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因缘经 卷二》(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羼提波梨因缘品第十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林中止。尔时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陈如等。次度郁卑罗迦葉兄弟千人。度人渐广。蒙脱者众。
于时罗阅只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咸蒙度苦。又复叹美。憍陈如等。及郁毗罗众。诸大德比丘。宿与如来有何因缘。法鼓初震。特先得闻。甘露法味。独先服尝。时诸比丘。闻诸人民之所称宣。即具以事。往白世尊。
佛告之曰。乃往过去。与此众辈。有大誓愿。若我道成。当先度之。诸比丘闻已。复白佛言。久共誓愿。其事云何。唯垂哀愍。愿为解说。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乃往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当时国王。名为迦梨。尔时国中。有一大仙士。名羼(chàn)提波梨。与五百弟子。处于山林。修行忍辱。
于时国王。与诸群臣。夫人婇女。入山游观。王时疲懈。因卧休息。诸婇女辈。舍王游行。观诸花林。见羼提波梨。端坐思惟。敬心内生。即以众花。而散其上。因坐其前。听所说法。
王觉顾望。不见诸女。与四大臣。行共求之。见诸女辈。坐仙人前。寻即问曰。汝于四空定。为悉得未。答言未得。又复问曰。四无量心。汝复得未。答言未得。王又问曰。于四禅事。汝为得未。犹答未得。王即怒曰。于尔所功德。皆言未有。汝是凡夫。独与诸女。在此屏处。云何可信。
又复问曰。汝常在此。为是何人。修设何事。仙人答曰。修行忍辱。王即拔剑。而语之言。若当忍辱。我欲试汝。知能忍不。即割其两手。而问仙人。犹言忍辱。复断其两脚。复问之言。故言忍辱。次截其耳鼻。颜色不变。犹称忍辱。
尔时天地。六种震动。时仙人五百弟子。飞于虚空。而问师言。被如是苦。忍辱之心。不忘失耶。其师答言。心未变易。王乃惊愕。复更问言。汝云忍辱。以何为证。仙人答曰。我若实忍。至诚不虚。血当为乳。身当还复。其言已讫。血寻成乳。平完如故。
王见忍证。倍怀恐怖。咄我无状。毁辱大仙。唯见垂哀。受我忏悔。仙人告曰。汝以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尔时山中。诸龙鬼神。见迦梨王。抂忍辱仙人。各怀懊恼。兴大云雾。雷电霹雳。欲害彼王。及其眷属。时仙人仰语。若为我者。莫苦伤害。
时迦梨国王。忏悔之后。常请仙人。就宫供养。尔时有异梵志。徒众千人。见王敬待。羼提波梨。甚怀妒忌。于其屏处。坐以尘土粪秽。而以坌之。尔时仙人。见其如是。即时立誓。我今修忍。为于群生。积行不休。后会成佛。若佛道成。先以法水。洗汝尘垢。除汝欲秽。永令清净。
佛告比丘。欲知尔时。羼提波梨者。则我身是。时王迦梨及四大臣。今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时千梵志。尘坌我者。今郁卑罗等千比丘是。我于尔时。缘彼忍辱。誓当先度。是故道成。此等之众。先得度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叹未曾有。欢喜奉行。

【白话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竹园林中。当时世尊刚刚成佛,先度化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其次度化郁毗罗迦叶兄弟千人,度化的事业越来越广,得到解脱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时罗阅祇人非常欢喜、感戴,无不赞叹如来出世极为神奇,众生都得以解脱痛苦,又赞美憍陈如及郁毗罗等人,不知这些大德比丘们往昔与如来有什么因缘,以至能在如来法鼓初振之时,最先听到,并最先品尝佛的甘露法味。诸比丘听到众人的赞扬,就对佛详细讲了这件事。
佛告诉他们说:“我在过去对这些人发过大誓愿:倘若我成就佛道,一定先度脱他们。”诸比丘听后又对佛说:“您很久以前与他们有过誓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恳请世尊怜愍,为我们解说。”
佛告诉诸比丘:“谛听谛听,好好思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中有一个名为波罗奈的大国,国王名叫迦梨。那时国中有一个名为羼提波梨的大仙人,与五百弟子住在山林中修行忍辱。有一次,国王与众大臣、夫人、宫女进山游玩,国王感到疲倦困乏,便睡下休息。那些宫女们离开国王去观赏花树,看到羼提波梨端坐思惟,心里生起敬信,就用许多鲜花撒在他身上作供养,然后坐在他面前听法。
国王醒来四下观望,不见诸宫女,便与四位大臣到处寻找。看见宫女们坐在仙人面前听法,就随即问道:‘你已经得到所有四空定了吗?’仙人答道:‘没有得到。’国王又问:‘你得到四无量心了吗?’仙人答道:‘没有得到。’国王又问:‘你得到四禅了吗?’仙人仍然回答:‘没有得到。’国王于是大怒道:‘对于这些功德,你都说没有,那你只是个凡夫俗子罢了!独自与众女子在隐蔽处,让人如何相信你的清白呢?’
接着又问道:‘你一直在这里,到底是什么人?修行什么法?’仙人答道:‘修行忍辱。’国王就拔出宝剑对他说:‘如果你能忍辱,我想考验你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忍了。’于是割掉他的两只手,然后问他能忍吗,仍回答可以忍辱。接着又截断他两脚,继续问他,仍说可以忍辱。再割掉他的耳鼻,仙人面色不变,依然说可以忍辱。这时天地六种震动,仙人的五百弟子在虚空中飞来,问师父说:‘承受如此的痛苦,忍辱心没有忘失吗?’
师父答道:‘我的心没有改变。’国王这才惊愕不已,进一步问道:‘你说能忍辱,以什么作为证明?’仙人答道:‘我如果真的能忍辱,至诚不虚,则愿鲜血变成乳汁,身体恢复如初。’他的话刚说完,血即变成乳汁,身体完好如初。国王见到他忍辱的验证后,心中十分恐怖,说道:‘怪我无缘无故伤害、侮辱大仙人,恳请哀悯接受我的忏悔。’仙人告诉他:‘你因为执著女色,用刀割截我的身体,我的忍辱如同大地毫不动摇。愿我以后成佛时,最先以智慧刀断除你的三毒烦恼。’
当时山中诸龙鬼神看见迦梨王冤枉伤害忍辱仙人,个个心中恼怒,大兴云雾、雷电、霹雳,想要加害国王和他的眷属。这时仙人高声说道:‘如果真是为我好,请切莫伤害他们。’
迦梨王忏悔后,经常请仙人入宫接受供养。当时有一千个异教梵志徒,看见国王恭敬对待羼提波梨,十分妒忌,在他于隐蔽处安坐时,便用尘土粪秽撒在他身上。仙人看见他们这样做,当下立誓道:‘我如今修行忍辱,是为了一切众生,如此不断地积累善行,以后一定会成佛。倘若成就了佛道,最先用法水洗去你们的尘垢,除尽你们的贪欲粪秽,令其永远清净。’”
佛告诉众比丘:“要知道当时的羼提波梨,就是我自己;当时的迦梨王及四位大臣,就是现在的憍陈如等五位比丘;当时以尘秽撒向我的一千梵志,就是现在的郁毗罗等一千比丘。我在当时,以他们为缘而修忍辱,并且发誓要先度脱他们,所以成佛后,他们这些人最先得以度脱苦难。”
众比丘闻佛所说,感叹前所未有,欢喜奉行。

古人曰:未语先笑者,视为淫。一个女孩子还没有跟人家讲话之前,先笑,都是不好的,看见一个男的,不认识的,我指的是不认识的,看见男人对着人家笑嘻嘻,“你好”好了,一会儿会出事情了吧,经常要当心,一个人要进入解脱,什么叫进入解脱?就是你的境界要慢慢地进入解脱状态,也就是说你每一天都要想一想,我今天要放弃什么事情,我明天要放弃什么事情,等走的时候,你才能真的放下。你今天这个放不下,哪个也放不下,你就傻了,比如,这位老妈妈从现在开始,必须给自己定一个条款,我从今天开始,儿子讲话我不当回事,媳妇讲话我当她是客人,好,放下一点点了;我今天吃的东西,只要有一点点营养能吃饱就行了,我不追求什么,好,又放下一点点;穿的衣服我无所谓,只要干干净净,不冷我就可以了,你又放下一点,等到你一点一点的放下,放到最后你要走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全部放下。这位老妈妈说,她现在放下了,告诉你们我看得出她是放下了,她曾经问我,我帮我看看我什么时候走?她已经不怕了,但是你们坐在这里学佛的人有几个不怕死的?嘴巴里讲得好,我要到东方琉璃世界去,如果真的来了,给你机会了,又吓得马上送到医院去急救。如果真的放得下,走的就不苦啊,因为他有信念,他知道自己走了去什么地方,他知道自己一定会上天的,他才不痛苦啊。要学道理啊,要以佛药师佛的智慧,进入无相布施。什么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就是不着相。财施、法施、无畏施三施的时候,我不着相,也就是说我今天救的这个人,不是因为我喜欢,我才去救,这就叫不着相,如果是因为你喜欢,你才去救,就叫着相,听得懂吗?但是你们现在所救的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你们这都叫着相。你们救来救去救得就是你们前世的哪些冤孽啊,前世他是你的兄弟,前世她是你的冤家,婆婆、媳妇,你救来救去还是救的你的这帮冤孽啊,你还是脱离不了你的家庭这个概念,着相啊。我为什么说年纪大的老伯伯不要去度哪些小女孩子,因为你会着相,你跟她讲时,对方会油然产生一种尊敬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你是很难把握住不走偏差的,产生一种私欲的爱,这样的话你非但没有功德,而且还会把自己堕落到六道轮回。要记住,最好是不要去碰这些事情,你们没有定力啊,所以我讲了,我们徒弟团的男的,和青年团的女的,也是要少接触,因为你们没有到这个境界,很难把握自己。为什么这几位老先生这么大年纪了,我都不让他们去接触任何的异性佛友,难道说他们没有定力吗?他们的定力比你们年轻人要好很多,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接触?因为常在河边走,那能不湿鞋。你们坚决不能犯一点点错误,任何有错误的行为都会导致你们功德流失,导致你们六道再轮回啊,很可怕的。我们学佛度众,我们要无相布施,就是心中没有布施感,因为你是我的亲戚朋友,因为他钱拿得多,她钱拿的少,因为我喜欢他,因为他感情跟我好等等,所以我对他多布施一点法,其实对布施来说,全部都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只要是佛法,我们谈,好好的修心,除佛法不谈,不是佛法的任何的话我们不讲,没有什么好讲的话坚决不讲,记住修心很难,连夫妻都要相敬如宾,都不许叽叽喳喳的,除佛法的话多讲,其它话少讲,讲就讲出事情来了,这个嘴巴就是闯祸,即祸从口出。你想让人家看得起你,话少一点。你们要多做九重圆满,腾出时间多听我的讲课(开示),你们不听能学得好吗?不要去跟自己开玩笑。末法时期,时间不等人,你到这里来做功德,你没有功德,反而有漏,那你就是白修了,有再好地我也救不了你,所以,要用智慧才能进入无相布施,如果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不能进入无相布施,比如我今天到庙里去捐了一百块钱,人家和尚说:“请施主签一个名”,一般的人没有不去留名的,而有智慧的人,才会知道我本身就不要名的,我来就是帮助你的,我为什么要写名字?这就叫无相布施。我搀扶了一个人,我不会告诉人家的,这叫无畏施。如果什么都告诉人家,这叫着相,你们听得懂吗?在徒弟、弟子当中,我要求特别严格,只要听到一点点有什么问题了,我马上要给你们提出来,我弘法要对得起,药师佛。如果我不讲你的缺点,那是我的失职;如果我讲了,而你不改,那你一定会出事,就像一个家长提醒一个孩子一样,当心啊,不要做错什么事情了,听得懂吗?因为你进入有相布施的话,你就会执著,举个简单的例子,捐了一千块钱了,跪在药师佛面前,药师佛我捐了一千块钱了,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什么我还没有钱来呢?不是说这里捐了,哪里不就会来了吗?我为什么没有钱来?我今天帮助了五、六个人了,药师佛为什么我家里还不好呀?这就叫执著了,并不是你帮助人家了,马上就会得到回报的,听得懂吗?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场高规格、高品质的“加冠”庆典,既是茅台葡萄酒“20年华丽转身”的重要见证,更是对下一个20年的无限希冀。并以碣石产区、凤凰庄园为产区文化底蕴,赋予了产品更高
  • 早在20年前,美伊娜多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就率先研究、开发灵芝的有效成分,及其对肌肤的作用,并成功地将灵芝有效成分破壁运用到化妆品中,最大程度发挥了灵芝的特殊功
  • 昨晚大家都顺顺利利的赢了也是太棒啦 今天三支lpl战队都要出战 我也会一直看的!不想吃海底捞了 有点难过 对海底捞的爱竟然因为吃了顿呷哺呷哺消失了 不过种早了家
  • [给你小心心] 感谢提醒加水印上一条编辑记录留底了所以删掉重发,不好意思[允悲]加水印时我好恨我id怎么这么长[允悲]财经新闻早知道#商汤科技将重启公开招股#宏
  • ”杨德贵听了一把撤下报纸,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水里只有两只手,一只是记者的,一只是杨大师的,杨德贵继续表演,在摄像机的记录下,水盆里似乎有了动静。记者让魔术师
  • 甚至不是隐身,而是弗林重申的“传感器融合”才是F-35战斗力的核心。弗林还说,这证明了美国是如何设想并比中国领先一步的,中国推出了他们的“智能战争”概念,将“信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人生大事#小说这是一部我看了肯定会哭的电影,所以下了很大的决心一个人去看,经历了第一次奔赴却遇影院传片
  • 通过该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肺与大肠、胃之间的联系,临床多见此类患儿,多表现为近期饮食量大,复感寒凉外邪,初始鼻流清涕、微咳,后逐渐加重,多有咳声粗重、痰涕转为黄稠
  • [晕][晕]总之不符合我心里的预期高度。初三的学生还没毕业,现在距离暑假也仅仅只有一个月,廊坊这无脑跟着北京的行为令我不齿!
  • 网络世界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发展空间,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不知名到出名,其方式焕然一新,颠覆了传统,比如资本聚集,比如社会资源利用,比如物质条件准备,等等,这里头
  • 当然,有一说一,的确还有黄金微针够不到的皮肤问题,比如一些色斑、动态纹、组织容量缺失、皮肤干燥等皮肤问题还是需要其他针对性的医美项目来解决。当然,有一说一,的确
  • 第四,是为了推动后面的剧情,后面的剧情是少谷主和纪云禾联合杀谷主,不交代谷主的育人理念,不执着深刻的仇恨,少谷主去杀他父亲,是不是又要说他大逆不道了?原著中,这
  • 但在两人握手的过程中,拜登的视线却始终对着旁边的保加利亚总统鲁门·拉德夫,两人对望的视线中间,夹着一个笑得“璀璨”的尹锡悦。韩媒MBC对此事报道的评论区里,高赞
  • 七夕出来诈尸啦[允悲]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在今天成为了已婚人士,感觉好像昨天我们还在一起单着,今天她就领证啦,在现场我比她俩还激动[笑cry]作为见证人,夫妻俩送
  • Plog·2022.6.30| 才意识到2022年一半已经结束那么所有的不开心就此为止吧坏心情就留在上半年新的征程继续努力光芒万丈!!!我也要快快乐乐准备婚礼啦
  • 明明也就是个15岁的小孩但真的有在好好长大的感觉,一年前他的英语也没有那么好,打字很慢,现在也可以说的很快了[送花花]而且自己自学了中文,也可以用中文和我说两句
  • 如果发现衣柜有点不够用,何不换一个大点的衣柜,好好整理好不同季节的衣服,轻松应对换季[可爱],联邦家私折扣店一定有惊喜[憧憬] #第一帮帮团[超话]# 【购买七
  • 不得不说林妙可才是真“童颜”啊,都大二的学生了,看上去还是初中生的模样,即使在她瞎穿的糟糕品味下... 这身材我羡慕了,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P都P不了这么狠
  • 从先行入户摸排到协助全员检测,从问候安抚情绪到引导上门核酸,从政策解答宣传到生活服务保障,从红色“跑腿”代办到特需情报搜集,网格员争分夺秒在若干角色中切换,成为
  • 在现场119工作人员的帮助人,民警破门而入,发现室内一名男子口吐白沫,脸色发白,警医共同努力,争分夺秒,将该男子抢救过来,挽救了一个生命,同时挽救了这个家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