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每一个脏腑虽然有它独自特殊功能,但它们彼此之间却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发病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常见有脏病及脏、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腑病及腑。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者,即为脏腑兼病。

一般来说,脏腑兼病,在病理上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只要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病较常见,反之则为较少见。因此在辨证时应注意辨析发病脏腑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在治疗时才能分清主次灵活运用。

脏腑兼病,证候极为复杂,但一般以脏与脏、脏与腑的兼病常见。具有表里关系的病变,已在五脏辨证中论述,现对临床最常见的兼证进行讨论。

(-)心肾不交证

心肾不交证,是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表现的征候。多由五志化火,思虑过度,久病伤阴,房室不节等引起。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遗精,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或伴见腰部下肢酸困发冷。

【证候分析】本证以失眠,伴见心火亢,肾水虚的症状为辨证要点。心火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水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心肾相交,则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阳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及肾水,致肾阴亏于下,火炽于上,水火不济,心阳偏亢,心神不宁,故心烦不寐,心悸。水亏阴虚,骨髓不充,脑髓失养,则头晕耳鸣,健忘。腰为肾府,失阴液濡养,则腰酸;精室为虚火扰动,故遗精。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为水亏火亢之征。心火亢于上,火不归元,肾水失于温煦而下凝,则腰足酸困发冷。

(二)心肾阳虚证

心肾阳虚证,是指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或劳倦内伤所致。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唇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

【证候分析】本证以心肾阳气虚衰,全身机能活动低下为辨证要点。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为气血运行、津液流注的动力,故心肾阳虚则常表现为阴寒内盛,全身机能极度降低,血行瘀滞,水气内停等病变。阳气衰微,心失濡养,放心悸怔忡,不能温煦肌肤,则畏寒肢冷。三焦决渎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则见小便不利,水液停聚,泛溢肌肤,故肢体浮肿。阳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可见口唇爪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皆为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血行瘀滞,水气内盛之征。

(三)心肺气虚证

心肺气虚证,是指心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心悸咳喘,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面色晃白,头晕神疲,自汗声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证候分析】本证以心悸咳喘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主呼吸,心主血脉,赖宗气的推动作用以协调两脏的功能。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可使心气亦虚。反之,心气先虚,宗气耗散,亦能致肺气不足。心气不足,不能养心,则见心悸。肺气虚弱,肃降无权,气机上逆,为咳喘。气虚则气短乏力,动则耗气,故喘息亦甚。肺气虚,呼吸机能减弱,则胸闷不舒;不能输布精微,水液停聚为痰,故痰液清稀。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肌肤脑髓供养不足,则面色晃白,头晕神疲;卫外不固则自汗;宗气不足故声怯。气虚则血弱,不能上荣舌体,见舌淡苔白。血脉气血运行无力或心脉之气不续,则脉见沉弱或结代。

(四)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出血而致。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或皮下出血,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等。舌质谈嫩,脉细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和慢性出血为辩证要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具统血功能。脾气虚弱,生血不足,或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心主血,血充则气足,血虚则气弱。心血不足,无以化气,则脾气亦虚。

故两者在病理上常可相互影响,成为心脾两虚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头目失养,则眩晕健忘;肌肤失荣,故面色萎黄无华。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故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气虚机能活动减退,故神倦乏力,脾虚不能摄血,可见皮下出血,妇女经量减少,色淡质稀,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皆为气血不足之征。

(五)心肝血虚证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所致。

【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耳鸣,面白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震颤拘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心肝病变的常见症状和血主虚证共见为辩证要点。心方血,肝藏血,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则心血不能充盈,因而形成心肝血虚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健忘;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血不上荣,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肝血不足,目失滋养,可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筋脉爪甲失血濡养,可见爪甲不荣,肢体麻木,震颤拘挛;妇女以血为本,肝血不足,月经来源匮乏,则经量减少,色淡质稀,甚至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六)肝火犯肺证

肝火犯肺证,是指肝经气火上逆犯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郁怒伤肝,或肝经热邪上逆犯肺所致。

【临床表现】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痰粘量少色黄,甚则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胸胁灼痛,急躁易忽,目赤口苦咳嗽为辨证要点。肝性升发,肺主肃降,升降相配,则气机调节平衡。若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循经犯肺,即成肝火犯肺证。肝经气火内郁,热壅气滞,则胸胁灼痛。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可见头晕目赤。气火内郁,则胸中烦热。热蒸胆气上溢,故觉口苦。气火循经犯肺,肺受火灼,清肃时之令不行,气机上逆,则为咳嗽。津为火灼,炼液为痰,故痰黄粘量少。火灼肺络,络伤血溢,则为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内炽之征。

(七)肝脾调证

肝脾不调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健运,气机通畅,有助肝气的疏泄,故在发生病变时,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调证。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故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则气郁得达,胀闷得舒,故喜太息,气机郁结不畅,放精神抑郁;条达的失职,则急躁易怒。脾运失健,气机郁滞,故纳呆腹胀;气滞湿阻,则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腹中气滞则腹痛,排便后气滞得畅,故泻后疼痛得以缓解。本证寒热现象不显,故仍见白苔,若湿邪内盛,可见腻苔,弦脉为肝失柔和之证。

(八)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

【临床表现】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嘈杂吞酸,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象。或巅顶疼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呕吐涎沫,形寒肢冷,吞淡苔白滑,脉沉弦紧。

【证候分析】本证临床常见有两种表现,一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型,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辩证要点;一为寒邪内犯肝胃型,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辨证要点。肝主升发,胃主下降,两者密切配合,以协调气机升降的平衡。当肝气或胃气失调,常可演变为脾胃不和证。

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滞,则脘胁胀闷疼痛;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嗳气呃逆;肝胃气火内郁,可见嘈杂吞酸;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带数,均为气郁化火之象。若寒邪内犯肝胃,阴寒之气循肝经上达巅顶,经气被遏,故巅顶疼痛;寒性阴凝,得阳始运,得寒则凝,故头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胃府受病,中阳受伤,水津不化,气机上逆,则呕吐清稀涎沫;阳气受伤,不能外温肌肤,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为寒邪内盛之象。

(九)肝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胁痛,腰膝酸软,耳鸣遗精与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肾阴液相互资生,肝阴充足,则下藏于肾,肾阴旺盛,则上滋肝木,故有“肝肾同源”之说。

在病理上,两者往往相互影响,表现为盛则同盛,衰则同衰,形成肝肾阴虚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津不上润,则口燥咽干;筋脉失养,故腰膝酸软无力。肝阴不足,肝脉失养,致胁部隐隐作痛。阴虚生内热,热蒸于里,故五心烦热;火炎于上,则两颧发红;内迫营阴,使夜间盗汗;扰动精室,故多见梦遗。冲任隶属肝肾,肝肾阴伤,则冲任空虚,而经量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十)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是指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久泻或水邪久停,导致脾肾两脏阳虚而成。

【临床表现】面色晃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或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等与寒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在生理上脾肾阳气相互资生,相互促进,脾主运化,布精微,化水湿,有赖命火之温煦;肾主不液,温养脏腑,须靠脾精的供养,若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阳,则脾阳亦不足或脾阳久虚,日渐损及肾阳,则肾阳亦不足,无论脾阳虚衰或肾阳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展为脾肾阳虚证。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气血化生不足,故面色晃白。

阳虚无以温煦形体,故畏寒肢冷。阳虚内寒,经脉凝滞,故少腹腰膝冷痛。脾肾阳虚,水谷不得腐熟运化,故泻下不止。不利清谷,五更泄泻。阳虚无以运化水湿,溢于肌肤,则面浮肢肿;停于腹内则腹胀如鼓;水湿内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属阳虚水寒内蓄之象。

(十一)脾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证,是指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脾;若饮食劳倦伤脾,脾虚及肺所致。

【临床表现】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面色晃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本证主要以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久咳肺虚,肺失宣降,气不布津,水聚湿生,脾气受困,故脾因之失健。

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湿浊内生,脾不散精,肺亦因之虚损。久咳不止,肺气受损,故咳嗽气短而喘;气虚水津不布,聚湿生痰,则痰多稀白。脾运失健,则食欲不振,腹胀不舒;湿浊下注,故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为气虚之象。肌肤失养,则面色晃白,水湿泛滥,可致面浮肢肿。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之征。

(十二)肺肾阴虚证

肺肾阴虚证,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咳肺阴受损,肺虚及肾或肾阴亏虚,肾虚及肺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甚至咳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骨蒸潮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等症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肾阴液互相滋养,肺津敷布以滋肾,肾精上滋以养肺,称为“金水相生”,在病理变化上,无论病起何脏,其发展均可形成肺肾阴虚证。阴虚肺燥,清肃失职,故咳嗽痰少;热灼肺络,络损血溢,故痰中带血甚或咳血;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喉为肺系,肾脉循喉,肺肾阴亏喉失滋养兼虚火熏灼会厌,则声音嘶哑;肌肉失养,则形体日渐消瘦。虚火上浮则颧红,虚热迫津外泄则盗汗,阴虚生内热,故骨蒸潮热。腰为肾府,肾阴亏虚,失其濡养,则腰膝酸软。热扰精室,肾失封藏,则遗精。肾水不足,阴血亏虚则致经少;火灼阴络受伤则见崩中,皆为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发热之部。

春天好发的眼睛问题,可以试试这些小方子[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春天,除了各种小感冒,也是眼睛问题的高发季。
眼睛除了晚上睡觉时在休息,也算得上是全年无休。我们每天依靠眼睛明察秋毫,认人、看路、工作、玩手机,无一不需要眼睛。眼部一点小毛病,就足以让人抓狂了~
眼睛干涩和麦粒肿~
眼睛干涩,是肝肾阴虚了
相信大家的办公室都有这么一种人:桌上、身上总是备着一瓶眼药水,每隔一两个小时,甚者半个小时,就得拿起来往眼里滴两滴,说是不滴眼睛干得很,看东西都模糊了。
这类人,大多数是得了干眼症。中医里与之相应的,叫做“白涩症”。
《中医眼科学》就讲到:白涩证是指白睛不红不肿,但是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至视物模糊的眼病。
在现在,干眼症的发病率算是非常高的。其典型表现,就是眼睛发干,再严重的时候,还会觉得看东西模糊、眼睛疼、特别畏光。
从中医的角度讲,要想眼睛能正常视物、保持滋润,有三大条件:一是靠肝血的充盈,二是靠津液的濡润,三是靠肾阳的气化,这三者缺一不可。
只要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具体我们一一来解释:
肝血不足,津液亏虚,不能荣养双目
《素问·五脏生成论篇》讲到:“故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
肝为血海,由它来调动血液到人体各个部位,濡养全身。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东西、辨颜色,维持功能正常,也全依赖肝血的荣养。
如果肝血不足,分配给眼睛的血液少了,眼睛就像没喝饱水,就会觉得干干涩涩。
津液亏虚,目失濡养了
《诸病源候论·目涩候》中所云:“其液竭者,则目涩。”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眼睛想要湿润,最直观的,就是要让包裹着眼球的泪液足够。
泪液其实也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当人体的津液亏虚,无法转化成足够的泪液来濡养眼睛,也会导致眼睛干涩。
尤其春分之后,阳气由地面上升于天,升之气为风。风为阳邪,容易化火、化热,耗损人体的津液。
阴虚则热,肝之气升得更旺,肝火上炎,眼睛就像一口锅里快没水了,底下还点着一把火,越烧越干,干涩疼痛不已。
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
人体小天地在于气血之周流,气血不到便是病。气血津液之流通正常与否,在于人体的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即水升火降。
人的眼睛在上,阴液在下。若是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阴液不能上达濡养上窍,即使下焦的阴液库存再满,不能上承,眼睛也是干涩无泪。
这次就像在锅里装满了水,但底下没开火,没有水蒸气向上冒,锅盖也是干干的。
肾中阳气足,水气随之上升,肝木得水则生发茂盛,肝血得充。眼睛也得水气濡润,保持湿润有度,视物清晰。
以上讲到的三个影响因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哪一个都不行。治疗上,要全方位去进行考虑。
张教授在这里,给出了治疗的基本原则:滋阴养血、清肝明目、温补肾阳。
阴液亏虚,眼睛又为肝经之所在—要予以滋阴,养肝阴;
肝藏血,血为阴,阴液也为阴—既要滋阴,还要养肝血;
阴虚则热—要泻肝经之热;
肾阳不足,津液不能气化上承—温肾阳,补命门之火,以复气化,使津能承目。
以下是张教授的临床常用处方,供大家参考:
滋阴:生白芍12-18g,女贞子15-30g,元参10-15g,养肝血:熟地10-15g,当归12-18g,清肝明目:菊花6-10g、枸杞子10-15g,温补肾阳:制附片3-6g(开水先煎1小时)
枸杞子+菊花:专走眼部之药
枸杞子和菊花的搭配,就是现在养生党的保温杯里,排名前列的养生茶了。
这两味药看似简单,在这个方中,却起到三重功效:一来清泻阴虚导致的肝经虚热,二来补益肝肾,三来作为药引子,引药入肝经,直达病所。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也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来对付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诸多眼部不适。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之方,肝肾同源,精血也同源,把肾精补足了,肝血也会得到补充,自然能够分配足够的血液滋养眼睛。
再加入专门针对眼睛的枸杞子和菊花,枸杞子是种子,药性往下走,专补肝肾;菊花是花,质轻而上,药性往上走,清泻肝火,还能引药入目。
整个方子有补有泻,对于肝肾阴虚、有虚有热的眼睛干涩,不妨也可以试一试这个中成药哦~
麦粒肿,是热邪上扰了
麦粒肿,在老百姓口中,常常叫做“针眼”,就是上下眼睑附近生出那种小疖子,形如麦粒,红肿痒痛,容易溃脓的一种眼病。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家长说,针眼是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的。学中医了才知道,家长也说了个大谎言。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针眼侯》讲到:“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博于津液所成”。
麦粒肿一般情况下,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是由热邪发于眼部引起的。
在《中医眼科学》中就清晰地把原因归纳为三种:
感受了风热之邪;
风胜则痒,热胜则肿,会表现为眼睑微痒不适,周围皮肤微红,微肿,有压痛;
或血为热壅,气因血滞可以见麦粒状硬节隆起,疼痛明显,全身可无症状,或出现头微痛。
过食辛辣,或脾胃积滞,郁而化热,热毒上攻上下眼皮;
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于眼睑,可见眼睑局部红赤肿痛;火毒蕴结,蓄腐成脓,则有黄白色脓点;脾胃蕴热,里实积滞,伴随口渴便秘等症。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是脾胃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常反复发作。
有的人会反复出现针眼,这是由于脾胃虚弱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余邪未清除干净,屡次发于眼睑部。
与前面两种情况比较,这种情况红肿不甚,但时间久,难以消除,常伴随纳呆、便秘等脾胃积滞化热的症状。
简单讲,导致麦粒肿的原因,要么就是感受了风热之邪,要么就是内伤脾胃、里实积热。如果说干眼症是虚证,那么麦粒肿就是实证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麦粒肿无疑则要疏风热,清脾胃。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方子:蒲公英汤。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就记载:“(蒲公英汤)治眼疾肿疼,或胬(nǔ)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做法:鲜蒲公英120克,根茎叶花皆用,无新鲜者可用干品30克代替。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眼部。
〔 蒲公英 〕
蒲公英性味甘、寒,入肝、胃两经,具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通乳散肿的功效。
而肝开窍于目,用入肝经的蒲公英来泻眼睛的风热之邪,也算是相当对证了。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目赤肿痛,也可以用哦~
另外,《本草新编》讲到:"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因此,蒲公英不仅能泻风热之邪,还能泻胃火,同时兼顾补脾和胃,对食滞化热、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诸证皆可应用。配合养脾胃之品,又可奏消积食、泻胃火、健脾胃之效。
脾胃积热者,则宜用蒲公英60g,陈皮15g一同煎煮。陈皮性温,可减轻蒲公英之寒性,又可帮助健脾消食,泻火之余,不损脾土。
体质虚寒者,若没有医生指导,这里还是建议熏蒸就好了。用其熬汁热敷,也可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
如果针眼反复发作,除了在针眼发作期间服用汤方治疗,未发作期间,还应注意扶正祛邪,调理脾胃功能。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增强体质。

文小叔说:春天好发的眼睛问题,可以试试这些小方子[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春天,除了各种小感冒,也是眼睛问题的高发季。
眼睛除了晚上睡觉时在休息,也算得上是全年无休。我们每天依靠眼睛明察秋毫,认人、看路、工作、玩手机,无一不需要眼睛。眼部一点小毛病,就足以让人抓狂了~
眼睛干涩和麦粒肿~
眼睛干涩,是肝肾阴虚了
相信大家的办公室都有这么一种人:桌上、身上总是备着一瓶眼药水,每隔一两个小时,甚者半个小时,就得拿起来往眼里滴两滴,说是不滴眼睛干得很,看东西都模糊了。
这类人,大多数是得了干眼症。中医里与之相应的,叫做“白涩症”。
《中医眼科学》就讲到:白涩证是指白睛不红不肿,但是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至视物模糊的眼病。
在现在,干眼症的发病率算是非常高的。其典型表现,就是眼睛发干,再严重的时候,还会觉得看东西模糊、眼睛疼、特别畏光。
从中医的角度讲,要想眼睛能正常视物、保持滋润,有三大条件:一是靠肝血的充盈,二是靠津液的濡润,三是靠肾阳的气化,这三者缺一不可。
只要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具体我们一一来解释:
肝血不足,津液亏虚,不能荣养双目
《素问·五脏生成论篇》讲到:“故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
肝为血海,由它来调动血液到人体各个部位,濡养全身。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东西、辨颜色,维持功能正常,也全依赖肝血的荣养。
如果肝血不足,分配给眼睛的血液少了,眼睛就像没喝饱水,就会觉得干干涩涩。
津液亏虚,目失濡养了
《诸病源候论·目涩候》中所云:“其液竭者,则目涩。”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眼睛想要湿润,最直观的,就是要让包裹着眼球的泪液足够。
泪液其实也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当人体的津液亏虚,无法转化成足够的泪液来濡养眼睛,也会导致眼睛干涩。
尤其春分之后,阳气由地面上升于天,升之气为风。风为阳邪,容易化火、化热,耗损人体的津液。
阴虚则热,肝之气升得更旺,肝火上炎,眼睛就像一口锅里快没水了,底下还点着一把火,越烧越干,干涩疼痛不已。
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
人体小天地在于气血之周流,气血不到便是病。气血津液之流通正常与否,在于人体的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即水升火降。
人的眼睛在上,阴液在下。若是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阴液不能上达濡养上窍,即使下焦的阴液库存再满,不能上承,眼睛也是干涩无泪。
这次就像在锅里装满了水,但底下没开火,没有水蒸气向上冒,锅盖也是干干的。
肾中阳气足,水气随之上升,肝木得水则生发茂盛,肝血得充。眼睛也得水气濡润,保持湿润有度,视物清晰。
以上讲到的三个影响因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哪一个都不行。治疗上,要全方位去进行考虑。
张教授在这里,给出了治疗的基本原则:滋阴养血、清肝明目、温补肾阳。
阴液亏虚,眼睛又为肝经之所在—要予以滋阴,养肝阴;
肝藏血,血为阴,阴液也为阴—既要滋阴,还要养肝血;
阴虚则热—要泻肝经之热;
肾阳不足,津液不能气化上承—温肾阳,补命门之火,以复气化,使津能承目。
以下是张教授的临床常用处方,供大家参考:
滋阴:生白芍12-18g,女贞子15-30g,元参10-15g,养肝血:熟地10-15g,当归12-18g,清肝明目:菊花6-10g、枸杞子10-15g,温补肾阳:制附片3-6g(开水先煎1小时)
枸杞子+菊花:专走眼部之药
枸杞子和菊花的搭配,就是现在养生党的保温杯里,排名前列的养生茶了。
这两味药看似简单,在这个方中,却起到三重功效:一来清泻阴虚导致的肝经虚热,二来补益肝肾,三来作为药引子,引药入肝经,直达病所。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也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来对付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诸多眼部不适。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之方,肝肾同源,精血也同源,把肾精补足了,肝血也会得到补充,自然能够分配足够的血液滋养眼睛。
再加入专门针对眼睛的枸杞子和菊花,枸杞子是种子,药性往下走,专补肝肾;菊花是花,质轻而上,药性往上走,清泻肝火,还能引药入目。
整个方子有补有泻,对于肝肾阴虚、有虚有热的眼睛干涩,不妨也可以试一试这个中成药哦~
麦粒肿,是热邪上扰了
麦粒肿,在老百姓口中,常常叫做“针眼”,就是上下眼睑附近生出那种小疖子,形如麦粒,红肿痒痛,容易溃脓的一种眼病。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家长说,针眼是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的。学中医了才知道,家长也说了个大谎言。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针眼侯》讲到:“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博于津液所成”。
麦粒肿一般情况下,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是由热邪发于眼部引起的。
在《中医眼科学》中就清晰地把原因归纳为三种:
感受了风热之邪;
风胜则痒,热胜则肿,会表现为眼睑微痒不适,周围皮肤微红,微肿,有压痛;
或血为热壅,气因血滞可以见麦粒状硬节隆起,疼痛明显,全身可无症状,或出现头微痛。
过食辛辣,或脾胃积滞,郁而化热,热毒上攻上下眼皮;
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于眼睑,可见眼睑局部红赤肿痛;火毒蕴结,蓄腐成脓,则有黄白色脓点;脾胃蕴热,里实积滞,伴随口渴便秘等症。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是脾胃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常反复发作。
有的人会反复出现针眼,这是由于脾胃虚弱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余邪未清除干净,屡次发于眼睑部。
与前面两种情况比较,这种情况红肿不甚,但时间久,难以消除,常伴随纳呆、便秘等脾胃积滞化热的症状。
简单讲,导致麦粒肿的原因,要么就是感受了风热之邪,要么就是内伤脾胃、里实积热。如果说干眼症是虚证,那么麦粒肿就是实证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麦粒肿无疑则要疏风热,清脾胃。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方子:蒲公英汤。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就记载:“(蒲公英汤)治眼疾肿疼,或胬(nǔ)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做法:鲜蒲公英120克,根茎叶花皆用,无新鲜者可用干品30克代替。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眼部。
〔 蒲公英 〕
蒲公英性味甘、寒,入肝、胃两经,具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通乳散肿的功效。
而肝开窍于目,用入肝经的蒲公英来泻眼睛的风热之邪,也算是相当对证了。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目赤肿痛,也可以用哦~
另外,《本草新编》讲到:"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因此,蒲公英不仅能泻风热之邪,还能泻胃火,同时兼顾补脾和胃,对食滞化热、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诸证皆可应用。配合养脾胃之品,又可奏消积食、泻胃火、健脾胃之效。
脾胃积热者,则宜用蒲公英60g,陈皮15g一同煎煮。陈皮性温,可减轻蒲公英之寒性,又可帮助健脾消食,泻火之余,不损脾土。
体质虚寒者,若没有医生指导,这里还是建议熏蒸就好了。用其熬汁热敷,也可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
如果针眼反复发作,除了在针眼发作期间服用汤方治疗,未发作期间,还应注意扶正祛邪,调理脾胃功能。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增强体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陪公主到天荒地老,我也会一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开学季]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你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
  • ”王西坤今年67岁,7年前从西宁市税务部门退休,退休生活有保障,他把热情和爱心都付诸于社区工作,谁家的电坏了去修修,谁家的电灶换了也是第一时间赶到,疫情防控的帐
  • 比如在《你在》这首作品里,周传雄通过词人黄婷的词,就很好地呈现出音乐里“你的温热”、“你笑的天真”以及你“留的那盏灯”这些细腻却生动的画面,属于恋爱时恋人时必须
  • #阴阳师手游[超话]# 极地鬼 近几日绕行提示镜泊湖-影鳄原因,流程更新,新须佐流程在流程上更简单(仅仅流程上)所以打的人多了就变成集体卷小分了打了两天侥幸而已
  • 自然原盏,每一盏都不同、不定型、纹理清晰、底部不补碎不加料、自然底部,识货的人一眼就看明白50克780,100克1510,批发一公斤14600(含礼盒礼袋)贴有
  • 这个国家叫不丹,不丹的面积小,和我国的海南岛差不多大,不到4万平方公里,这里的人信奉佛教,是佛教的忠实信徒,追求六根清净、清心寡欲,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悲催的是
  • 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能激励你,温暖你,感动你的,不是励志语录心灵鸡汤,而是朋友积极上进的日常,一定要与积极、充满正能量的人同行!你纵有
  • 平凡的下午也会因为一点小确幸而快乐起来在us健身氛围好舒服看着自己比以前能举起更大的重量成就感满满练完后去切要吃了潮汕料理鱼子酱鹅肝和火焰牛肉做的很入味就是份量
  • #中山大学考研[超话]##中大新闻# #我们毕业了# 【振兴中华,永志勿忘!中山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已圆满举行】毕业生代表身着学位服以最美的姿态和最自信的笑容
  • 遇到M先生,让我有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想法,即使最后受伤了,也收获了一些不一样的风景,不遗憾吧。2022.10 .07[微风]我们的聊天记录是我看过最难过的小
  • 【原创新品】--《夏日踏海》风格: 南澳|情感|自然秋风裹挟着浪漫扑向大海于是海水翻涌卷成白色的浪花 带来亲昵的问候与祝福一黑一白般配的身影漫步在青蓝色大海边
  • 救,我真的不理解,我们什么都没有干就被这样子,说好看长空之王,结果也不看,去看万里xx,然后我也不计较了,结果又搞这出,好像就她有脾气了,叫了不去又这样,不叫也
  • 带个娃出门跟搬家一样,农村的大院子玩扭扭车简直太过瘾,这位还不会走的小孩儿车骑的贼快,动不动就超速[笑cry]通渭山上的温泉把娃泡开心了,第一次泡温泉浴表现ni
  • 这重阳节也不孤单,在楼下请师傅理理发,和大伙儿坐坐,挺好!(老父亲说我是到了淘狗嫌的年龄[笑cry],不愿相信儿时对我的关注少)。
  • 对此,郭德纲十分满意,忍不住当众称赞他:“岳云鹏让我很满意,亲儿子也就这样了,他有一点,做的比我亲儿子还要好,岳云鹏给我买了好多的蟒袍,郭麒麟怎么说,都不带识茬
  • 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别矫情天天活在想象中,能真正努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只有当你开始忙碌时,才会自动屏蔽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今天是正真意义上的离开了,离开了这
  • 不少网友看后,纷纷表示:每一张都是时尚大片,好飒姚晨的气场不是盖的,女王驾到这才是真正的女明星,闪闪发光,大方优雅42岁的姚晨,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是,却散发出
  • 咫尺理塘歸去来 2021-05-23 20:15评论 is03zhqh123:服了,你可真会倒打一耙,算啦,我也没兴趣和你争论,我就这么认为,迷弟根本就没有什么
  • 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
  • 总体内力还不够,只是没有走火入魔而已半导体芯片等突然崛起了,还可以,还需观察持续性情况,最期待的就是数字经济题材发力,这样,$海联金汇 sz002537$ 才有