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学[超话]##国学##国学知识#
什么都不怕,才最可怕

心存敬畏
《围炉夜话》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人,不能没有敬畏之心
其实,我们中国人从不缺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位高德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代韩愈在《贺太阳不亏状》中道:“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心存敬畏的传统。比如,敬畏上天,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就会敬畏老天爷。老天爷是仁慈的,厚德载物。老天爷是公正的,扬善惩恶。老天爷也是严厉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观念:人在做,天在看,三尺头上有神明。亏心事做不得,肆无忌惮也不行。

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出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这份敬畏之心,我们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心存敬畏,学会谦卑

俯仰天地,心存敬畏,上天才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显得格外谦卑。

以前我们中国人信命,但什么是命?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在做什么事之前,都会思量一番,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行可恶之事。

人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上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些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什么都不怕,那才最可怕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里,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仿佛她的死因是聪明太过。

其实王熙凤聪明不是错,很多人认为王熙凤一生就亏在了耍小聪明上,她错就错在了她的无知无畏,胆儿大到什么都不怕的程度上,古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不让她吃大亏才怪。当然,这与她的家教有着必然联系。

王熙凤小时候父母对她可谓百依百顺,不加调教,这养成了她后来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家里没让她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堂堂金陵王家的小姐,居然不识字!没读过诸子百家的圣贤书,圣人之训一概不知,对仁义礼智信没有多少概念,缺乏做人处事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没有基本道德素养,自我约束,自然就会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这还有何敬畏之心,底线可谈?

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胆儿太大,又不知进退,小焉者误人生,大焉者要人命。

心存敬畏,无忧无惧

人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谨慎行事;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做人越是强势,就越要谦卑,因为谦卑就是心存敬畏。

时刻存有敬畏之心,无忧无惧。胆子太小,就激发自己的勇气。胆子太大,就培养自己尊重别人的敬畏之心。

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心存敬畏时,才会恰到好处的判断分析事物规律,才能够于人性的艰涩中,缓步前行,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转自道教国学

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 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 下列若干:

1.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

2.母亲对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来说也说不完。 妈妈思念孩子,没有什么比得上。 从怀孕开始十个月,行住坐卧受苦恼却不能说出来。 想要吃什么穿什么,虽然得到了也不欢喜,担忧的心没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着好好生下这个孩子。 当遇到产难时,就像百千把刀来割。 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欢欢喜喜,宝宝一声哭啼,十个月受的苦,妈妈都忘光了,就像听到美妙的音乐一样快乐。 宝宝睡在妈妈的肚子里,由妈妈的甘露泉喂养,这个恩德,就算高山也比这低,就算大海也比这浅。 如果能够随顺母亲,不违背母亲的心意,天人都要护念他,福德是无尽的。 如果用一劫的时间,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躯的肉来养父母,这样都不能报答父母对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谁最富有,谁最贫穷? 家里有妈妈在,这叫做富。 妈妈不在,叫做穷。 妈妈在的时候,叫做日中,妈妈不在了,叫做日落。 妈妈在时,叫做月明,妈妈不在了,叫做黑夜。 所以大家要好好孝养父母,这和供养佛的福德是一样,没有差别的。

4.有福的人,请一百个持戒高僧大德,一百个仙人,一百个朋友到装满七宝的地方,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 就这样做百千劫,这样得到的福德,还不如一念孝顺心,用一丁点东西,供养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养父母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

5.佛说:从地上积累珍宝,积累到二十八天,拿这么多珍宝去布施别人,不如供养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会大过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不孝。

7.世上要是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亲放在左肩上,母亲放在右肩上,这样千万年,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也报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养父母师长,这是「失意罪」。

10.修世间法的时候,要从供养父母师长里修。

11.我曾经因为四件事情舍弃我的生命,一是,为破众生各种烦恼。 二是,为了让众生平安快乐。 三是,为了除掉自己贪着自己的身体。 四是,为了报答父母生我养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赞叹孝顺父母,我在无量劫中经常赞叹的。

13.如果人少许供养父母,这样获得的福德无量,而少许不顺父母,罪也无量。

14.有八种人,你要毫不犹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种恩最难报答。 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来恩,四是法师恩。 所以供养这四种人,会得到无量福报。

16.用饭食供养贤圣,这不如孝顺侍奉父母亲。

17.我世世都奉持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后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18.世上的父母应该极亲极爱的,可是众生轻慢父母不尊重;我现在为了摧伏这种我慢,所以为此出家救护。

19.菩萨世世都用时令鲜果供养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萨世世都这样对父母——如果父母睡着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听的声音。 如果有好吃的,不会独吃,总是先给父母吃。

20.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

21.众罪最恶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顺父母,自己的东西都拿给妻子儿女,或者把父母的东西,自私给妻子儿女。 父母好话,自己不肯听从,甚至为护老婆而骂父母,这种人叫做「世间最大劫贼」。

23.不孝父母,轻慢尊长,将堕落三恶道。

24.想往生西方净土,要修三种福。 第一种就是孝顺供养父母师长,不杀生,修十善业。 第二种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仪。 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也劝别人读。

25.得到大财物,要先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法师。

26.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 因为这样孝顺供养父母的因缘,自致成佛。

27.众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28.佛告诉迦叶长老说,众生恼乱父母,让父母心忧恼,得多病报。 供养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报。 对父母没有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

29.佛对阿难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这个功德殊胜难量。 我过去世,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甚至舍身肉济救父母危急苦厄。 我以这个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为孝顺父母的福报。

30.如果让父母生气,子女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牴触顶撞父母,冲父母发脾气,很快就会有不顺。

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孝顺父母,供养父母。 愿我们把一切布施、一点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回向给父母。 愿一切如母众生皆能远离痛苦烦恼,究竟解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她是所认识的人中最有勇气的人之一,慢慢发现最初认识的那个温柔斯文的她是那么的敢爱敢恨,释放出的那种自由的力量让我特别羡慕,“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每次看到这句
  • 从一开始就清楚本分淳朴的他,不擅长也不愿意钻营,也早就认清现实,再不奢望资源咖的待遇,获得天降神饼了。#无锡买房攻略##无锡买房咨询##无锡买房买哪里##无锡买
  • ​​​​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去图书馆喜欢图书馆安静又暖和的环境要是有水有微波炉还有无线的WiFi还有喜欢看或者读的资料在手边犹如清晨的一杯咖啡☕是最好的养生修养之
  • #逆水寒手游[超话]#因为手游这个顾惜朝剧情两天没睡好觉了,连云寨线结束以后就有点提心吊胆,汴京线小顾撕自己的书扔自己的钱都被骂成狗,都不敢想杭州剧情要被骂多久
  • 绒绒一到我家就跟在我的脚边嘟噜噜地跑,我总担心一不小心就踩到它了其实我家狗挺天使的,天生洁癖,不爱叫不拆家,体型小所以嗨的时候也没有破坏力。前几个月刚从宠物店抱
  • 一般我们在新授课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比如我们要分析一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如下层次提问来达到效果:占星师认为第三宫与“具体的心智”有关,第九宫(
  • 新百伦 徽章魔术贴连帽羽绒服 产品配色:黑色 白色 产品尺码:XS S M L XL XXL 3月份购入ZP开发,开版多次,力求完美还原,小到一针
  • 边吃饺子边打下这段文字的我,会觉得,“感同身受”是很难,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身体经验去尽可能的“想象”Ta人;可是,努力去理解(看见)一个人,也是在看见自己吧。
  • 不过盲盒统一尺寸让钢锁尤其是龙形态显得太小,和其他摆在一起更像一只宠物…紫擎比原色帅很多,突然就理解收藏换色重涂玩家的快乐了;红蜘蛛配上威震天手枪是一大亮点,不
  • 《中国工艺美术馆非遗馆~馆览2~馆内建筑风格欣赏~20221002~用意》东侧门口扫码通道验证,是用镜面太钢不锈钢制作的冬奥运动员滑雪滑冰跳雪的场景,骨感十分,
  • 白白教你¥14.95大洋入口红[打call]购>>> 完美日记 小黑钻口红,(¥44.85)拍3件需到产品主页领199-30元劵,并用上5元
  • 靠西侧的商场布局还是传统#卖场#形式,东侧商场则变成了室内#步行街#。商场规模很大属于L型结构,和其他#奥特莱斯#一样专注#购物#。
  • 大型犬品种,如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等,通常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支持它们强壮的身体和活动水平。根据性价比和保护力的考量,以下是在不同年龄段接种疫苗的建议:小狗
  • 一个人内心是怎样的想法,其面相就会呈现怎样的表情,因为“相由心生”。其实不一定说交朋友只喜欢漂亮的或者帅气的,而是这个人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健康的温暖的亲切的。
  • 一束花的仪式感 永远不会过时#潮流趋势大赏##我的潮流关键词# 我真的推荐过好几次兰蔻的散粉,真的内外兼修,颜值超高,使用感也非常好,妆效真的太绝了,灯光下非常
  •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愿你走完山水万城,仍与理想重逢愿你快乐,也愿你的快乐不缺观众愿你自由,也愿你的自由没有观众愿你如你所
  • ”……一路上,李春霞的电话响个不停,李积彪和祁学渊也在忙着统计数据、联系农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及时联系和对接销路,解决群众“卖菜难”的问题。“这支驻村工作队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
  • 你把什么样的事物纳入到摄影的框架中,现在人人都能随手拍下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抓拍感兴趣的瞬间,那么这个摄影的民主化全民的狂欢,似乎每个人成为摄影师,手机摄影最大
  • 全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全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我准备二刷再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