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爱的奉献》[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good]
[酷][酷][心][心]晚上你好[心][心]只要用心用真,世上就无难事了
,如果你喜欢一生《英明神勇》《英明神武》《吹响一生》
[鲜花]以下[good]阅读不明,看字不清,告诉自己是吹牛哥[允悲][坏笑] https://t.cn/RJP0eus

提高自己修为的九种方法!#道教知识#

1、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

没有杂念妄想,

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

认为不清净则不是道法,

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对于不垢不净的清静自性没有认识清楚,

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

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2、澄澈到底,做一个自然人

人,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

来非自愿,去更非本意,几十年光景,稍纵即逝。

因而,还是卸下面具,放下包袱,像毕希纳所言:

人啊,活得自然一点吧!我们应该像一朵云,

具有云的飘逸,是否下雨总是那样飘逸。

3、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

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用文学上的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

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这才是真正的成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认识。

4、与其求好的结果,不如求好的开始

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

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

所以修道人怕因,不轻易种因。

比如两个人讲话意见不合,彼此态度开始不对,

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情绪变化,不高兴就摆出脸色,

这一来就有了因,人家反应的结果当然不好。

还有,跟人讲话先皱眉头,

本来很好的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你有时跟人开个玩笑,但后果怎样有没有想过?

言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别人不认为是玩笑。

5、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

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

道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

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

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道。

6、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

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

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们,

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

如果明白了“具见”,

见到了“道”的道理,

我们人可以“自化”,

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

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7、既学又思,不罔不殆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

这两种人,“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

那么就是迂闰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

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教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

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

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

他们有思想,有天才,

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

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8、个性不是坏事,但没有修养,就会变成坏事

个性都不是坏事,但没有真正内涵的修养,

就都会变成坏事,每个人的个性长处不同,

或仁、或知、或信、或直、或勇、或刚,

但不管哪种个性,孔子告诉我们,

主要的自己要有内涵,有真正的修养,

学问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然后征服自己,把自己变过来。

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变过来,

否则就没有个性,没有“我”了,

每个人要有超然独立的“我”。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一个人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短处也是长处,长处与短处是一个东西,

用之不当就是短处,用之中和就是长处,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9、不如人意,就是人生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

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

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

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https://t.cn/Evk4ev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医# #健康中国2030# #白癜风#张四百的幸福生活5.28⭕️铲屎官的心情:幸福今天是四百来家里的第三天打完疫苗带回来还觉得他会蔫几天第一天下午刚来新环
  • 但若是和你,哪怕不喜欢的事情,我也未尝不可一试。他们讨厌被束缚的感觉,也比较讨厌感情中完全空间的亲密关系,所以巨蟹座和水瓶,实在太难长久了。
  • )延迟满足还能满足么,下次就完全不想要了。妈妈的爱要给我找心理医生,希望能是个优秀的大兄弟。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思来想去还是准备退退周边圈暂挂,带价排(不知道多少出合适)刘耀文向阳 追逐日落 错位时空 等风来 私藏浪漫贺峻霖夏录 三日雨二贩
  • 『整牙案例』分享自@正畸界的小仙女(需要的同学可以找她推荐适合的医生哦) 现在正畸一年了,牙齿排齐的非常好,我是在我发小的影响下开始的,毕竟哪个女生不想自己
  • 让本就因疫情经营困难的咖喱店更是雪上加霜了...???昨天见到的S姐[心]百诺恩全国40几万经销商最强首席每月平均业绩破1500万+平均月收入100万+的S姐北
  • #云南工商学院[超话]# #为中国最美校园打call# |#你好春天# 冬时寒重,秋时难闲,夏时梦长......一曲春日流年,晕染了相遇,惊艳了时光那理不清的繁
  • ·Tips:他们家的榴莲都是新鲜现做的饿,没有任何防腐剂,所以得在三天内吃完,不吃的时候也要放冰箱保鲜那一层好好冷藏。#种草[超话]# ️阴雨连绵的天气也不能阻
  • 通常,谭乔会对载人摩托,超重的拉货三轮更加关注,他觉得,这些生活艰苦的更需要关注,“这一个人如果在路上倒下了,一个家庭可就垮了”。集体内部开找问题大会,谭乔少不
  • 這人間的煙火,這小城的春夏秋冬,織起了人生的繁花似錦,常常會讓我覺得莫名的滿足。最美的時間也許是充滿了那種素色光芒,沈默中度過了孤獨,充滿了野性的美,那是極度私
  • # #杭州隐形牙套#来自@牙齿矫正攻略 【正畸案例】分享(关于医院、医生和费用等等相关信息,不清楚的都可以找牙齿矫正攻略) 两年的时间,让小仙女的牙齿变得整整
  • 其它各点的规范,是为了让光束可以均匀分布自行车灯STVZO认证在申请项目所需要的时间:2.5个月符合要求准备样品:3个STVZO认证可提供的服务:1.提供技术
  • 可能看书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没有从一而终的乐趣,或者说,乐趣并不在把它读完,而是在无数个惊喜时刻,对于浅薄无知的我来说,那便是我的星星✨2021年6⃣️月1⃣️日
  • #整形医生CICI# 说到吸脂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非常简单又快速的减肥方式可以理解想变瘦变美的心情,很多人单纯地认为通过抽脂手术一下子就能瘦好几十斤 所以很
  • 学校加强做好学生健康信息核查工作,对于返校前有健康异常的学生,不给予返校批准。队员中有来自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巫凌芳、师范教育学院的谢荃、生命科学学院的王亚茹和化学
  • 伊能静说的好像是真的那么一回事,长大后自己生日也没怎么好好的陪过父母,感觉挺遗憾的,而且今年的生日又还是在学校,不过,能和父母通个电话也是好的!⊢ ᴢᴏᴇʏ
  • 同样这里需要依据上述的《侵权责任法》78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外《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考虑是周全的,第37条
  • [鲜花]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鲜花]一个善心
  • ta们家主打超薄透气,炒鸡舒服!原来这辈子还能在赛场上见到高振宁,看到比较全的那队極真的!
  • 我在大灣區見證了祖國科技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香港能成為大灣區的一分子而感到榮幸。不過隨着疫苗的到來,我相信香港抗疫終於逐漸步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