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有些阅读,是无聊或极度无聊时,误打误撞。
有些阅读,是跟踪, 是等候,是期待,是渴望……前者可有可无,既不能提高生命的品质,也不会带来精神愉悦,后者则不然。

中国收藏人必须体面跨越的30道门槛之二【续作者早已公开发表的前15条】 16、会有无数次试图改行易辙的念头,但确发现是没有回头路的,原由,已经花“巨资”收购的藏品太多大杂,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会是偶尔冒出以下念头,受上帝的偏爱,用手头真的曾经有过很多的碎银,结果又很快地接济了那些可怜巴巴的“穷人”,即以卖假货、仿品为生计的小商小贩。 17、曾有无数次可以变现的机会,却因手头并不缺钱,还因那些贪婪的家伙,对自己的“挚爱”出价太低,老子不想“侍候”这些铲地皮的人!“皇帝的女儿”压根就不愁嫁。这类心态一直有! 18、曾想交一些确实有银子,又喜欢收藏的人大伽级人物,却发现这类人寥若晨星,身边确有富得流油的家伙,但他们的品位太低,除了有钱,从一出生他们就没有文化细胞,更没有艺术品鉴能力,对古玩、古懂,压根儿就视为另类。因此,想让这类人“大出血”,比TMD登天还难。 19、而那些有艺术天分,有文化天赋,又喜欢收藏的人,多是些资金上的小白,财富上的菜鸟,他们还需在时代的摧残下,慢慢成长,渐渐成熟,然后才配有帝王曾经拥有过的珍品。他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尚很遥远! 20、那些天天绞尽脑汁、捕捉痛点的商人、坏人。会设计出一个个看似关心,听似关怀的套路,以收购为名,以大拍为噱头,在各个渠道散布此类信息,初看是套,再看还是套,最后多数收藏人,还是进了他们环环相扣的骗人之套。能穿着裤衩儿走出骗局的人,绝对是豪杰也!多数是雪上加霜!血本无归,投诉无门,不了了之! 21、在刚刚入行之前,天天喜欢看各种媒体上的假大师、假专家、假鉴赏老者的口若悬河的视频,早已经被这些极具“渊博学识、深厚底蕴”的老师们的才华所征服。故而,似乎突然醒悟,进入这一行,是可以一夜暴富、一举成名。到后来,慢慢地进入“禁地”从此难又以自拔。 22、从进入这一行开始,便开始节衣缩食,过起了僧人般的窘迫生活,会将生活开销压缩再压缩,会将资本投入再投入。也会常常暗暗地鼓励自己,任何一个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特别是那些确实白手起家的人,都有过一段人生狱炼般的生活。苦尽甘来,从古皆是!于自律中成长,在自虐中成熟! 23、眼看着这些年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能高价出手,或是确实已经高价出手的藏品,大多几乎为零。是大环境?还是大气候?嘻嘻!只有鬼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这条收藏之路走得真TMD艰辛无比。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24、原先开始十分关心的国内五大拍卖公司每年两季的大拍,到后来想法想法找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一切线索,试图以四两拨千金的方式,完成人生的蜕变。希望有一日凤凰涅槃。但是再后来,残酷的现实在一次又一次的扇脸。以上所有梦想,都是一场无法醒来的黄粱美梦矣。 25、数年下来,收获了、收藏了、也让人变得更心平气和!更加老练!更是老辣,对人,对事,可谓是一针见血!但多数情形下,只是看破不点破而已。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人性的贪婪、无知、自负、清高仍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无人例外! 26、数年下来,钱虽然扔出去不少,却发现,小日子过得更滋润,人活得更明白,心情更舒畅,人生更丰满。只是手头的银子,变成了固定资产,变成了难以随时变现的财富。人,有时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既然上帝指使自己担负起救世、救贫、救穷的重任,那就坦荡地、自豪地完成这责任重大的历史“使命”也。嘻嘻! 27、虽然,在收藏的路上一走就是数年、数十年,却是人生无悔。试想:如不干此行!不爱此行,难道以自己多年的高风亮节,拿自己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撒到花街柳巷?撒到澳门赌场?扔给那些天生就不仁不义的白脸狼,嘻嘻,也好!老子没钱,钱都投资了,只是没扔到基金,亦没扔到股市,更没扔到期货。嘻嘻!看老子一屋子藏品中,总能拿出几件几十件世间精品、极品、珍品。甚至可以狂妄地认为,老子的藏品就天下唯一,怎么了,就这样得瑟,谁能证明不是天下唯一?小样?嘻嘻! 28、一切皆天意,一切皆轮回,一切皆赤裸来,赤裸走也,人生不过是一场挂满各种噱头的博弈而已,人生一切皆为利而来,为名而来,为欲望而来,为使命而来,为占有而来,为贪婪而来,为一时的兴起而来,在这条漫长的时空隧道,没有一人会是永远的对,也没有一人是永远的王! 29、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财富、时间、精力、感情。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以阅历、经验、眼光、天赋、独特换回了大量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哪怕在外行看来,就是一堆垃圾、就是一坨臭气薰天的“狗屎” 其实,这真没什么!人生需要酒、友、妞,但更需要可以支撑起高贵灵魂的财富!那就是在上帝的引领下,个人随时可以向世界展示的极品、精品、尚品! 30、我们无须臣服地换回他人的赞美,我们更无须跪舔式的取悦任何人。在时空的隧道,王者也会脱去“袈裟”圣者也会失去光环,智者亦会淡去色彩,唯有那些理性的、睿智的、高贵的,早已超越以上以虚名垒砌成的大师、用忽悠赚取的美誉,以平台盗取的高位,以投机拥有的财富,以诈骗持有的奢侈,我们!永远比以上这类“尊”者更尊,比以上这些“贵”者更贵。缘由:我们用自己的血汗钱,以自己的勤劳,用自己的坚韧,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定位,早已拥有了世间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即:生命的品质,生活的品质,精神的品质,灵魂的品质!【感恩相遇!感谢阅读】 https://t.cn/z8yCdZ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卢思浩感谢那些擦肩而过的人,因为时光证明了他们不是对的人,更重要的是,上天会为你安排一个更适合的,就在不久的将来。#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互评
  • 還是有人耍花招,阻止牠的騎師多取得一場比賽的冠軍,甚至想影響牠下個月,參加作為馬匹一生只能夠參加一次的大賽呢?一隻取得好成績的賽駒,練馬師再為牠報名出賽,由於上
  • #DeepCandyK ##openai##在openAI DALL-E 2之前##科技##该不该用人工智能模拟人##人工智能挑战设计大师##把爱输入人工智能#
  • 善良的人,不问得失,也不计较回报,和亲人相处,不争不吵,和蔼可亲,和朋友相处,能让则让,能忍则忍,他们如阳光一般,总是给予宽容和温暖,他们如盛开的花朵,总是在
  •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嗤
  • 我的妈妈是超级贤惠能干的女人,虽然她以前总是偏心姐姐和弟弟,虽然总喜欢念叨那些我不爱听的话,虽然我们可以十天半月不联系,工作实在干不下去想要她支持我辞职,但她却
  • 早起的鸟儿有食儿吃:这周末延续上周末的模式,继续上班,清晨7点,出租车准时停在迎宾大道上,太阳光强劲的从东边穿云而出,头顶上空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洁白如丝绒般的云彩
  • 想清楚了这几个问题,我觉得是能解决割肉与躺平的问题的,因为现在的痛苦不代表以后会痛苦,现在的牛股以后也不一定牛,股道有轮回。我说这个经历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只要你
  • 深回踩这个情况我也想过,出现了也不恐慌。继续上冲的话,看反弹去1894-1905-1911.大选前,都应该观望,规避风险,处于暴风的中心,有机遇也有风险上海新房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7.72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元):4.11亿集中度90(%):21.08平均成本(元):7.56总市值:38亿3、软通动力:国
  •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孔丘闻言,茅塞顿开道:“先生此言,使我
  • 改良的旗袍最适合来点新花样,如果想要穿一款能在平时或是聚会时都能吸睛的旗袍,小姐姐们可以穿波点、格纹、星星等带有时髦感却不会太过复杂的图案,不经意的点缀配上高级
  • #完美的夏天##618万物狂欢节##高考加油#端午假期be like端午当天说好补笔记 在教室桌子上趴着睡了一下午(只有林宝宝自己认真画了一下午图)于是乎后面跑
  • #肖战[超话]#春天的燕子,衔枝运泥,羽翼蓬松,舒展风里我像一只春天的脚,跑得太慢被冻在冬日的寒冰里风吹过我的脚腕,皮肤刺痛祂站在上流大嚷:抄袭我嚼碎了牙齿,剖
  • 一个工作一般、家庭条件一般,可以说一无所有的北漂门童竟然爱上了一位漂亮空姐,还演绎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怎么看,都有点“现代都市童话”的味道。#拙荆#【网友评论
  • 我想告诉一些比我还小的弟弟妹妹们,不要放弃任何你所热爱的,这条路难走也好,痛苦也罢,只要坚持过,为之努力过,我们都是站在山顶的人。最后我想跟所有的麦麦们说,不要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巴西籍行长马可(Marcos•Troyjo)述及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转型,对此予以否定,强调既要看到脱钩,也要看到“挂钩”。美国实力靠前的企业在
  • 西域尊者往东来, 却被文殊化引开; 东土若无尊胜咒, 孤魂难以脱尘埃。 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所载: 1. “若有男子女人。须臾读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
  • #郑艺琳首张SOLO专ARIA##郑艺琳全面发展# 220604 GOT7崔荣宰的好朋友电台艺琳相关 每一句语气都很可爱的艺琳作为亲故来玩的纪念在拍照区跟着獭D
  • JB总于回来了 还有我们椰奶hhh 椰奶和jooe女士一起玩啦真的好喜欢你俩 两个mm都超级喜欢(神志不清的我正在胡言乱语)JB也喜欢~还有度妍欧尼太搞笑啦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