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徐孙铭

一 、达摩禅之贡献

达摩禅对于早期中国禅宗建立的贡献,大体有三:

第一 ,以《楞伽经》和
“ 二人四行 ” 论为立宗之旨。 

《楞伽经》
以 “ 佛语心晶 ” 为篇名,
即以直指如来心地为宗旨。

苏轼《楞伽经后记》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晶。”

蒋之奇为苏拭书
《楞伽经》作序说: 
“ 昔达摩西来,
既已传心印于二祖,
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

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
令诸众生开示悟人。

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

“ 佛与禅并传,
玄与义俱付 ”,

正是以
《楞伽》传宗的达摩禅之宗旨。

第二 ,以 “ 壁观 ” 为独特的修持法门。 

《景德传灯录》说:
达摩 “ 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

只教曰: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这种
“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人莫之测,
谓之壁观 ”,

即是达摩禅法之一大特色。

第三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授方祛。 

“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
师只遮其非,
不为说无念心体。

慧可曰: 
‘ 我已息诸缘。’

师曰: 
‘ 莫不成断灭去否 ?’

曰: 
‘ 不成断灭。’

师曰: 
‘ 何以验之,
云不断灭 ?’

可曰: 
‘ 了了常知,
故言之不可及。’

师曰: 
‘ 此是诸佛所传心印,
更无疑也。’”
( 同上 )

这种师徒授受,
不依靠文字语言,
只凭自心 “ 了了常知 ” 的证悟,

就是达摩传宗的主要方法。

嵩山少林寺正以达摩祖师禅的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最早、
且又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一页。

二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异

达摩禅究竟

《般舟三昧经》的禅法有无联系?

笔者认为,
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且多相近、
相通之处。

《般舟三昧经》
又称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异译为
《跋陂菩萨经》。

是阿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 
“ 净土三经 ” 的最早先驱。 

“ 般舟三昧 ”
作为禅定的一个法门,
主要讲在特定的时间内
( 七天七夜

九十天 )

经行不息,
除用食外,

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念佛而见十方现在佛站立面前。

这种以
《般舟三昧经》
为主要经典,

以口念阿弥陀佛而修禅定的法门,
即叫般舟三昧,
也可以叫念佛禅。

此经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左右编纂,
流行中土者,

前后有七个译本,
以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
( 179 )
10月8日于洛阳译出的
《般舟三昧经》
最有价值。

般舟三昧法门

达摩禅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 ,般舟三昧强调念佛而修禅定,

达摩禅则主张 “ 壁观 ” 而修定 

《般舟三昧经》说:
“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如是为念佛。”

以念佛作为
“ 得空三昧 ” 的助缘,
达到 “ 生阿弥陀佛国 ” 之目的。

而达摩禅则以 “ 壁观 ” 而修定,

即《景德传灯录》所载
“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

达摩人嵩山少林寺,
终日面壁。

时人不解其意,
称其禅法为面壁婆罗门。

他通过 “ 凝住壁观 ”,
而悟凡圣等一、

与理冥符、
寂然无为,
证悟此心即佛。

虽然念佛三昧以念佛人定而见佛,

达摩禅以
‘‘ 壁观 ”
而悟自心是佛,

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悟人之途径则有区别。

第二 ,般舟三昧主张有相观想,

达摩禅主张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当作是念:
诸佛悉在前立,
当具足念诸佛端正,
悉欲逮见一一想

…… 复更作念:
佛亦不用心得,
亦不用身得,
亦不用心得佛,
亦不用色得佛。

何以故?

心者佛无心,
色者佛无色,
不用是心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三昧必须从有相观想人手,
通过念佛观想诸佛立在面前,

见到诸佛妙相庄严,
同时又不执着于有相;

还说:
“ 一者自观身、
观他人身。

自观身、
观他人身者,
本无身;

二者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

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者,
本无痛痒;

三者自观意、
观他人意。

自观意、
观他人意者,
本无意;

四者自观法、
观他人法。

自观法、
观他人法者,
本无法。”

这四种观法
( 观自身他人身、
自他痛痒、
自意他人意、
自法他人法 ),

即 “ 四念处 ”;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是以慧观的力量,
使心安住于道法上,
使正而不邪。

而达摩禅则注重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尤其是通过会心、
悟心而求安心,

也就是 “ 觅心不可得 ”,

而悟无常、苦、无我、不净,
从而得到解脱。

第三 ,般舟三昧以见佛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则以 “ 无所见 ” 为其精髓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

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

修此定而见佛是最高境界。

当然, 
《经》中也反复叮咛,
见佛也不应执着, 

“ 菩萨见佛不当着 ”。

而达摩禅更以
“ 无所见 ”
为见作为最高境界。 

《景德传灯录》载:
达摩 “ 欲西返天竺,

乃命门人曰: 
‘ 时将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

时门人道副对曰: 
‘ 如我所见,
不执文字,
不离文字,
而为道用。’

师曰:
‘ 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 
‘ 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佛国,
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 
‘ 汝得吾肉。’

道育曰: 
‘ 四大本空,
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
无一法可得。’

师曰: 
‘ 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

师曰: 
‘ 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 
‘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当护持。’”

这个关于修禅境界对话的传说,

实际上把修祖师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于文字不离不执;

第二层次,突破禅关而顿悟;

第三层次,无一法可得;

第四层次,会心微笑。

这显然是以
无所见、
无所得、
无所悟为顿悟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修禅定的途径和方法、

观想是否有相、

修定以什么境界为高这三个方面,

般舟三昧与达摩禅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因为如此,

传为达摩所作的
《少室六门集》

第二《破相论》

即排斥称名念佛说: 
“ 诵之与念,
义理悬殊,
在口曰诵,
在心曰念。

…… 诵在口中,
即是音声之相,
执相求理,
终无是处。”

达摩之时念佛禅尚处于胚胎之中,

这不可能是达摩的思想,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达摩禅与般舟三昧的差异,

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同

然而,
从根本上讲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一致的。

二者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

第一 ,达摩禅的 “ 理人 ”

念佛三昧的 “ 无所着 ” 之一致  “ 二人四行 ”,

被教内外公认为是达摩的正统思想。

其中二人的 “ 理人 ” 说:
“ 藉教悟宗,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名理人也。”

达摩禅虽然不主张有相观想,
但也不排斥经教。

它借助经教,
通过一心专注地观想的
“ 凝住壁观 ”,

达到
“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 的境界,

这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殊途同归的。

般舟三昧虽然作 “ 有相观想 ”,
但经中反复强调不着于相: 

“ 菩萨见佛、
不当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着。

何以故?

着者为烧身。

见佛但当念其功德,
当索摩诃衍。” 

“ 菩萨于三昧中不当有所着,
不着者疾得是三昧。”

之所以不应当执着于相,
是因为 “ 缘起性空 ” 之故:

“ 一切法本无所有,念有,因着;

无有,反言有,亦着。”

《佛印品》
第十六还连续以19个 “ 无 ” 的 “ 佛印 ” 来否定对于有相、有求的执着。 

“ 何等为佛印?

所识不当行,
无所念、
无所求、
无所想、
无所着、
无所愿、
无所向生、
无所适、
无所生、
无所有、
无所取、
无所顾、
无所往、
无所得、
无所有、
无所结、

所有尽、
所欲尽、

无所从生、
无所灭、
无所坏、
无所败,
道要道本是印中。”

可见,
达摩禅之
“ 寂然无为 ”

“ 理人 ”

与般舟三昧的
“ 无所着 ”
精神完全一致,

都是对观想的主体以及作为观想对象的客体之否定。

第二 ,达摩禅的“ 行人 ” 与般舟三昧 “ 修四事 ” 的一致性 

达摩 “ 二人四行 ” 论,
其中 “ 行人 ” 即 “ 四行 ”:

报冤行、
随缘行、
无所求行、
称法行。

报冤行,
又作报怨行,

即对于苦、穷、冤、害都能甘心忍受,无怨无悔。

随缘行,对于顺境、逆境、喜乐、得失,不喜不忧,随缘而行。

无所求行,
即舍弃一切,
无所执着,
包括舍弃自身,安心无为。

称法行,
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自利利他。

这都是针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等八苦而提出的修定解脱法门。

般舟三昧主张: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 

“ 持是行法故,
致三昧便得三昧,
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又主张持 “ 四事 ” 疾得三昧: 
“ 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何等为四?

一者不信余道;
二者断爱欲;
三者如法行;
四者无所贪生,
是为四。

菩萨疾得是三昧。”

这 “ 四事 ” 中, 
“ 如法行 ”
相当于达摩禅的 “ 称法行 ”;

“ 无所贪生 ”,
相当于
“ 无所求行 ”; 

“ 断爱欲 ”
相当于
“ 随缘行 ”; 

“ 不信余道 ” 以及 “
不自说身善,
亦不说他人恶,

若有骂者,
若有刑者,

亦不得恚,
亦不得恨,
亦不得懈 ”,

则与 “ 报怨行 ” 相近。

可见,
达摩
“ 四行 ”
与般舟三昧
“ 四事 ”
是大体一致,
非常相近的。

第三 ,达摩 “ 觅心了不可得 ”

般舟三昧
“ 是法无所有,本无 ” 相通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香蜜沉沉烬如霜》这部剧已经刷过很多遍了,读大学的时候在刷,毕业了闲暇时间依然还刷,主要是因为这部剧制作精良,演员赏心悦目,台词走心。
刷了那么多遍,最让我有印象的依旧是润玉。罗云熙之前跳芭蕾舞多年,身姿轻盈,饰演的润玉一袭白衣不染纤尘,就像神仙的模样。杨紫饰演的锦觅灵动可爱,邓伦饰演的凤凰痴情苏感……都非常出色。
言归正传,本篇文章是写润玉的文。“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是真的。
于润玉而言,旭凤是他杀母仇人的儿子,是夺妻之人,杀母夺妻,润玉恨旭凤及天后没有问题,报仇也是情理之中。
曾经的润玉,已经低调到昼伏夜出了,可是天后依然忌惮他、随时想监视他、栽赃他、打压他。
如果天后在润玉求她放过簌离的时候肯“网开一面”谈条件,无论是锦觅还是天帝之位润玉都会放弃,可惜天后偏偏要赶尽杀绝,非要把人没有尊严地踩在脚底下。
当有一天,“闲云野鹤”也做不了了,非生即死,谁会不选择生呢。
旭凤跟润玉谈让他放弃锦觅:“天界的权利我不会与你争”,还记得当初水神问润玉“可知若为此约有何代价”时,润玉答约“无非削神籍,贬下界”,旭凤想抢人未婚妻,还想让人家主动解约,不知道是想得太美还是太天真。
还有,后者那是“筹码”吗?旭凤不争帝位他妈不替他争么?旭凤不害润玉、他能管好他妈不害润玉么?也是,这方面他从来都不需要自己争。所以对于润玉而言,旭凤的话很幼稚也很讽刺,他劝不了润玉。
润玉因为这个婚约,从一开始都不知道水神那状态这辈子会不会有孩子就填了,他守着这个婚姻单身那么多年,自己的弟弟都开始和穗禾在父母之约下快谈婚论嫁了,他还在等着他那个可能要下辈子才会出来的未婚妻。他孤独的等了那么多年,凭什么要他主动放弃。
骂他“弑父屠弟”,然则太微和旭凤又有哪一个是他亲自动手杀的呢?润玉对天帝只是给了他一杯茶,这杯茶的作用就是想让他父亲能够坐在那老老实实的听他数落几句,把憋在心里几千年的怨气顺一下。
是了,不然,这条忍了几千年又气性大的应龙,恐怕会被他自己活活憋死: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他是条龙,他不发威别真把他当锦鲤啊。
而旭凤,则是锦觅动手杀的。
九霄云殿上,其实润玉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打赢旭凤,所以他和旭凤对决的时候,才会用可能只有他自己听得到的声音说“只愿来生有我没你”。
水神被杀之事,如果是润玉的嫌疑恐怕早被拿下了,而旭凤则依然无恙,这世间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对比当年旭凤抓彦佑替润玉洗脱嫌疑之举,润玉是不够坦荡,但是时移事异,对着杀母、夺妻之人又有多少人能够毫无嫌隙呢。
天后被关后润玉去看她,在得知儿子丈夫都灰飞烟灭之后,天后问润玉“旭凤何辜?”这话其实对于润玉而言就是个笑话,于是他立即就反问“我母、锦觅、龙鱼族水族何辜”,是了,荼姚把润玉的母族灭族了,把他龙鱼族故地据为己有,那么多生灵,润玉没有灭了鸟族,就谈不上比她坏,我就不会厌恶他这个角色人设。
当然,最让人喜欢的还是润玉的“智计无双”,他居然可以在鸟族了扶持棋子,让天后和旭凤(仇人、对手)的母族为自己所用,真不愧是“天下为公”。是了,到了后来,一个小小的八百里龙鱼族故地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他,古代藩王才会有封地,润玉又岂会止步。
当他站在九霄云殿中间位置上,十分正常的说着“废后在洞庭湖大动干戈、涂炭生灵”的时候,他敢说、他能说,天帝和众仙也无异议,那一刻又说明他以前有多冤,而如今又有多大权在握。
之后还有一处,彦佑问他:你总是这么滴水不漏、无可指摘,累不累?润玉回答是:总比死了要强。
是了,本来就不同。
其实我不知道润玉究竟爱不爱锦觅,他无疑是喜欢她的,也承担未婚夫的责任去照顾她,损耗一半仙寿,如何也算不得无情。可是大婚造反的那一刻,也不得不说,润玉心里不仅仅有锦觅。
不成功便成仁,有些东西,他都想要。
其实换个思路,锦觅替润玉杀了旭凤,也算润玉登位的大功臣,润玉给她天后之位,也算很当。
还有那个叔父,既然当年太微“也是”屠兄上位,丹朱依然可以支持太微并且日子过得舒舒服服,就只能说明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嫉恶如仇,只不过是站队罢了,而在润玉旭凤这一代,他把宝早已押旭凤了罢了。
至于天帝,其实他对润玉多少也是有情的,毕竟把当年私会簌离用的“夜神”名号封给了润玉、毕竟把当年簌离的人鱼泪手串戴到了润玉手腕上,毕竟坚决支持润玉锦觅联姻,除了缓和与水神关系,也是信任润玉,给他一个大靠山,想让他安稳一世。
一个细节,一场家宴,天帝天后上座,凤凰抚箜篌,一众仙友落座品茗,润玉不在场。
这个细节可以认为家宴其他人一家人其乐融融润玉这个儿子却可有可无,但是随后一个细节,是这时候水神想进殿看门的却先来报天帝并说“水神仙上求见”,而润玉随后却可以直接进殿,门口看门的只在外报一声“夜神殿下到”,也可以看出来,天宫确实是润玉的家,一些皇子的寻常权限,还是有的。
只不过,天帝素来玩制衡,相比之下,随制衡而来的亲情也就不太亮眼与让人感动了。
另外,不得不说,天后倒台以后,旭凤和穗禾真玩不过润玉,看看场景就知道,许多时候,是润玉站着,穗禾或旭凤跪着,在天后倒台之后。所以,天后忌惮润玉,也确实润玉这条应龙很强。毕竟,自己儿子是个凤凰,润玉可是真龙呢。
其实润玉是一个非常珍惜对他好的人的人,比如说对鲤儿和邝露,尤其是邝露。邝露是个好姑娘,即使是她喜欢润玉,可是从来没有想害锦觅,即使锦觅在璇玑宫昏迷半年日日靠她照顾,她也没有使点手段让她再也起不来。
当初璇玑宫里,在润玉不在场的时候,她甚至都能下意识地帮着润玉和了听争锦觅,直接说锦觅和她家大殿四千年前便有婚约,锦觅算她璇玑宫人,怼旭凤不守规矩。还……吵赢了。
还有水神认女,润玉在上殿前权衡利弊的时候,邝露甚至在说服润玉去追求爱情(锦觅),真的是事事以润玉意志为先了。还带动她爹倒向润玉,帮着润玉造反造势,对润玉很重要的一个人。
润玉登位后,封她为上元仙子,九天仙女都要对她毕恭毕敬行礼问安,还给她封地;给她进出他的寝宫及九霄云殿的权利,给她站在她身边不需要跪拜天帝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他不忍心拒绝邝露,邝露偶尔实在想顶撞他也就反驳了,也没事,之后见面尴尬事都不会提,就当过去了。润玉,自然是信任与偏爱邝露的。还是挺希望她能和润玉相伴到老的。
就,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吧。你怎么看待呢?欢迎品评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时评论区的宝宝还挺多(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宝和她进行交易;她已经把那条微博删了)首先她给我看的图片和账号描述对应的礼包有出入 当时蛮疑惑的上号看了确实和图片无差
  • ~啊啊啊啊啊啊 谁懂 狂喜 一整个大期待住了 过年啦 然后不是我说 寝室六个人 除去我 三个看我画的把ggdd认反了(她们仨浅磕) 另外俩不咋磕的认对了 难道是
  • fuj抖yin热推 熬夜必看小说《阮薇霍云寂》在线阅读全文 节选: 秋末,夜色苍凉。 御苑别墅内,暖黄的烛光摇曳。 阮薇面前的生日蛋糕上插满了蜡烛。 她掀
  •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谦祥益相声茶馆负责人史清元告诉记者,“我们对演出节目进行了精心编排,演员们也是认真打磨了很久,做足了准备,希望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 不知道自己在掰扯着什么,也许这就是酒精的力量吧,总让人多愁善感,尤其是我这种深夜emo的人。5035的雷婷还吐槽我竟然对孙妍乔志杰等竟然略过了,哈哈哈,她们好像
  • #活动预告# 【活动主题】何以解忧,唯有续杯——《别让我消失》新书分享会【活动时间】3月25日14:00—16:00 【活动嘉宾】刘书宇、项静【嘉宾主持】广奈【
  • 还需要明白一点,我以前也写过,那就是,生活里无论遇到多么让自己讨厌的人,都不要记恨,反而要告诫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我经常劝自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保持
  • 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的心情,身体垮了,好心情没了,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自己的身
  • 我发现大方礼貌并且赞美别人会真的事半功倍:起因是因为今天项目来了一个市里领导,本来要我拍摄影像资料但是现在形式严峻不允许手机拍照,我就加了当时拍照一个摄影师。决
  • #肖战[超话]##与肖战共赴微博之夜# xz #肖战正式官宣出席微博之夜#是我们的演员肖战,终于来了,微博之夜不见不散。@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 [心]#肖
  • 泰山队2比1迎两连胜:双外援破门,最低分国脚恐被取代国足与新西兰的国际A级热身赛中,在对方少打一人的情况下,0比0与对手战平,这样的结果相信大部分球迷是不满意的
  • [新鲜好柿][新鲜好柿]GSGS16S《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林苓易琛《
  • · 狮子座 ·和狮子座沟通,你没有足够的尊重和好的语气是不行的,他们是个需要被人欣赏被人膜拜的人,所以你沟通的时候千万别语气过于尖锐。换而言之,你要让他们认清楚
  • ”我想用歌词和图片来告诉你答案..p1:「是你的温柔拉住我到现在」 立农宝宝你是我滴ok绷…>_<…(大声表白p2:「因为你出现让爱发酵悄悄的蔓延,
  • 落笔一千零五句情话,合笺将念想赠他。 有人给他举伞吗,他的愿都实现了吗。 爱恨廉价似苍苍蒹葭,历尽千帆仍无瑕。 纵风煞毁如麻佑众相渡他,一路滚打肃杀。 扮龙套亦
  • 据了解,天津短道速滑队本次将派出6名选手参赛,除了刘冠逸,还有张得钿、刘金勋,王润圆以及刘少林和刘少昂。【#刘少林刘少昂加入天津短道速滑队# 将代表天津参赛】据
  • ​1第一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11月25号 我坐在办公室里手敲打着键盘回复着客人骂过来的消息 那个时候因为感情友情工作学业 心情很不好我一边向客人道歉 一边懊
  • 真的不要为了身材焦虑和心理焦虑屏蔽掉食物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关于食物」了解自己的身体,在众多食物的类别里选择更于净、更健康的,然后放开了去吃吧!
  • (配图为我之前发过的[睡])#日常[超话]# 【看苔丝哭瞎我眼】刚看苔丝这本书,还稍微觉得有点无聊,谁能想到从第二章开始我就停不下来,熬夜看终章,翻来覆去的哭泣
  • #陈星旭[超话]##陈星旭0331生日快乐# DAY10 初印象&现印象初印象:当然是因为李承鄞,觉得九真的非常适合古装,真的太太太贵气了我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