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讲故事:徐凤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是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比儿孙所享受的一定要超过很多倍,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善不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的果报。

 【常熟】

  这是江苏省常熟县,有一位徐凤竹先生。

  【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这是一个善人,他的家庭相当富有。偶然碰到荒年,或是旱灾、或是水灾,收成不好,他就先把他自己应收的这些田租完全捐掉。从前富贵人家,中国自古有一观念置恒产,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不动产。不动产是比较可靠,但是现在人有这个观念的人不多。古时候有钱都买地、买山,这叫恒产。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他的田地总是在,他的产业不会毁掉。不像现在,现在工商业非常脆弱,一遇到一个经济灾难的时候,就损失非常惨重。从前古人这个观点,我们想想还是正确的。

  我去年在马来西亚,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庄,李居士还是有中国传统的观念,他到处去买地。他告诉我,他不存钱,决定不把钱放在银行,他说:“钱放在银行是个傻事情。我的钱放在银行,让它去赚钱,我只得一点小小的利息。”他不干这事情。我说:“你怎么做?”他说:“我买土地,到处买土地。”所以在吉隆坡,他开了一个六星级的旅馆,那个土地面积是三千个acre。外国人一个英亩,等于中国六亩地;三千英亩,三六,一万八千,中国亩是一万八千亩,这么大的一块地。他在古晋买了一个山,面积多大?五千个acre,五六就三万,中国亩是三万亩。都很大,整理得非常之好。他告诉我,他在澳洲也买了几块地。我说:“多大?”他说:“大的差不多跟新加坡一样大。”我说:“你怎么经营?”他说:“现在还没有开发。”这一次我去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一块大地总共是八万英亩。八万乘六,这个没有法子想象!这是一块最大的,还有两块比较小的,是一万个acre。有一块最小的,那个地方风景非常之美,他准备优先开发,有两千多个acre。所以我听了很欢喜,我说:「你到澳洲去开发,我去看看。”所以中国古人买山、买地置恒产,这是很正确的一个概念。

  你有这么多土地,一定是租给农民去耕种。农民没有土地,他向地主租地,每年耕种纳租;在收成里面,收的稻谷分一部分给地主,地主收租。徐凤竹的父亲是个地主,他遇到荒年,他就把收租,或者是减免,或者是统统捐出去,来提倡救灾。“又分谷以赈贫乏”,自己家里面的仓库稻米,他把它拿出来再拯救这些贫穷的人,常常做这些好事。

  【夜闻鬼唱于门曰】

  曾经听到夜晚鬼在他门口在唱,唱的什么?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

  鬼在门口叫。徐家秀才,那个时候就是徐凤竹,徐凤竹是秀才。就是说,他的父亲做这些好事,果报他会得到,他去考试,一定会中举人。

  【是岁。凤竹果举于乡。】

  凤竹果然在这一年考试中了举人。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他的父亲听到鬼唱歌,果然儿子中了举人,真的有了效应,所以他行善格外的努力。“益”,益是增长;格外努力去做善事,孳孳不息。“修桥修路”,这是举几个例子,利益方便行人。“斋僧接众”,“斋僧”是请出家人吃饭;“接众”是接济大众。

  在这里既然讲到“斋僧”,斋僧的利益在哪里?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朝时候、清朝时候,这个风气盛行;现在中国、外国,还是很盛行。在家居士以财物供僧,希求修福。而接受供养的这些出家人,要为他说法;换句话说,要教导他。在家人对出家人是财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是法布施,斋僧是求法的。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接受国王大臣的供斋,惯例用完斋之后决定要讲经说法,这一天释迦牟尼佛接受供斋之后没有说法,起身就走了。这些斋主跟着释迦牟尼佛不放,“您没有给我说法,我跟着您”。原来释迦牟尼佛要去办事,办什么事?阿难尊者遭难,先去救他。楞严法会是这个因缘起来的,那些供斋的人都参与了楞严法会。这是斋僧真实功德,真实的好处。这些出家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是社会大众的导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教师;他们真正做到彻底的牺牲奉献,为求学问、为教化众生,奉献了一生。

  “接众”,是碰到有困难的人,接是接济,他贫乏,或者是失业,他缺少吃的、缺少穿的、缺少用的,凤竹的父亲,他们家里有财富,只要遇到,都乐意去帮助。“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只要是有利益于社会的、有利益于大众的事情,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命中有财富,应当这样作人就对了。财富绝不是供给一个人享受的,绝不是供给一家人享受的。你命中有财富,你就要知道,你有使命、你有职责帮助世间一切穷苦之人,你的财富生生世世享受不尽!财从哪里来的?财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他这样做,后来又听到鬼在他门口唱歌,唱的是: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那个官愈做愈大。

  【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巡抚”,就是现在说的省长,做到浙江的省长。可见得,先人积功累德,果报无比的殊胜。我们想,他的儿孙都享这么大的福报,那他自己?自己福报一定更大。但是他自己已经不在世,自己的果报在来生。凡是这样积功累德的人,他要是在世间,他来世那个福报就不可思议;如果来世不在人间,决定在天上享天福。他的子孙后代所享的福,这叫余福,诸位一定要懂这个意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是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比儿孙所享受的一定要超过很多倍,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善不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的果报。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第十三集(3)
第七个例子,徐凤竹的父亲:

【常熟】

这是江苏省常熟县,有一位徐凤竹先生。

【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这是一个善人,他的家庭相当富有。偶然碰到荒年,或是旱灾、或是水灾,收成不好,他就先把他自己应收的这些田租完全捐掉。从前富贵人家,中国自古有一观念置恒产,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不动产。不动产是比较可靠,但是现在人有这个观念的人不多。古时候有钱都买地、买山,这叫恒产。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他的田地总是在,他的产业不会毁掉。不像现在,现在工商业非常脆弱,一遇到一个经济灾难的时候,就损失非常惨重。从前古人这个观点,我们想想还是正确的。

我去年在马来西亚,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庄,李居士还是有中国传统的观念,他到处去买地。他告诉我,他不存钱,决定不把钱放在银行,他说:「钱放在银行是个傻事情。我的钱放在银行,让它去赚钱,我只得一点小小的利息。」他不干这事情。我说:「你怎么做?」他说:「我买土地,到处买土地。」所以在吉隆坡,他开了一个六星级的旅馆,那个土地面积是三千个acre。外国人一个英亩,等於中国六亩地;三千英亩,三六,一万八千,中国亩是一万八千亩,这么大的一块地。他在古晋买了一个山,面积多大?五千个acre,五六就三万,中国亩是三万亩。都很大,整理得非常之好。他告诉我,他在澳洲也买了几块地。我说:「多大?」他说:「大的差不多跟新加坡一样大。」我说:「你怎么经营?」他说:「现在还没有开发。」这一次我去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一块大地总共是八万英亩。八万乘六,这个没有法子想像!这是一块最大的,还有两块比较小的,是一万个acre。有一块最小的,那个地方风景非常之美,他准备优先开发,有两千多个acre。所以我听了很欢喜,我说:「你到澳洲去开发,我去看看。」所以中国古人买山、买地置恒产,这是很正确的一个概念。

你有这么多土地,一定是租给农民去耕种。农民没有土地,他向地主租地,每年耕种纳租;在收成里面,收的稻谷分一部分给地主,地主收租。徐凤竹的父亲是个地主,他遇到荒年,他就把收租,或者是减免,或者是统统捐出去,来提倡救灾。『又分谷以赈贫乏』,自己家里面的仓库稻米,他把它拿出来再拯救这些贫穷的人,常常做这些好事。

【夜闻鬼唱於门曰】

曾经听到夜晚鬼在他门口在唱,唱的什么?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

鬼在门口叫。徐家秀才,那个时候就是徐凤竹,徐凤竹是秀才。就是说,他的父亲做这些好事,果报他会得到,他去考试,一定会中举人。

【是岁。凤竹果举於乡。】

凤竹果然在这一年考试中了举人。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他的父亲听到鬼唱歌,果然儿子中了举人,真的有了效应,所以他行善格外的努力。『益』,益是增长;格外努力去做善事,孳孳不息。『修桥修路』,这是举几个例子,利益方便行人。『斋僧接众』,「斋僧」是请出家人吃饭;「接众」是接济大众。

在这里既然讲到「斋僧」,斋僧的利益在哪里?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朝时候、清朝时候,这个风气盛行;现在中国、外国,还是很盛行。在家居士以财物供僧,希求修福。而接受供养的这些出家人,要为他说法;换句话说,要教导他。在家人对出家人是财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是法布施,斋僧是求法的。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接受国王大臣的供斋,惯例用完斋之后决定要讲经说法,这一天释迦牟尼佛接受供斋之后没有说法,起身就走了。这些斋主跟著释迦牟尼佛不放,「您没有给我说法,我跟著您」。原来释迦牟尼佛要去办事,办什么事?阿难尊者遭难,先去救他。楞严法会是这个因缘起来的,那些供斋的人都参与了楞严法会。这是斋僧真实功德,真实的好处。这些出家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是社会大众的导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教师;他们真正做到彻底的牺牲奉献,为求学问、为教化众生,奉献了一生。

「接众」,是碰到有困难的人,接是接济,他贫乏,或者是失业,他缺少吃的、缺少穿的、缺少用的,凤竹的父亲,他们家里有财富,只要遇到,都乐意去帮助。『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只要是有利益於社会的、有利益於大众的事情,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命中有财富,应当这样作人就对了。财富绝不是供给一个人享受的,绝不是供给一家人享受的。你命中有财富,你就要知道,你有使命、你有职责帮助世间一切穷苦之人,你的财富生生世世享受不尽!财从哪里来的?财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他这样做,后来又听到鬼在他门口唱歌,唱的是: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那个官愈做愈大。

【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巡抚』,就是现在说的省长,做到浙江的省长。可见得,先人积功累德,果报无比的殊胜。我们想,他的儿孙都享这么大的福报,那他自己?自己福报一定更大。但是他自己已经不在世,自己的果报在来生。凡是这样积功累德的人,他要是在世间,他来世那个福报就不可思议;如果来世不在人间,决定在天上享天福。他的子孙后代所享的福,这叫余福,诸位一定要懂这个意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是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比儿孙所享受的一定要超过很多倍,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善不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的果报。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第13集(下)
这是鬼在谈话,他说某一个人家,这个妇女因为她的丈夫离开家乡很久都没有回来,大概她的公婆以为他的儿子死了,逼著这个媳妇去改嫁;媳妇不愿意,所以她就起了个念头,明天到这个地方来上吊自杀。所以这个鬼,我们就晓得,吊死鬼。吊死鬼要找替身,他要找不到替身,他就没有办法去投胎。这是佛法里头说得少,道教里面讲得多,对这个事情说得很多。凡是横死的、自杀的,都要找替身。所以自杀很痛苦,这个事情万万做不得!道家跟我们说,自杀的人每七天他要重复表演一次,所以非常苦。上吊,每七天他要去吊一次,什么时候找到替身,他什么时候才能脱身;跳楼死的,每七天他要跳一次。你说这个可怜不可怜?所以人再怎么不得已,都不可以有自杀的念头,这是决定错误的行为,万万不可!当你找到替身,你投胎,还是随业流转,苦不堪言!这个吊死鬼也很难得,明天有人来上吊,他可以找到替身,他可以去投胎了。『吾得代矣』,他得代替了。

【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

应尚书听到鬼在这里说话,他心里面就有了主意。明天一早回去,赶紧把田卖掉,卖了几亩田,得四两银子,再写一封信,伪造他的儿子写一封家信,连这四两银子,赶紧送到这个家庭。这个家里头,他的父母一看到:「儿子有书信回来了,没死。」

【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

这笔迹不对,就怀疑。

【继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应尚书救了一个人的命。这一对公婆看到有人寄信回来,又寄了银子回来,虽然这个信笔迹不对,但是想了,银子是真的。总不能说无缘无故人家把银子送给你,想想一定儿子平安无事,所以就不再逼著媳妇改嫁。救了媳妇一命,应尚书救了这一命。不但救了一命,而且成就这一对夫妇,保全而不至於分离。所以他的儿子以后果然回来了。应先生做了一桩阴德,他做这个事情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做了之后: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本来他找到替身了,哪里晓得被这个秀才破坏了,这个秀才指的是应大犹先生,被他破坏了。

【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旁边有个鬼,他说:「你为什么不去害他?」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这个吊死鬼就说:「上帝知道这个人心很好,已经命他作阴德尚书。我怎么能再害他?」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应大犹听到鬼在这里谈话,自己更加勉励,知道这一桩事情做对了。上帝命他作阴德尚书,他自己哪里晓得?换句话说,他将来就有做部长的命,这是鬼把这个消息透给他。所以,他就更加努力断恶修善。所以这个善天天增加,德天天加厚。

【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

这都是知道回头是岸,知道怎样去做好事。荒年,饥荒的时候,他捐谷去赈灾、去救人。遇到亲戚有急事,他总是『委曲』,「委曲」是委曲自己,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遭遇到横逆,别人侮辱他、毁谤他,遇到这些事情,他能够反躬自责,这是学大禹,绝不怪罪别人。我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令人生欢喜心,过失不在人,在自己,自己才能够修善,才能够增长自己的德行。所以这些横逆都能够『怡然顺受』,「怡然」是欢欢喜喜,逆来顺受。这都是积善积德的事实,他自己以后做了尚书,做到部长。

【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他的后人,『登科第』是考中进士,很多!后代好。第七个例子,徐凤竹的父亲:

【常熟】

这是江苏省常熟县,有一位徐凤竹先生。

【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这是一个善人,他的家庭相当富有。偶然碰到荒年,或是旱灾、或是水灾,收成不好,他就先把他自己应收的这些田租完全捐掉。从前富贵人家,中国自古有一观念置恒产,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不动产。不动产是比较可靠,但是现在人有这个观念的人不多。古时候有钱都买地、买山,这叫恒产。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他的田地总是在,他的产业不会毁掉。不像现在,现在工商业非常脆弱,一遇到一个经济灾难的时候,就损失非常惨重。从前古人这个观点,我们想想还是正确的。

我去年在马来西亚,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庄,李居士还是有中国传统的观念,他到处去买地。他告诉我,他不存钱,决定不把钱放在银行,他说:「钱放在银行是个傻事情。我的钱放在银行,让它去赚钱,我只得一点小小的利息。」他不干这事情。我说:「你怎么做?」他说:「我买土地,到处买土地。」所以在吉隆坡,他开了一个六星级的旅馆,那个土地面积是三千个acre。外国人一个英亩,等於中国六亩地;三千英亩,三六,一万八千,中国亩是一万八千亩,这么大的一块地。他在古晋买了一个山,面积多大?五千个acre,五六就三万,中国亩是三万亩。都很大,整理得非常之好。他告诉我,他在澳洲也买了几块地。我说:「多大?」他说:「大的差不多跟新加坡一样大。」我说:「你怎么经营?」他说:「现在还没有开发。」这一次我去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一块大地总共是八万英亩。八万乘六,这个没有法子想像!这是一块最大的,还有两块比较小的,是一万个acre。有一块最小的,那个地方风景非常之美,他准备优先开发,有两千多个acre。所以我听了很欢喜,我说:「你到澳洲去开发,我去看看。」所以中国古人买山、买地置恒产,这是很正确的一个概念。

你有这么多土地,一定是租给农民去耕种。农民没有土地,他向地主租地,每年耕种纳租;在收成里面,收的稻谷分一部分给地主,地主收租。徐凤竹的父亲是个地主,他遇到荒年,他就把收租,或者是减免,或者是统统捐出去,来提倡救灾。『又分谷以赈贫乏』,自己家里面的仓库稻米,他把它拿出来再拯救这些贫穷的人,常常做这些好事。

【夜闻鬼唱於门曰】

曾经听到夜晚鬼在他门口在唱,唱的什么?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

鬼在门口叫。徐家秀才,那个时候就是徐凤竹,徐凤竹是秀才。就是说,他的父亲做这些好事,果报他会得到,他去考试,一定会中举人。

【是岁。凤竹果举於乡。】

凤竹果然在这一年考试中了举人。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他的父亲听到鬼唱歌,果然儿子中了举人,真的有了效应,所以他行善格外的努力。『益』,益是增长;格外努力去做善事,孳孳不息。『修桥修路』,这是举几个例子,利益方便行人。『斋僧接众』,「斋僧」是请出家人吃饭;「接众」是接济大众。

在这里既然讲到「斋僧」,斋僧的利益在哪里?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朝时候、清朝时候,这个风气盛行;现在中国、外国,还是很盛行。在家居士以财物供僧,希求修福。而接受供养的这些出家人,要为他说法;换句话说,要教导他。在家人对出家人是财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是法布施,斋僧是求法的。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接受国王大臣的供斋,惯例用完斋之后决定要讲经说法,这一天释迦牟尼佛接受供斋之后没有说法,起身就走了。这些斋主跟著释迦牟尼佛不放,「您没有给我说法,我跟著您」。原来释迦牟尼佛要去办事,办什么事?阿难尊者遭难,先去救他。楞严法会是这个因缘起来的,那些供斋的人都参与了楞严法会。这是斋僧真实功德,真实的好处。这些出家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是社会大众的导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教师;他们真正做到彻底的牺牲奉献,为求学问、为教化众生,奉献了一生。

「接众」,是碰到有困难的人,接是接济,他贫乏,或者是失业,他缺少吃的、缺少穿的、缺少用的,凤竹的父亲,他们家里有财富,只要遇到,都乐意去帮助。『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只要是有利益於社会的、有利益於大众的事情,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命中有财富,应当这样作人就对了。财富绝不是供给一个人享受的,绝不是供给一家人享受的。你命中有财富,你就要知道,你有使命、你有职责帮助世间一切穷苦之人,你的财富生生世世享受不尽!财从哪里来的?财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他这样做,后来又听到鬼在他门口唱歌,唱的是:

【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那个官愈做愈大。

【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巡抚』,就是现在说的省长,做到浙江的省长。可见得,先人积功累德,果报无比的殊胜。我们想,他的儿孙都享这么大的福报,那他自己?自己福报一定更大。但是他自己已经不在世,自己的果报在来生。凡是这样积功累德的人,他要是在世间,他来世那个福报就不可思议;如果来世不在人间,决定在天上享天福。他的子孙后代所享的福,这叫余福,诸位一定要懂这个意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是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比儿孙所享受的一定要超过很多倍,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善不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的果报。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时候老师给自己作业本上批注一个“优”字很开心,可以开心一个星期[嘻嘻][嘻嘻],回家后,还会用红笔悄悄地模仿老师写的“优”……还记得小时候“字,词,句,段篇章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遇见你#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剧情很平却能深深的吸引观众,为他们真实的爱情而感动,为他们的分手而遗憾……
  • 用泰国专有的秘经施法,起运去m运,特别适合倒m、运气极差的人以及堕胎次数多的人,邪气缠身者、可以运,重获新生,把这一切都转为过去,再注入人生新的运程,达到去霉运
  • 注:极乐世界天无边,地无垠,天随人愿,地同人合,都是有无量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的无量宝光组合而成,那可是组合当时260亿诸彿愿净土最好的部分,不是人类微乎其微
  • 我没多说什么,只是礼貌的说应该放手让儿子去成长,而且苦难本身就是人生的常态。我曾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不会吧不会吧还有人月收入不足1000?
  • 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下,泛黄的酒体是可以通过添加剂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而且成本非常之低,希望各位酒友在选购酒的时候不要以外观颜色为唯一标准,年份酒的确泛黄,但泛黄的
  •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今日心情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超话]#前两天觉得右耳总是响去校医院一看医生说是耳屎掉到鼓膜附近了[裂开]给开了转诊单去校外医院洗耳朵洗耳朵真
  • PS:这个作者推荐他的另一部作品《密室收藏家》里面概括了凶手制造密室的八个动机,非常经典,哪怕现在用这个思路去破解密室也十分有用。刚看到第二个案件,个人感觉是一
  • 今天是很充实的一天~早上匆忙送柠檬妹去舞蹈室。在那里陪着她等化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然后就去买做节的东西,十二点多~炎炎夏日,卖东西的阿姨老是说,妹你做呢现在还出
  • 莫吉:欧战暂停太慢导致疫情扩散;C罗回国是得到尤文允许的前尤文图斯总监卢西亚诺-莫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赛季应该正常结束,同时他还指出欧足联没有及时叫停欧战
  • 风水冲煞防范法1穿堂煞化解法穿堂煞也叫穿堂风,形成的原因是大门与后门一线,中间并无隔墙,此煞危害甚多,一是不关财,二是对健康不利,三是家中口舌较重等。10蜈蚣煞
  • 正如山东省工信厅在相关文件中指出的那样,华仕达的PE960-1880保温管生产线,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处创新点和设计理念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固液相分离式
  • 下不下雨都要上班,说明挣钱很重要有的时候请假也要去做的事,说明有比钱更重要的生病了很严重,不得不请假,无法工作,健康在钱之上真实是什么❓冷了,有件衣服穿保暖,饿
  • 11.我喜欢风的透彻,像能望穿的快乐。5.快乐太难,那就睡个好觉6.清风吹人醒,万事蓄心中7.逝去的人躲在云层里,雨落时来人间看你。
  • 怎么办,他穿西装好正啊,王俊凯给我的感觉就是清爽、干净,但你仔细一看又会觉得他其实很精致,脸上的每个部位单独拿出来看都很好看的,太舒服了这个长相,我真的很喜欢这
  •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合肥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聚焦“大智移云”“芯屏汽合”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七月终于看完了一本书哈柏李《杀死一只知更鸟》断断续续开了好多书,但都没咋看米兰昆德拉《不朽》看了二十页《卡夫卡散文》宗城《至少还有文学》看了一半(五月份开始的)
  • #每日一善[超话]#[抱一抱]#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
  • 作者:张耕夫#寻根大槐树##每日一善[超话]#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更衣记》 ​
  • 就像张爱玲写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