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超话]#佛言:「善男子!本未行故,所以生疑,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疑即是著,著即是疑。』為是誰耶?」

「善男子!斷善根者。」

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

「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離是四事,心自思惟:『無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捨於財物。若施有報,當知施主常應貧窮。 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說言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是則名為斷善根也。復作是念: 『施主、受者及以財物,三事無常、無有停住。若無停住,云何說言此是施主、受者、財物?若無受 者,云何得果?以是義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

「復作是念:『施者施時有五事施。受者受已,或時作善、或作不善,而是施主亦復不得善、不善果。 如世間法從子生果,果還作子。因即施主,果即受者,而是受者不能以此善、不善法令施主得。以是義 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無有施物。何以故?施物無記。若是無記,云何而得善果報耶?無善惡果即是無記。財若無記,當知即無善惡果報。是故,無施、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

「復作是念:『施者即意。若是意者,無見、無對,非是色法。若非是色,云何可施?是故,無施、無 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施主若為佛像、天像、命過父母而行施者即無受者;若無受者,應無果報;若無果報, 是為無因;若無因者,是為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無父、無母。若言父母是眾生因、生眾生者,理應常生,無有斷絕。何以故?因常有 故。然不常生,是故當知無有父母。』復作是念:『無父、無母。何以故?若眾生身因父母有,一人應 具男女二根。然無具者,當知眾生非因父母。』復作是念:『非因父母而生眾生。何以故?眼見眾生不 似父母,謂身色、心、威儀、進止。是故,父母非眾生因。』」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有四種無:一者、 未生名無,如泥團時未有瓶用;二者、滅已名無,如瓶壞已,是名為無;三者、各異互無,如牛中無 馬、馬中無牛;四者、畢竟名無,如兔角、龜毛。眾生父母亦復如是,同此四無。若言父母眾生因者, 父母死時,子不必死。是故,父母非眾生因。』」

「復作是念:『若言父母眾生因者,應因父母常生眾生。 然而復有化生,濕生,是故當知非因父母生眾生也。』復作是念:『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 孔雀聞雷震聲而便得娠,又如青雀飲雄雀淚而便得娠,如命命鳥見雄者舞即便得娠。』作是念時,如其 不遇善知識者,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善惡果。何以故?有諸眾生具十善法、樂於惠施、勤修功德,是人亦復疾病 集身、中年夭喪、財物損失、多諸憂苦;有行十惡、慳貪、嫉妬、懶惰懈怠、不修諸善,身安無病、終 保年壽、多饒財寶、無諸愁苦。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我亦曾聞諸聖人說:「有人修善, 命終多墮三惡道中;有人行惡,命終生於人天之中。」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一切聖人有 二種說:或說殺生得善果報、或說殺生得惡果報。是故當知聖說不定。聖若不定,我云何定?是故當知 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有聖人。何以故?若言聖人應得正道,一切眾生具煩惱時修正道 者,當知是人正道、煩惱一時俱有。若一時有,當知正道不能破結。若無煩惱而修道者,如是正道為何 所作?是故,具煩惱者,道不能壞;不具煩惱,道則無用。是故當知一切世間無有聖人。』 」

「復作是念:『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八聖道者,其性平等亦應 如是,一人得時一切應得、一人修時應一切苦滅。何以故?煩惱等故。而今不得,是故當知無有正 道。』」

「復作是念:『聖人皆有同凡夫法,所謂飲、食、行、住、坐、臥、睡眠、喜笑、飢、渴、寒、 熱、憂愁、恐怖。若同凡夫如是事者,當知聖人不得聖道;若得聖道,應當永斷如是等事;如是等事如 其不斷,當知無道。』」

「復作是念:『聖人有身,受五欲樂、亦復罵辱、撾打於人、嫉妬、憍慢、受於苦 樂、作善惡業,是因緣故,知無聖人。若有道者,應斷是事;是事不斷,當知無道。』」

「復作是念:『多憐愍者,名為聖人。何因緣故名為聖人?道因緣故,名為聖人。若道性憐愍,便應愍念一切眾生,不待修已然後方得。如其無愍,何故聖人因得聖道能憐愍耶?是故當知世無聖道。』」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南本涅槃經##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迦葉菩薩品之二##佛經##佛教##斷善根#

#佛教[超话]#佛言:「善男子!本未行故,所以生疑,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疑即是著,著即是疑。』為是誰耶?」

「善男子!斷善根者。」

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

「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離是四事,心自思惟:『無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捨於財物。若施有報,當知施主常應貧窮。 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說言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是則名為斷善根也。復作是念: 『施主、受者及以財物,三事無常、無有停住。若無停住,云何說言此是施主、受者、財物?若無受 者,云何得果?以是義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

「復作是念:『施者施時有五事施。受者受已,或時作善、或作不善,而是施主亦復不得善、不善果。 如世間法從子生果,果還作子。因即施主,果即受者,而是受者不能以此善、不善法令施主得。以是義 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無有施物。何以故?施物無記。若是無記,云何而得善果報耶?無善惡果即是無記。財若無記,當知即無善惡果報。是故,無施、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

「復作是念:『施者即意。若是意者,無見、無對,非是色法。若非是色,云何可施?是故,無施、無 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施主若為佛像、天像、命過父母而行施者即無受者;若無受者,應無果報;若無果報, 是為無因;若無因者,是為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無父、無母。若言父母是眾生因、生眾生者,理應常生,無有斷絕。何以故?因常有 故。然不常生,是故當知無有父母。』復作是念:『無父、無母。何以故?若眾生身因父母有,一人應 具男女二根。然無具者,當知眾生非因父母。』復作是念:『非因父母而生眾生。何以故?眼見眾生不 似父母,謂身色、心、威儀、進止。是故,父母非眾生因。』」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有四種無:一者、 未生名無,如泥團時未有瓶用;二者、滅已名無,如瓶壞已,是名為無;三者、各異互無,如牛中無 馬、馬中無牛;四者、畢竟名無,如兔角、龜毛。眾生父母亦復如是,同此四無。若言父母眾生因者, 父母死時,子不必死。是故,父母非眾生因。』」

「復作是念:『若言父母眾生因者,應因父母常生眾生。 然而復有化生,濕生,是故當知非因父母生眾生也。』復作是念:『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 孔雀聞雷震聲而便得娠,又如青雀飲雄雀淚而便得娠,如命命鳥見雄者舞即便得娠。』作是念時,如其 不遇善知識者,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善惡果。何以故?有諸眾生具十善法、樂於惠施、勤修功德,是人亦復疾病 集身、中年夭喪、財物損失、多諸憂苦;有行十惡、慳貪、嫉妬、懶惰懈怠、不修諸善,身安無病、終 保年壽、多饒財寶、無諸愁苦。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我亦曾聞諸聖人說:「有人修善, 命終多墮三惡道中;有人行惡,命終生於人天之中。」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一切聖人有 二種說:或說殺生得善果報、或說殺生得惡果報。是故當知聖說不定。聖若不定,我云何定?是故當知 無善惡果。』」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有聖人。何以故?若言聖人應得正道,一切眾生具煩惱時修正道 者,當知是人正道、煩惱一時俱有。若一時有,當知正道不能破結。若無煩惱而修道者,如是正道為何 所作?是故,具煩惱者,道不能壞;不具煩惱,道則無用。是故當知一切世間無有聖人。』 」

「復作是念:『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八聖道者,其性平等亦應 如是,一人得時一切應得、一人修時應一切苦滅。何以故?煩惱等故。而今不得,是故當知無有正 道。』」

「復作是念:『聖人皆有同凡夫法,所謂飲、食、行、住、坐、臥、睡眠、喜笑、飢、渴、寒、 熱、憂愁、恐怖。若同凡夫如是事者,當知聖人不得聖道;若得聖道,應當永斷如是等事;如是等事如 其不斷,當知無道。』」

「復作是念:『聖人有身,受五欲樂、亦復罵辱、撾打於人、嫉妬、憍慢、受於苦 樂、作善惡業,是因緣故,知無聖人。若有道者,應斷是事;是事不斷,當知無道。』」

「復作是念:『多憐愍者,名為聖人。何因緣故名為聖人?道因緣故,名為聖人。若道性憐愍,便應愍念一切眾生,不待修已然後方得。如其無愍,何故聖人因得聖道能憐愍耶?是故當知世無聖道。』」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南本涅槃經##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迦葉菩薩品之二##佛經##佛教##斷善根#

#如实的解脱道# (45)
(续 第八章)
杂阿含第305经(佛说世间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去问佛: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谓世间,世间不是指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世界,而是指我们当下的身心。参见经文: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杂301经)

那么什么是世间空呢?我们看经文: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苦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直截了当地说: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是故眼非我非我所。常恒不变易法空(是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因为有眼故,所以若眼见色、生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这些悉知皆是缘起,是故如实知这些也是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本性空所决定的。

不是佛决定让它空的,是佛发见缘起的世间本性空。如果把前面那一经与这一经联系起来思维,前面经文是在讲六根触对六尘因缘,有这样的功能启用,不是不要用,只是你不要执著它为实有。这一经就更直截了当、从究竟意义上告诉我们,眼空,眼的功能也空,眼功能作用所生的心理反应(受、想、行)也是空,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故,如果于这些理解了、明白了算不算见法呢?还不算见法吗?那要怎么样才算见法?透过现象了知它本性是空,是不是见法?是啊!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觉得佛在这一经讲的很爽,感觉太爽了!一点都不保留,直接告诉你真相就是这样子的。

杂阿含第456经(佛说第一义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我听到这样,有一次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讲:我今天当为你们说法。开始是善法,中间是善法,后面也是善法。善义:意义正确;善味:词句正确;纯一满净:没有一点瑕疵;梵行清白:梵行清净无染;所谓第一义空经:即是第一义空经。仔细听,好好思维,现在即为你们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这里是以眼为例,其实就是眼等六根。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因缘和合则眼生,因缘消散则眼灭,因缘集灭决定了眼的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眼在生灭,是故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我们所见到的眼、包括耳、鼻、舌、身等表象,其实是刹那生灭不住的相续相。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如是:真相如是;眼不实而生:眼是因缘生,故非真实生。

生已尽灭:因缘生因缘灭、刹那不住啊!(每秒死亡细胞80万)。

我们所见的眼,只是因缘刹那集灭不住的相续相尔。

有业报:眼集起的因是业报(缘有生)。

无作者:无有造作者(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和合作)。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阴即蕴的异译,蕴即积聚义,眼由细胞积聚而成,除眼角膜外,细胞就如一堆积聚的泡沫,刹那生灭相续。

除俗数法:所谓眼,除了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事相外,没有什么别的了。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佛在此,已经诠释了俗数法,其实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所以它只是因缘的环环相扣,里面没有我。

除俗数法就是,思维分析眼等六根生灭相续,观察六根触对六境缘生六识、缘生六受、缘生六想、缘生六思,在此故彼的因果关系,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因缘相续,刹那不住。只是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无有造作者,除了这此有故彼有因果的缘起外,无我我所。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前面说的是缘起的流转,缘起的流转也就是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想解脱的人,一定要如实知缘起的流转,知法住。知道这个流转过程的因果必然性,唯有先知法住,才能得涅槃智。知道解脱从哪里下手。

第一义空法经:佛以眼为例,阐述:因为六根是因缘和合生,故生时,无有来处,因缘消散灭,故灭时,无有去处,就像天上的浮云,积聚时没有来处,消散时没有去处。所以六根是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六入处是业报所感得,无有造作者。因六根刹那生灭不住故,所以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因缘集、因缘散、因缘相续外,没有实有的六根,所以空六根,是名第一义空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尊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见法证果,原因只有一个,诸比丘闻佛说已,欢喜奉行。我们现在为什么稀有难见?原因你懂的!

附录:(这些是从导师论著中摘录的)

《杂含》卷一三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从缘起世俗谛的生灭非实中,说明第一义空,极为明白。在第一义空中,即遣离有无、断常等二边。

缘起就是中道,缘起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如实知现象因缘生,因缘灭,不会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执有、无,常、断二见。

如迦旃延说真实禅(体悟第一义的禅观)说:「观彼悉皆虚伪,(彼指五蕴六处这个身心)都不见真实……(为什么不见真实?因为这个身心一直在无常变易)但以假号因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如说眼、耳、鼻、知、身、意,这个就是假号)观斯空寂,(斯:即眼、耳、鼻、舌、身、意本性空寂)不见有法(有见)及与非法(无见)」。就是不落实有、实无二边见。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法——世俗的,圣弟子就在这因缘中,名相世俗法中,体观空寂,离「有法」「非法」二边见,(就是实有,实无)就证得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所以说:「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诸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都是邪见。

佛陀又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实正观世间集,世间的定义,在前面已有解释。现在举烦恼为例,烦恼是受,烦恼生起,即是世间集起,如果我们如实正观,就是对烦恼的集起作正确的分析、观察烦恼集起的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不离根尘触对因缘所生的,所以烦恼是缘起有。这样就不生世间无见,不否定烦恼生起。

如实正观世间灭,烦恼因缘和合生,因缘消散灭。不是实有它一定会灭,所以它灭去的时候,如果我们如实知烦恼是因缘灭而灭,就不会生起烦恼是实有见,因为实有的它不会灭。如来离于实有实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中道观,也是正见。

世俗的人,看见生,就以为有实在的法生起,看见灭,就以为有实在的法毁灭了。有是实实在在的有,无是实实在在的取消,这是落于二边见的。圣弟子不然,看见法生起,遣离了无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实有;看见法消灭了,遣除了有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断灭实无。

因为依着缘起法的因生果生,因灭果灭,一切法是活泼泼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

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可以用啊,但是你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它是因缘生,因缘灭,本性是空。假若是实在性的,实有,就不该灭而无;实无,就不该生而有。所以对什么叫实有、实无,我们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

所以在法法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中,深入事物的根本核心,体见到一切是关系的,没有实性的有、无、生、灭,一切是不实的假名,都是假名安立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毕竟空寂,不是抹煞了一切生、灭、有、无的现象而破坏诸法;

所以就有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五蕴、六处,佛法是在讲空性,空性不离五蕴、六处去体悟,但也不会破坏五蕴、六处,五蕴、六处是因缘生因缘灭,你破坏它干什么。

反之,空寂(本性空寂)正是掘发了诸法生、灭、有、无的真实相。因为本性空,才显发出因缘生,因缘灭,非实如幻的真实相。

这是如来教授的真实意趣,否则单见到流转还灭、一正一反的两面,很容易误解而割截为二体的。这从流转、还灭二门,两门的有无生灭关涉的现象中,直接体现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中道的空寂律也是假名安立)这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为佛法特质——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大乘学者常说的「当体即空」,就是如此。——摘自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

导师的这一段论述对我们修学缘起法,体悟性空,启发意义很大!没事的时候可以多阅读、多思维。
(全部完结,感恩阅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古人的观念中,忠是排在孝之前的,如果真是夏姬主动招揽,夏征舒首先杀得应该是自己的母亲。请你代入夏姬的处境想一想,你一个女子,飘零在外国,好不容易嫁的一个丈夫死
  • 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不结婚,年轻的时候还好,但是老了有可能会孤苦伶仃;结婚,烦心琐事可能比较多,但是老了会子孙满堂。” 的确如此,和再爱的人结婚,都会有后悔的
  • #你瓜的日常#一些深圳日记来的时候怕台风飞机改了高铁 回去又大延误 唯一幸好的是我们开的是温馨小体育馆 看演出完全没影响抓住一切机会还是去溜达着找了一些东西吃
  • 反倒是我平时各种矫情,可是到了音乐节,不怕风吹日晒和狂风暴雨,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晚上加入外地乐迷队伍排队吃小欧水煮,排队也没闲着,作为全场唯一的南昌人肩负起本地美
  • 芒种,是夏日的序曲,是播种希望,收获梦想的开始。涵玉湖畔别院一一万元包栋园林私邸,承包了300平的独栋、30亩的花境和300多万亩的太湖山水景观,内部透着纯红木
  • [鲜花]#刘宇宁开始推理吧#[鲜花]#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鲜花]#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春天的桃粉樱花,夏天的湛蓝微风,秋天的金黄落叶,冬天的皑皑白雪,都
  • 谁懂啊....总之就是温柔体贴的年下弟弟很清纯可爱...我:好烦啊不想整这作业了弄的什么玩意儿(爆扣电脑)室友:不应该啊你在桌子上摆点自推就好我:我整个桌子
  • k.mbappe:Un sueño hecho realidad.Muy feliz y orgulloso de formar parte del club
  • 可运动员就是对奥运有无比的憧憬和期待,一想到两小孩儿在出征前,头拿出贴纸,一个一个找出s y s j y贴上去,一字一句的说“孙颖莎加油”“孙颖莎奥运一定要加油
  •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年节省很多费用,我必须从自身做起,天天如此,在这日常生活中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点点滴滴做起,只要我们大家都有环保意识,大家都能做到节约
  • 投资开启无天花板的事业#蜜淘星球##社群团购##社群好物分享官##社群团购招团长##免费入驻,0门槛开店#的蜜淘更精彩​‎ ͏ 它‮会将‬新诞生4个自‮品营‬牌
  •  贾利园给丈夫打完电话,知道丈夫依然不仅不闻不问时,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峰,她又给儿子加了一层塑料袋儿。 可此事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简单,贾利园日复一日的做噩梦,梦
  • 另外,在德国,继解雇300名临时工后,特斯拉还计划在柏林工厂裁员400人,理由是“目前疲软的电动汽车销售市场也给特斯拉带来了挑战”。此前甚至传出了特斯拉要取消低
  • #suju侄子学院[超话]# 出了一样 宣一下 正在二样中圭云属性 注意避蕾 欢迎单推和团粉图很杂..上班实在没时间整理修图…二样具体修改: 菇的那只蘑菇改小一
  • #张杰未live开往1982巡回演唱会##张杰[超话]#杰杰,刚刚在阅卷的时候耳机里随机播放了一些老歌,听得我很感动,感动的点在于,初次听这些歌的时候,才十岁出
  • 他也好奇林家到底哪里寻来这么好的果子,又保持得如此新鲜。”25日,植物爱好者“糖醋李脊”和“小草”前往鼓山爬山,山脚处一株见花不见叶的无叶美冠兰吸引了她们的注意
  • 一次点阵第七天——我又夜班终于恢复到正常:睡前洗面奶,早晨棉片擦脸涂胶原棒,安肌霜,凝胶,睡前美宝,重点防晒有了宝宝每一个上夜班和休息的早晨都不能睡懒觉宝宝去上
  • 【动,养身】一个人的体质是天生的,但健康的体魄却可以后天养成。希望在以后的育儿路上不忘初心,我小嘟健康快乐就好,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 #任嘉伦2024共赴嘉期# #超话星愿池# #任嘉伦流水迢迢# “ ℎ ” “晚风带着你的笑懵懵懂懂 有万分之一
  • *其实打样费用加起来其实已经超过了他自己谷子本身买的价格,所以我打算如果他可以接受我的协商的话我只想让他支付俩个吧唧的打样费用,但是他进行了一口否决并且在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