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定

很多修行人都想入定,但总入不了。其实,入定并不难。难的是区分四禅八定,认证四禅八定。人每天都会不自觉的经过四禅,却不知道如何认证。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让身心合道。身心合道,就是涅磐之境,就是天人合一之境。当凡夫在心念散乱的境界升华到圣人的身心合道,天人合一,涅磐圣境的过程,就是四禅八定的过程。四禅八定的过程,就是从心念散乱到入静,入静到合道的过程。不生不灭的道,在于空与有之间,在于善与恶之间,在明与暗之间,在睡与醒之间,在于散乱与昏沉之间。是故,道又称中道。明于上理得知,道在睡与醒,善与恶,散乱与昏沉之间;所以,人在入睡的过程,已经从初禅升华到四禅,再从四禅退失清明,进入昏沉睡眠。每个人每天总有二三个机会认证四禅,因此不能说入四禅八定是难事,难的是认证,与控制入定,住定,出定的度。从清醒时的散乱,到昏沉时的睡眠的过程中的中间点,便是四禅。从清醒散乱到昏沉睡眠的过程中,从散乱到初得轻安,便是初禅。从清醒散乱到昏沉睡眠,往往只是刹那之间,的确是很难认证的。但认证到之后,你平时打坐就很容易入定了,因为真实认证到初禅到四禅后,就如同掌握到了四禅八定的钥匙,可以随时随地入定。我平日就是这样,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是傻的。我常常吃饭时,一口饭刚吃进去,还没来得及咽下,在动与静之间,念与念之间的空白处,刹那间定住了。一个手拿着筷子,一个手托着碗,嘴巴张开,眼睛不动,鼻子没气,却像雕塑一样,站在那里不动几分钟。这种现象是很难让平常人难理解的。象平时看风景,走路,一个念头没接受上来,意识断开,苦乐皆非,刹那间就入定了。要这样随时随地入定,必须要认证到三际托空。只要认证了三际托空,呼吸会自动住止,丹田跳动呼吸,这不是强行闭气炼得出来的。很多人喜欢胎息,于是强行闭气,这不可取。只要认证了三际托空,胎息很快就证到,不是强行闲气炼出来的。要认识三际托空,最好就是在睡与醒,醒与睡之间认证。三际托空,是空境;近道而已,并非不生不灭之法身。空境虽非法身,但如宿慧深厚,在空境中一念回机,便可悟到无始无终,无边无量的法身自性。禅门的当头棒喝,是师父助门人最快悟道的方法之一。开悟的师父在看见门人自性显现之时,一个巴掌打过去,一棒敲下去,门人就大彻大悟了。但是,徙弟也要有慧根才行。否则,把他打死,他也悟不了。不过,这种快速入道的方法恐怕要失传了,因为这种师父难找,徙弟也难找,这是上上根人接引上上根人的方法。话又说回来,要学会入定,必须明白,入定的过程,与入睡的过程是很相似的。入睡便是静过头了,静到什么都不知道,便是无记,便是昏沉。入睡其实也是入定,但那是昏沉定,不是那种能作主的定境。定有个特点:没有时间空间概念。睡五分钟跟睡五小时,感觉都是一刹那间。如果你入定后,感觉时间过得慢,那说明你还没有入定。时间过得慢,那是受蕴,坐在那里感觉全身不舒服,那是气脉不顺,未得轻安故。得轻安,方能入定,方能一定数小时,数天,数月,数年。入定后,还有一个特点: 知觉不是没有,而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介于知与不知之间。说知,的确是知,但心境不像未入定时那样散乱;说不知,其实是听到看到不执著了,妄念不起了,心不跟六尘转了。入定的过程,就是灭我执的过程。人不能入定,就是人我私心不灭,人我身见不灭之故。当人我身见,我之意识灭尽,已经超越四禅。当我执灭尽,不单证得四禅,阿罗汉果位也到了。凡夫虽然会不自己觉地到四禅之境,由于不懂得认证,到了四禅也不知道。就算认证了四禅,也不一定能入定,住定,出定自在。偶尔到了四禅,不等于入了四禅之定。四禅与八定,有同与不同之处。初禅到四禅,是指静的承度,而能在初禅以上得定,是要有禅定基础的。气脉不通,就算能偶尔到了三禅四禅,却不能安住于境界,在此禅静境定下去。要想入定,住定,出定三自在,要二通:一:见地通,从理上认证了四禅八定,并能观察明了入睡与入定的过程。二:气脉通,气脉不通,不得轻安。不得轻安则不能去身见。不能去身见故不能得定。 要气脉通,当不着六尘,心不外驰,久坐精气自然充满。精气充满,才能冲通气脉。古德云:“久坐必有禅,”可不是乱说的。总之,要学会入定,先观察清楚自己是怎样从清醒散乱进入到睡眠昏沉的。佛的堂弟,阿难尊者便是在将睡未睡的一刹时,证得罗汉果位的。古来很多祖师也都是在将睡未睡之间悟道证道的。我曾看过释万行禅师的开示,禅师也强调要观察入睡的过程,才能掌握入定的技巧。

无相 无我 无念 心动~要明白这些概念,必须有实证经验方可。这里把实证过程简要说一下:经过一段时间勤奋努力静坐,你会有一种身空的感觉,整个身体都没有了,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时候念头的生灭你会看得清清楚楚,你会发现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有一段明显的距离,你用无我的观念想象消融自己,使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你会发现念头没有了,而心里思想却一清二楚,原来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你还会发现以前的爱憎现在没有了。如果你努力地想憎恨的事情,你会突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紧接着就产生“我”这个念头,随后就产生相对立的“他”这个念头,接下来就会产生“好”与“坏”,“喜欢”与“厌恶”等等一对一对互相对立的念头。随后你会盯着具体的事情浮想联翩,你很快就重新有了身体的感觉。
无相:
这个名词牵涉到他心通。有的人在心里不停地说话,天耳通的人立刻就能听到。有的人在心里想但口里不说,比如他想大海,天眼通的人立刻就会看到他心里想的大海的形象。因此,相是指相想。当你证入念头不起的状态时,因为没有了心力,你的思想不再产生相,这样他心通的人就看不到你心里在想啥,这就是无相,无相说明一个人已经证入了如来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心通其实是天眼通和天耳通的综合,并没有一个什么他心通,只是他心通很重要,所以单列出来自成一通。

无我:
无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是外道的断灭见。心动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当你用无我的思想你就会立刻又证入没有念头的状态,因此,无我是如来藏的特点,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了。佛陀在尼连禅河对外道说:我们佛教说的无我是真我,真我是无我的。证入无我,你还会发现山河大地皆是自己,并没有一个境外之心,再也没有了心物的对立。
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思想了,而是没有念头,因为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念头是在心动以后才产生的。念头包括相互对立的各种分别念以及连续不断的想象。
心动:
心动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见喜欢的东西后所产生的那种喜欢的情绪,而是从心的本来状态进入分别状态时的一种执着的心力,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动的感觉。如果没有心动,就绝对不会有分别执着的念头产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心动就绝不会有我和他,喜欢和厌恶等等对立的念头,当然更不会有相续不断的想象,比如不会因为别人骂你一下你就生气一下午,心里骂一下午。心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状态,是凡圣的分界点。

清悟开豁然大师净业知津及念佛百问节要:https://t.cn/A65jQnsi
  开眼念佛,心易散动,可闭目念。当念佛时,将心放空,提起佛号,即念即听,即听即念,绵绵不绝,行之久久,必有相应时也。但要字字从念头上著实,句句从求生西方里出来。更有系念一法,在不念佛时,将念头常挂在阿弥陀佛身上,心常清净,不动不摇,便是得力处。
  问:杂念从何而来?答:人之一身,只有一念,念佛之念是他,杂念之念亦是他,只因这一念不能全分归于念佛,即有少分在佛外。问:如何得除杂念?答:不消除得,但自抖擞精神,以此一念全提在佛上,杂念即无。然精力疲弱,不能使之即无,又当如何?答:道力未充,多诸散乱,收摄六根,渐归清净。当杂念起,不要理他,我只是念,更加目注佛像,或念注佛像,自无杂念矣。但久之杂念又起,甚至缠扰不开,不必焦躁,但澄清心思,令六字洪名,一一从念提起,由口出声,耳中历历听闻,又复从心念中流出,循环贯摄,不令间断,杂念自无。尚有钝根者不能,可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当念佛一声,即记在南字上,二声记无字,又阿、又弥、又陀、又佛、又南,连环记认不断,一切杂念,无处出生矣。
  【按】闭目空心,即念即听,收摄六根,渐归清净,杂念即无矣。依次记字念,与印光大师之十念记数,同为摄心妙法,屡试屡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贝克汉姆罗兰合照 亮点自寻
  • “人都是出来卖的”,卖相要好是关键
  • 爵士4:2淘汰雷霆 ,半决赛打火箭
  • 西蒙尼或被禁赛4场 马竞主席:希望他像温格长留球队
  • 回应|北京密云延生残疾人托养扶助中心积极响应中残联征集活动
  • 还好卢比奥没有受伤,否则打人元凶估计都走不出盐湖城主场!
  • 尼泊尔、老挝足协主席因受贿遭国际足联“禁足”
  • 刘昊然童年照曝光 网友:一看就是听话懂事的三好学生
  • 【好波竞彩前线】莱万特主场防守松散,塞维利亚作客有望重返胜轨
  • 警方破获校园“套路贷”诈骗案 借款6000元要还12万
  • 微头条滴滴柳青大数据杀熟传闻:好心办坏事
  • 小米IPO前夕人事调整:CFO兼任高级副总裁,两位联合创始人辞职
  • 暖心!他免费送环卫工人早餐7个月,成都“早餐哥”你在哪?
  • 王石重出江湖!宣布出任远大科技集团联席董事长
  • 猛龙4-2奇才晋级东部半决赛 洛里24+6+6比尔32分
  • 突发!四川什邡客车侧翻 多人被困包括小孩
  • 猴哥“越狱”了丨济南动物园一只金丝猴逃出笼舍,“人猴大战”一小时,原来……
  • 悲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麟童今晨去世享年85岁 郭德纲悼念
  • 北京上空异象高清画面
  • 杭州一女子被打到住院16天,因工资补贴娘家!忍了6年,她终于说出心中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