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长兴动态# 7月31日,长兴县太湖街道沉渎港村,90岁抗战老兵刘玉玺正在为当地青少年和民兵代表们讲述革命故事。 “八一”建军节之际,太湖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回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少先队学生、共青团青年代表、民兵代表等聆听抗战老兵讲革命故事、畅谈感想,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共同庆祝建军92周年。

#宁报看点#【追忆“新闻矿工”吴宏林同志| 大爱无疆,醉心慈善似雷锋】“爸!”

  今年暑假的一天,高大魁梧的丁高强正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爱心售卖点低头整理摊位,忽然听到女儿熟悉又亲切的叫声后,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女儿叫一声爸,叫哭了一个大男人。路人一时不解。

  丁高强赶紧抹掉眼泪,递给女儿一杯酸梅汤。

  原来,丁高强在新华街做了10多年公益爱心活动,这是女儿第一次当着众人面叫他,以前看到他躲得远远的。

  爸爸街头做公益,女儿为何躲着?

  以上这些让人读着落泪的文字,是吴宏林在2018年12月17日《宁夏日报》上推出的通讯《侠骨柔肠》中的一个故事。

  吴宏林采写过很多像丁高强这样的活雷锋,他的心和这些活雷锋一次次地强烈共振。

  而在这些活雷锋眼里,吴宏林也是默默奉献的雷锋。

  公益路上“白加黑”

  忆起昔日挚友吴宏林,“公益达人”丁高强泣不成声。

  “2008年,我和‘春蕾奶奶’姜丽娟去盐池县高沙窝镇慰问困难学生,认识了同行采访的吴老师。他蹲下身和孩子们说话、开玩笑,逗得他们咯咯笑。我们离开的时候,孩子们追出校门好远,一直在向我们挥手。”

  那次采访之后,吴宏林联系热心人士,为高沙窝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寻求资助,丁高强说:“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从那之后,吴宏林时常参与丁高强组织的公益活动,既是普通志愿者,又是新闻报道者。

  2008年汶川地震,吴宏林和丁高强等志愿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起了书画慈善义卖活动,60多位书画家积极参与,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地震灾区。

  一次,吴宏林给丁高强建议:“你们组织的慈善活动多集中在银川周边,有没有考虑到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村庄看一看?”

  两颗热衷公益的心,一拍即合。

  在吴宏林的策划下,丁高强和同伴们组织了一次“以行动成就爱心,让慈善走进生活”的活动,一路沿同心、海原、西吉等地寻找宁南山区贫困儿童、孤儿及残疾孩子进行慰问。吴宏林白天慰问,晚上写稿,“白加黑”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后来我们经常去福利院、敬老院,一起搞各类慈善活动。”丁高强说,正是吴宏林积极的宣传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使越来越多的困难者得到了帮助。

  难以拒绝的“厚礼”

  几天前,记者来到永宁县望洪镇金星村,见到年过六旬的徐桂兰。

  12年前,徐桂兰之子、27岁的农民郭绪山患了尿毒症,无钱医治,急需救助。吴宏林得到消息,几次登门采访。

  “老人家,还记得12年前有位记者采访过您儿子吗?”

  “咋不记得?”老人的目光里来了精神,“这个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听吴宏林刚刚去世,徐桂兰潸然泪下:“多好的人啊,走得太早了!”

  2007年6月4日,吴宏林在《华兴时报》报道了郭绪山的处境,不少热心人询问情况,一时间,善款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吴宏林一位远在北京的朋友从互联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打电话询问郭绪山的情况。听说郭绪山最大的愿望是看天安门,朋友便出资将他接到北京。

  郭绪山回家后,和母亲商量拿什么东西感谢吴宏林。

  正值端午,徐桂兰包了10个粽子,找到报社,吴宏林不在。她又打听到吴宏林的家。

  见老人提来了“厚礼”,吴宏林着了急:“阿姨,您这是干什么?”

  “吴记者,我也买不起啥来感谢你。这是我亲手包的粽子,你就尝一尝。”

  吴宏林连忙摆手:“这我不能收……”

  老人听了,站起身,双膝慢慢弯下去……

  吴宏林赶紧伸出双手托住老人双臂:“我收,我收,您可不能这样。”

  最终,吴宏林当着徐桂兰的面吃了一个粽子。其余的粽子,塞到老人的包里,让她带回去给病重的儿子。

  没过多久,吴宏林再登郭家门,采写了《宁夏一重病农民得到万元资助写信感恩社会 “我愿把自己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一稿。

  第二年,郭绪山因病离世。

  得知吴宏林突然离去,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原主任李丽梅近日找到记者,回忆她和吴宏林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们是在一次慈善会议上认识的,后来他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想来宁养院和我一起去看病人。宁养院的服务对象是半径150公里内的贫困癌症患者。有一次,我们一天看了5个病人,他一直跟着。每离开一户,他都是最后一个出门。期间我返回一户去拿东西,看到他偷偷往病人手里塞东西,应该是钱。”

  2013年,宁养院的发展遇到瓶颈。吴宏林几次牵线搭桥,为宁养院联系捐助,将羊绒衫、防寒服等救助物资送到患者手中。

  慈善刊物“编外人”

  打开第33期《善行宁夏》杂志,卷首写着“我们都是追梦人,咬定慈善使劲干”。“这是吴宏林编辑的最后一期杂志。”宁夏慈善总会秘书长王金宝抚着杂志封面,面色凝重。

  2009年,宁夏慈善总会计划办一本慈善刊物,王金宝请来长期关注公益事业的吴宏林,希望他能当杂志的编辑。还没说酬劳,吴宏林就一口答应。

  此后10年,吴宏林作为杂志的执行主编,不仅做策划、筹备稿件,还要操心排版、校对、印刷等多个环节。而他一直是杂志的“编外人员”,10年来,从未领过1分钱酬劳。

  “每次他送样刊,都是来去匆匆。我也知道他忙,又要采访,又得顾家,还要保证《善行宁夏》正常出版。有时候我提出派车送他一下,他总是摆摆手。”王金宝说。

  2014年,宁夏慈善理事会换届,王金宝力邀吴宏林担任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吴宏林说:“我不图这些,有事你叫我,我做事就行。”

  还是2014年,在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中,吴宏林获得突出贡献奖。

  至爱不仅是事业

  “吴宏林并非只有埋头工作一种‘状态’。”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报编辑室编辑何亚男回忆,编版时一言不发的吴宏林聊起女儿来,会突然快乐到“飞起”,“他总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几个孩子年龄尚小的编辑,教育孩子不能简单打骂,要陪伴,要给孩子信心。他肯定是女儿最贴心的朋友,他竟然知道很多时下年轻人关注的娱乐圈明星。”

  妻子忙生意,吴宏林一直承担着照顾女儿吴欣瑜的重任。

  一次单位开会,吴宏林迟到了,进办公室后慌慌忙忙找座位,领导问原因,他忙检讨:“对不起,送女儿上学,路上耽搁了。”

  吴宏林的大哥吴宝林说:“宏林的厨艺堪称一流,都是为女儿做饭练出来的。欣瑜高考前,宏林不管多忙,孩子一日三餐都精心准备。年夜饭,他都能露一手。照顾父母时,他经常下厨。”

  吴宏林生活一向简朴,他曾给李凤英定下一个规矩,凡给他买的衣服,单件不能超过200元。

  女儿还在上初中时,一次,李凤英花500元给女儿买了一件羽绒服。拿回家,吴宏林看到价签,沉下脸来:“300元是一个贫困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你让孩子把人家将近两个月的生活费穿在身上,太奢侈了。”

  他命令妻子:“明天必须把衣服退掉!”

  第二天,李凤英谎称衣服退了。

  吴宏林也有“奢侈”的时候。

  3年前,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东南大学读书的吴欣瑜收留了一只流浪狗,起名“妞妞”(注:前文记者错写成了“丑丑”)。“妞妞”的尾巴被割断了,见到三四十岁的男子就惊恐不已,它一定受到过难以磨灭的伤害。

  欣瑜对“妞妞”满是爱怜,可是学校宿舍毕竟不是“妞妞”久居之地。

  怎么办?欣瑜向爸爸救助。

  正好放寒假了,吴宏林说:“那就送回银川吧。”

  可是千里迢迢,怎么能做到旅客和“妞妞”两不相扰呢?

  吴宏林说:“那就坐飞机吧。”欣瑜的机票花了600元,而“妞妞”打疫苗和空运共花了800元。

  从此,每天早晨6点,吴宏林都要出门遛一遛“妞妞”,风雨无阻。因为,这是女儿交给的任务,因为他对“妞妞”也满是爱怜。

  “风不会回头,岁月不再回首。前行的路没有尽头,心所向往,快乐昂首。”

  这是“文行天下”——吴宏林,今年6月1日在微信里的最后留言。

  是什么让他“心所向往,快乐昂首”?

  一定是大爱吧。

  对家人、对他人、对生命,对工作、对慈善、对世界,吴宏林的爱是一致的。

  他将世界放在心上,迈向远方。(宁夏日报记者 秦磊 朱立杨 乔素华 丁建峰 李徽 和牧川 剡文鑫)

64岁儿子每天背92岁母亲上下楼:你养我小,我陪你老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笔下描绘的这一儿子背着母亲的场景,在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第二幼儿园家属区的楼梯上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是,这一位老母亲已经是92岁高龄,而背她的儿子也已是64岁的老人。

  母亲偏瘫

  64岁儿子无微不至照顾

  10月12日上午,天气晴朗。吴国元右手拿一把小刀,左手捏一颗枣,然后娴熟地削去皮,再用刀将枣肉一片儿一片儿地递给妈妈,“妈妈喜欢吃枣儿,我怕她吃多了不消化,就把皮儿给她削了。”

  每天,64岁的吴国元比医院的护理人员还要专业,妈妈什么时候该吃药,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该泡脚按摩,大便是否有异样,吴国元都在心里一一记着,“照顾妈妈,我只会担心自己是否做的少了。”

  今年3月27日,正在绵阳陪着孙子玩游戏的吴国元接到四妹吴国秀的电话,一拿起电话,就听到了哽塞的哭声,“哥,医生说咱妈患脑梗导致身体左边出现偏瘫,已经莫法走了。”听罢,吴国元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四妹,你别急,我这就收拾着回来。”

  回来后的吴国元,看到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母亲,鼻头一酸,转身偷偷抹着眼泪。“儿啊,我好的很,你回来了,孙娃子哪个照顾呢?”谭永珍老人拉着吴国元的手说。“妈,孩子们听说您病了,都支持我回来。我也和兄妹们说好了,由我回来照顾你。”

  4月10日,谭永珍老人出院。从那以后,吴国元就住在了排行老七的四妹吴国秀家中。吴国秀白天要上班,所以妈妈平日里的起居都是由吴国元照顾。每天早上吴国元都早早地起床给妈妈穿戴整齐,“妈妈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爱干净的人,就算是在农村的时候用中药袋子缝的衣服,她也洗的干干净净。”

  “妈妈,你把脚伸进来,看看水还烫不?”吴国元用自己在山上采的中药材熬成的汤水,正在给妈妈泡脚,“因为生病的缘故,妈妈的腿脚根本使不上力,所以每天都要用筋骨草给她泡泡脚,活络活络筋骨。”泡完脚后,又把妈妈扶到沙发上躺着,然后给妈妈按摩……

  一根背带

  系着浓浓亲情

  自从偏瘫后,老人的情绪常常变得低落,有时候把饭端到她的跟前,老人使着性子用手推开。

  见妈妈这样,吴国秀就哄着她说,“妈妈,听说老城今天下午可热闹呢,你乖乖吃完饭,我们下午就带你去,好不好?”老人一听就来了精神,便开始吃饭。

  当天下午五点左右,两兄妹决定带着妈妈出门,可这是四楼,又是老小区,没有电梯,该怎么办呢?“四妹,你扶着妈妈一点,我把她背下去。”吴国元蹲下身去,吴国秀把妈妈扶到他的背上,刚要起身,妈妈就从他的背上“滑”下去了,反复如此,可妈妈半边就是直挺挺的,根本趴不到吴国元的背上。

  “四妹,你家里有什么带子吗?就是小时候咱妈背咱的那种背带,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妈妈不从背上滑下去。”兄妹俩把妈妈扶到沙发上坐下后,就开始找带子。吴国秀找遍了屋子也没有找到一条像样的带子,就在她焦急的时候,她突然看到阳台上挂着的毯子,一下就来了主意。

  吴国秀把毯子从阳台上取下来,拿出剪刀一分为二,再用针把毯子两端缝上,缝成了一条长长的带子。等把带子弄好后,吴国元弯下腰,吴国秀就把背带从妈妈的腋窝底下穿过去绕到吴国元的胸前,再绕到妈妈的身后,牢牢地兜住妈妈的屁股。吴国元则小心翼翼地把妈妈背起来,把带子紧紧地系在腰上。

  “妈妈,扶好了哟,我们下楼了哈。”吴国元背着妈妈往楼梯间走去,老人高兴得像个小孩,乖乖地将头贴在儿子的背上。

  要是早些年,就是让背上个一两百斤的粮食吴国元也不觉得累,但如今,他已经是六十四岁的人,头顶稀疏的头发早已斑白,所以,从他背上妈妈的那一刻,他每走一步都非常的小心,一只手搂着妈妈的屁股,另一只手则扶着墙,吴国秀则在后面推着笨重的轮椅。

  通常,四层楼的楼梯正常下楼的速度一分钟就可完成,但为了安全起见,每次背着妈妈下楼,吴国元兄妹俩至少都得花上五分钟以上。“妈妈自从出来散心后,精神就好了,再也不说那些气话了,所以我们决定每天都背妈妈出去逛逛河边晒晒太阳。”

  因为是夏天嘛,每次吴国元把妈妈背下来后背心都全湿了。妈妈看见了,就十分不忍心,总会难过地说“明天我就不下来了”,可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她又会自己把背带有意无意地攥到手里,像小孩一样满心期待地等着吴国元来背她出门。

  这一背,就是半年,还会更长,而那一根背带,系牢的不仅仅是妈妈的身体,更是两代人浓浓的亲情。

  妈妈养我们长大

  我们陪着她变老

  “小时候,外婆的身体不好,妈妈就把外婆接到身边,那时候日子艰苦,根本没什么吃的,煮一锅南瓜稀饭出来,妈妈都会先给外婆捞干的,给我们只剩下南瓜和汤。”吴国元回忆道,那时候就特别的不理解妈妈,明明她的八个儿女都饿的皮包骨了,她却要把不多的一点儿米捞给外婆,现在他才明白,妈妈那是在用行动给我们兄妹上了一堂关于“孝道”的最好的课。

  据吴国秀介绍,92岁的老母亲共有8个儿女,其中7个孩子都是初中以上文化,最大的儿子今年74岁,最小的女儿今年50岁,而后辈中,有大学教授,也有幼儿园教师,现在已经五世同堂了。

  “知道我在老家照顾他婆婆的时候,儿子儿媳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回来,叮嘱我在照顾婆婆的同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他们可以自己带孩子,让我不要担心。”吴国元说,一放假,儿子儿媳还会带着孙儿回老家来。

  吴国秀的女儿、女婿也经常叮嘱她,“外婆年纪大了,有时候她耍点儿小性子你可得哄着她。”

  在老人90岁大寿的时候,外孙女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还特地为老人做了一本纪念册。纪念册的封面上是一张全家福,简介是由吴国秀执笔写的《我的母亲》,文中记录中母亲九十多年来为大家所做的一切,读来让人泪光闪闪。而纪念册中的一张张照片,更是记录着这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美好景象。

  “妈妈养育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就陪着她慢慢变老。每天和妈妈在一起,照顾她,陪着她一起闹,一起笑,这才是我们最想传递给儿女们的。”兄妹俩说。

  平日里,老人在旺苍县的儿女一有空,也会过来陪母亲说说话。每逢过节,在外地的后辈们全家80多口人都会回来看望老人,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凑到一起就合成了一个最大的“福”字!

  为这份孝心点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在孝子背着老母亲的脚步中有了答案。

  脚步虽蹒跚,但孝子的真情坚如磐。

  一根背带,牵系着浓浓的亲情。那头是曾经母爱的抚育,这头是子女尽孝的反哺。

  小时候,母亲的背像摇篮,呵护儿子入眠。如今,儿子的背像大山,佑护母亲平安。

  84步台阶,写满亲情的绵长蜿蜒,呈现人间至暖的画面。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时间带来了成长,也让曾经的“大树”老去。

  当父母渐渐老成了我们的孩子……你能像小时候他们爱你一样,爱他们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孝不能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未来三天我要去姐姐家了,家里还有外甥需要照看,为了做好榜样,暂时少玩手机不营业哈哈哈,等假期过后看到的私信我会每一条都很细心的审阅回复,请珍惜学姐的好脾气。别想
  • 据我所知,王大脸和陈岚2018年就针锋相对了。 王是支持江妈的,陈是质疑江妈的。2017年底至2018年初,我作为江妈的拥趸,当了一段时间王的迷妹,天天等着王
  • #杨幂说会动的肖医生来了# 只存在于静态图片的肖医生她终于来了,她终于会动了!!《谢谢你医生》今日正式发布“护航”版本预告啦[打call][打call][打ca
  • 虽然那天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可我在心里一直构造着属于那天的一篇文章。 如何记录呢?如何把属于自己的童年的回忆和成年以后再回去感受到的一切让它们有一个好的持衡呢?
  • 唐宋人的世界是一个让我们现代人都十分羡慕的花花世界,客人来访,随手折一枝开得正盛的杏花招待客人,“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大概不只是庚信的情怀;陆游“小楼一夜听
  • 《游园惊梦》反复看了三遍才看懂。故事沿袭了白先勇一贯感伤黯然的笔风。一场短暂热闹的筵席,却在钱夫人对前尘往事半梦半醒的追忆中,延展出一段在时代阴影和个人悲剧交错
  • 承认问题,提升自己。分手后不要只会把问题推在对方身上,挽回前任要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将来幸福着想。比如恋爱时,分手复合,你经常会跟对方会
  • #东北限电# 我不理解,没什么只有东北限电,就因为东北人好欺负么?吃大哥用大哥,然后还骂大哥,说那些限电没什的,可是你家不停电了,你家人都能吃上热乎饭,你家人能
  • 【咨询】 爱上很冷门娃社的孩子的娃爹娃娘们,你们会因为爱义无反顾吗。这里看中了FOVEO家的孩子,但是除了在字母站看到有位啊噗主的私养外,没看到其他人有养了。
  • #打击型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今天店里来了一个8岁的男孩子,他来店里的时候,兴致勃勃的说:阿姨我想要一个奥特曼的积木! 他妈妈跟在没说话,于是我和男孩儿讨论了
  • #买房指导#【土地快讯:长海县超2万平居住地块使用权挂牌 容积率1.20】 乐居财经讯 毛洪禹  据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公告,大长海(2021)
  • 上海鼻综合修复术后有没有觉得我的鼻子侧脸比正脸还要好看些呢,看到你们夸我好看我是真的很开心呢,我现在变得自信多了,也喜欢尝试各种妆容。有的妹子找我了解,尹小格整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了万物众生因缘果报的过程,及如何让自己改变命运以改恶迁善的方法,是一部能超拔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经典。 人的生、老、病、死自无
  • #向全世界安利许凯# xk #遇见许凯的每一面# 想让别人尊重你,请先学会尊重他人。 每个个体的私生活都不想要被打扰,更何况是长年需要活动在公众面前的明星?
  • 【中国联通喜获2021“5G应用揭榜赛”多项大奖】6 月28 日,年过40岁的陈星在海南琼海市中原镇中心卫生院拍摄眼底像,10 分钟后,上级医院发来了远程眼底诊
  • 今天上午去德州参会 中午赶回聊城跟妈妈去寺院里吃了斋饭 呆了一下午 跪在佛祖面前祈祷了好久 希望没有我的人生里她能一帆风顺 希望她能过得比我更好 希望她能和别的
  • #扬州发布# 【扬州11景入选江苏“运河百景”】为了感受大运河旖旎风光传承和弘扬大运河历史精神文化,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
  • 阳光茶楼升级!需招早点学徒多名!男女不限!上班时间早上6:30-1:30左右!下午5:00-8:00左右,月休息两天,包吃包住!(需住宿)工资4000――450
  • 希望老天讓我全世界最可愛的朋友們可以少流一點眼淚 謝謝大家在盛夏陪我去到懷柔發瘋 這一次國慶假期我們在名義上的秋天來到了新余 米粉很好吃 人們也很熱情 踩點了一
  • #JEONGHAN尹净汉[超话]# #尹净汉1004生日快乐# TODAY / ᕼᗩᑭᑭY ᗷIᖇTᕼᗪᗩY HAPPY JEONGHAN‘S DAY 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