始有所变化,只选出市场竞争里最优秀的赢家,可能也没法兑现很好的股价涨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今年多了一个新的风险——外部性风险。什么叫外部性?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外的影响,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对政策的敏感度,都是接下来可能相当长时间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像医美在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好,但医美有比较强的负外部性,媒体发生不要有容貌焦虑。所以对待大量的做终端产品的市场,都要评估它的外部性风险。

交流环节
Q1:像集采等政策实质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集采等政策主要影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预期。总体上来说,外部性风险还没有到底的位置,所以即使这些股票的业绩都非常好,比如从18年到现在,包括医保品种集采品种,业绩总体上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医保集采这种严苛的机制并不会伤害医药行业的利润到很夸张的程度,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营运能力很强的行业,但是投资者会对它存在不同的预期、从而对估值产生影响。所以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主要是担心外部性风险,如果什么时候出现政策性的转机,可能这500多家公司里面可以找到好多个翻倍的
公司,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Q2:医疗服务这一块怎么看?
医疗服务的政策风险我觉得是基本解除了,之前大家也很担心要出政策,主要担心有两个:第一,对民营医疗的发展,我们国内政策鼓励支持了10年,但是从去年四季度看,医疗服务的支持政策有一点松动。总体上是感受到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是更加满意的,公立医院在五六年前是禁止扩张的,主要是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所以在过去大型的公立医院一直是被政策压制发展的,这也使得民营医
疗在过去10年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政策环境,一些优秀的民营医疗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
但今年因为抗疫的表现(民营医疗大部分在疫情期间根据抗疫政策都是关门的),监管层认为公立医疗体系可能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中坚,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公立大医院的发展禁令就完全解除了。大量的公立医院在今年开始甩出来订单要扩建,这个会带来民营医疗服务竞争格局中长期的变化。以体检为例,美年健康曾经也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起来之后,大家忽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化是什么?就是公立医院大量的开始增加体检的投入,甚至推出几千块钱很好的套餐,那使得大量市场从民营的体检里面开始分流,这个变化是我们从医疗服务切切实实感到的。
第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医院开始出现新的国考政策,国考是考什么?以前的

公立医院院长是没人管他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是现在国考政策有点像公立医院院长考核他们的GDP,设置各种指标,比如诊疗人次的指标、收入指标、盈利指标,包括学科建设的指标都来了,那么要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就需要投入增加,科室增加、人才增加,这个在一年之简直是180度的转变。去年之前监管层对公立医院的想法还是压制,让民营更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反过来还给公立医院设置了KPI,那后面公立医疗可能会突飞猛进的往前发展,这个是这个行业变化需要考虑的一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监管应该不会出政策打压民营医疗,这是我的判断,对民营医疗应该不会说发文章专门打压,因为现在确实公立医疗资源供给是不够的,还是要鼓励民营发展,但是接下来就是一个公立跟民营两方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再看一看,至少我认为原来投的民营医疗的逻辑,至少一半
可能就不适合再投,但是剩下的一半有可能会涨得更好。
Q3:您对大家传统比较看好的眼科、口腔怎么看?
眼科、口腔传统都是民营医疗比较强,所以目前从服务体验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比如口腔,民营医疗的定价远远高于公立医疗,前面这段时间种植牙也集采了,同样一个种植牙类项目,虽然服务差别、服务定价差距很大,但是同样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距不是那么大,这个项目会不会因为集采的原因,把整个价格体系又搞通了之后,在一个通缩的市场里面,是否还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值得关注。尤其是估值确实
很贵,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波动会加大。
Q4:公立医院的扩建是各类都在扩,还是说是重症或者是专项去支持的一些医疗服务在扩建?
实际上是用国考这种方式做指挥棒,相当于通过考察院长,为了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绩效,肯定要想办法拓宽新的增长来源。公立医院要么是开新院区,要么就开新科室,无非这么几个路径,那么可能会
有的竞争就是开新科室,把以前传统上民营比较强的领域也把它拉起来,比如体检和医美。
Q5:新冠之后的mRNA这条线对行业未来的影响也很大,包括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块怎么看?
细胞基因治疗一定是下一个风口,可能现在还没有标的,但这个一定是未来投资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问题是最好的标的不在A股,也不在港股。mRNA最好的公司是两家海外公司——Biontech和Moderna。第一点,他们的临床数据是95%以上的保护率,这个基本上后无来者,临床数据上其他公司已经很难PK过。
第二点,这两个公司已经把这个市场的大头全部吃掉了,mRNA疫苗最开始获得这个市场的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这个门槛在早期先发优势非常巨大。考虑到现在变异株越来越多,使得现在做新冠临床非常困难,很难找到对照组,由于伦理原因很难给病人打安慰剂,所以三期临床都比较难做。即使真的做起来
三期临床,效果也很难达到90%的保护率,所以mRNA的新冠疫苗有可能未来都是它的市场。

第三点,按照现在的盈利预测,mRNA疫苗还是在涨价的,这两家公司每家未来三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这么多的现金进入这两个公司,使得他们在mRNA领域的先发优势基本锁定,后来者很难追上,他们拿到这么多现金后用来做并购等等。所以这个行业你要是真的投资,应该是这两个美股最好,国内除非它很便宜,能做出来可以考虑。
mRNA疫苗确实是个趋势,从明年开始,你能看到mRNA不单单是在做新冠疫苗,它会替代现有的流感市场,mRNA做流感疫苗应该是秒杀现在的所有的流感疫苗。不仅临床效果更好,做得也更快、更准,它不需要提前9个月来研判当年会是什么样的流感病毒,目前流行什么病毒,根据现状很快就可以搞出针对这个流行株的流感疫苗。包括做肿瘤药、做细胞因子,做什么抗体药都可以用mRNA重新做一遍,只是以前没有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而已。
另外,基因治疗这条线,实际上基因治疗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眼科,基因治疗解决盲人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眼盲打一针下去,一辈子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再打了。所以后面细胞基因治疗的订单数是指数级的增加,谁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后面就会抢占先机,就跟十年前的药明生物一样,药明生物在十年前刚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生物药、单抗药的这样一个CDMO领域,后来很快的成长起来。我们也在尝试性的买一些做细胞基因公司,比如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A股博腾股份等,他们都在做布局,包括药明的药明生基也在做细胞基因的布局,订单增长都很快,但体量目前还不大。总之,细胞基因治疗这个
方向是确定的,但是A股是不是最好的标的,我认为现在还要再等待。

试驾#影豹# 小记
在2020广州车展上第一次见到广汽传祺影豹,当时就觉得这款车特别好看,因此便一直有留意。近期影豹上市,还请了苏神代言,热度还蛮高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各位汽车媒体大佬们对影豹地评价似乎非常割裂,甚至可以说吵得不可开交。我也是第一次感到难以通过各种车评视频文章来建立对一款车的准确印象,于是我决定亲自去试试。虽然不能像媒体大佬们一样深度体验,不过去4S店试驾一下也足以窥探究竟。
坐上试驾车启动的一瞬间就感受到影豹希望营造的运动氛围,排气声浪远超这个价位这个动力水平的车,浑厚澎湃谈不上,声音是真不小。热车过程中简单玩了一下车机系统,顶配车搭载的是广汽自研的ADiGO系统,功能很齐全,UI设计欠点火候,希望智能网联部门多和设计部门交流一下。个人觉得有两个小遗憾,一个是系统运行不够流畅,估计是受限于成本没法用更好的芯片,另一个是不支持carplay,估计是希望车主直接用ADiGO吧。
影豹的内饰看起来和外观一样吸引人,我非常喜欢。有张帆和杨子墨两位大佬坐镇把关,影豹里里外外的设计感都很棒。在简短的试驾中也没发现人体工学方面的什么硬伤,油门踏板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风琴式,不过如果驾驶座可以调得更低的话就更好了。我这个身高可以坐得足够低,而再高一些的朋友可能就会觉得坐姿不够低了。
把车开起来,先在低速状态下试了一下Autohold,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项功能。影豹的Autohold不会在车速降到0的时候第一时间激活,而是大概有个半秒钟后才激活,这大概是车停下来后车身晃动也稳定下来的时间点。这种设定Autohold在堵车低速挪动的过程中不会像某些欧洲车一样比较容易介入从而带来一些突兀的感觉,保证更好的操作连贯性和舒适性。但也需要驾驶员等待车辆彻底停稳才松开刹车踏板,以避免没有激活Autohold造成溜车意外。
把影豹试上马路,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动力系统的匹配尤其是油门响应和变速箱匹配这些大家争议特别大的地方,我的感受是影豹就是一个正常发挥的十多万自主品牌的水平。油门响应方面,我觉得影豹就比较普通,在不同模式下都是如此。我不觉得影豹油门响应慢,要说油门响应慢,某些大众品牌的涡轮家用车才是真的慢。不过可能是影豹比较运动的形象让人产生了更多期待,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时候踩下加速踏板后影豹的加速反应的质感是略有瑕疵的。简而言之,就是车的反应和驾驶员的加速意图经常出现不同步。一台调校优秀的车可以让驾驶员在很短时间内熟悉油门的特性,然后通过油门很好的控制车辆的加速,也就是俗话说的好上手。而我认为影豹不算是特别好上手,相反那些比影豹响应更慢得大众车反而好上手。影豹比较适应油门大开的粗狂驾驶风格,而在比较细腻的驾驶风格下,例如当在车流中需要精准控制油门来跟随前车这种工况,影豹就会显得不够听话。也许这就是许多人批评影豹动力匹配很烂的原因,我能理解,但我认为绝对不至于把影豹的动力匹配批得一文不值,只能说还不够优秀有待提高。然而,在换挡拨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各位大佬们批评的对,反应实在太慢了,我觉得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都太慢了。
而在驾驶性的其他方面,我觉得影豹都可圈可点。悬架的质感非常棒,是比较偏向于欧洲车那种充满韧性的风格,转向时的侧倾控制很扎实,通过减速带和路面井盖足够柔和,桥顶抛跳的处理很平滑,各种车身动作都比较干脆利落,很少多余的晃动,我认为影豹的悬架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是比较优秀的。转向的手感很顺滑,略微偏轻,回中力度比较适中,感觉像是日系车的力度加上欧系车的质感,日常代步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在运动模式可以再更重一点的话会更有运动氛围。此外,影豹的方向盘打到尽头是没有阻尼的,直接哐当一下,在这个价位来说也无可厚非,只是有点破坏了非常好的转向手感的气氛。
行驶中影豹可以随时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键控制排气阀门,这是我觉得影豹挺有意思的一个亮点,在打开阀门的情况下会有一种开着更高级的性能车的错觉。但和真正的性能车相比,影豹的排气声浪几乎全部来自尾段,前中段的缺失还是会露馅。而关闭排气阀门后,影豹的噪声表现我觉得影豹和许多同级别自主品牌竞品一样优秀,比思域和雷凌略好,可以安静舒适地日常代步。
试驾过程中也简单体验了影豹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盲区检测等。我觉得在城市快速路和比较规矩的拥堵路况下影豹的驾驶辅助功能是可用的,可以大大降低驾驶员的负担。自适应巡航在跟随前车时在仪表会有相应的UI展示,还能区分跟随的是大车还是小车,在可视化方面比许多传统车企略好,但和蔚小理特这些新势力比还有不小差距。自适应巡航是支持全速域的,在堵车的时候也可以发挥作用,这一点好评。车道保持的能力比较一般,路面情况稍微复杂就蚌埠住了,但是在平直路段还是可以短暂地脱手开个瓶盖喝个水之类的。盲区检测在短暂的试驾中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是只有指示灯的提示没有声音提示,猜测是设置的问题。
最后驶回停车场,感受一下影豹的360全景摄像头。由于屏幕是横置的,在用了一个主界面显示后向摄像头之后给全景影像留的空间不多了。就停车入库而言我觉得有后置摄像头就足够了,360全景影像的意义更多还是在环境复杂的时候观察车身四周的情况吧。影豹的后置摄像头有跟随方向盘变化的引导线,引导线还是比较准的,在常规车位停车时甚至可以只看着屏幕倒车。不过,影豹的倒车影像略微优点卡顿,倒车速度如果比较快的话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此外,影豹配备了前后雷达值得好评,不过前面2颗后面3颗还是稍微有一丢丢掉档次,尤其是后面不应该省那1颗。
总体而言,我比较愿意评价影豹是一款各个方面比较均衡的家用轿车,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运动化的小噱头。如果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影豹,应该可以打很高的一个分数。而实际上,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运动家轿的需求,看起来动感漂亮,有一些凸显运动的元素,但日常开起来也要足够舒适,毕竟能接受每天开着邦邦硬小钢炮代步的还是少数人。所以,我觉得影豹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产品企划,期待影豹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

p.s.借用了@陈浩Ariel 大佬的图…个人觉得特别好看…如若不妥立即撤换

#黄手环,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回家# 从沙发或床上起身时,如果动作过快,可能会感到眩晕无力,这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在年轻人中也偶有发生,称为【姿势性低血压】。

虽然听来平常,但表现为“头晕眼花”的这个现象,可不是小毛病,不仅可能导致老人跌倒,还可能意味着心血管健康受损、痴呆风险提升!

根据近日发布于期刊《Hypertension》的文章,对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出现姿势性低血压症状,代表痴呆风险提升40%;如果老人已经有了忘事情、说话不利索等轻度认知障碍的表现,进展到痴呆的可能性更是提升54%。

#找药神器,找治疗新方式# 多多关注身边人,早诊早治防AD!#阿尔茨海默病#

来源:https://t.cn/A6MtkD4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盘雅花四溢……作者/美丽的莲花!氤氲夏盏惠心!
  • 每个女孩子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公主,希望能用我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来帮助更多不同的人,如果你有皮肤上的烦恼,痘痘、皮肤敏感等等这些问题,可以找 lend4480.
  • 《红叶题诗》文/春天红叶题诗流动的浪漫与奇迹也许,还没走远徐徐向上的风筝寻觅仰望者星空有多少秘密是否可知,你告诉我闪烁中有暗物质一点点墨迹在月光中顺滑,演绎出雾
  • 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大大提升了非遗的可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对祖国的热爱,也奠定了
  •   父亲为我们这个家忙碌了一辈子,如今还未颐养天年就突然病倒,百善孝为先,我作为他的女儿定不会放弃父亲的生命,我想竭尽所能的去挽救父亲的生命,筹款实属无奈,恳求
  • 催更(除非给我钱)很随性的一只狗,饿了会吃饭,生气会骂人,很喜欢土味,互fo了就都是朋友,总的来说还是很好说话爸妈总在不经意间给我帮助,比如我手机用不了的时候,
  • 从出道连街拍都没有到现在的超级大V,谢谢你的不辞辛苦,更谢谢你的坚持与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易烊千玺。从出道连街拍都没有到现在的超级大V,谢谢你的不辞辛苦,更谢
  • 店只在大二读完的暑假重新装修过,金牌小面的价格从10块涨到了12块,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味道没有变就好,还是辣乎乎油腻腻的,卤蛋有一股奇怪的苦味,不知道是用什么腌
  • 作者是哈佛计算机系毕业,而且在AT&T,贝尔实验室和MIT媒体实验室工作过,现在在NYU当教授,对“计算机不能干什么,非常明白!#屠龙的小书店# 这本《
  • 两个人只有在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上在是一条心,才会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聊,除了孩子意外,所有的事情都是暴利解决,吵架,冷战...其实,相比于争吵,互相说出彼此的不满
  • “直到2017年乞巧节,我在本地贴吧上看到了汉服活动的招募帖,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才保持了对汉服的热爱。随着《国家宝藏》等节目中汉服穿搭引发关注、身着汉服
  • 另外,就在前几天,邓家佳还被拍到接男子去酒店,没想到,原来八卦媒体预告的“冷艳女星”有了新恋情,竟然是小姨妈邓家佳!6月10日,因为新剧中的一段吻戏预告,邓家佳
  • 可以说是功能性比较全面的耳机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耳机标配包装中的耳机便携充电盒不能够蓄电,能够蓄电的充电舱需要另外购买,不过咱们一般人基本上不需要购买因为充
  • 半年来,公共区域已为业主创收16万多元小区业委会主任董郁森告诉记者,如果对方没有再提起上诉,小区全体业主最终赢了官司,这笔钱会被用来维修、提升小区内部道路以及维
  • 在red书主要分享我们的婚礼作品和备婚攻略,也会分享一些婚礼上的想法,有一篇关于夏天婚礼甜品台DIY的文了,然后,私信来问的都是“你们有甜品台培训课程吗”“你们
  • 可是好像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直接被男主牵着手拉回家做了他媳妇儿……哥哥是攻调戏受的自称,非伪血缘留[心]私我#脆皮鸭小说推荐[超话]# 【推文甜】撬甜的文,不来看
  • 都知道【今晚8点荭包加码】了么? 戳>> 快来一起DIY你的百变熊猫咪嘟嘟吧~ #白金会员亿元津贴计划#点赞抽10个姐妹喝可乐!
  • 上山很恐怖,完全一点灯都没有,手机的手电筒都没用,还好我带了一个军训的那种野营手电筒,路上倒是有挺多人的,感觉都是无聊的大学生哈哈哈哈。(不过我光顾着拍照了,用
  • 然后,他又对众人说:“静思这种爱心的人,首先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做,你会睡得好,而醒来更觉自在。
  • 同是是动漫迷,还特别喜欢历史文化,还是个韩粉,曾经一个人跑去爱豆的粉丝见面会[二哈](照片p1)第二位[好喜欢]来自16应用化学的赵美婷,是室友眼中的“技术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