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世界有很多个,其中有些是互有交叠的。希腊人的世界既不是犹太人的,也不是18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的;富人的世界跟穷人的世界不同,幸福的人的世界也跟不幸的人不同;不过,历史、文学、哲学、大众心理学(Völkerpsychologie)以及宗教学等领域的比较研究已经揭示了,所有这些价值和最终的目标都是敞开的,是人类可以追求的。这也正是维柯和赫尔德的用意所在:他们告诫说,不要用我们自己文明的度量衡去判断过去的文化,也不要因为受那种(维柯贬称为)民族或思想上的自大症的影响而犯那些时代倒错之误。他们都认定,我们有必要而且有能力超越自己文化、国家或阶级的价值观,以及某些文化相对主义者企图限制我们的其他什么密闭的盒子。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

“以戒为师”,修道者应从戒律中学什么!#道教知识#

释教中有一句话叫“以戒为师,渐趋菩提”,是讲僧团在修行中要严格遵守戒律,只有持戒,才能够生出定慧。其实,任何一个宗教教团都是强调戒律的,道教自然也包含在其中。王常月祖师制初真戒律,言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因此,“以戒为师”这句话对道教修行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但与此同时,道教又以“道法自然”为基本的修道理念,强调万法皆因每个修行者不同的境况而随缘应物。针对于此,很多人会产生不解,认为对戒律的修持和对自然的追求二者是相悖的,不可以混为一谈。要解决这一疑惑,就要先明白道教修行的根本是什么。

人生百世,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尘俗烦扰,并因此而生起七情六欲,甚至终生都会困顿在欲孽之中,无法看清一切缘聚缘散背后的阴阳使然。沉滞于欲河,便会觉得人生是一片苦海。修道人最终要明悟的,是人生无常背后的真常,即“道”也。太上道祖用五千言讲述了“道德”二字的含义,归根于底还是在劝诫人们以道为本、以德为用。在这里,“道”是天地万物的本真之态,“德”是彼此之间发生联系的具体而又不同的方式方法。回归到人间社会中来谈,人们的生老病死、你来我往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道之本、德之用。那么,修道最基本的一层含义就是要参透人世间的这层五光十色的表象,不会因为万缘而牵引了真常之心。所言之“修”,终将归于“清静”二字。

玄门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所必需经历的纷纷扰扰时,若是始终能够保持一颗事来则应、事去则了的常心,便是得了真清静。唯有心念清静,才能够不被外缘左右。怎奈人身虽然秉道而生,却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人们总是过多地关注身体与物质上的需求,于是就会产生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欲望沟壑,于是便背道而驰了。修道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以“修”的方式去磨除掉后天的某些品性,使众生从对形而下的关注回转到对形而上的参悟。在此概念下,“戒”便是“修”的一种常见表达形式。

修道人持戒,一则是求身心清静,以通明之体上格高真,这是出于信仰的基本需求。再进一步讲,戒律中的诸多要求本是一种修行的目标,持戒精严者可以参照戒条及时修正修行中的方向偏差,使道人正身、正心并不断精进。

如女真九戒中分别提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洁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愍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窃取人物。此九戒句句不离女性修真者的修行日常,其既可以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矩去遵守,但更重要意义在于使持戒者收住意马心猿,既一心清静又慈心于物,既不着尘缘又立德立行。修行能至此境界,便可谓之尘中离尘者也。

又如在参加道教法会时,通常会要求所有人提前一天斋戒沐浴,并且诚心礼拜、心香供养。这其中既包含因戒律而保持的生理洁净,又包含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尘不染。《老子想尔注》中提到“想尔九戒”,并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纵然后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戒持内容,但总体仍不离“清静”二字。这也是修道人持戒的根本。修道尤为强调一个“一”字,即内外合一,身清静、心清静,才可实现“不染红尘桃李花”的无待逍遥。

在许多在家人看来,修道者的生活是清苦的,深山中的生活是寂寞的,因此他们惯常以悲悯、可怜的心态去看待出家人所持的戒律,认为此等事情是对情志和生理欲求的束缚。这只是看到了戒律所展现出来的表面。修行人持戒,虽然难免要历经生理上的一些磨练,但持戒并不是为了吃苦,而是能够让自己从欲海沉浮中脱离,从而去追求最终的彻悟。因此,对一名真正的道教修行者来说,持戒之后所获得的,是在面对一切变化时仍可保持的安然与快乐。

持戒,戒的本是自己的身心清静。当心中明静之时,回看持戒的过程,会发现对欲求的弱化并不是苦。当身心的需求渐趋于无,却反而更容易获得修行中的大欢喜。

道祖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色、五音之流虽然是指物质的诱惑,但归指仍然在于人心。面对外欲时,心中寂然不动,才是守住了本真。古人曾曰“顺则成人逆成仙”,如果顺应身体欲求,这是成人道的方式;相反,如果以“逆”的方法去戒持自身,这便是成仙道的法则。所谓“戒”,乃是祖师因自身修道有成而流传下来的规诫之语,其中承托的是前人对我等后学者的殷殷期待。以戒为师,借而行之,即是吾辈的福报,也是对前人恩德的回馈。

但仍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纵然曰“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但是否修持戒律并不是界定修行境界的唯一标准。戒律只是某个修行阶段的辅助,借此可以明本性、悟真常。假若一味以此为修行的根本,把修道误解成为修戒,这恐怕要谬之千里了。修行需要借假修真,假借的是世间万象变幻,真定的是心中一念恒常。真真假假、非非是是,三丰祖师说“只在其中颠倒颠”。世间一切的缘法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借力,当你看得到万物齐一时,对修行的理解或许会更上一层境界。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https://t.cn/Evk4evd

#每日一道#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体指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奇书,老子所着《道德经》曾被做出过无数种解读。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兵书,其中说尽了各种行军打仗及诡谲变化之事;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治国之书,其中内容多离不开君王和臣民,更是将为国、为家作为最终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哲学作品,老子第一次为“道”赋予了超越的属性,从而使其成为“轴心时代”的东方代表人物。

古往今来各家各派的名士对《道德经》一书做出过注解,虽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尽相同,但彼此始终不离二字,即《道德经》的最核心“道德”。

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经疏》中曾讲到:“《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此观点,作为中国古代皇王社会对《道德经》一书的至高评价,一直影响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毕竟,唯有对治家理国有实际作用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流传万世的意义。也正因为此,人们对这一传世之作的理解往往容易禁锢于“人”的概念上,所有的解读都必定是出于人世的价值和判断。而“道”本身所有具有的生化性和超越性,其实是“无情”的,是表现为“天地不仁”的。

那么,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则要跳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强烈认知的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点,回归到老子从气数将尽的周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去认知,由此才会更加明白老子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所在;二则更要脱离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把“道德”二字与日常中所涉及到的个人品质相剥离,从“道”和“德”之内在与外显的层面去理解老子对整个宇宙世界的认知,而非仅仅只是对人类社会的叙说,否则就极容易把《道德经》对整个生命体的关注降低到以人为主的高度上。

由此,首先要着重强调“道”的属性。老子在《道德经》25章中第一次为“道”下了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老子的概念中,“道”不再单纯地是人们行走的道路,也不仅仅是我们如今所理解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而是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存在的某种事物,或者称为某种具有氤氲、混沌属性的状态,是在人类对其有认识之前就已经亘古存在的。

在天地万物中,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生化一切的本源,又是寓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同时还是生老病死之周而复始的本质。“道”效法的是“自然”,并非我们常说的大自然,而是万事万物的自我之本然。在道家的思想观念中,只有一切事物都按照自我的规则运行,才是世界“周行而不殆”地运转的内在驱动力。

“道”虽然并不是一种有形有相的事物,但万物所具有的道性是共通的。如果在尘世的范围内来阐述的话就会发现,万物在同一道性的生化作用下,则会表现了出了万千种不同的情态。而万物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表现或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谓的“德”。

“道”是“德”的内在属性,“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但同时,“道”与“德”又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能够触及的物质世界。所以苏子在那篇著名的《赤壁赋》中写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造物者”,即是“道”也;此声色之属,即是“德”也。

从“道”的虚空到“德”的实有,中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便是道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阴阳与五行。“道”的存在,是以阴阳的方式来运化万物。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整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正是以阴阳的互相生化为基础的;“德”的彰显,是以五行的概念来昭类万物。金木水火土,并非实指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要素,而是从万物各自属性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相生相克的道理。正是因为有生有克,所以才能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衡状态,不会使世界走向“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极端。

所以,在道家的理解中,“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德”是形而下的展现。在这里提到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又与中学课本中所讲到的观点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形之上下的概念是建立在万物固有的形态之上的。从“形而上”方面去探讨万物本我属性后的真谛,是所有宗教与思想致力于的终极命题;从“形而下”方面去钻研万物的具体构成,是所有实践与技术致力于去深化的历史使命。以此可知,所谓“科学”,乃是一科之学问,而非仅仅只是指实践科目的“形而下”。

若以“形而下”去验证、去怀疑甚至去否定“形而上”,便等于是以人们自我的已知去判断超越形骸的本真是否正确,这无疑是犯了学问上的大忌。南华真人有言:“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道”的层面去看这些是是非非的辩解,真乃是贻笑大方之说。

明辨了“道德”二字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也就不难理解《道德经》一书的用意,自然就不会把本书当成是各种方术之流了。“术乃道之末”,老子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们用尽术数才使天下大乱,所以作书以明其中道理,希望后来者们可以超越彼此之间的不同,从而使天下臻于“玄同”的大境界。圣人之心,可悲可叹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商平台如何破局618##农村电商示范##中国邮政##遇见美好# #发现最美铁路 纵览湘桂走廊# 【“驼背”上的列车“编织者”】发现之旅第一天,发现团成员第一
  • 朋友圈美食文案1、烟火人间,风味长存2、那些我为你烹饪的食物,是写给你最美的情书3、视体重为无物,视美食为全部4、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5、把眼睛留给风光,把体重
  • 买地板,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实用    装过修的都懂装修的苦,装修无小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因为这毕竟是关乎入住后的舒适度的!一开始我也挺迷茫的,不知道从哪下手
  • Numero China Art Summer 2022Numero China 新一期的 Art 特辑 ,拍摄了中国台湾的林明弘Michael Lin 、
  • 人生在世,一辈子不长,只要自己尽过心用过情,也就不必遗憾,更不必悔恨。人生在世,一辈子不长,只要自己尽过心用过情,也就不必遗憾,更不必悔恨。
  • #深圳领养##橘猫##猫咪领养##中华田园猫#朋友作了首詩上聯:『嫣紅隨日落,秋藍伴月昇』我看見那張照片即興作了下聯:【葉黃隨風舞,苔青依樹旋】我知道不能重複用
  • 然后说说这车的感受,虽然很多人诟病动力差,但是市区内时速90巡航还是安静又省油。C的话没去店里看过,有关注个博主同时也是C的车主,减震两年内坏了两三根,幸好质保
  • 走累了,静坐于亭下,看看碧绿晶莹的泉水,看看攀岩的凌霄花,看看迎风欲起的柳叶,想想古老神秘的传说,想想曾居于此地得古人,想着想着,心就静了......#济南[超
  • 并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框架结构,使家具造型方圆立脚如柱、横档枨子似梁,变化适宜,从而形成了以框架为主的、以造型美取胜的明式家具特色,使得明式家具具有造型简洁利落、淳
  • 交浅切莫言深,体会到了,虽然没有恶意,但在别人看来我也许也爱教人做事儿,放下助人情节peace腿好一点了,虽然看起来狠狠激素单休等于没休,睡了一天就结束了,哦还
  • 有朋友买了我们家的无盒黄油, 感觉不对劲, 于是去做实物鉴别,结果看图我们家当然是真的啦~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们微博还有朋友圈, 有优惠跟宝藏品我们都会分享滴~但
  • 【拍即送磨砂甲贴一张,买二送一】纯韩国进口材质,即撕即贴,不伤指甲,超多款式搭配,让你秒变时尚女神!纯韩国进口材质,即撕即贴,不伤指甲,超多款式搭配,让你秒变时
  • #每日一善[超话]#时间是怎样一种东西,它能改变一切、带走一切、更可留下一切,昨天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却悄悄过去,我们的生命总是那么有限,那些属于你我的年轻亦是如
  • 打了两天升了三个小段直接星耀二如有神助了属于是现在开始准备好悉心呵护这颗小小的种子希望能开出好的花老杨好像活了这么多年了还越来越学着怎么当个好爸爸了火锅刚开锅不
  • 走过才醒,不全是年轻,而是心灵的迷蒙。#早安,台州# 搁不下的,多是酸心;放不开的,半是伤情,人们,总是痛心于往事,才念念难忘,悔恨于过去,才耿耿于怀。
  • 三千零七十八天 ​​​百琪全屋定制 ​​​ 为爱设计为家定制 ​​​ ​​​ ​​​ ​​​ ​​​ ​​ ​ 大众点评 美团线上服务 快来体验吧
  • 断舍离中这样一段话:他说人总要咽下一下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往前走,没有人能像白纸一样没有故事,成长的代价大概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其实呢,早晚有一天你会明
  • 路过一个公园疑似老虎窝不确定是不是然后向左看看到了一个坡通往陌生的水电八局那里承载了我的童年仿佛回到了某个清晨,我早早起床叫小伙伴出来玩,小伙伴的奶奶说她不在家
  • 无论考什么试,他都会放下工作去陪我,哪怕很忙!入考场前给我加油打气帮我调整心情让我能好好发挥,还会给我发红包然后在考场外等我[泪]在一起的这些年一直如此,有很多
  • #宫崎亚美纱[超话]#過去画・ずっと載せようと思っていた宣材写真を撮った時のお写真・9月に入って天気が少し荒れましたが、少しづつ涼しくなってきましたね。・私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