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丕“招黑”的两个传说】 因为“七步诗”上了热搜,曹植自然而然也被热搜了。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封面故事《曹操·缔造魏国》,并以系列文章介绍曹操纵横捭阖的故事。这中间,都绕不开曹丕。
  曹丕即魏文帝,在位七年。他的文治武功虽然并非特别出色,但也不能说平庸无为。那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偏低呢?很显然,“七步诗”“心机男”抢甄氏的故事,都一直在给他“招黑”。尽管这两个故事或被证伪,或最多“莫须有”,但因流传太广,很多人仅凭朴素的满腔义愤,就恨起他来,曹丕确实有点冤。
  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传说往往“更让人相信”
  从两个故事说起。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他逼曹植写“七步诗”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这件事: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以内写成一首诗,否则杀头。没想到,曹植七步之内,吟出那首流传至今的《煮豆诗》。
  虽然不少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证,这个故事应不属实,但丝毫不影响其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形成的效果,类似如今娱乐圈里那种“虐粉”套路带来的结果,粉丝们因为同情自己的“爱豆”受到打压,反而加倍支持。那么,曹丕不挨骂谁挨骂?
  娶到甄氏的故事里,曹丕妥妥地被塑造成了“心机男”,这对他又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
  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夫人,才貌俱佳,家世也很显赫。按某些“趣历史”的表述,曹操攻打邺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据甄氏为己有。意想不到的是,曹丕捷足先登。原来,曹丕也早已听闻甄氏貌美,借此机会率先冲进袁府,抓到甄氏,并大大方方地请求曹操,把她赐给自己为妻。事已至此,曹操也没办法了。曹丕计谋得逞,顺利抱得美人归。但是,“心机男”的称号也就坐实了。如此心机,岂能不令人鄙薄。
  围绕甄氏的故事至此并没结束。排在“建安七子”首位的孔融,因为曾拿这件事讽刺过曹操,引来杀身之祸。听说曹丕娶了甄氏一事后,孔融一本正经地对曹操说,这事再正常不过了,以前,武王伐纣,就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本来,曹操一直感觉此事有点夺人妻室之嫌,闻听有这样的历史掌故,非常高兴,于是,赶紧向孔融打听,语出何典?孔融回答,以今例古,应当如此。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自己,心里暗恨不已。在此之前,孔融经常对曹操傲慢无礼,早已惹得曹操大为不满,他这番“过嘴瘾”无异于火上浇油。最终,曹操借别人奏免之机,把孔融杀头了事。孔融作为一位名士,如此丧命还是引起很多人的惋惜与不平。尽管关系间接,这件事的一大块罪过,也被记到了曹丕头上。
  还有一个说法,曹植名作《洛神赋》,也与甄氏有关。据说,曹植也是非常倾慕甄氏,思慕而不得,于是以甄氏为“蓝本”,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辞采华茂、气度雍容的赋中名篇。当然,这也是无稽之谈,好事者附会而已。但是,那些相信这个故事而为曹植鸣不平的人,还是把责任追到曹丕那里。
  种种传说,虽不是事实,编造故事的人可能觉得有趣,像相声中甩了个“包袱”,但对于曹丕的名声来说,却极有杀伤力。这么多“黑料”,曹丕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选拔人才“勿拘老幼”
  按正史记载,曹丕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还能够称得上有所作为。
  曹丕去世后谥号“文”,当然与他好文、“文治”有关。《三国志·魏书》评价曹丕“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之好文,一是诗文创作颇有成绩,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而言之,他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开七言诗创作风气之先。文学理论方面,写出了《典论·论文》,许多观点卓有见识,影响至今。
  在文治方面,他非常重视文化和选拔人才。《三国志·魏书》记载,黄初二年,曹丕即位后的第二年,因为注意到“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遂下诏设宗圣侯,奉孔子祀,并命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万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选拔人才,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这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谓不拘一格,明确要求选才不要受年龄等条件限制,真正有才华的人就要擢拔,而且明确命令政府部门对那些“不以实”取才,仍然机械呆板按条文操作的,进行监督和纠正。
  这些政策,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文治方面的举措,曹魏政权也是一脉相承的。曹操生活的年代,鹿逸中原,群雄纷争。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大可能地笼络人才,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提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都可以量才适用。提出这样的主张,可能也与曹操本人的经历有关。《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可见,他虽然小时候很聪明,但并未走那条由学入仕之路,反而有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据了解,东汉官僚选拔采取“察举制”,至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上书“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同时要求官员考察对象必须满足基层任职“满岁”的条件,朝廷同意并颁行。汉桓帝本初元年,对基层任职时间的要求进一步延长,必须满10年才可以。按专栏作家江上苇的说法,曹操举孝廉,“时年20岁不到——无论是按照阳嘉制的很年40岁,还是按本初诏的基层锻炼10年,他哪项都不满足。”更何况,他还“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曹操仍然被成功荐举。这样一个特殊经历,可能让曹操认识到,如果严格按照那些条条框框,许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才,会被拒之门外。这与现实需要严重不符。所以,他后来颁布《求贤令》,提出要“唯才是举”;后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举荐“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而且强调“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至曹丕,如上所述,同样要求“以实”取才,起到了承上启下、延续文脉的作用。
  曹叡(魏明帝)做太子时,即“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后,认为“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曾下诏要求各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他还认为,“世之质文,随教而变”,要求选拔任用有真才实学者,“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后来,还曾专门下诏,把曹丕所著《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
  可惜,魏明帝时,已经“大权偏据”,诏令也被臣僚们当成例行公事,还有谁愿意去推行落实呢。
厚葬都是“愚俗所为”
  此外,在军事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为政理念,也颇能显示曹丕与众不同的个性。
  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当了皇帝后,曹丕仍然面对诸多军事行动,包括魏国内部发生的叛乱。或许是厌倦了刀兵生涯,或许是心存悲悯,他一直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魏书》中记载,山贼郑甘、王照及卢水胡率众投降,时已嗣位丞相、魏王的曹丕非常得意,在众多谋士臣僚面前,接连列举出历史上很多先例,证明自己力排众议、不必用兵而让对手来降的策略有效、有功。曹丕还特别表示,“吾今说此,非自是也,徒以为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能够运筹帷幄,尽最大努力避免刀兵相见,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值得称道。
  主张简葬,并以身作则。按《三国志·魏书》,曹丕将陵地选在首阳山,对于身后事,通过“终制”作了详细交代。其中,明确提出,陵墓需“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即不封土,不种树,不建寝殿,不造园林,不修神道。曹丕认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葬了,就要像藏起来一样,让别人找不到。那些大造陵墓,招摇厚葬的,纯粹是“愚俗所为”。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际例子说明,厚葬更容易被盗墓。一旦陵墓被盗挖,对于逝者,无异于受刑,如同“戮而重戮,死而重死”。所以曹丕反复叮嘱,如果不按他所说的办,就是不忠不孝。曹丕去世后,他的丧葬事宜即按“终制”执行。
  曹丕主张简葬,并非突然异想天开。首先,是有思想基础的,这方面与曹操一脉相承。另外,应该也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客观而言,他有为自己打算的因素,希望百年以后,能真正入土为安。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治国算计。毕竟,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如果再兴厚葬之风,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和财富的极大浪费,由此又会挤压其他需求。比如,军队筹集物资就会遇到更多难题。如果军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战斗力又如何保障?倡导简葬,节约资源,类似一系列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消除或缓解。事实也是如此。
  从这些政策来看,曹丕还是很有远虑的。有远虑,则大致能把握和顺应大势。但是,他当了七年皇帝就去世了,很多政策的效果可能才刚刚显现,有的甚至因为世乱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应该也是导致他在社会评价上拿“低分”的一个原因。如果他能多在位几年,又会是什么情形?有没有可能拿出一整套令人惊叹的治国良策,直接改变天下版图?这个问题肯定又是众说纷纭。怎么想象大可天马行空,也不必较真,因为历史都已经发生,再离谱的想象也不过是图个乐而已。总之,曹丕属于那些八卦传说的受害者,反过来说,正是凭借那些传说,曹丕才为更多人知晓,这也算历史的一个补偿吧。

家人们 人傻了就是说

概括来说就是本人人生中第一次给外卖小哥打赏 因为人很好 后来人家还专门发短信说谢谢

以下为具体内容
刚点了外卖 然后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下楼套羽绒服准备出去拿
刚到宿舍就接到电话了 小哥声音巨好听态度也好(我都想建议他如果不想送外卖了就去干虚拟男友陪聊那种(x
今天北京能把人冷傻 其实平时很多时候骑手还离得好远就打电话了 所以今天这种更是会提前打电话 但是这个小哥确实离我就132m的时候才打的
也幸好我住二楼 平时也不愿意让人家一直等我 所以我就迅速下楼了 刚到 他也到了 然后跟我说了句“麻烦了”
我当时人都傻了 啊? 是我要吃饭 我自己不该下楼拿吗?这不应该吗?然后我说不麻烦不麻烦是我麻烦你了

上楼一进宿舍就喊着我要给他打赏 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小哥……
然后我本来以为平台上面写的匿名就是匿名了 结果人刚刚给我发了条短信……
其实也没打多少 就是一份心意 他这样一搞我觉得打少了(不是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农历10月17日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喝罐罐茶吃油饼,然后老四陪杜去院子里讲究,很快返回,给老人取了耳枕。

耳枕,小扮枕的中间有个放耳朵的洞,是本人亲手所为,专门为老人做的,能在睡觉的时候将耳朵放在里面,起到不垫耳朵的作用。目前,已横跨两个世纪,还在柜里存放着,是1991年为婆家82岁的奶奶做的。奶奶应该用了一年多,奶奶83岁去世后,这个小枕头也存放了好些年。2018年的冬天,病危的婆婆,从医院回到家里的期间,也用过几天。如今,又是公公生病卧床难耐的时期,他说侧躺着实在是垫耳朵,所以拿出来枕了。

一对小扮枕,是母亲手绣的花枕头顶子,1989年5月28号出嫁的我,7月份放暑假到娘家待了一个月,8月份再回到婆家,这叫站对月。回婆家的时候给公公婆婆一对大方枕头,给婆家奶奶一对小扮枕。那一对大方枕头,至今还在婆婆用过的柜里保存着,一对小扮枕,目前只有这一个在,另一个不知道婆婆留在谁的手里,或许还在,或许已经当无用的旧东西处理了呢,因为,现在的社会,都用的是“洋枕头”。

昨天,两个舅舅携舅妈们来看望生病的公公。下午又有好心邻居前来探望。今天,好姐妹刘和姐夫来了,下午大侄女一家三口来看望爷爷,三点左右,姑娘一家三口也来看望。精神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的公公,今天迷迷糊糊睡了一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的大姨妈来了抓到你偷吃冰的东西会很生气骂你的人。你的大姨妈来了抓到你偷吃冰的东西会很生气骂你的人。
  • 我们内心要让别人变好,这是内方;但是未必要直来直去,通过伤人面子的说话方式,这是外圆。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自己才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把握主导,让人心服。
  • #剑魔独孤传# 第三章 路逢剑客须呈剑•04四柄宝剑 文剑斩哪里睬他,便去拿剑。这西首台上,由南向北,并立四架,其上各着一剑,呈一字排列,好不庄严!文剑斩走
  • ”但其实还是会在角落给它留干净的水和饭碗,“下次被揍记得还回手,知道没?《遇见》末语当夜晚的月光躲进黑色的云里树下摇曳的影子宛如远方的孤寂遥望不可及的时空当一切
  • 三道目的地各有不同:金牛道通往成都;米仓道通往巴中,沿巴江可至川东南诸地;荔枝道则是通往万源、涪陵,进而联系重庆诸地。唐玄宗为取悦生于四川忠县(今重庆忠县)的宠
  • 《消失的初恋》看完了,第一次看日剧[送花花]差一个kiss,最后那么好的氛围竟然只是靠肩[怒]青木真的太可爱了,哪怕经常性做浮夸的表情和表演,但是这张可爱的脸完
  • 从具体实践来看,政府角色的“弱化”和公共参与的加强,使得城市更新一方面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居民利益、产业发展等目标,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注重市场活力释
  • 现实世界里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你们要晚些时候再相遇。我们永远无法预支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所以每一次和爱的人和爱自己的告别,都要留下最好的印象,你我都好才好!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秦皇岛身边事# 【返乡种草莓 带群众增收】(记者:杜楠 摄影:李铎)“这里的草莓个头不是很大,但口感好,特别香
  • 我一生能爱很多人,但实在是挣不了几个钱4.真心不建议大家坐公交,我坐了六站喜欢了十五个男生5.我一睁开眼睛就亮,我一闭上眼睛就暗,会不会我也是一个冰箱呢6.朋友
  • 工作人员与黄龄女士共进退这么多年,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感情,并不是旁人几个月几个星期几天就能完全了解的,但凡考古多一点了解多一点,也不会对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出那
  • 当你有压力的时候,生活并不容易,但我曾经在那里,这是为顶级俱乐部效力的本质。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有合同在身,你所能做的就是努力训练,并希望当你得到机会时,通过好的
  • 目前,竹叶青正在从酒产业向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践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政治担当和具体行动。竹叶青的改革创新,
  • 在此,祝所有辛勤美丽的劳动女性节日快乐,春日已到,有更多美好在前方等待着#Happ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38#折纸咖啡馆​​今
  • 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会说顾左右而言他,试图分散我的注意力,说某某朋友家的孩子有趣而又大胆的经历,说田里夜晚时候总有猫来捣乱,说村里的那个疯子不小心落水死亡了……这
  • 明万历(1586)年太守唐祥兴任知定州,复建众春园,建韩苏公祠像祀之,此园也是百姓寄托心灵的地方。在看到文庙的全景图,定州文庙规制应与督府等同,不由得感叹!
  • 封小区48小时做艰难的工作之前,一定要很多环境准备[失望]不过这个印度香,也太逗了哈哈哈哈哈,让人想即刻打坐‍♀️并拜日式*n寂寞cookie,已经两天没有见到
  • 于是为了付诸实践课堂知识,马林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和兵马俑相同的衣服,最后在值班保安换岗期间,偷偷溜进了兵马俑坑中,最终造成了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这桩
  • 他便是姚期智,一个异常低调,却仿若神一般的存在,他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图灵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清华大学"姚班"和"智班"
  • NO.2 金牛座双子跟金牛也合不来,双子更注重精神自由,随心所欲的做事,跟着自己的兴趣来;金牛更注重物质,如果没有赚到足够的钱,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一步一步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