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聚两会# 【#建议降低托育服务价格#】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健委主任于鲁明建议,加快研究制定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政策,出台税费减免等资金支持政策,建立完善政府、家庭、机构合理的分摊机制,降低托育服务价格。#建议支持大中专院校开设托育专业#和课程,适当扩大本科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规模,鼓励院校、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合作,订单式培养优秀合格的从业人员。对从业人员参与岗前培训、在岗职业技能提升的给予适当补贴。(人民日报)#中国网直播两会#

【刘林委员:普惠性托育和市场化托育都要办好】#两会谈教育# “近几年,广大家长特别是双职工青年夫妇、多胎家庭对托育服务呼声越来越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托育服务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托育服务,还存在着场地资源缺、专业化程度低、市场秩序乱的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认为,“应当建立分级分类服务标准,推进托育机构多样化健康发展,普惠性托育和市场化托育都要有、都要办好。”
刘林近几年的提案大多围绕学前教育、托育服务展开,今年他带来一份“积极推进托育机构多样化健康发展”的提案。针对托育服务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他建议:
一是中央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强对地方托育服务发展规划、支持政策和监管措施的指导,从公共财力、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确定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和市场化托育服务机构比例,建立分级分类服务标准,促进托育服务机构多样化发展。对于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要同步落实场地等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和收费标准、补贴政策资金预算来源;对于市场化托育机构,要及时明确资本准入条件和监管制度,稳定发展预期,形成健康的市场秩序。
二是打通卫健部门、教育部门之间的政策壁垒,鼓励有条件有余力的幼儿园同步开展2至3岁日托和周末托育服务,一方面有利于拓展托育场地来源,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托幼一体化发展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早期教育科学研究,把脑科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等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托育专业服务中去,同时积极支持高校、职校培养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人才,建立与托育服务产业链相配套的人才链,从根本上提高托育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是从建立从业机构与人员黑白名单制度、行业自律机制、第三方服务质量等级认证办法等途径入手,加强托育服务行业监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记者 唐琪)

#2022全国两会聚焦# 【历年两会热词传递民生温度】

翻看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灵活就业”“中等收入群体”“房住不炒”“户籍制度改革”“分级诊疗”“集中带量采购”“全国统筹”“第三支柱”等热词,既反映出鲜明的改革指向,更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五有”,到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后的“七有”,我国民生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成效更加明显。

稳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六保”之首。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相继突破700万、800万、900万大关,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人,就业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稳就业”“保就业”“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全国两会中“就业”一词居于民生热词首位。稳住就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始终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线。
2013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2020年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仅“就业”就被提及39次之多。
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拓渠道、稳岗位、保重点、优服务、兜底线”成为关键发力点。其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拓展就业渠道的突出亮点。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趋浓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创业的领域不断拓宽深化。
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新词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灵活就业”,2019年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1年提出“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其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
统计表明,我国多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仅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达1269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灵活就业既有利于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业或结构性长期失业,也能促进创新创业,成为劳动力市场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渠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表示。

制度保障缓解养老后顾之忧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普惠型养老”“互助性养老”“居家养老”“长护险”“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支柱”……近年全国两会中,关于养老的每一次“新提法”都直指缓解痛点,每一次“新改革”均回应民生关切。
作为“保命钱”的养老金,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从2013年到2021年,养老金“9连涨”“10连涨”“11连涨”……频频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在不断上调。
为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更有保障,“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制度”“全国统筹”持续推进,更好实现互济余缺,发挥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效应。“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动作频频,养老金池子不断扩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连续提高中央调剂比例至3.5%、4%、4.5%。2022年1月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实施。
作为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2020年9月,《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在蹄疾步稳推进。“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被业内寄予厚望。
“推动发展个人养老金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落地,一方面有助于对冲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提高“便携性”,增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

努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异地结算”“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带量采购”……围绕破解老百姓看病买药难题,一系列新词陆续出现,反映医改正在走深走实。
分级诊疗体系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这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从2016年“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再到2019年“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带量采购”一词近两年热度也持续攀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2021年提出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
效果立竿见影。70万元一针,被“砍”到3.3万元一针!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诺西那生钠成功进入医保,实现天价罕见病药在基本医保准入的突破。消息一出,许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74种新药进医保,其中谈判成功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此外,“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结算”“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热词也层出不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就业、养老、医疗领域的新词、热词,仅是全国两会释放民生暖意的缩影。“破解大城市住房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委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推动相关改革加快向深水区挺进。
“2021年财政部承办的涉及民生方面的建议提案共有412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日前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
迈上新征程,更多民生红利还将“落袋”。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
春风送暖入人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至全国……2022年3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涉及个税、养老、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新期待,一张改善民生的新图景将再次展开。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 季卡~~[心] 微博会员年卡~~[心]9 8 爱奇艺会员年卡~~[心]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心]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
  • #情感##超红治愈现场#有人说:“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没有告别,悄无声息。该忘掉的人,就忘了吧,该忘掉的情,就别再念。
  • 如果自己想要的是当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想要专注于作品,那就不会为了一时的名利而选择热衷于拿奖、频繁内斗的公司,而是选择留在简单的环境里。我感觉好的领导者都不是特别
  • 嗒吉6月20日|上新预告【数字西游·悟空系列】作品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师徒四人与白龙马误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通天塔般高的未知建筑耸立在这片陌生而奇异的世界
  • 再后来真的尿了,完事儿后看我看的理直气壮。这货知道了我的套路后就上去意思的站一下,然后下来要好吃的。
  • 当她不哭的时候,拥抱她,告诉她我仍然非常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行为,当然孩子也会不断考验你的底线。而优秀真正的作用,不是确保你被自己喜欢的人喜欢,优秀真正的作用,
  • 原本只是配合楼上业主,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烦恼,早知道这样,想必当初陈先生就不会同意对方打贯穿洞。实际上,抛开房屋质量问题本身,既然楼上的业主在征得陈先生同
  • 苍凉之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在一阵阵风中,渐渐退了颜色,或许,苍白就是最后的坚守。人们都说,心在,梦就在,人生无常,生命依旧在路上,只是,行囊渐重,步履渐沉,满目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靠自己平时去慢慢积累的,你如果不去积累,那么,你存在银行里的福气就会被你用完。换句话说,你所遇到的一切,好的坏的,其实都是你磁场吸引而来。
  •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4.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爱默生13.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而你,天
  • 7、让美育成为柔性的变革力量,必能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 8、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文化篇】 1、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
  • 24、我们常说的要加油呀 并不是觉得你不够努力 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就 而是由衷地觉得你不止于此 你值得更好的 希望你可以被善待被偏爱 所以你不要放弃再努努力呀
  • 湖南·芙蓉镇本名王村,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因宏伟瀑布穿梭其中,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温柔的江南古镇,儒雅的徽派建筑质朴的西
  • ​猪猪蛇是我喜欢你的开始,我是偶然点进这场直拍,是带着“倒要看看你有多牛”的心理看完了这场直拍的,但是看完我确实被你这场直拍打动,那时候又正是forever
  • #肖战[超话]##日常见肖战# [送花花]#肖战悄然入孟冬大片# 日常见肖战[送花花]肖战悄然入孟冬大片╭───❥ ℒℴvℯ xz. [兔子]半城春水,一城繁花
  • 就是此人已經不再能飽足元神以維護自己的身軀,也無有心志再辦理要事,因此,情緒即刻不穩,辦事力量隨之頓減,甚至呈顛倒的亂象,其損害誠是莫大於此者。當你傷損他的元神
  • ”——烽火戏诸侯《剑来》不被喜欢的姑娘喜欢,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可天没有塌下来,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烽火戏诸侯《剑来》陈平安喝过了一大口酒,醉眼朦胧,但是
  • 不刺激.百洛30多年就专注做油里面的成分一个字:绝!到店会有人下楼接待,每次做完皮肤都像刚剥了鸡蛋一样,Z后还会有甜品准备,体验感五星好评,会坚持在这里护肤的。
  • 我才不要被打扰,难得自在[嘻嘻]这不老公的电话又来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笑cry]今天我买的电陶炉终于到了,可以开启我的煮茶读书的温馨时刻了,闻着茶香也是一种享
  • ”置顶本人慕强批,认为实力>颜值,一直粉的主唱,主唱歌担yyds楼内:二代团粉偏237(很佛,应该没人比我还佛了,从不吵架,只劝架。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