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故事】宋濂游涂山

宋濂 (1310—1381),字景濓,号潜溪,浙江金华潜溪人,后举家迁居浦江。家境贫寒,聪慧勤奋,6岁读书,每天记诵2000多字文章,9岁能赋诗,有神童之称,“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至元二年 (1336年)应浦江义门郑氏之聘,讲学于浦江青萝山下。元至正九年(1349年)被荐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隐居龙门山修道著书讲学。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风格似欧阳修。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开郡学,聘为五经师。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侍从之臣。洪武二年 (1369年),奉命任 《元史》 总裁官,很受朱元璋器重,书成升翰林学士。洪武四年 (1371年),调任国子司业,次年迁赞善大夫。洪武六年 (1373年),升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洪武十年 (1377年)正月,告老归里。作为一代文学、史学泰斗式的人物宋濂,朱元璋称其为 “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为 “当今文章第—”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文章不仅风行国内,时在高丽、 安南、日本等地亦广为流传。洪武十三年 (1380年),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被流放茂州 (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在流放途中病卒于夔州(重庆奉节),终年72岁。

《明史•宋濂传》载:“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與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这就是明洪武八年 (1375年)冬,时年65岁的宋濂陪太子朱标游怀远,并以游记体撰写《游涂荆二山记》。宋濂在游记中对涂荆二山的山水胜迹,对禹会诸侯的涂山,及卞和献玉的荆山的地望所在,进行考证表述的缘由。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文风朴实,结构严谨,观点明了,用词精练,既是一篇好的山水游记,也是研究明初涂山荆山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其全文如下:

濂既游琅琊山,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及开缄,中藏濠梁古迹一卷,宸翰亲题其外,令濂搜访与青官言之。源因启曰:“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按《图经》,涂山在昔钟离县西八十五里,荆山亦在县西八十三里,三山本相联属,而淮水绕荆山之背,神禹凿开,使水流二山间,其疏凿之迹故在,人思其功,讫今不能忘。”青宫曰:“至中都,当共往游焉,余将渡淮狩于王庄,先生宜溯流而上,届今怀远县治以俟。”濂奉敕行。洪武乙卯冬十一月己已发舟.庚午日曛,姑泊县西门,而青宫已驻跸于东门五里矣。辛未,濂上谒,青宫喜甚,下令以壬申游二山。濂至期约怀远文学掾王景彰宿舟中,黎明棹舟至涂山足,曳杖入山。山旁废址,旧皆民庐。前渡石梁,复斗折而北,累石为塘,多艺椒之园。行可三里余,视大盘石,青丝间错。颓然欹足,坐谛视文,干藓交封之耳。闻有草生石上,高一尺,其花可爱,不假士力,人取悬檐间,呼为石莲花。复行四里所,岩石荦确,插起道左,危倾欲飞坠。复二里所,从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覆以生茨,曰圣水亭,取水以禜雨多验。复一里余,至山颠,禹庙在焉。庙已毁,惟颓垣破础存。游目四顾,长淮西来,涡河北汇。而寿春、临濠、宿州之境,皆在冥茫昏杳之中,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为惑慨者久之。山之下聚落甚盛,庙史云名禹会村,乃禹会诸侯之地,庐舍之比如栉。移踵入庙,庙前杏树一章,大可蔽十牛,二柏参差左右;树东置小翁,杏柯之水时津津滴其中。庙史云,当晨雾四集,水愈多,其来如泉,可代井汲。石碣二:一大书“有夏皇祖之庙”六字,下刻宋庆元初,州守刘仲光自造;“祷雨记”一,亦记祷雨事。皇甫斌绍熙庚戌来为郡,命钟离尉丁大荣作。石未剥泐,文尚可读。复从庙西循石坡而下,巨石危立如人形,遥望之,一妪俨然也,相传为启母石。庙史云:居人每刲羊豕祭之,至有粉黛饰其貌者,闻之不觉大笑。山半旧有僧房,今废。久俟鹤贺不来,忽使者至云,扈从士马多,无桥可以渡河,青宫不复至矣。言未既,但见旌旗如锦绣曳上荆山矣。濂亦下山麓,入鲧庙,见所题神号鄙俚,弃而不睨。出读祖无择所赋歌,京口孙临为书碑。盖无择谪守寿春过此而作也。复北经县治,折而东行三里所,至荆山。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其遗迹犹斑斑可见。复行三十步,岩广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自西上复一里所,过避雨石,石斜倚可避雨,故名。复六十步,至产玉坡。奇石骈列,(玄质而白,缘粲如雪),西有玉池,榛荆迷路不可寻。(景彰欲导游青峰庵,足倦遂止)。时青宫已猎远郊,濂因登舟先还中都云。

惟二山见诸载记者多殊。以涂山言之,春秋左氏传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注云:在寿春县东北。说者云:今之濠州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故会稽亦有涂山。《吴越春秋》 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载涂山之歌)。应劭云:涂山在永兴北。说者云,今会稽萧山是也。是二说已不能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当涂。然其处皆有禹迹。或者遂谓禹文治水,固尝遍历宇内,而会诸候实在会稽之涂山。柳子厚《涂山铭》,苏子瞻、子由涂山诗,指在濠州者,皆非是。濂之存疑而未决者一也。

以荆山言之,荆山楚山也。楚之先王熊绎,僻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至成王始盛,又昭王有言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河,非所获罪⋯⋯则楚之封疆可知)。七传至昭王,始迁都郢。郢即今之江陵。其地有荆山,一名景山。荆故楚号也,有之诚宜。世则指为濠州。濠州古钟离子国,与寿春密迩。楚自昭王之后,历十一传,(至考烈王),始徙都寿春。

《韩非子》所载卞和献玉事,乃在历、武、文三王之际。昭王上接武王,已越十世。当三王时,钟离何尝属楚,而强谓卞和至此山耶!《新序》又谓抱玉而泣,在共王之时。《杂记》叉谓在怀王及其子平王之时。平王乃昭王之父,下距怀王九世。共王上至武王亦六世,何颠倒如是耶!濂之存疑未决者二也。

大抵山川遗迹,非本诸经史者多不可信。(如葛洪丹灶、郭景纯之墓,在在有之。纵有高世之智,将何以得辨其真份邪!)必欲可信,涂山当稽之左氏,以寿春为正;荆山当正诸史传,以江陵为正。有谓涂山氏乃古国名,禹曾娶其女者,别是一说,与此珠不相涉也。

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无舛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失。同游者盖太子正字桂彦良、 晋府长史朱伯言、楚府长史朱伯清、吴府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节选自《魅力涂山》

来源:安徽涂山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
注释:
⑴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⑵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⑶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⑷荡漾:水波微动。
⑸佳人: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⑹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⑺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⑻凉风:秋风。 
鉴赏: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黄檗希运禅师】
  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黄檗希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未知姓氏,福州人。黄檗禅师生得气貌奇特,迥异常儿,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倜傥不羁,人莫能测。幼年即辞亲,于本州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出家。
  后游天台山,途中碰到一位奇异的僧人,跟他搭话,言笑自若,如同旧时相好。黄檗禅师仔细打量对方,发现对方目光射击人。于是二人相约一起前行。路经一处山涧的时候,适逢下雨,山水暴涨。黄檗禅师摘下斗笠,植杖而立。正犹豫间,那僧却走上前,要领着黄檗禅师一同渡过溪涧。黄檗禅师道:“兄要渡自渡。”那僧听了,当即撩起衣服,蹑水波而过,若履平地,上了对岸,回头招呼黄檗道:“渡来!渡来!”黄檗禅师呵斥道:“咄!这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那僧赞叹道:“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说完就不见了。黄檗禅师有些怅然若失。
  黄檗禅师后游京师洛阳,偶然碰到了一位曾经从南阳慧忠国师受过教法的年长女居士。那一天,黄檗禅师托钵行乞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时,柴门里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呵斥声:“太贪得无厌了!”黄檗禅师很纳闷,问道:“你没有布施给我任何东西,却诃责我贪得无厌,这是为什么?”老妇人笑了笑,将门关上。黄檗禅师感到很诧异,于是推门进去,向那位老妇人请教,很受启发。临行前,老妇人指点黄檗禅师前往南昌参拜马祖。
 不巧的是,黄檗禅师刚赶到南昌,马祖已经入寂了。后来,他打听到马祖的塔在石门山,于是前往凭吊。当时,百丈禅师就在那儿守塔,住在塔旁边的一座小庵里。黄檗禅师向百丈禅师说明了来意,并请求百丈禅师传给他平日用功得力的方法。
  百丈禅师问:“巍巍堂堂,从何方来?”
  黄檗禅师道:“巍巍堂堂,从岭南来。”
  百丈禅师问:“巍巍堂堂,当为何事?”
  黄檗禅师道:“巍巍堂堂,不为别事。”说完便礼拜。
  过了一会,黄檗禅师又问:“从上宗乘,如何指示?”
  百丈禅师默然良久。
  黄檗禅师道:“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你不能象现在这样问着不答话。不能让你的法门将来断子绝孙了)。”
  百丈禅师道:“将谓汝是个人(我还以为你是个人物,没有想到还作这般见解)!”说完站起身,回方丈室去了。黄檗禅师跟随在后面,说道:“某甲特来。”
  百丈禅师道:“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辜负)吾。”
  于是,黄檗禅师便在马祖道场住下来,当时沩山禅师亦在那里参学。
  一日,百丈禅师举自己昔日参马祖之公案。
 公案是这样的:有一天,百丈禅师再参马祖。他侍立在马祖的旁边。马祖拿起绳床边的拂子,高高擎起。百丈禅师问:“即此用,离此用?”马祖于是将拂子放回原处。过了一会儿,马祖道:“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你今后开口说法,将如何教人)?”怀海禅师也擎起绳床边的拂子。马祖道:“即此用,离此用?”怀海禅师听了,也将拂子放回原地。这时,马祖忽然振威一喝。
  举完这则公案,百丈禅师告诉徒众道:“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黄檗禅师一听,不觉吐舌。百丈禅师看见他这种表现,问道:“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黄檗禅师道:“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以后)丧我儿孙。”
  百丈禅师赞叹道:“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
  黄檗禅师于是便礼拜。
  为了进一步钳锤黄檗禅师,一天,百丈禅师问黄檗禅师:“甚么处去来?”
  黄檗禅师道:“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禅师问:“还见大虫(老虎)么?”
  黄檗禅师当即便作老虎的吼叫声。
  百丈禅师于是拈起斧头作砍斫老虎的样子。
  黄檗禅师随即打了百丈禅师一巴掌。
  百丈禅师吟吟而笑,知道黄檗禅师已经彻悟,便满意地回到了方丈。
  第二天上堂的时候,百丈禅师对大众讲:“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黄檗禅师从百丈禅师那儿得法后,随即外出参学。后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此山原名灵鹫山,今宜丰县境内)传禅,法席兴隆,座下常住僧人达四五百人,为当时江南最著名的禅宗道场之一。
  黄檗禅师在洪州驻锡的时候,相国裴休当时正任洪州刺史、江西观察史。他对黄檗禅师极为敬仰,并执弟子礼。裴休后来就是在黄檗禅师的点拨之下开悟的。因此,他对黄檗禅师怀有无尽的感念之情。裴体曾赋诗赞黄檗禅师云: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黄檗禅师生前的一些重要讲法,都是由裴休整理的,主要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这两本法要,语言清新流畅,说法平实中肯,真可谓字字珠玑,实为禅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
  黄檗禅师入寂于唐大中九年(855),谥断际禅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正在经历魔考的弟子特别多,有的噩梦连连,有的身体难受胡思乱想,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只做‮力你‬所能‮的及‬事,你就‮远永‬没法进步,这条路出来容‮守易‬着难
  • 【姨妈618直播开始啦】我一直以为几十块钱的水壶就足够了,直到我遇到摩飞,原来水壶品质可以这么硬核,原来水壶可以恒温。在家没事的时候,煮一壶茶,再搭配漂亮小盘子
  • 顾德根曾担任过多年村干部,他还发挥自己在村民中的影响力,为大家讲解政策、梳理疑问,鼓励大家支持征迁工作。“首先是这次的拆迁安置政策让我很满意,更重要的是,海盐能
  • To my twin flames 想了好久决定写下这段话,不私发打扰了,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表达我们之间,其实我也很怕去表达爱,我觉得非常不安全,反正最坏的结
  • 我没有任何称得上是“喜欢吃”的东西,以至于在我想要奖励自己的时候完全无从下手;在某些时候(比如去年)我会疯狂的想要去死,我期待发生意外让我被迫结束生命;我无法接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一个常去杜甫江阁的拾荒人# 】长沙,长沙,一位文化拾荒人在深情阅读这座三千年古城,在都市的幽深小巷里栖居苦吟,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
  • 狩猎小组成员和小组长一开始为是否留下过冬这件事讨论过,他们希望在冬天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北极狐,小组长曾说过一句话,一语中的:“瞧吧,北极狐真要不来……我们说不定会
  • 11、六一我想要爽歪歪、AD钙奶、甜甜圈、0泡果奶、棒棒糖12、 其实,儿童节是给大人过的,小朋友那么开心,每天都是儿童节。28、人一旦有了依赖,就变成了幼儿园
  • 星火英语2023英语四级真题试卷,12.8 星火英语2023英语六级真题试卷,12.8 华研外语没有漂亮姑娘的青睐,或许使你更珍惜那一份默默的关怀;没有了英俊
  • 是因为你们感情里的地位不平等,还是因为你太少关注他的情感需求,他在外面满足了哪些在你这里感觉没找到的情绪价值?一方面,是复盘过去的问题,在今后的婚姻,或者下一段
  • 五月的最后一天了签到277天,是个14级的进化果果了[笑哈哈]每天都有在努力产出安利,成绩也还不错[笑哈哈]毅淇庆祝属于我们的第一个1000[打call][打c
  • 毕业照跟qxc站在一起拍的耶耶耶好吃的炸物们[馋嘴][馋嘴]雅米雅米鸡米花最好吃了火锅火锅我爱火锅[打call][打call][打call]回家路上一起唱小胡同
  • ...................................................因此,走过路过的朋友不妨到南京国际美容化妆品博览会这趟旅行
  • 若也捨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达摩来华后,做了两件相当重要的事,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 :一 , 以 《 楞伽经
  • 保定涞源县水堡镇鑫泰建材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乡政府涉嫌袒护        鑫泰建材半夜开山挖料,这属于非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破坏且盗挖国家矿产资源已经构成违法犯
  • !!
  • “我们见面就好像有一种乌托邦的感觉,分开了就好像是回归了现实”她们说今年有很多的见面机会,可用时间的单位去丈量,就能发觉,这句话也不过是苦中作乐。她们默默吞下了
  • 军将透过射入破旧窗棂的月光观察手中的皮袋,耳中听着鬼越来越凄苦的哀求,竟也没怕,他只是好奇,“你要是肯告诉我这是个什么东西,我马上就还给你。这军将素来勇健,惊醒
  • 当然,再多的条条框框也只是客观上的限定,如果真的找到了喜欢的人,那她的样子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型。是身边爱我的人一直在肯定我。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