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黄苗子

一,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协议,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作挽联的带幅挽联(画一幅漫画也好),不会做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互相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追悼会,哗啦哗啦掉眼泪,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坚决反对在我死后开什么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读经过上级逐层批审和家属逐字争执仍然言过其实或言不及其实的叫做什么“悼词”。否则,引用郑板桥的话:“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二,我死之后,如果平时反对我的人“忽发慈悲”,在公共场合或宣传文字中,大大的恭维我一番,接着就说我生前与他如何“情投意合”,如何对他“推崇备至”,他将誓死“继承遗志”等等。换句话说,即应籍我这个已经无从抗议的魂灵去伪装这个活人头上的光环。那么仍然引用郑板桥的那句话:“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此外,我绝不是英雄,不许任何人愚钝的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白流眼泪。至于对一个普普通通、毫无知觉的尸体去嚎啕大哭或潸然流涕,则是更愚蠢的行为。奉劝诸公不要为我这样做(对着别人的尸体痛哭,我管不着,不在本遗属之限)。如果有达观的人,碰到别人时轻松地说:“哈哈,苗子这家伙死了。”用这种口气宣布我已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恰当的。我明白这绝不是幸灾乐祸。

三,我和所有的人一样,是光着身子进入人世的,我应当合理的光着身子离开(从文明礼貌考虑,也顶多给我尸体的局部盖上一小块废布就够了)。不能在我死时买一套新衣服穿上,或把我生前最豪华的出国服装打扮起来,再送进火葬场,我不容许这种身后的矫饰和浪费。顺便声明一声:我生前并不主张裸体主义。

流行的“遗体告别”仪式,是下决心叫人对死者最后留下最丑印象的一种仪式。我的朋友张正宇,由于“告别”时来不及给他戴上假牙,化妆师用棉花塞在他嘴上当牙齿。这一块恐怖形象,深刻留在我的脑子里,至今一闭目就想起来。因此,绝对不许举行对我的遗体告别,即使只让我爱人单独参加的遗体告别。

四,虽然我绝不反对别人这么这样做,但是我不提倡后者都把尸体献给医学院,以免存货过多,解剖不及,有碍卫生。但如果医学院主动“订货”的话,我将预先答应割爱。

五,由于活着时被住房问题困扰过,所以我会专门去了解关于死后“住房”——即骨灰盒的问题,才知道骨灰盒分30元、60元、75元……按你生前的等级办事,你当了副部长,才能够买一百元一个的骨灰盒为你的骨灰安家落户。为此,我吩咐家属:预备一个放个酵母片或别的东西的空玻璃瓶,做为我临时的“寝宫”。这并不是舍不得出钱,只是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的脑力劳动者,我应当把自己列于“等外”较好。

关于骨灰的处理问题,曾经和朋友们讨论过。有人主张约几位亲友,由一位长者主持,肃立在抽水马桶旁边,默哀毕,就把骨灰倒进马桶,长者扳动水箱把手,礼毕而散。有人主张和在面粉里包饺子,约亲友共同进餐,餐毕宣布饺子里有我的骨灰。饱餐之后“你当中有我,我当中有你”,倍形亲切本是好事。但有人认为骨灰是优质肥料,马桶里冲掉太可惜,后者好是好,但是俗人会觉得“恶心”,怕有人吃完要吐。为此,我吩咐我的儿子,把我那小瓶子骨灰拿到他插过队的农村里,拌到猪食里喂猪,猪吃肥壮了喂人,往后循环,使它仍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贡献。此嘱。

庄周说过一个故事:子商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志趣相投,都能“相与于无相、相为于无相为”,于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地做了朋友。但不久,子商户就死了。孔子急忙派最懂得礼节的子贡去他家帮着筹组治丧委员会。谁知孟子反、子琴张这两位生前友好,早已无拘无束地坐在死者旁边,一边编帘子,一边得意地唱歌弹琴:

哎呀老商头老商头,

你倒好,你已经先返回本真,

而我们却仍然留下来做人。


子贡一见,吓了一跳,治丧委员会也吹了,急忙回去找孔老头汇报。姜到底是老的辣,孔子听了,不慌不忙用右手食指沾点唾沫,在案上方方正正的画了一个框框,然后指衣服子贡说:“懂吗?我们是干这个——是专门给需要这一套的人搞框框的。他们这两个可了不得,一眼就识破了仁义和礼教的虚伪性,所以他们对于我们这些框框套套都不屑一顾。不过你放心,人类最大的弱点是懒,世世代代安于我们的框套里边睡大觉。而这些肯用脑子,去想去打破框框套套的人,却被人目为离经叛道,指为不走正路的二流子,无事生非的傻瓜。他们的道理在很长时期仍然为正统派所排摈的。子贡,放心吧,我们手里捧的是铁饭碗,明儿个鲁国的权贵阴货、季桓子、孟献子他们死了,还得派你去组织治丧委员会。因为再也没有像我们孔家的人那样熟悉礼制的了”(大意采自《庄子·大宗师》)

以上的故事讲完,想到自己虽然身子骨还硬朗,但人过了70,也就是应当留下几句话的时候了,“是所至嘱”!

生命一场,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生命一场,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管这世上会有多少寒凉,依旧会有不一样的烟火。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桥渡,无桥自渡,淡若清风,含笑走过。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安之若素,人淡如菊。淡淡地做人,淡淡地生活,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清凉境》 131x66cm #吴哲桐工笔#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都向往一种诗意与禅意交融的生活:以洒脱不羁的率性,闲云野鹤般来往于人世,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宁静淡雅,不沾俗世尘埃。这是多么美的意境,这是多么诗意的向往。 当然,这种的诗意生活并非人人都能体验,更多人是身不由己于浮世间,身未动而心远之。于是,无数表达如此心愿的偈诗便诞生了。这些偈诗意境绝美,蕴含丰富的哲理,表达最明澈的体悟,仿佛是开在我们心里的那朵莲花,带给我们一个清爽的禅意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生命中,我们需要与诗意相逢,需要等待顿悟的时刻降临。展卷闲读,心灵的碰触也许让我们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快乐和幸福并不遥远,它近在身边,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呵护,去展现。摘抄自《苦雪烹茶:诗词里的无为心与清凉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姜思达送谢娜礼物 小裙子小皇冠很精致,细...
  • 【摇号】普通车指标1963人抢一个指标,创历史新高
  • “小龙女”吴卓林又失踪了?传吴绮莉报警求帮助
  • 深扒“大师”与明星那些事,随便甩个“大师”段子,都是duangduang的
  • 刘亦菲拍水戏浑身湿透 不用替身露灿笑
  • 网红蛋糕店被关店
  • 2018北京车展 |即将成为爆款的热门SUV(上)
  • 樊纲6个钱包买房言论激公众怒点!为何戳中年轻人的心?
  • 33岁文章近照曝光,面部浮肿老过马伊琍,网友:真看不出是姐弟恋
  • 苹果蒸发639亿,就稍微看个热闹……
  • 适合年轻人创业项目——路边摊最受欢迎的小吃
  • 周杰伦和林书豪组团开黑 被林俊杰吊打
  • 熊黛林产双胞胎女儿:最漂亮的反击,是离场后活得比从前更好
  • 比起李荣浩的霸气强吻告白,杨丞琳的童颜美肌更感人!
  • 保姆猜出东家密码,微信转走6万元!
  • 陈赫跪地为任家萱拍照,不料被身后大笑的昆凌实力抢镜
  • 天外学长毕业晚会上求婚!嫁给我吧,我等你毕业!
  • 这是你的当红时刻︱喜气又时髦的春节着装推荐
  • 化妆后让男朋友给我拍照,看到照片想分手了......
  • 飞来横祸!高空坠狗,女子被当场砸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