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黑女墓志》书法特点

《张黑女墓志》是北魏墓志的集大成之作。它广涵众长,笔法结体具佳。既有碑书古朴的神韵,又有唐楷的法度。书法峻利疏朗,秀润蕴藉。何绍基极爱此志,曾携此志进行2万余里“长征”,日夕观摩,爱不释手。谓此志“化篆入楷,遂而无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清包世臣评曰“此帖骏利如《隽秀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精密如《敬显秀》”。

《张黑女墓志》在南北朝碑版中,风姿特立,出类拔萃,用笔、结体各具特色。

用笔:中侧并施,方圆兼备。中侧并施:中锋多用于长横、长竖、长撇、长捺,得内压圆浑之趣;侧锋多用于短横、短撇、横钩、方折中。这些短撇及横钩转折,配以左右开张的撇捺,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方圆兼备,以圆笔为主,《张黑女墓志》除撇、捺挑起多用方笔,点、折方圆兼用外,其余笔画大多为圆笔。妙在方圆结合精巧、和谐,达到刚柔相济之效,使墓志婉约中暗呈刚健,雄劲中隐含柔美,刚而不棱,美而不媚,显示出内涵丰富而又和谐的美感。

点画:横平竖直,但平而不板,直而不僵。轻重并举,丰富多趣,极具韵味和情致。

横画有长横、短横两种。长横或方起圆收,或圆起方收,两端重而缓,中间轻而快。使得首尾俱低,中高如覆舟状,于不平中求平,富有节奏和韵律感。如“七、弦”等字。短横多左尖横,露锋入纸,收笔略有上翘,显得粗壮雄厚。有时以点画出之,活泼轻灵。如“南、于”等字。

竖画,有的起笔作尖状,顺锋轻入,如“化、俱”中单人旁中竖;有的直笔横落,见夸张的起笔痕迹,增强了字的装饰效果,如“水、十”等字。收笔有悬针和垂露之别,悬针竖用得极少,但偶见风采,给人一种锐利中见含蓄的感觉;垂露竖,直中有曲,曲中求直,给人以刚中有柔、挺劲有力的感觉。如“帝、除”等字。并列的两竖多相背取势,即两竖中部都稍向内弯,如“日、桐”等字。

撇画,有长、短之分。短撇迅捷劲利,采用切锋侧过笔法,古称“啄”,“啄”之必峻。如“徒、于”二字,前者两小撇构成的双人旁似有千钧之力,与后面的“走”字下部连绵搭配,取得了一种刚柔并济的和谐效果;后者“于”字第四笔短撇单看似觉生硬,与整个字的风格不相统一,但仔细玩味,全字独有的疏而不漏的结构美正是由于它下面的行草双点构成。长撇状若兰叶,清丽圆润,细而柔曲,撇尖上翘,末端粗重敦厚,中含隶意,形成含蓄开张之势,如“人、吏、元、父”等字。另有一类撇画,收笔向左出锋,作“弯尾撇”,骨力含蓄内蕴,如“成、轨”等字。

捺画有平捺、斜捺。平捺尽势而去,挺拔有力,有一泻千里之势,如“之、远、通”等字;斜捺刚劲利落,如金错刀,示人以刚正不阿之感,如“太、史”等字。《张黑女墓志》的捺画存有明显的隶书笔意,没有明显的一波三折,大多比较平直,一般是逆锋入笔,转圆笔顺锋力行至势尽,按笔而收,形成八分字的雁尾式。初看《张黑女墓志》,其捺画似乎大致相同,而仔细观察,其神态同中有异,各具风姿,例如同是一“人”字,一出锋,一不出锋;同是“长”,“长”出捺,而“张”字的“长”不出捺;还有象“牧、故”的捺,则近似唐代八法中的磔。

《张黑女墓志》的点姿态繁多,俯仰向背,随字赋形,极具变化。有侧点,竖点,平点,方点等。此外,有些短横、短竖及捺画都分别作侧点和平点,如“抓、刺”的短竖分别作竖点和方点,“良、魂”改末笔捺为露锋点。再有,由于《张黑女墓志》的笔画融入行书笔意,出现了连写点,如冲、无、然,这些点画顾盼生情,意态活跃自然,达到了孙过庭所说的“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的审美要求。

钩画灵活多变。综观全碑所有钩的笔法几乎无一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隶法,如“乎、既”等字;一类如唐楷,如“方、蒲、元”等字。戈钩颇具特色,婀娜多姿,生动飘逸,寓刚于柔,寓巧于拙,出钩皆如楷法,如“茂、城”等字。另外不少字以垂露代钩,也使墓志增添了趣味,如“除”字等。

横折将内厌法与外拓法巧妙地运用于一体。有转有折,用方折较多。圆转处用篆法提笔暗过,如“高、相、口”字。方折处顿笔而成,如“名、是、胃”字。所有的横折转角,都是一笔运完,运足势以后切锋另下,下笔利落,运笔果敢,交接清楚,给人一种既连绵又干脆、有筋有骨、血肉充盈的感觉。如“黑、色、草、军”等字。

结体:
1、体呈横式,开张洞达。一是其章法直接承隶书,字距大于行距,给人以横式之感。二是疏密自如,竖向笔画疏朗,横向笔画紧密。这种疏处空灵、密处丰满、统一于一字之中,更增其横式之趣。三是部分笔画夸张变形,示人以横势之感。撇画大胆左伸,捺画变斜成平,尽势右展,点画流畅连贯如行书笔意,戈钩绵里藏针,婀娜右舒,横画尽力右行。

2、以楷为主,楷行结合。《张黑女墓志》楷行结合的字例俯拾皆是,如“纯、河”等字的点作行连,“亥”字的撇和点作行书意连,“于”则写成小草,即使一些全作楷体的字,也流露出顾盼呼应、流动活泼之势。

3、宽绰有余、雍容大方。苏轼论书曰“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张黑女墓志》虽是小字,然其宽绰有余可奉为典范。该碑中如“寿、书”等字上下层叠的横画,紧密而不拥挤;“朝、州”等字,竖向笔画之间疏朗开阔不乏呼应,字之布白疏密有致,雍容大方,令人回味无穷。

《张黑女墓志》的最大特点恐怕不在于这些点画的细枝末节,而是其所呈现的整体潇洒秀逸的风韵。康有为列此志为“质峻偏宕之宗,”又说此碑“如骏马跃涧,偏面骄嘶。”欣赏此帖,要察之墓志,以通其变;观之钟王小楷,以知其源;味其高古韵格,得其神气。

良心先生的中药治病之理

作者:刘力红

中医用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给人治病,其理安在?

中医药学认为: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天地初分之后,便生阴阳二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行乃动也,故亦称五运。阴阳二气相互流行,则生火、热、风三阳气与寒、湿、燥三阴气,统称六气。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氤氲的产物。天地阴阳运气反映于人身,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五运化生五脏,六气化生六腑。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亦可谓人身一小天地也。世间昆虫禽兽、草木金石,虽与人异类,但亦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亦随五运六气而长,故其性与人相通。其与人所异者,唯不得天地之全气,仅得天地之偏气,故其性或偏于阴,或偏于阳,或为苦寒,或为辛热。此万物不及人之处。 倘若人身之气,一有偏盛或偏衰,则盛者有余,衰者不足,盛者克制,衰者受侮,遂使平衡失调,阴阳不和,疾病乃生。此时,中医即用草木金石气性之偏,来调整人体气之盛衰,使盛者泻之,衰者补之,以达到平衡协调,阴平阳秘,则气平而病除。

中医用药治病,归根结底,即是借草木金石阴阳之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之平衡,以达到去疾除病的目的。此乃中医以药治病之根蒂。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以药物气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药性与疾病丝丝入扣,此是中医用药治病的根本大法,为中医药理之金科玉律。中药种类繁多,性味不一,难以枚举,仅述一二,以明其理。

一、 人参,前人《本草》,或谓人参补气属阳,或云人参生津属阴。此皆以偏盖全,未得人参药性之底蕴。人参产于关东,生于林间阴湿之地,其秉北方水阴润泽之气,故其味苦甘而有津汁。其茎叶,为三杈五叶,三、五乃阳之数。其苗从阴湿中发出,乃由阴出阳,故在甘苦阴味之中,存有一番生阳之气。其秉阴中之阳而生,秉阴则能益阴,秉阳则能补阳,且其形象人,故对人身阴阳之气,皆有补益。又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上达于肺,生于阴而出于阳,与人参由阴出阳,同出一理,所以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是津液。此乃人参益气生津之原理。

二、 阳起石,阳起石生于山东阳起山。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云乃水受热腾空之气,故能乘火气而上 飞。此物纯阳上升,故凡人病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此升举阳气,效如桴鼓。

三、 蜈蚣,蜈蚣生于干燥土中,其味大辛。此物秉天地燥气所生,燥属金,金性制木,故可治肝风内动外扰之抽搐。从此三例不难看出,运用中药治病,无论草木昆虫,皆要明其药性,欲明药性,必探其终始,参以形色气味,时间产地,然后以药之性,疗人之疾,方可药到病除。中医药科学与西医科学从思想方法、哲学基础到诊断治疗都有着天壤之别,中医的从宏观整体出发,以运动变幻思辨,取天然药食精粹,用模糊调和方法,治疾患于未病,都大大有别于西医的用精密仪器,细查于微观,变动态为静止,辩病于精确的诊治理论和方法。在生命科学揭秘的尖端领域,中西医方可殊途同归,共同开创人类的新纪元。

中医整体观治疗疑难病

疑难病之难,是难在无证可辨呢?还是没有确定具体病变的器官?还是证以认清而无方可用之疑难呢?三者皆有。有病即有证情出现,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证多杂乱,无从下手,此其一;其二:借助西医之仪器诊断,以其结果来辨证;其三:证辨清而前无古人示治之例,以方试病又不效;故曰疑难。此三者,皆反映了中医治病,但已无整体观念指导。

中医之整体观念,不独在辨证,而且辨证、论治、评药、组方亦是一个整体,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治病的。而现今将其割裂开来,证、方、药各自为政,故有疑难产生。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须适应天地气机的变化。而天地气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也就适应了此变化规律,与天地气机变化同步。中医是用阴阳来表示天地气机的,用它将一年的天地气机正常变化,配合万物的生态状况。将其分为少阳、阳阴、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种状态,名为六经(经即规律)。

人体与天地正常气机一致,古人就用此六经(气机状态)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此即环境影响生命。当天地间气机异常变化时,天地间的万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皆有不同的表现。对人体而言,不正之气作用于人体,体内之皮,毛、肉、筋、脉、骨、脏、腑等,就如天地间万物,各自功能结构不同,对不适应环境反馈也不一样。古人命之曰“证”。但对于如此错综复杂之证,古人不似今人,见病命病,见证命证,致使证促进异起,枝叶纷杂,而无从下手。而是寻本索源,出现各种证状是因为不正之气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这种不正之气与天地六经中哪种气机相同,便归于哪经,使繁杂之证化而为一,此即为综证归经。这样,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在为简化,只调理体内之生存环境,则器官生机自复。

而对于执着于仪器,此虽名中医,但与西医分毫不差,离中医之道已远,可名为西医之中医。以此心法,则病多见疑难。证辨清而何会无方呢?此因失中医之整体观念的心法。中医在辨证归经后,与天地正常气机相较,利用五行之生克原理,确定出改变这种异常气机状态所需的药物之状态。按图索骥,选我所需。

而作为药物,自身亦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的气机状态,这种状态非以药物的成份来表达而是从其色、气、性、味、质、形成表现出来。此种气机状态与六经中的某经(气机状态、环境)相合,名之为归经(昆即药物归经之意,而非现今之入于经络),即为天地某时空的一个缩影。因此,当辩证选定所需气机后,即可从药物中选出与此相结合的药物来。此就要求吾等必须熟悉药物的色、气、性、味、质、形。以此选药,何疑难之有呢?在找不到合适气机状态之药物时,就从诸药组合出这种气机环境,此即复方的来历。

明白中医整体观念,疾病有何疑难?

良心先生的中药治病之理

作者:刘力红

中医用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给人治病,其理安在?

中医药学认为: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天地初分之后,便生阴阳二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行乃动也,故亦称五运。阴阳二气相互流行,则生火、热、风三阳气与寒、湿、燥三阴气,统称六气。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氤氲的产物。天地阴阳运气反映于人身,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五运化生五脏,六气化生六腑。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亦可谓人身一小天地也。世间昆虫禽兽、草木金石,虽与人异类,但亦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亦随五运六气而长,故其性与人相通。其与人所异者,唯不得天地之全气,仅得天地之偏气,故其性或偏于阴,或偏于阳,或为苦寒,或为辛热。此万物不及人之处。 倘若人身之气,一有偏盛或偏衰,则盛者有余,衰者不足,盛者克制,衰者受侮,遂使平衡失调,阴阳不和,疾病乃生。此时,中医即用草木金石气性之偏,来调整人体气之盛衰,使盛者泻之,衰者补之,以达到平衡协调,阴平阳秘,则气平而病除。

中医用药治病,归根结底,即是借草木金石阴阳之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之平衡,以达到去疾除病的目的。此乃中医以药治病之根蒂。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以药物气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药性与疾病丝丝入扣,此是中医用药治病的根本大法,为中医药理之金科玉律。中药种类繁多,性味不一,难以枚举,仅述一二,以明其理。

一、 人参,前人《本草》,或谓人参补气属阳,或云人参生津属阴。此皆以偏盖全,未得人参药性之底蕴。人参产于关东,生于林间阴湿之地,其秉北方水阴润泽之气,故其味苦甘而有津汁。其茎叶,为三杈五叶,三、五乃阳之数。其苗从阴湿中发出,乃由阴出阳,故在甘苦阴味之中,存有一番生阳之气。其秉阴中之阳而生,秉阴则能益阴,秉阳则能补阳,且其形象人,故对人身阴阳之气,皆有补益。又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上达于肺,生于阴而出于阳,与人参由阴出阳,同出一理,所以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是津液。此乃人参益气生津之原理。

二、 阳起石,阳起石生于山东阳起山。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云乃水受热腾空之气,故能乘火气而上 飞。此物纯阳上升,故凡人病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此升举阳气,效如桴鼓。

三、 蜈蚣,蜈蚣生于干燥土中,其味大辛。此物秉天地燥气所生,燥属金,金性制木,故可治肝风内动外扰之抽搐。从此三例不难看出,运用中药治病,无论草木昆虫,皆要明其药性,欲明药性,必探其终始,参以形色气味,时间产地,然后以药之性,疗人之疾,方可药到病除。中医药科学与西医科学从思想方法、哲学基础到诊断治疗都有着天壤之别,中医的从宏观整体出发,以运动变幻思辨,取天然药食精粹,用模糊调和方法,治疾患于未病,都大大有别于西医的用精密仪器,细查于微观,变动态为静止,辩病于精确的诊治理论和方法。在生命科学揭秘的尖端领域,中西医方可殊途同归,共同开创人类的新纪元。

中医整体观治疗疑难病

疑难病之难,是难在无证可辨呢?还是没有确定具体病变的器官?还是证以认清而无方可用之疑难呢?三者皆有。有病即有证情出现,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证多杂乱,无从下手,此其一;其二:借助西医之仪器诊断,以其结果来辨证;其三:证辨清而前无古人示治之例,以方试病又不效;故曰疑难。此三者,皆反映了中医治病,但已无整体观念指导。

中医之整体观念,不独在辨证,而且辨证、论治、评药、组方亦是一个整体,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治病的。而现今将其割裂开来,证、方、药各自为政,故有疑难产生。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须适应天地气机的变化。而天地气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也就适应了此变化规律,与天地气机变化同步。中医是用阴阳来表示天地气机的,用它将一年的天地气机正常变化,配合万物的生态状况。将其分为少阳、阳阴、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种状态,名为六经(经即规律)。

人体与天地正常气机一致,古人就用此六经(气机状态)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此即环境影响生命。当天地间气机异常变化时,天地间的万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皆有不同的表现。对人体而言,不正之气作用于人体,体内之皮,毛、肉、筋、脉、骨、脏、腑等,就如天地间万物,各自功能结构不同,对不适应环境反馈也不一样。古人命之曰“证”。但对于如此错综复杂之证,古人不似今人,见病命病,见证命证,致使证促进异起,枝叶纷杂,而无从下手。而是寻本索源,出现各种证状是因为不正之气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这种不正之气与天地六经中哪种气机相同,便归于哪经,使繁杂之证化而为一,此即为综证归经。这样,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在为简化,只调理体内之生存环境,则器官生机自复。

而对于执着于仪器,此虽名中医,但与西医分毫不差,离中医之道已远,可名为西医之中医。以此心法,则病多见疑难。证辨清而何会无方呢?此因失中医之整体观念的心法。中医在辨证归经后,与天地正常气机相较,利用五行之生克原理,确定出改变这种异常气机状态所需的药物之状态。按图索骥,选我所需。

而作为药物,自身亦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的气机状态,这种状态非以药物的成份来表达而是从其色、气、性、味、质、形成表现出来。此种气机状态与六经中的某经(气机状态、环境)相合,名之为归经(昆即药物归经之意,而非现今之入于经络),即为天地某时空的一个缩影。因此,当辩证选定所需气机后,即可从药物中选出与此相结合的药物来。此就要求吾等必须熟悉药物的色、气、性、味、质、形。以此选药,何疑难之有呢?在找不到合适气机状态之药物时,就从诸药组合出这种气机环境,此即复方的来历。

明白中医整体观念,疾病有何疑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点睡!早点睡!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嘱咐,可是这个早点睡,主要是诊断那些熬夜的人所说。因为我们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会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心脑
  • #ASTRO周边中转站[超话]#是姐姐告诉我们九号前,我们几个学生一晚上凑了一千三,车主供了五百多,你一句话把我们所有人搞得不欢而散,我们没有经济实力会来凑钱,
  • 【收视指南】#综艺资讯# 从本期节目开始,@CCTV回声嘹亮 将推出“回望春晚”系列主题节目,每期节目以五年为一个时间跨度,把历年来春晚中的视听佳作和背后的故事
  • #宿松政务# 【我县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10月11日下午,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县委书记陆应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县领
  • 半夜未眠,说不出是哪里不对,困,但是依旧难以入睡。 想到了自己的理想,看到了目前的状况。 依稀记得自己说想要成为一个极简女子,那时的我怀揣梦想,对生活充满了
  • 未来的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 人的所有消费决策,背后都是实用性需求和娱乐性需求的共同作用;在各类产品和服务极大丰富、竞争激烈的当下,我们的实用性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
  • 圈今天中午请我们吃饭,着急忙慌的,我连打底裤卫衣都没来得及穿,鞋子都没来得及换就被叫了出去,就这样,还没忘记带伞,我可真是个精致girl。就穿了一条单裤和一双帆
  • 哈哈哈哈哈哈哈結婚運有趣有趣 占い番組の収録が始まり、町田啓太が「こんな褒められる感じなんですか?」と戸惑いを見せると、赤楚衛二から「(いいこと言われるのは)
  • 【发际线不美观+脑门太大】植发案例,选自@植发解答局 [心]方案:医师根据他的个人形象设计了矩形发际线,适合希望增加气场的情况,喜欢帅气风的男士
  • 2020~2021 短短一年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 其实最喜欢的是重庆,最开心的是上海,最感动的是长春,最安稳的是沈阳,最艰难的是长沙,最无助的是在内蒙,最要
  • #博君一肖周边中转[超话]# 出纸质周边 贴纸沈阳嘉年华周边 盒奶胶带 不日成婚1.0满天星 帅哥的事你少管 1005触感膜明信片 门都没有明信片 悸动紫底
  • 「今日抖音小说」 《他是人间妄想》 姜鸢也尉迟 《他是人间妄想》 姜鸢也尉迟 《他是人间妄想》 姜鸢也尉迟 《他是人间妄想》 姜鸢也尉迟 799855 (宫夜霄
  • #创业项目[超话]#[益观] 没‮准有‬备,就是‮备准‬失败。 工‮也作‬好,创‮也业‬罢,虽然不‮万能‬事俱备才开始,但‮定一‬要提前做‮准好‬备。 真正
  • #虚构推理# 11&12完结。之前的感想 ~ 我本来以为钢人篇大概就几集,没想到基本上这一季都讲的这部分~不过说是钢人篇,实际上也包含了九郎前辈和纱季的过去,
  • 照例每年小梁生日写一封信给他,今年没有信封了,也还没来得及买。 他:没事儿,我有信封。 我:你哪儿来的。 他一边打开每天背着的包,一边说:一个小贱人给的。然后拿
  • 早上去看医生,医生说我不要减肥,属于刚好身型,我说可是教练说我胖,医生说人家是为了赚你钱,你是听医生的还是听教练的?(确实有点胖是因为脾虚导致的不消化) 然后发
  •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一起踏青, 看一场浪漫的花事,在浪漫的夏夜,一起仰望星空,在星空下许下美好的心愿,微凉的秋季,赏一轮明月,在月下诉说彼此的心事,在寒冷的冬季,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 【沉淀人生,做一个静水流深的人】 古人说: "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遇到烂人,及时抽身,是为智慧;遇到烂事,及时止损,是为智谋。
  • 《楞严经》无非是讲一个「如是我闻」,无非是讲一句「阿弥陀佛」,这点我们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如是我闻」就是「楞严大定」、就是「法华三昧」。《楞严经》从前面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