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写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系列活动结束之际】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发展与秩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于11月24日至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11月28日,伴随着“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的结束,整个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以“1+5+1+1”形式开展的系列活动全部圆满落幕。
  回顾整个论坛以及相关活动,精彩纷呈。首次举办中国网络媒体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展示会,首次以网络传播为主题举行大型线下展会;论坛首次在花城广州举办;发布《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倡议》,成立内容科技联盟……
  11月26日-28日举行“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是本次论坛的又一亮点。50余家来自中央及省级和地方重点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访广州、探深圳、赴珠海,深入改革腹地,重走开放前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变化,共同讲述湾区故事,探寻大湾区发展的神秘密码。
  坐上这辆论坛主题列车,准备好向正能量出发
  论坛召开前夕,广州地铁8号线推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列车,11月22日,主题列车正式运行。
  该主题列车以红色为内饰主基调,将本届论坛5个平行论坛的主题融入车厢设计,论坛主题语搭配广州地标建筑(五羊雕塑、广州塔“小蛮腰”、猎德大桥等)的线条绘图的设计作为车体内饰粘贴在车内,在“2021”的字样中,数字“0”也被改写成为符号“@”,突出网络这一元素。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虽然结束了,但这趟列车的步伐还没有结束。主题列车将会持续运营一个月的时间,继续将论坛主题和正能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技术革新为网络媒体赋能 更好传播红色文化
  裸眼3D新闻、会摄影的机器狗,虚拟直播等纷纷亮相。24日上午,作为此次论坛“1+5+1+1”重要组成部分的首届网络传播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展示会揭开神秘面纱。展示会荟萃了中央新闻单位、地方新闻单位、知名互联网企业、县级融媒体中心及大湾区内的新媒体、互联网企业等43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现了我国网络媒体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设计最新、覆盖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媒体展示会。
  裸眼3D新闻,不借助辅助设备,将报道主题和传播主要内容通过3D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新闻报道展现形式技术上的突破;会摄影的机器狗,相较于人力的拍摄过程,对复杂地形、危险环境、狭小空间等拍摄条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直播技术,具备直播过程中音频时时转换文字出现在直播屏幕上并搭配手语的功能,实现残障人士实现收看直播的愿望。
  本次展示会通过对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彰显了先进科技为网络媒体赋能,多角度多维度的呈现了媒介融合下的新成果,分享了发展理念,借助数字科技和新技术更好地进行正能量传播。
  湾区思辨:责任、技术、内容、技术,网媒发展一个不能少
  11月2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11月24日全天和25日下午分别举行5场平行论坛,围绕“传播:塑造价值”“创新:技术赋能”“发展:行稳致远”“责任:共治共享”“大湾区:一网相联”主题展开讨论。六场盛会汇聚了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多位领导及行业领军人物,齐聚广州,进行头脑风暴,探讨网络媒体发展,展示前沿科研技术,共同谱写网络媒体弘扬传播正能量的篇章。
  11月25日,主论坛上,钟南山院士在发表主题演讲时介绍了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阐释了网络媒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等。他表示,国家制定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措施,在多地的实践中都被证实是真实有效的。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局地看似“凶猛的疫情”,“差不多在到三周就能得到控制”。他认为,网络媒体需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注意避免传达错误的信息和片面的消息,不应该为了博取眼球,对一些言论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扩大不良的信息,“这是我们的良心”。
  ——责任:各界携手 共治共享
  责任论坛上,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在发表主题演讲时称,近期中国互联网平台治理具有监管力度强、监管领域聚焦等特点,未来平台的生态将呈现更加良性的状态。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黄汝锡表示,网络媒体在网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建网络文明,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可持续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
  奥运击剑冠军孙一文,青年歌手、演员张艺兴作为文体届代表也出席了本场论坛活动,张艺兴在发言时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以作品和口碑说话,坚持作为时代责任人的态度,携手共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创新:技术赋能 点亮未来
  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技术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嘉宾代表围绕“创新:技术赋能”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展示网络媒体领域最新发展成果。
  在发布的成果中,“白泽搜索引擎系统”是其中一个亮点。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在进行成果分享时介绍,“白泽搜索引擎系统”主要特征就是跨平台,同时用一个搜索引擎就能够进行跨平台搜索、跨模态搜索,能够实现在视频搜索、溯源、辟谣、版权监测、视频生产等多个应用场景下的多种功能,成为媒体“内容风控”的“大脑”。
  ——传播:弘扬精神 塑造价值
  “中国正在迅速走向世界政治、经济、技术舞台的中央,互联网应用的范围、广度、深度都走在世界最前列。”在以“传播:塑造价值”为主题内容论坛上,多位领导与嘉宾共同把握网络传播大势、谋划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就内容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表达了以上观点。
  张维为称:“所有从事互联网传播的人,都应具备世界眼光。要打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组合拳,有效应对西方话语的挑战,该亮剑就亮剑,该对话就对话。我们今天做的事,正在开创互联网的未来,正在为人类探索文明新形态作出中国贡献。”
  ——发展: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在产业论坛上,嘉宾围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新媒体产业革新等话题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经验,并开展了主题为“守正创新 有序发展”的圆桌对话。
  薛晓峰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的版图,也在重塑互联网行业生态和媒体发展的格局,面对当前形式与挑战,网络媒体应坚持正确导向、技术赋能、创新发展,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5G时代的到来,也为数字媒体产业和相关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创新与融合,推动媒体行业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大湾区:跨区联合 一网相联
  11月25日下午,以“大湾区·一网相连”为主题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大湾区论坛主题演讲结束后,一场跨界的圆桌对话在这里开展。
  凤凰网COO刘爽强调,媒体在价值坚守、道德模范和意见领袖方面需要发挥关键的作用。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认为,实现大湾区“一网相联”应该让三地青年通过网络互相了解、相互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合作。澎湃新闻网总裁、总编辑刘永钢号召,网络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说好大湾区的故事,发出时代最强音。电商主播薇娅则表示,大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大湾区集包容与创新于一体,能够带给年轻人很多机遇与挑战,“这个时候不来,什么时候来?快点来!”她说。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
  ——特色产业助力发展,广州为湾区注入澎湃动力
  广州是“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的首站。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广州既是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实现与大湾区协同发展。
  11月26日,50余家来自中央及省级和地方重点媒体组成的记者团走进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卡乘坐无人驾驶车辆,了解南沙的发展规划,体验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探访广州港南沙港区,感受“广州速度”,亲身体会羊城特色产业的迷人魅力。
  在与时间赛跑、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广州的速度奇迹还在这里一幕幕上演着,并在不断创新和超越中刷新记录。共建共享、一网融通,未来的大湾区经济必然会绽放出更加灿烂多彩、百花齐放的科技魅力。
  ——年轻与古老并存,深圳让湾区舞出活力步伐
  提到深圳,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高楼林立、光怪陆离的摩天都市?是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集聚地?是“中国硅谷”、“深圳速度”?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深圳,在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了解深圳的发展和蜕变,在前海石公园参观“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地标——前海石,参观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代表,感受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奋斗的汗水。
  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记者团与香港青年代表们展开了一场跨越区域的别样对话。“前海已经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我们立足这里,共同助力大湾区发展”“我想把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地标轮廓线连接起来形成一道风景线,用特有的手法展示在衣服上”“来到这里发展,政策上支持是一个契机,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是另一个契机”。湾区青年各抒己见,都表达出了把握当下,携手共绘湾区同心圆的中心思想。
  为网络媒体产业发展把脉论道,共谋建设尽显担当、澎湃正能量的清朗网络空间;聚焦湾区发展建设的产业动力、人才动力,讲述区域文化协同、一网共融的湾区故事。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系列活动虽已落幕,“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仍将继续打开。陆续返回各自工作岗位的中国网络媒体人,会将新理念、新技术、新课题传播、创新、研究下去,努力通过科技赋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全力讲好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谱写中华民族自信豪迈的盛世华章。(中工网记者 王天玥 王妍)https://t.cn/A6xoThmG

【雕塑点缀珠江碧道,彰显滨水人文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在广州塔至阅江路的6.6公里长碧道上,可以观见艺术之滥觞——这里新坐落14件享誉海内外的雕塑。
近年来,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成“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6个,由东至西分别是会展东、会展中心码头、新时尚、广州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随着驿站群一同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还有来自海珠三代雕塑家潘鹤、梁明诚、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体现海珠区艺术薪火生生不息,还与驿站群、碧道组成有机整体,成为构建生态、文化、幸福海珠的重要一环,点亮群众生活。

近日,记者专访两位海珠雕塑家及一位雕塑家的后人,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碧道雕塑的思考。

“20”后潘鹤:造物寄意,见证历史

《虎门销烟》《怒吼吧!睡狮》《得了土地》《艰苦岁月》《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和平少女》……出自潘鹤之手的7件雕塑,时间跨度从虎门销烟到改革开放,在广州琶洲·新时代驿站和新时代驿站·会展中心码头之间的碧道上一字排开,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潘鹤生卒于广州,享年95岁,70多年艺术生涯中留下数百件作品,分布在全国60余座城市。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如同史诗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如中国美协的评语,“他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失浪漫主义形式特征,其大批为国家而作、为人民造像的经典力作,是革命岁月和改革时代的见证,为现当代雕塑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时代记忆。”

经历战乱与改革,决心为时代作注

1925年,潘鹤出生于广州。从童年到少年,社会的战乱与变革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后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潘鹤回忆道,自己一共经历了16场战争,看到了曾经的民不聊生,艺术成了他宣泄苦闷情感的途径。

潘鹤一开始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创作了《数米犹堪充半腹》《饿殍途中剩一堆》等作品。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西方油画雕塑上。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潘鹤创作出《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得了土地》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安放在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北京的《怒吼吧!睡狮》等,均是他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

然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凝聚艺术家思想的实物,还受到城市规划定位的制约。潘鹤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对记者笑言,潘鹤尤擅“夹带私货”,即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官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创作《开荒牛》时,潘鹤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牛”这个意象,一只前脚跪着,寓意为人民鞠躬尽瘁,后面拉着盘根错节的老树根,象征将阻碍改革开放的一切旧观念连根拔起。

兴建雕塑艺术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将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那潘鹤雕塑艺术园的建成,就是将潘鹤这分散在60余座城市的孩子重现在自己的故乡,让它们“承欢膝下”。2007年,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共投入7000万元,在海珠区后滘西大街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园内按照“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主题进行作品展示,“这些作品的位置都是我父亲当时一个个亲自确定的。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我们就梳理发现,父亲一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正代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以就按照这五个主题来设计。”潘奋说道。

潘奋表示,自己和父亲都在海珠区成长,这里是文化的聚宝盆,拥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学校,人才辈出,感谢政府让父亲的作品在潘鹤雕塑艺术园得到集中展示。今年年初,海珠区更是选择了7件潘鹤雕塑,矗立在碧道之上。“父亲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像别的绘画艺术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观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雕塑的舞台,只要路过就能看见,在引导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彰显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海珠区一和我提出在碧道放置雕塑的建议时,我就同意了。”

潘奋还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碧道的潘鹤雕塑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引起强烈反响,甚至促成了海珠区启动“潘鹤雕塑艺术园综合提升项目”。7月1日,潘鹤雕塑艺术园改造后重新开放,园区陈列更加清晰全面地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并新增多媒体设备,升级园区广播系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开放约13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被注入新活力。

“30”后梁明诚:中西交融,承前启后

夜幕低垂,新时代驿站·会展东灯光“啪”一下亮起,显出与白日完全不同的柔美来:建筑的光带如同缓缓流动的江水,屋面坡道上的数千盏芦苇灯点缀夜空。旁边梁明诚的《钢琴》《小提琴》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线条感更为强烈,与驿站一道给予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梁明诚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开始对抽象变形雕塑语言的摸索和探讨,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中外交流转观念,写实写意两开花

1959年,20岁的梁明诚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由潘鹤担任他的雕塑任课老师,“他(潘鹤)对我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梁明诚直言,那时他深受潘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熏陶和影响,在校期间就创作了《女生产队长》《新娘》等作品。毕业后,梁明诚从潘鹤的学生转变为潘鹤的合作伙伴,陆续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铜墙铁壁》等。

改革开放春风起,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打开了梁明诚的眼界。1980年-1982年,梁明诚由文化部选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到了意大利后,我看到了流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一下子我的观念就开放了,雕塑除了写实的、红色的,还可以这样。”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大胆运用到雕塑中,在意大利创作的《海风》被认为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海天》《钢琴》《大提琴》等艺术作品,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以置于新时代驿站·会展东旁的《钢琴》《大提琴》为例。梁明诚介绍,两者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两名正在演奏的如痴如醉的音乐家,表现音乐的韵律美,“钢琴的旋律是轻松的、丰富的,因此我用线条描出钢琴和人像,摒弃钢琴本身的沉重感,显得通透高扬。大提琴的旋律则是深沉悠远,因此雕塑显得敦实和谐。”

然而,梁明诚并没有一味转向现代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并行。他认为,雕塑艺术是宽广的、不设限的,只要是好作品,群众都会喜欢。

艺术氛围海珠生,耄耋之年醉创作

如今,漫步在海珠区土华村梁明诚工作室内,每走几步就能遇见他风格不同的作品,令人大饱眼福。梁明诚表示,作为雕塑家,他的创作灵感、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区域,但海珠区毋庸置疑是养育他的地方,为他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

事实上,研究梁明诚的经历可以发现,他在青少年时期漂泊无定,却又在兜兜转转中与海珠联系紧密。1939年12月,梁明诚在广东省南雄县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1944年,南雄沦陷,年仅5岁的梁明诚与家人逃难至粤东平远县。1949年,梁明诚一家搬迁至广州,梁明诚入读位于海珠区南村路的广州市第五中学。1955年,梁明诚初中毕业后,赴湖北武昌入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58年,随校回广州。次年,被学院保送升入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留校任教。退休后将工作室选址定在土华村。“我就是海珠人,10岁开始我就在海珠各条河涌游泳,这里水美景美,是养人的好地方。”82岁的梁明诚回忆道。

从垂髫至耄耋,梁明诚在海珠待了大半生。他表示,他将在工作室内尽己所能再做些雕塑。他认为雕塑是时代与艺术的交响、形体和心灵的碰撞,不论是在驿站外矗立的雕塑,还是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作品,只要路过的人看到了,有体悟,就是雕塑的全部作用。

“60”后许鸿飞:探索多元,走向世界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距离广州塔并不远,平日接待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感受快乐生活,海珠区选择在该驿站外,从西往东依次放置许鸿飞的《花城六月天》《吻》《三弹音乐》《童趣》《肥年肥舞》,逗趣的“肥女”形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海珠形象,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一部分雕塑家开始创作或世俗或谐趣的作品,强调与大众的交流。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许鸿飞正是这种世俗、谐趣、亲民风格的探索者。

毕业初期觉迷茫,肥女系列辟新路

许鸿飞出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从位于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他有好几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广东到处是建设的热潮,我就接了许多城市雕塑来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的艺术创作,后来却发现不少的城市雕塑是工程,还不是我想追求的东西。”许鸿飞说。

几年的城市雕塑经历,让许鸿飞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艺术的创作,“肥女”便是在此情况下诞生。1998年,许鸿飞在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创作出人生第一个“肥女”。一开始,许鸿飞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作品。1999年,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来到许鸿飞工作室,一眼相中“肥女”,并提议许鸿飞可以做“肥女”系列。当时的许鸿飞还担心不主流,不好拿奖、评职称,但黄永玉却表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特点,跳出学院的套套。就是这句话,让本还踟蹰的许鸿飞下定决心。

其实,肥女人的形象并非许鸿飞首创,但如今在雕塑界,说起“肥女”,就能想到许鸿飞,这是为什么?许鸿飞将此归结为“坚持”二字。20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为主人公,不断丰富她(们)的形象:她(们)时而奔跑,时而骑车,时而与情人拥吻,时而与孩子玩闹,不曾改变的是她(们)身上鲜活欢乐的神态,“‘肥女’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遇到的路人,那种肢体上的亲切感使得她(们)更加容易将快乐传递给人们。”许鸿飞表示,海珠区这次将他的五件作品放在广州塔旁碧道上,正是希望将广州的快乐和艺术传递更远。

泥巴刻刀不离手,带领作品走世界

自2013年以来,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从海珠奔向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巡展42场,其作品还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法国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等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许鸿飞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巡展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外国友人,在看到‘肥女’雕塑来自中国雕塑家后,不约而同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严肃死板的,无法创作幽默的雕塑。当看见这些雕塑后,他们也明白在中国生活充满了快乐幸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成长于中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许鸿飞代表的是新一代雕塑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元的创作特点,但他认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所有雕塑家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展现积极向上中国形象的“肥女”之外,近年来许鸿飞还创作了《白天黑夜》《山高人为峰》等“抗疫”系列作品和《不忘初心》《马克思》《西岛女民兵》等主旋律作品。如今他仍日日浸淫在海珠的工作室内,以时代进程为灵感缪斯,用泥巴和刻刀,将脑海中喷涌的灵感一一成型。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约一年的精心打造,广州塔—阅江路碧道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的“五道”贯通,让群众感受生态活力;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的建成,让群众拥有休息休闲的舒适环境;艺术风格多元的雕塑群的矗立,美化和装点了城市,丰富群众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实际上,广州塔—阅江路碧道的精心打造只是海珠区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开端。记者了解到,海珠区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的目标,按照优于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效益相统一;在沿江空间按照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的梯次布局,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打造幸福海珠。

#微博萧县# 【我县依法查处3处“黑广播”】近日,萧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执法人员协助宿州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依法查处3处“黑广播”。 这3处黑广播分别位于,香格里拉北区26楼楼顶和中山路与交通路交叉口博文广场楼顶等位置。

萧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接到宿州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发来的《关于联合查处“黑广播”犯罪行为的函》,请求联合查处“黑广播”。随即联合萧县公安机关协助宿州市无线电管理处依法查处“黑广播”窝点、拆除广播发射设备并将案件现场移交给所在警区,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明明知道进坑你就会有改变,会脱离现在的悠闲生活,有人冲着坑底可能存在的美好去探险了,我远远的规避风险,怎么能说是害怕呢#情感##成长有态度#这几天跟我妈视频,又
  • 2⃣️沙漠星空:太空中的诗和远方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在城市中已经很难看到星星,一部分年轻人想通过寻找星星来寻找内心的乌托邦,完成一次跟以往传统旅游不同的新奇体验
  • 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2.返乡创业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帮助申请市财政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成功创建省级龙头企业、专业合
  • ——徐志摩4.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鲁迅18.世界孤立我,任它奚落,我只保持我的沉默,明白什么才是好的坏
  • 食伤就是专业的技能,或者做销售(靠嘴恰钱)像我是个算命的,蒜命就是我的技能,我用技能恰饭,比劫就会转换成我的力量。#微商##招代理#我心里最浪漫的事,就是亲戚串
  • 本来一般这些背后工作我不想分享,总觉得大家看结果就好了,但是最近被折腾得很烦,所以写出来,让大家知道好的浮世绘作品,从版数开始研究到装裱的细节,这才是值得收藏的
  • 不会还有宝贝为了瘦不好好吃饭的吧!下楼测核酸结束,看到小区中央草坪上一群伙伴带着狗狗#日常# 聚会,赶紧回家叫上女儿测核酸,我们带着果果一起去草坪,果果比较受欢
  • #9月8号 明天v店下午2:00开拍# 这件我应该是最快拿到的吧 [笑而不语]很多地方的zg都还没到货 你们现在穿就是最ing的小辣妹[666] yb是纯羊毛
  • 殊不知,有时候你的一句话,就会影响了你之前所做的所有铺垫;殊不知,别人的一句话,便能在你的内心深处,埋下向上的无限动力。忍,忍受这流言蜚语,默默充盈着你的内心,
  • 【 临时碎片 】~“NEW”触发小记录~游戏里有时也是“碰到”了什么,或许因此获得某些不同的线索,可以更“清晰”一些“所是”~》〉之前关注的某个 博 主 磕 大
  • #襄阳城事#【“环保奶奶”讲环保】4月4日记者了解到,襄阳市环境保护协会(绿色汉江)的多名志愿者在“环保奶奶”运建立的带领下,于清明节前夕来到襄阳市第十中学,为
  • 9.16 今天是我跟老公在一起的第一百天嘞!终于到十点了一起吃了松鹤楼呀~ 下午回无锡慢慢悠悠还顺带忙了下工作 轻松悠闲的感觉~晚上又可以跟老公一起吃晚饭[泪]
  • 所以加入礼仪队就不用去抢志愿者名额了hhh[春游家族]队里平时不忙,除了平时按照名单顺序安排的出队活动,还有期末走秀,和一群帅哥美女一起排练,尊滴会大饱眼福[色
  • 现在无锡楼市的里面认为无锡房价2021年还要大涨的人有很多,所以在这种氛围之下,无锡的二手房挂牌价最近又涨了一些。只是说无锡新房房价上涨并不是普涨,而是因为20
  • 神愛世人便是如此,充滿愛的人才能抵達終點,原生家庭給不了的愛,可以在您成長後,自己組職的家庭,給予您的配偶您的小孩,當您懂的付出真愛,此時的您才能的感受到被愛!
  • #9/20 20:00# 19号20号连续两晚19:00️Zan ping抽1⃣️送【威尔士格纹】独家 东伦敦复古30羊毛毛呢套装上身很惊艳 配黑丝绝了【私服系
  • 好吃(密恐慎点哈哈哈 集合的所有小组的直翅目)果然预料到了昨天想着今天要么就是阿姨忘记给我们虫子要么就是看见别的小组 就招呼说哎呀小姑娘快来 给你虫子今天找阿姨
  • [泪][泪]“请保持热爱 ❤️ 奔赴下一场山河 ' .临走的前一晚,看着你睡去的脸庞,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待我跨越山河奔赴于你✈️❤️
  • 我送她到外面,她回头说:别太难过,那是每个人的归途,也是新的开始。记得当时还同他开玩笑,说他这一辈子,家人朋友包括同事,都在这个城市,有什么风吹草动,一人知便人
  • 8月1日起,随着连云港、舟山等南方梭子蟹丰收开捕,大量鲜美的梭子蟹“横”行千里,乘坐“专车”凌晨进青,悄然爬上了市民餐桌,可谓青岛休渔期中的“第一鲜”。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