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学佛、修行,有四个方向、四个要点——四无量心。无量无边没有范围,由小扩大的。四无量心是什么?四个字,“慈悲喜舍”。

先学慈悲心,慈悲是很难做的,嘴里讲讲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难。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们一句俗话:“作蜡烛”。我常常用这句话比方,要自己变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难做到。你们都念过李商隐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不对?若是菩萨道的慈悲,还要再改几个字:“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炬成灰泪‘不’干”,那才是菩萨的慈悲!谈何容易?

学佛先学四无量心,学了慈悲心之后,最重要的是下面两个字,“喜舍”。“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一百元,后来想想,其实八十元就可以了,就后悔了。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悔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忘了。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作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也安详,如此而已。即使对自己的子女也是持这样态度,我的孩子都去了海外,我同他们说,父子因缘到此为止,因缘是前生的事。我很抱歉,没有钱给你们,只能送你一张文凭,你从此也不用当我是你的父亲,我是公仆,路死路埋,不用你孝顺。

学佛这基本的四个行为,要倒转来先学舍,一切放下。这个字做不到,那当然也喜不起来。第二学喜,再来学悲,最后是慈。尤其这个喜很重要,你看看这许多学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几乎没有几个人做到“喜舍”,没有几个人能在脸上带个喜容。脸上没有喜容,个个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好像我们欠他多还他少。有些学佛的人,只要一学佛,喝!看起来满脸的“佛相”啊!很庄严,一身的“佛气”,看起来很严肃,一点喜容都没有。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经拉开,微笑,学菩萨嘛。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身体病都没有了,笑有这样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菩萨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儿微笑,慈眉善目,这要学的。

我常告诉大家,只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要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就在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了。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梵天道。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是欲界天的人天乘之报,有五欲之乐。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欲界天再上一层,色界天的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根据小乘理论,修成四无量心是修得梵行。梵是什么意思?毕竟清净谓之梵,修持到相当程度才能到梵天。梵天是什么天?我告诉诸位,根据佛法,是青天,是蓝色,是密宗画的药师佛那个青色,像碧海一样。我干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气脉真通了的人,自己身体的内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药师佛那个身体一样的。那就是中脉通了,中脉无脉,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这个境界当然祛病延年。当然不是人变成了蓝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还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万里青天,一点云都没有,那当然无念。所以修四无量心应该处处清净心,是梵天的行为在做事,但是没有贪于梵天境界而不来。我经常告诉诸位同学,真得了道一定更谦虚。如果摆出一副大师样子,要人礼拜才传个道,那也可以免了,他得的道也有限的。菩萨道是不会自命高尚的。
*****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学佛的人第一步发心要讲四无量心,尤其年轻同学特别要注意培养这一种胸襟,这种心地,就是慈悲喜舍。初步学佛的人做不到全部,就一个个来,先培养慈心或者悲心。这两个有什么分别?慈心用中西文化混合来讲,是爱心,爱一切人、众生、万物。慈心是带阳性的,像父亲爱子女的心。悲心是阴性母性的,等于母亲爱儿女心情的扩大。我们学佛的人口口声声讲慈悲,真正慈悲的行为很少见,都以自己为中心。

再讲到四无量心中的喜心,我们怎么与众生结缘呢?能舍得掉自己的时间、意见、身心吗?学佛不是光搞打坐,你们千万注意啊!要先学建立这四种心理,而且要注意是无量的心理,慈悲喜舍都是没有限量的。你能够这样修,成就了才可以往生佛国。
*****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慈和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慈就是爱,看一切众生平等,看别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真做到这一点,就是慈,也就是道场。如果说,我看一切众生平等,已经不平等了,因为你有个“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泪,是怜恤一切众生,因此牺牲自己,为了有利于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能忍受各种疲劳苦难,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里哭。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世间的欢喜不是喜,因为没有真正的欢喜。真正的欢喜是得到法乐,真达到那个境界,就是道场。舍与布施不同。布施分三种,外布施是金钱财物的布施;内布施是身心一切放空,奉献出来;无畏布施是给一切人力量,精神的帮助和支持。舍是放下,是能切断一切心念,所以舍是道场。外布施的舍,放掉财物,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把心理上所憎爱的切断放掉,才了不起。憎是讨厌的意思,不是瞋;憎的相反就是爱,就是喜欢。
*****

“以菩提,起于慈心”,你以为文字一看就懂,恰恰不懂。怎么是以菩提,起于慈心呢?普通经典说菩提心就包括了慈心,这里怎么说不同呢?菩提者中文意思是觉悟,换句话是悟道,是明心见性。悟了道以后从内心起慈悲心,看一切众生如子女一样,如慈父爱护一切众生,这个是法布施,是法布施的一种。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行法布施的人,随时随地心理上念念之间在如何救众生,众生有烦恼,有苦,我要如何救他,要起这个大悲心,这样叫做法供养。我们学佛的人自己要反省啊!你什么时候想过要救众生?你们学什么佛!哪里想度众生,你度了谁啊!念念想众生来度你,装个学佛的样子。我们反省自己是不是随时有救人的心?不要说救人了,就连肯帮助人的心有没有啊?只要人家一点不肯帮你,只要众生不供养你,就起了大瞋心。所以读经典不是容易的,你看这文字很容易,我们几时做到随时随地以救助一切众生的心情来发起大悲心?这不是要你起个念头:“我要慈悲去救助这些众生”,你有个“我”就错了,要忘我,以救一切众生,起大悲心,才是法供养。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来生起喜心,这里都是讲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培养的心情,也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情操。我们读佛经真应该一边研究,一边掉眼泪,自己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喜心怎么起呢?维摩居士说要持正法。我们后世学佛的人要记得几点一定的道理:“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不然怕走错了路。所以我们求师访道学佛不要情感化,绝对要理性化,求正法以四不依的法门来检查。

由修持正法,而有所得,生起法喜充满,这个是菩萨的喜心,是真正的布施。换句话说,你要度一切众生,就教他正法,不要走邪路,不要走方便法门,“宁将此心下地狱,不把佛法送人情”。可是你们不要搞错变成悭吝心,跟你学法还要拿红包来皈依,否则不将佛法送人情,那就变成邪法了,不要借这句话随便用啊!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舍,就是放下,就是布施。什么叫放下,就是丢得开。佛法讲慈、悲、喜、舍,我们反省每一个字做到了一分半分没有?都只是嘴巴上做到而已。舍心做不到,怎么学佛?你说你什么都舍掉了,唉呀!就是还有个身子!哼!那是怎么都舍不掉的,我告诉你吧,人要想舍掉外境界是做不到的,不是叫你丢开家庭儿女,家庭儿女就是道场,去哪里找清净地方?你在家中念念舍心,你的家人就是众生,就为他们牺牲不就好了吗?虽然人少,有几个就几个嘛!连为家人都不肯舍掉,不肯牺牲自我,还说要学佛度众生?你连个鬼都度不了!

什么才是舍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行,是修行。摄,用现代话说,就是包括进来。乱摄可不是智慧,譬如讲布施,好多同学都有经验的,大家说起有什么人很可怜,我就同意出点钱。旁边同学劝我为什么要出钱,我说我带头啊!应该做的事就是舍。但是有时同学提到要去帮助某人,我反而说不能,你连一毛钱都不能给,要出问题的,你帮助了他,他犯的罪造的业反而更重了。同学表面同意,背着我还是去帮他了。事后回来对我说,老师,还是你对了。这就是做善事也要有智慧的。

我们心里越放得下就越空,然后空的智慧就发起了。越放不下,智慧就越是发不起。你们打坐要想清净就是舍心,想把烦恼妄想丢开,但是丢不掉,因为没有摄智慧来修行。放不放得开,丢不丢得掉,那是般若智慧成就的问题,不是你说想硬放开就放开了。你丢不掉的啊!实际上你坐得越好就越放不开了,那个定的境界多舒服啊!定就放不掉了。这个中间的道理要搞清楚,就是摄智慧修行。佛法的智慧是空,你空得了一分,你的舍心、布施心就大一分,你空不了一分,那个不能舍的心就加大一分。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八字相同,社会层次不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热衷看八字呢】
很多朋友都是在出了重大灾变时才想着看八字,看命运。开佑个人觉得是本末倒置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一聊四柱八字!
一、什么是八字?
民间有一句俗语,穷看八字,富烧香。就是说人们在没有遇到特大灾难时,都不会选择看八字,而是去烧香拜佛。出现特大困难了,生活穷困潦倒了,就想着,唉要不去看看八字,算算命吧!
道家有五术,其中命理是一术,四柱八字学说是以易经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古老学问,在古时候有以纳音五行论命,有以神煞论命,有以年为主来论命,在唐朝李虚中就发展成以年月日三柱来论命,到了宋朝徐子平在三柱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以四柱来论命,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四柱八字。
四柱八字分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发别对应的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每一柱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来代表,简称四柱八字。因此四柱预测又被称为子平术,是以日干为我,分别与其他七个字分别发生作用或组合发生作用,是以五行生克制化,四柱论命的一种方法。
八字是一个人的原命局组合,一个人命好不如运好,运来生命就大吉,反之则不吉。在四柱八字中运又是哪部分呢?运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大运,小运和岁运(流年),一个人运行得好不好,就是看原八字命局与他行的大运和岁运之间发生的作用是吉与凶了。
二、八字相同,为何命运不同?
人各有命,八字相同不代表命运相同,家庭不同,父母素养不同,出生地区方位不同,生长环境不同,个人造诣不同,福德不同,承接祖上福报余荫不同当然有区别。所以我们要修正自身,广结善缘,做好事,做善事为自己和子孙积福,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
三、看八字的意义何在?何时看?
八字信息是以易经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论命看运的一种方式。看八字的意义其实就在趋吉避凶,在你八字信息中遇到不好的年份,八字先生会提示你,小心提防。该注意的你要注意,该避讳的你要避讳,克己复礼,与人为善。不要等到投资失利情感破裂,再来看,悔之晚矣。我们搞明白了看八字的意义,那我们就应该都明白,八字是越早知道越好,知命知运审时度势,结合自己的本事,趋吉避凶从而过上更美满的生活
人生大运起伏,祸福难测,但子甫老师(薇[心]:93117585)能为你精准分析,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人生苦短,勿忘心安~
#婚姻感情##算八字看婚姻感情##失恋分手复合##事业财运##情感测算#

人有四种福相,你一定要修!#道学百科#

从做人、做事的角度,人有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这道出了人生的四大福相。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第一福相:端庄厚重

端庄厚重,端庄和重,都是厚的效果。可以说,这四个字的核心就是厚。只有做到了“厚”,才能真正端庄、重。

《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上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论语》中同样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个人不庄重,就会轻佻,没有威严,流于散漫,心不能自守,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

曾国藩统军十数年,与当时的皇亲、摄政王奕訢却无一私下联系。据说就缘于他曾见过这位亲王的一张相片。看了他的相片,曾国藩徐徐地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又说,“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这也是国家的不幸。”

一张相片竟能看出国家的不幸,曾国藩别无神仙术,他只是觉得奕亲王“轻佻”,不厚重。

为什么说端庄厚重是贵相?其实是有因缘的。端庄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一个有敬畏感的人就不至于放肆无忌,思虑就会深远,处事不至于鲁莽,说话就会谨慎,交际不至于随便。

自己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别人也会敬畏他。得罪的人越少,自然也就远离祸端。端庄厚重不是装出来的,是修身修炼出来的工夫。因此,曾国藩多次申斥儿子力戒轻佻,多多修炼些举止。

据后人记载,曾国藩“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他走起路来脚步很沉稳,说话很慢,但一句是一句,每一字都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所以明代大思想家吕坤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头脑聪明、能言善辩不过是三等资质,英雄豪杰气象不过是二等资质,具有厚重品格的人才是真正一流的人物。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从独孤求败众多的宝剑中选择了重八十一斤的玄铁剑,他手握玄铁剑,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可以说,金庸借杨过向世人昭示了这一深邃的道理。

第二福相:谦卑含容

为人谦卑,待人宽容,从做事的角度讲,这样的人必然更容易成功。

谦,在《易经》是一个卦名,叫做“地山谦”。它的卦像,是高山峻岭,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说,在万仞高山的绝顶之处,呈现一片平原,满目晴空,白云万里,反而觉得平淡无奇,毫无险峻的感觉。

万事退一步就叫谦,不傲慢就叫谦,让一步就叫谦,多说一声谢谢、对不起,就叫谦,谦卦六爻皆吉。除了谦卦,其余的卦,有好就有坏,有吉就有凶。谦卦的道理就是这样。你到了最高处,就要平实,不要认为自己高,这就是谦的道理。

所以地山谦,山最高,像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顶,那多高呀!但是高有什么用呢?高要能下才好。山顶上面是平地,意思就是:最高处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谦卦。

含容就是包涵宽容、宽宏大度,能容人、容事、容言。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曾国藩这样教导我们: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平日里做任何事都应该低调,因为历代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民大众主体总是相对弱势的,可以用贫富来解释这一现象,穷人多少有些仇富心理,这时候富家子弟的一点小不对,会被放大无数倍,导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最能表现曾国藩宽容的,就是他与左宗棠的关系。事实上,左宗棠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但左宗棠有一个坏脾气,就是喜欢骂人,当年骂总兵叫樊燮“王八蛋”,事情闹到京城,皇帝下令要杀左宗棠,幸好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从中斡旋,左宗棠才死里逃生。

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步步高升。左宗棠谩骂曾国藩,可以说到了不择时、不择地、不择人的地步。左宗棠有时在家里骂曾国藩“挟私”,结果家庭教师范赓听得都不耐烦了。

左宗棠还多次鼓动大臣弹劾曾国藩。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下江宁,由于疏忽,让幼天王以及洪仁玕等人逃了。左宗棠抓住这一点,极力攻击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此后两人断交,但左宗棠征战东南、西北需要粮饷、军械,作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的曾国藩都是倾力支持。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

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思良久。

无论左宗棠如何骂,曾国藩都是相逢一笑,他曾经这样评价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的大度,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而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国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第三福相:事有归着

所谓事有归着,就是办事沉稳有着落。言下之意也是脚踏实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抓落实。件件事都做得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既是克勤小物,又是持之以恒。

经商做生意,很多人都希望一夜间暴富,不懂得薄利多销,日积月累;居家过日子,很多人都不懂得节约,喜欢大手大脚,最后导致生活没有着落;谋身干事业,很多人一鸣惊人,一件事没做完,就放下去干别的事,却不懂得事业起于积微,功名需要寸累。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这样一句:男虽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不苟不懈,尽就条理,就是这里的事有归着。

第四福相:心存济物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齐同即万物同一,慈爱即悲悯兼爱;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物我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广而言之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等等,都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包容和宽容,从我们都从属于同一个整体的事实及本源上认识到彼此之间的“齐同”。能与“齐同”精神相一致的,就是“慈爱”,即慈爱一切。

认识到齐同慈爱也就要济世利物,这些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太上曰:“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仙翁曾对弟子解释说: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我们修道必须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心存济物就是要懂得关心“外物”,包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天下。有一颗慈善之心,懂得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这样的人即便物质上不富有,精神上也是大富大贵者。有施有舍,不表明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富矿吗?

心存济物,就是“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个人心存济物,格局就大了。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有多敬业,就有多专业;能够帮助别人多少,获得的回报就有多少。这就是心存济物的真谛,富相的内涵。 https://t.cn/Evk4ev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婆都支持,那我就搬去跟小江住了,我觉得生活太美了,谁知道我儿子周岁时,我居然尝到了自酿的苦酒。谁知道真是个儿子,我高兴坏了,也就不再顾忌啥,心想要是我老婆知道
  • #小姜的读博日记# ²⁴ 入秋 想了一百个关于秋天的句子,都不及每一刻捕捉到的温暖 |Fimo portra40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00% 今天
  • 按照十六人格来理解拉普兰德的话,她是妥妥的entp,而她爹妥妥的entj,那么按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理论来说,她母亲很有可能是intp,可拉普兰德从小就没妈,
  • 还进一步表白:我可以洗衣服、刷碗、打扫房车卫生……她说我之所以告诉你,就是必须带上你啊,好感动!我没回答,只是看向窗外,使劲儿掐手,不想哭,我们都很好,我不要哭
  • 一直觉得肖顺尧是那种很man的很正气的帅哥。 好家伙,这组图颠覆了我 他真的有那种不轻浮的风流倜傥的感觉了。
  • 就在我认为第5季的总冠军也会是、只能是中国人的时候(前4季总冠军都是中国人)很惊喜,总冠军的毛巾颁发给了法国舞者Zyko。就在我认为第5季的总冠军也会是、只能是
  • ——双11零食补帖继续—— 阿宽 宠爱版面皮110g*10袋 ①先领25-5补帖卷 ②领卷-加入购物車-退出 ③点击下方↓链接,去苻款 mp:
  • 公审肖家璧时,遂川县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人们奔走相告:恶霸被抓住了!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一名妇女按捺不住悲愤的心情,冲上台拧肖家璧的耳朵。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观影# 5/2022《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太好哭了[泪],随手打开优酷下载的库存挑着此时想看的一个,过程很
  • 莫里斯主张设计应该去繁从简,他认为艺术不应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更多精美、实用的设计品能增添幸福感。《草莓小偷》是1883年设计的一款家居陈
  • 虽然找的都不对……而你……也许战场才是你的归宿,是你的最爱……你只是说爱他,却又给不了陪伴。白白浪费了三生的缘份,却又一副古往今来你最命苦的样子。
  • 女儿突然去世,外婆将1岁的外孙女抚养到8岁后,女婿就接走了,20年过去,外孙女从未回来,如今80岁外婆找到女婿家,却发现女婿早已去世,而外孙女15年前就失踪了,
  • #光遇跳蚤市场[超话]#光遇加原神换光遇,我是安官邮死梦想不断多礼号,原神是安卓官服女主55级10金号,一命钟离,刻晴,魈,可莉,神子,绫人,夜兰,一命琴,赛诺
  • 毕竟酿酒的粮食才2元一斤阿里巴巴,纳税517亿,排名第七中国银行,纳税592亿,排名第六中国石化,纳税692亿,排名第五,阿里巴巴进入十强,腾讯没有进入,但腾讯
  • #白鹿[超话]#白鹿my bl 白鹿粉丝 白鹿大美女 白鹿长月烬明 白鹿宁安如梦 白鹿姜雪宁 白鹿黎苏苏 白梦妍 bmy 白鹿正能量 #向全世界安利白鹿# ​
  •    “回到属于你的位置吧。   “不知道,但是我的心,只有在你出现的那一刻才会跳动。
  • 她有开豪车上班的“底气”非常高调,不怕领导和同事议论,因为花的是自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她有自主择偶的“底气”男友是个钢琴销售,收入不稳定,她也无所谓,因为她
  • #成都雅思机构[超话]# 这些雅思机构大高分老师,真的不要看一眼吗[哇][哇][哇][哇]⚡Lynne老师雅思全科老师,托福听力老师。上课氛围超轻松~ 311教
  • 전화의 불길속에서 맺어진 전투적우의   위대한 수령 김일성동지께서는 다음과 같이 교시하시였다. 《조선전쟁에서 중국인민지원군이 세운 불멸의
  • #秋游季##甘孜旅行#转眼已至深秋,一路向西自驾G318,遇见层林尽染的山、千变万化的水,寻找属于秋季的美好,直至遇到神秘斑斓的甘孜,看见真正的绝色之秋,脚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