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到极乐世界的签证了吗?

一年又翻新篇。在过去的这一年当中,你的内心可有收获?还记得一位大德曾说过,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往生的准备,那么过新年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那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不过是离死亡更进了一步。

生命无常,若我们对死亡没有把握,今生在走向终点时,身心只能任由业风摆布。若你已心有所属,有了往生的方向和把握,那么生生世世的风雨飘摇就此止息,净土将成为最终的归宿。

如果把往生比作星际移民,第一步,你需要锁定目的地,去月球、火星或某个刹土。第二步,根据移民政策做好功课。第三步,下定决心,哪怕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能放弃拿到签证的机会。等签证到手的时候,信心百倍的你就可以从容上路,顺利到达心心念念的去处。倘若你对往生的目的地举棋不定,那就参照成就者们提供的最佳方案吧。

在关于临终窍诀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做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刹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一些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那些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修法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仪轨,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所以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在没有文化,连字也不认识的老婆婆、老爷爷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例子。他们在临终时,亲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对死亡毫无恐惧,高高兴兴地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修法很简单,能修成的几率也很高的缘故。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如果这一生当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么下一世就不会投生到别处,而将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人一到极乐世界,即可花开见佛,成为一地菩萨,因为极乐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但有一种情况也许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弥陀佛修法时,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时也抱持怀疑态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却会在莲花里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来,在此期间只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却不能见到佛陀。

对于这种人,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很可能还没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一地菩萨在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而不会有这些障碍。

由此可见,除了上述这种人以外,正常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愿意,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也可以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这里所说的七天,是人间的时间。

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项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空闲。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修持一个完整正规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条件。为数众多的佛弟子虽然仍在坚持修行,可条件却极为有限,困难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顾其他修法的同时,还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则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建议如果是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准又偏低的人,修行重点就要放在阿弥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备时间等条件,也可以这样做;但只要有一点可能,还是应该尽量闻思、修学密法。这两种法都要修,这一点至关重要。

《佛说阿弥陀经》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中讲了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远离两个违缘,具足四个因素。

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中讲道:第一是五无间罪;第二是谤法、舍法罪。除了这两种罪业以外,其他如杀、盗、淫、妄等所有罪业,都不会障碍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罪业虽然也很严重,但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这些罪障;而上面所说的两个违缘却是极其严重的罪业,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忏悔清净。

断除这两个违缘是第一步,然后在违缘消失的前提下,再创造四个因素,即四个顺缘。

1

观想净土和阿弥陀佛

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是第一个顺缘。

显宗具体的观想方法,可参阅《大藏经》中有关极乐世界的描述,例如:净土宗所推广的《净土五经》,特别是《佛说阿弥陀经》;以及藏传佛教中乔美仁波切所撰写的《极乐愿文》;还有拉喇曲智仁波切所著的《极乐愿文大疏》。在这些经论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庄严。看了这些经论以后,对极乐世界有了大概的印象,即应时刻不忘地去观想净土。

这是第一个因素。

2

积累资粮

这里所讲的积累资粮的方法,主要是指七支供。极乐世界修法中七支供的供养对境,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住于阿弥陀佛净土当中的诸大菩萨。

其实,积累资粮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守戒、放生、布施、念咒等。尤其是在佛陀诞辰日、涅槃日等佛教节日里,守戒、放生或做其他善行,其功德更是会呈十亿倍地增长;而日食、月食出现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行善修法之机。

但净土修法中的积累资粮,用的是窍诀性的方法。窍诀是什么呢?就是七支供。也许由于我们天天在念七支供,司空见惯了,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却不应该这样轻视七支供,因为它是整个大乘显宗和密宗最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然,积累资粮的方法还有供曼荼罗等,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这是第二个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素。

3

发菩提心

如果不发菩提心,这个修法就不会成为大乘的法,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

这是第三个因素。

4

回向和发愿

今后,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每次都要加,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这是第四个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素。

修此法时,如果时间充裕,最好能常念《极乐愿文》。念诵时,不能只念仪轨而不作思维、观想,因为仪轨是为了方便观想而造的,二者皆不能忽略。

我们在走路、坐车等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这样发心,并观想阿弥陀佛,祈祷阿弥陀佛。要祈请阿弥陀佛加持自己,于临终之时能够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念诵阿弥陀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nāmó,是顶礼的意思),另外也可以念诵阿弥陀佛的心咒“嗡阿弥得哇 阿耶色德吽舍”,或是念诵“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等。念诵这些圣号和心咒要达到一百万遍,藏地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规矩。

只要能避免两个违缘,同时又能具备四个条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有佛陀教证的。只要能这样照着去做,就可以保证,此人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以上是往生极乐世界四种顺缘的修法。

有人会怀疑:仅仅有信心和渴望心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呢?好像在汉地也有关于带业往生的争论。那么究竟能不能这样往生呢?

麦彭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用了大量教证来证明:只要有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普通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修持净土法门之所以可以如此轻松地往生极乐,并不全是依靠我们自身的功德,其中的绝大多数功德都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致。当然,仅仅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己不修也不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对此不需要有丝毫的怀疑。

最后,愿大家都能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签证,顺利通关,成就大愿!

【印光文钞】
6.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译文来自——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感谢

【原文】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因逐一看毕,即送余人。多有见闻,深为诧异。私相谓曰,谛公已证圣果,关帝尚未明心。光闻而谓之曰,此事须从白关用心处究,则事理两当,绝无滥圣屈贤之失。白公且置弗论。
【译文】
接到你的信,以及《显感利冥录》这本书,非常欢喜。知道谛闲法师这一次讲经,比上一次更加殊胜。因此将这本书一一看完,随即就送给了其他人。有许多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很诧异。私底下互相说:谛闲法师已经证得了圣果,而关圣帝君还没有明了心地。我听到后对他们说:这件事必须从城隍爷白知、护法神关帝二位的用心之处来推究,那么就事理两方面都恰当,绝对没有混滥圣人,委屈贤者的过失了。城隍爷白知暂且不说。

【原文】
夫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宏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至于今,尚有未了,而求抉择开示于谛公。何聪明如帝君,而复愚钝不蒙法益之如是乎。
【译文】
关帝,在生之时就是一个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死后皈依智者大师,愿意为伽蓝神,来护持佛法。从智者大师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天下丛林的住持,有很多是证得法身的大士,乘愿再来,宏扬佛法。关帝都一一护持亲近他们,哪至于到了今天,还有未了的疑问,而求谛闲法师给他决择开示的呢?怎么可能聪明如帝君,而又如此愚钝不能蒙受佛法的利益呢?

【原文】
是大有说。现今时值末法,僧多败类。只知著一件大领,即名为僧。僧之名义事业,多多了无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其不信者,见彼游行人间,造种种业之僧,遂谓僧皆如是,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
【译文】
这当中是大有说头的。现在正值末法时代,出家僧人大多腐败堕落。只知道穿着一件大领僧衣,就名为僧人。僧的名称意义事业,大多一无所知。世俗有信心的人,纵然能够研究佛法,但终究都轻视出家的僧侣。而不信佛法的人,见到游行人间,造种种罪业的僧人,就认为僧人都是如此,佛法无益于国家,有害于社会。

【原文】
因有此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故,关帝护法心切。以京师乃天下枢机之地,高人名士,咸来莅止。遂现身说法,请谛公之开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见之凡情,振兴劣僧无惭无愧之鄙念。
【译文】
因为有这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的缘故,而关帝又护法心切。因为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精英,知名人士,都来到这里。于是关公就现身说法,请谛闲老法师开示,以去除那些在家人我慢邪见的凡情,振兴下劣僧人无惭无愧的不善念。

【原文】
古人称如来不舍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光于关帝此举亦然。此虽系盲猜瞎断,若质诸关帝谛公,当皆点头微笑,不露否否不然之声迹矣。
【译文】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称如来不舍弃为比丘穿针的福报,就如同八十的老翁起舞,是为了教导儿孙的缘故。我对于关帝的这个举动,认为也是这个道理。这虽然是盲猜瞎断,如果去质问关帝、谛闲老法师,他们应当都会点头微笑,不会露出“不是、不是”的声音啊!

【原文】
如上所说,且约迹论。至于关帝谛公之本,唯关帝谛公自知,光何能测度而评论之哉。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
【译文】
如上面所说,是暂且针对“迹”来说的。至于关帝、谛闲老法师的“本”,唯有关帝、谛公自己知道,我怎能测度评论呢?根敏师的道心虽然迫切,恐怕不懂规矩,不了解修行用功的法则。祈望你教他要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身心受病,就难以亲身得到佛法利益了。

【原文】
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译文】
听说某某人不善用心,导致吐血不止,因此反而成了荒废懈怠。初学佛法的人都必须将这个意思告诉他们。

【注释】
[1]【四明观宗寺】四明指浙江宁波,宁波有四明山。民国纪元,谛闲法师最后住持于宁波观宗寺。寺为宋延庆寺观堂旧址,元丰中,四明五世孙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建十六观堂,以修观行,故名观宗。自宋迄清,兴废靡常。自师任住持,遵四明遗法,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改称观宗讲寺。
[2]【显感利冥录】《显感利冥录》,是冥界的白城隍和关帝公与谛闲法师的对话。在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中也有记载。谛闲法师和倓虚法师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德高僧,所以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文章又是由冥界的众生亲自述说,所以,实在是我们了解冥界最可靠,又稀有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一件与印光大师同时代的公案,民国七年(1918),谛闲大师在北平讲经(以下接录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那时正赶上北京的乩坛很盛,有一位姓白的白城隍,在西城琉璃胡同钱宅降坛,自言每天到法会去听经,其中有听不懂的地方,拟请谛老亲自到坛上问一问、谈一谈。起初谛老去不去还在犹豫,若以我(倓虚法师自称)的意见,那都是外道门,可以不去。但仁山法师以好奇的心理,无论如何,要怂恿谛老去,我在谛老跟前得算资格浅的人,戒莲更不用提,最后也没拦挡住,谛老就去了。到那里在乩坛里用乩笔与谛老谈话,非常客气,一见面把谛老赞扬了一顿,并自称每天晚上率领许多鬼魂去听经,维护道场,其中已有许多鬼魂闻经听法,受到度化。后来又陈述他部下那些业障重的饿鬼之苦,问教济之法。谛老说:每年七月十五日观宗寺办盂兰法会,晚上放焰口,用观想力量,救拔一切饿鬼,不知能远及北方否?白城隍听到这话很欢喜,很感谢:说是谛老的观想力量很相应,一定能达到。白城隍临坛讲话之后,不一会儿,关圣帝君又临坛。因为他的神力大,恐怕扶乩的人撑不住,说话时候,让白城隍从中传达。他也很客气,称谛老为先进,谛老不敢当,也称他为先进。彼此客气的谈了一会话,随又谈到他在玉泉山显圣,和他显神通修庙的事。末了关圣帝君还对谛老说:以后不论在何处讲经办道场,都要去拥护。不一会儿周(仓)将军也临坛,他开首就问:我自东吴遇难之后,每过七天,身上就痛苦一次,能不能想一个好的法子,把我这痛苦来解除?谛老答复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这是由妄想而成,若能以定的工夫,把妄想涤除;再能常发惭愧心,发忏悔心,把自己的宿业完全忏净,这样痛苦自然会消灭了。说完这话,还与他受戒说法。徐蔚如居士把这事记成一本《显感利冥录》。”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


【注释】

[3]【白关】白:指当时临坛与谛公对话的北京都城隍白知。关:三国蜀将关羽,死后被尊为武圣。归依智者大师,成为佛教护法神。现在寺院的伽蓝菩萨一般都是指关公。
[4]【法身菩萨】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则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萨。智度论三十八曰:“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5]【如来不舍穿针之福】阿那律于听佛说法时睡眠,被佛呵责,乃发愤不睡,致目失明。于缝衣时,而作是念:“谁欲求福,与我穿针!”佛以天耳遥闻,即至阿那律前,而告之曰:“你持针来,吾与贯之。”那律白佛:“我谓世间欲求福者;世尊已得无上正觉,福慧已足,何犹求福?”佛言:“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谓:施、教诫、忍、法说义说、将护众生、求无上道。”(见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6]【八十翁翁作舞】《大智度论》卷十:“如伎家百岁老翁而舞。有人呵之言。老翁年已百岁何用是舞。翁答。我不须舞。但欲教子孙故耳。佛亦如是。功德虽满。为教弟子作功德故。”
[7]【本迹二门】本门与迹门并称。又云本地垂迹,略云本迹。本谓久成之本地;迹谓近成之垂迹。即指实体与影现!本门,谓如来于久远往昔即已成道(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体说,故谓实体;迹门,指新近示现之佛陀(伽耶始成),以显示本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之说,故谓应迹、影现。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
  “无漏音”:什么叫无漏呢?就是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就得到无漏;即使你有一分无明,也得不到无漏。所以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你有无明,就有种种的烦恼;没有无明,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你有贪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瞋心?因为你有无明。为什么你有痴心?因为你有无明。所以这无明是烦恼的根本。为什么你有欲心?有这淫欲心?也因为你有无明。就因为你在这个最初的地方弄不明白,就造出种种的业来。你要是得到无漏音,就没有无明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发出种种的音,令一切众生由音声而悟道。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娑婆世界佛教的本体在音声,以声音做佛事,所以有这表扬、赞叹、演说种种的音声。

  【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智慧音”:什么叫智慧?智慧度愚痴,有智慧就没有愚痴,有愚痴就没有智慧,这两个是不可并列的。可是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比较容易明白的:智慧就是愚痴,愚痴也就是智慧。有人说那我现在愚痴就是智慧,我就用我这愚痴去尽量愚痴。如果你能尽量愚痴,那就是真正智慧了。又有人说:“法师!你讲这个道理,我怎样都不相信,智慧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智慧!可是我看那愚痴人尽做糊涂事,而有智慧的人就做明白的事。”不错,你讲的非常对,我说的非常不对。怎么样讲呢?因为愚痴可变成智慧,所以我说愚痴就是智慧;而智慧也可以变成愚痴,所以我说智慧也就是愚痴。前几天我讲“聪明乃是阴骘致”时,已经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不过现在再把它显出来。你要是有智慧,为什么就不会愚痴呢?因有智慧的人就有真正的自由,也真正得到解脱了。

  怎么说呢?有智慧的人不会做糊涂事;你要是愚痴呢,就尽做糊涂事,不做聪明事。愚痴的人得不到自由,他总是被动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被动,他有真正的主宰,真正的智慧,不论什么事情来,都能认识事情的好坏。好就去做,不好就不做,有真正的判断力,有真正的择法眼。愚痴的人就没有,明明知道不对的,也要去做。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赌钱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他认为或者在万万分里头有一分机会──要是赢了,就会发财。就因为有这一念的无明贪心,想去发这无明财,于是乎把所有的财产都输了。输了之后,他还不觉悟,心想:我就差了那一步,我就赢了,就发财了。好像去买赌券,一块多钱买八个字,如果签对了,就可得很多万元,而今就差一个字没中,如果再买,一定会中。你说这是不是愚痴?如果赌钱的人都能赢钱,那设赌的人就无法发财了。

  还有人抽鸦片烟,人人都说抽鸦片烟是吸毒不好,而愚痴人就说我试试看,试一次觉得没得到究竟,就一次再二次、三次、四次,一次又一次地试。一试验就上瘾了。再不试就不可以,你说这是不是愚痴?一个好端端的人被鸦片烟支配得鼻涕、泪水,全身不舒服,一定得赶快再拿钱去买这东西,来支持自己的精神。这都是愚痴造成的,使你得不到自由。怎么得不到自由呢?吸鸦片烟的人以为吸鸦片烟是种自由,欢喜去做,其实当你不吸,犯瘾时,那是不是自由呢?乃至于其他一切一切都是这样,你去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都是愚痴,没有智慧。你要是有智慧就不会颠倒,不会去做不应该做的事。

  “大智慧音”:有大智慧者一见就可见到底,不必等到事情到不好的地步才发现,即能预先看到这事是不可以做,如果做了,将来结果是很不好的。他有大智,大慧,才能不做糊涂事情。什么叫大智大慧?研究佛法是大智大慧。研究佛法的人,才能得到真正自由,所以是大智慧。

  “师子吼音”: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一叫百兽皆惧,一切兽类都吓得站也站不住,跑也跑不动,措手不及。甚至连老虎、豺狼这一切凶猛的野兽,也都吓得不知怎么好。百兽闻之皆脑裂,脑袋都吓得爆裂了,吓得愚痴了。

  “大师子吼音”:平常的狮子吼就如此厉害,大狮子吼这种声音,更是远近皆闻。

  “云雷音”:好像云彩里打雷的声音。

  “大云雷音”:这种雷声音比普通的声音更大,这是说佛法就好像天上一块大云彩,普照大地,普荫大地。这种雷声一响,世界各处都闻见,表示佛法普及一切众生。有云和雷就会下雨,下雨表示佛法普润一切众生的根性,令一切众生得到法雨的滋润。这法雨落到世界上,大树就得到多一点的法雨,小树就得到少一点的法雨,花草也各得其长,各得到应得的雨量。佛法也是这样子,众生得到法雨的滋润,也是各得其长,每一种佛法使每一类众生都得到滋润,法身慧命增加,开大智慧。所以释迦牟尼佛“出如是等”:“等”就是上面种种的音声。“不可说不可说音已”:“不可说”是一个最大的数目,说不出来那么多的音声。已,完了。出这么多种的音,完了之后。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顶礼宣公上人

  随喜诸位师兄闻法

  恭录于宣公上人讲述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既然选择了 香雪保丽 那就请坚持连续使用‼️️[转圈][转圈]10女9炎,不要说自己没炎症,女生本来天生的生理结构,就比较复杂,属于温热潮湿的环境,本身就容易滋
  • 这是我喜欢安迪威尔的主要原因,工程学上具体合理的建构与实干家的做派让我感觉火星土豆种植园和月球基地仿佛真实存在,现在读完《挽救计划》我又拥有了波江40作为心中的
  • 不要希望太多。不要希望太多。
  • 意思就是,人真的很渺小,若你总想要与天争,与命争,一味的执着,放不下,那么多半,你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祸患;一些人,一些事,你总是放在心间,不能当断则断,不能该舍皆
  • -很适合给画师做背景、人设服饰的绘制参考,得到理想的效果后自己再加工,效率肯定会提高不少,而且擅长画人不擅长画场景的画手应该还是不少。刘强老师表示:流量承载+技
  • 普贤阁位于三圣殿后西侧,坐西朝东高18米,面阔进深均为三间的重檐歇山顶楼阁,外观结构精巧,玲珑秀丽,尚存唐代楼阁建筑手法,普贤阁梁头题记“贞元二年一行造”认为
  • 陈会甫治疗溃疡病,用珍珠母20g,配栀子、白芍等药,研细末,每次6g,一日3次,饭前1小时服用,痛甚加倍服之。”(二)应用1.眩晕 治肝阳上升,头晕头痛,眼花耳
  • 16.旅途愉快 停哪站都不算太坏 17.等到你音信全无 我就用爱你的心去爱这世间万物 18.路人穿街过河 好景只有片刻 19.来这世间一趟,一定要努力看看所有
  • [兔子]后面就是某个傻乎乎干的啦背景布灵布灵的,蛋糕好吃不腻歪,花花挺漂亮蝴蝶兰花期可真长,就是拍照技术还得进步就很傻很可爱[猪头]​#转发赠书# 被人夸成“治
  • C.压力性敏感肌肤季节交替及生理期前,化妆保养品就会变得不适用,只要睡眠不足或压力大,肌肤就会变得干巴巴,有这几种症状的人应属于压力性敏感肌肤。如果你是敏感性肌
  • 红发粉发金发紫发蓝发越看越不够看[抓狂][抓狂]白敬亭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把鸽子们都宠坏的[抓狂]这样鸽子们离不开你可怎么活呀[抓狂][抓狂][抓狂]#白敬亭[超话
  • 即使我们非常生气,也只是针对你们家,不会牵扯他人;即使我们非常生气,也只是选择不看你家哥哥的剧,不会去骂或者做别的,因为我们知道剧里不只有你家哥哥,还有很多很努
  • 当然活力值下降只是暂时的,它吃着你脚上的角蛋白「回血中」等到高温潮湿的天气再发作。很多人主要是出现了脚痒、脚脱皮、脚趾间糜烂或者长水疱才用药,涂药的时候就只涂在
  • #每日一善[超话]#[许愿星]#阳光信用# 【诚信互动,指路不吞必hui[月亮代表我的心]t.a.g】学会珍惜和包容,学会感恩与承担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
  • 江凌在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每个地方都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洛阳24小时# 【洛阳—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座谈会在深圳举行】
  • 世象苍茫,在流年的尘世间,估计没有几人能参透生命的玄机,真正能做到放下一切,做到相逢时的淡定,别离时的从容,不惧流年的风雨,不染一丝尘埃。世象苍茫,在如流的尘世
  • 到处看看瞧瞧看我奶奶担水去浇菜想着跟她分担一下,浅试了一下担担子 腰都直不起来 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肩也痛(奶奶跟在后面笑说着还是我来我来) 没走几步还是放弃了得她
  • 每当我有磨难的时候就会出现贵人认可我,帮助我成长记下一句话:形象需要我们主动打造,内在如何提升?每天朋友圈一直更新房源的我只想告诉你用心做事的我一直在,有需要随
  • 顺德美的大道站到广州南站用时22分钟】广佛两地人民翘首以盼的七号线西延段(美的大道-广州南站)传出好消息,4月25日,在调试了多个月后,广州地铁面向媒体试乘。】
  • #shuiji日记本[超话]# 又是好几天没发日常了,感觉没有那么勤快的记录当下的想法了1 记得在三年前老吃干锅鸡拼虾之类的干锅,最近外卖也看到一家,不过很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